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GA 20-氧化酶基因转毛白杨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伟 吕立堂 +1 位作者 罗克明 李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5-1100,共6页
以毛白杨为材料,研究了超量表达赤霉素合成酶基因(GA20-氧化酶基因)对毛白杨根、茎和叶的生长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表达GA20-氧化酶基因能显著提高毛白杨茎的生长,但是对根系的生长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超量表达GA20-氧化酶基因... 以毛白杨为材料,研究了超量表达赤霉素合成酶基因(GA20-氧化酶基因)对毛白杨根、茎和叶的生长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表达GA20-氧化酶基因能显著提高毛白杨茎的生长,但是对根系的生长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超量表达GA20-氧化酶基因促进了毛白杨茎木质部的生长,抑制了韧皮部和皮层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GA20-氧化酶基因在毛白杨遗传改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超量表达 赤霉素 GA20-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标记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符勇耀 杨迎伍 +1 位作者 邓伟 李正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24-29,共6页
转基因植物的抗性标记一直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论的焦点,是限制转基因植物应用的瓶颈之一。筛选安全标记基因替代抗生素标记基因已成为解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和促进转基因植物应用的重要策略。综述了生物安全标记基因的产生背景、系统... 转基因植物的抗性标记一直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论的焦点,是限制转基因植物应用的瓶颈之一。筛选安全标记基因替代抗生素标记基因已成为解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和促进转基因植物应用的重要策略。综述了生物安全标记基因的产生背景、系统分类、筛选原理及不同起源的标记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选用植物内源标记基因已成为转基因植物安全标记基因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抗性标记 安全标记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二次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邓伟 吕立堂 +1 位作者 罗克明 李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81,共5页
为了建立有效的毛白杨二次遗传转化体系,优化了培养基激素配比、抗生素筛选浓度和乙酰丁香酮浓度。采用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筛选,GUS组织染色和基因组DNA的PCR检测,通过二次遗传转化将GUS基因和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导入到毛白杨中,获得... 为了建立有效的毛白杨二次遗传转化体系,优化了培养基激素配比、抗生素筛选浓度和乙酰丁香酮浓度。采用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筛选,GUS组织染色和基因组DNA的PCR检测,通过二次遗传转化将GUS基因和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导入到毛白杨中,获得了60.7%二次转化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二次转化农杆菌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热衣原体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吴东海 李应国 +3 位作者 杨迎伍 邓伟 王昱 李正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05-9906,共2页
[目的]为鹦鹉热衣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奠定基础。[方法]根据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SYBRGreenI为荧光染料,建立了鹦鹉热衣原体Real-time quantitativePCR检测方法。根据检测结果,计算样品... [目的]为鹦鹉热衣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奠定基础。[方法]根据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SYBRGreenI为荧光染料,建立了鹦鹉热衣原体Real-time quantitativePCR检测方法。根据检测结果,计算样品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结果]以提取的鹦鹉热衣原体DNA为模板。用引物Cps-1和Cps-2进行PCR扩增,得到长100bp的片段。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上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0α。菌落PcR检测筛选阳性克隆,培养后提取质粒DNA。当模板浓度范围为1.78×10^2~1.78×10^8拷贝/μl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8;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1.30%~4.59%和5.72%~9.87%。[结论]为鹦鹉热衣原体的感染、流行调查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荧光实时定量PCR 外膜蛋白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