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功能研究策略在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1
作者 蓝天敏 李中元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7,90,共4页
昆虫病原真菌是病原真菌中一个大的类群,寄主达5目24科200余种昆虫。以昆虫病原真菌为主的杀虫剂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致病机制一直被人们广泛的研究。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大规模基因的功能研究正成为热点,为进一步... 昆虫病原真菌是病原真菌中一个大的类群,寄主达5目24科200余种昆虫。以昆虫病原真菌为主的杀虫剂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致病机制一直被人们广泛的研究。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大规模基因的功能研究正成为热点,为进一步阐明病原真菌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因此,基因功能的分析方法也日趋成熟和多样化。对RNA干涉、基因敲除、生物信息学等基因功能分析策略的特异性和优缺点及其在病原真菌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真菌 RNA干涉 基因敲出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株绿僵菌菌株分类地位的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萌 殷幼平 +2 位作者 王中康 刘娟娟 廖玉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1,共8页
为确定10株高效杀虫绿僵菌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克隆、测序10株绿僵菌菌株的ef1-α、rpb1、rpb2、β-tubulin部分序列进行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并结合形态特征确定10株绿僵菌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多基因分子鉴定在绿僵菌菌种的划分上... 为确定10株高效杀虫绿僵菌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克隆、测序10株绿僵菌菌株的ef1-α、rpb1、rpb2、β-tubulin部分序列进行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并结合形态特征确定10株绿僵菌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多基因分子鉴定在绿僵菌菌种的划分上较单基因更为准确,结合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和形态学特征,将CQMa114、CQMa117、CQMa125、CQMa126、CQMa128归为大孢绿僵菌,CQMa102归为蝗绿僵菌,CQMa132、CQMa135归为贵州绿僵菌,菌株CQMa138、CQMa140与其他绿僵菌亲缘关系较远,有可能为绿僵菌属的新种或新的分类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分类鉴定 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晚熟柑橘品种果实发育期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阳 唐宁 +1 位作者 李正国 黄涛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267,共5页
本文对产自重庆的5个晚熟柑橘品种(W-默科特、奉节晓橙、鲍威尔、切斯勒特和班菲尔)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品质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品种在各个发育阶段... 本文对产自重庆的5个晚熟柑橘品种(W-默科特、奉节晓橙、鲍威尔、切斯勒特和班菲尔)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品质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品种在各个发育阶段的增幅不同,果实完熟时含量较高的是W-默科特和奉节晚橙;晚熟柑橘果实中的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占总酸含量的72.88% ~87.11%,在果实发育后期,酸含量因品种不同呈先上升后下降或逐渐下降趋势;固酸比和Vc含量也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柑橘 果实发育 可溶性糖 有机酸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6个晚熟柑桔品种果实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唐宁 杨阳 +1 位作者 黄涛江 李正国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2,共3页
以产自重庆的W·默科特、奉晚脐橙、切斯勒特、鲍威尔、班菲尔和默科特等6个晚熟柑桔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果实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晚熟柑桔果实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除奉晚脐橙中不合谷氨酸外,其... 以产自重庆的W·默科特、奉晚脐橙、切斯勒特、鲍威尔、班菲尔和默科特等6个晚熟柑桔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果实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晚熟柑桔果实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除奉晚脐橙中不合谷氨酸外,其余品种均含有测定的17种氨基酸。6个品种果汁中氨基酸总量为237.35-431.93mg/100mL,其中含量最低的是切斯勒特,最高的是奉晚脐橙。不同晚熟柑桔品种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味觉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晚熟柑桔果实中富含精氨酸和脯氨酸,两者可占氨基酸总含量的67.03%~87.7%,奉晚脐橙最高,可达378.81mg/100mL,最低者为默科特,只有172.62m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柑桔 氨基酸 含量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SlSnRK2s基因表达在促进叶片衰老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阳 唐宁 李正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0-956,共7页
SnRK2(sucrose non-fermenting 1一related protein kinase2)是脱落酸(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正调控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防御、ABA和非生物胁迫等多种信号的应答反应。从番茄中分离了3个与SnRK2.2、SnRK2.3和SnRK2.6... SnRK2(sucrose non-fermenting 1一related protein kinase2)是脱落酸(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正调控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防御、ABA和非生物胁迫等多种信号的应答反应。从番茄中分离了3个与SnRK2.2、SnRK2.3和SnRK2.6同源的基因,分别命名为SlSnRK2.2、SlSnRK2.3和SlSnRK2.6,同时构建了SlSlSnRK2.2/2.3/2.6 RNAi载体,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番茄,得到转基因番茄植株。初步表型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植株呈叶片早衰的现象。通过对乙烯信号相关基因的检测可知,转基因植株中除了ERF2表达量低于野生型,其余3个基因(ACO4、ERF1B、ERF1)的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表明SlSnRK2.2、SlSnRK2.3和SlSnRK2.6与叶片衰老有关,可能参与ABA和乙烯信号互作,此结果对揭示植物衰老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RK2s ABA 乙烯 叶片衰老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SlmiR393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靶基因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冬波 杨迎伍 李正国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3-140,共8页
为研究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的SlmiR393基因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番茄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SlmiR393的前体序列及其潜在的靶基因。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了番茄SlmiR393前体基因并整合到pLP35S-100植物表达载体;采用5′RAC... 为研究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的SlmiR393基因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番茄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SlmiR393的前体序列及其潜在的靶基因。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了番茄SlmiR393前体基因并整合到pLP35S-100植物表达载体;采用5′RACE RT-PCR技术验证SlmiR393对预测靶基因mRNA的剪切作用,采用定量PCR技术检测SlmiR393及其靶标基因在番茄不同组织的表达。结果表明,SlmiR393的前体序列含有完整的茎环结构;成熟miR393与3个生长素受体同源基因(SlTIR1、SlTIR1-like1和SlAFB)之间具有识别作用位点。SlmiR393可对番茄3个靶基因的转录本进行剪切降解;SlmiR393与3个不同靶基因(SlTIR1、SlTIR1-like1和SlAFB)的表达模式在叶和茎、花蕾、花中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因此,推断番茄中的SlmiR393可能在特定的组织或发育时期介导特定的靶基因mRNA的剪切降解,初步证实生长素受体同源基因为SlmiR393的靶基因。此外,成功构建以CaMV 35S为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LP35S-pre-SlmiR393,为深入研究SlmiR393在番茄生长素信号转导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SlmiR393 生长素受体同源基因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病毒病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袁青 殷幼平 王中康 《中国马铃薯》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快速、准确地定性或定量检测马铃薯植株中病毒、类病毒的种类和数量是有效地控制马铃薯病毒病害的需要 ,也是马铃薯种薯品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病毒病 分子检测技术 马铃薯 病毒 RT-PCR 核酸斑点杂交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橙CsACBPs基因家族在果皮褐变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8
作者 杨阳 唐宁 李正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3-1109,共7页
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果皮褐变,不仅影响果实外观,更降低口感风味,削弱商品价值。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BP)是乙酰辅酶A(Acetyl-CoA)的跨膜转运载体,帮助乙酰辅酶A在体内完成三羧酸循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关键作用。已有文献... 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果皮褐变,不仅影响果实外观,更降低口感风味,削弱商品价值。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BP)是乙酰辅酶A(Acetyl-CoA)的跨膜转运载体,帮助乙酰辅酶A在体内完成三羧酸循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关键作用。已有文献报道ACBP家族中的基因对植物胁迫有应答,并且在脐橙果皮褐变相关基因的cDNA抑制差减文库中该基因也有明显变化。为了明确柑橘果实褐变过程中该基因的作用,以"奉园72-1"脐橙果实为材料,取不同程度褐变的果皮,并从脐橙果皮褐变相关基因的cDNA抑制差减文库中筛选了与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BP)基因家族同源的EST序列CsACBP1/4/5/6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柑橘果皮褐变程度的加重,CsACBP1/4/5/6基因表达上调,说明CsACBPs基因与脐橙果实褐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褐变 CsACBPs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SlAGO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向娅 先志强 +1 位作者 林冬波 李正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1-647,共7页
根据番茄基因组数据库中AGO7的EST序列信息,利用RACE和PCR技术从番茄花cDNA和叶基因组DNA中分别克隆SlAGO7的cDNA全长序列和基因组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基因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利用Real-time PCR分析SlAGO7在整个生长与发育过程中... 根据番茄基因组数据库中AGO7的EST序列信息,利用RACE和PCR技术从番茄花cDNA和叶基因组DNA中分别克隆SlAGO7的cDNA全长序列和基因组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基因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利用Real-time PCR分析SlAGO7在整个生长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lAGO7的cNDA全长片段为3 238 bp(GenBank登录号:JX467714),含有3 00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 000个氨基酸,共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PAZ和PIWI结构域,具有典型的AGO类蛋白的结构特征;与已报道的AGO7蛋白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SlAGO7基因属于AGO蛋白家族中ZIPPY/AGO7亚族。SlAGO7在营养组织叶中微弱表达,主要集中在根和茎表达;而在生殖器官花中强烈表达,表达丰度从花蕾到盛开的花呈递增趋势,但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中表达都非常微弱甚至不表达。由此推测,SlAGO7蛋白可能与番茄花器官的发育相关。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通过ta-siRNA干扰途径来调控番茄花器官发育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SlAGO7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SlARF2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在果实发育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枭 任振新 +2 位作者 林冬波 先志强 李正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69-1974,共6页
为了分析Sl ARF2基因在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Sl ARF2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Sl ARF2基因在番茄花芽中表达量最高,在幼果中次之,说明Sl ARF2基因可能在番茄花果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l ARF2的功能,构建... 为了分析Sl ARF2基因在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Sl ARF2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Sl ARF2基因在番茄花芽中表达量最高,在幼果中次之,说明Sl ARF2基因可能在番茄花果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l ARF2的功能,构建Sl ARF2基因超表达、抑制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化番茄成功获得了相应转基因植株。通过与野生型番茄植株花、果不同时期的表型进行比对分析,发现Sl ARF2基因的超表达对花的形态学特征无明显影响,但能够显著提高植株的结实率、降低果实大小和重量。说明Sl ARF2基因参与调控番茄花、果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Sl ARF2 表达模式 果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期喷钙对脐橙果实果皮褐变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正国 李道高 +3 位作者 李纯凡 黄仁湖 高雪 杨迎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2-925,共4页
奉节脐橙是重庆柑桔的一个优势品种,但奉节脐橙采前采后均易发生果皮褐变,严重影响其商品性和耐贮性,已成为内外销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研究通过生长期叶面喷钙,研究了钙对奉节脐橙果实果皮褐变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树钙营养缺乏... 奉节脐橙是重庆柑桔的一个优势品种,但奉节脐橙采前采后均易发生果皮褐变,严重影响其商品性和耐贮性,已成为内外销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研究通过生长期叶面喷钙,研究了钙对奉节脐橙果实果皮褐变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树钙营养缺乏是导致果实果皮褐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叶面喷钙可有效提高果皮的钙含量,显著地降低果实采前果皮褐变率,极显著降低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果皮褐变率,显著增强果面红色改善果实商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果皮褐变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菌群的种类及分布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伟 何正波 +1 位作者 邓新平 殷幼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对47头野外采集的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发现了13种菌群。其中葡萄球菌属在前中肠、中中肠、后中肠和后肠中的分离率为100%,是常住菌群。链球菌属、肠杆菌属、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在上述4个肠段都能分离... 对47头野外采集的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发现了13种菌群。其中葡萄球菌属在前中肠、中中肠、后中肠和后肠中的分离率为100%,是常住菌群。链球菌属、肠杆菌属、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在上述4个肠段都能分离到,但分离率较低。而其他菌群只能在某些肠道分离到,为过路菌群。各个肠段菌群菌量分布不同,即后中肠<中中肠<前中肠<后肠。葡萄球菌属菌量在各肠段分布同总的菌群菌量一致。可见葡萄球菌属在桑粒肩天牛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粒肩天牛 幼虫 肠道菌群 葡萄球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血细胞对金龟子绿僵菌CQMa102菌株的免疫反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伟 殷幼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92,100,共5页
将蜚蠊的非致病菌———金龟子绿僵菌 (Metarhiziumanisopliae)CQMa1 0 2菌株的分生孢子注入美洲大蠊 (Periplanetaamericana)血腔后 ,诱导了蜚蠊血淋巴强烈的免疫反应 ,其血细胞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血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及形成结节使绿... 将蜚蠊的非致病菌———金龟子绿僵菌 (Metarhiziumanisopliae)CQMa1 0 2菌株的分生孢子注入美洲大蠊 (Periplanetaamericana)血腔后 ,诱导了蜚蠊血淋巴强烈的免疫反应 ,其血细胞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血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及形成结节使绿僵菌孢子钝化 ,萌发受到抑制 ,或被彻底分解 ;注射高浓度孢子时 ,蜚蠊的免疫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容易感染细菌而死亡 ;但注射低浓度孢子却能够增强蜚蠊的免疫机能。生理盐液也能诱导蜚蠊血淋巴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金龟子绿僵菌 血细胞 吞噬作用 结节作用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培养基-刃天青-硅藻土微球法快速检测细菌总数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伟 李正国 +1 位作者 程婵娟 杨德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9-185,共7页
通过制备海藻酸钠-培养基-刃天青-硅藻土(alginate-medium-resazurin-diatomaceous silica, AMRD)微球,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单倍培养基浓度下,海藻酸钠:硅藻土为1:1.4(m/m)时,AMRD微球变色时间与... 通过制备海藻酸钠-培养基-刃天青-硅藻土(alginate-medium-resazurin-diatomaceous silica, AMRD)微球,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单倍培养基浓度下,海藻酸钠:硅藻土为1:1.4(m/m)时,AMRD微球变色时间与细菌数量呈最佳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2×10^2CFU/mL,检测时间为2~16.5h。AMRD微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62×10^3、2.03×10^3CFU/mL。微球对细菌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参数1/n在0.5-1.0之间,属于中等吸附,低浓度条件下受温度影响不大,吸附饱和需要30-45min。AMRD微球细菌计数法是一种快速而经济的细菌计数新方法,有望用于食品、饮用水以及环境检测等领域细菌总数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硅藻土 刃天青 细菌计数 细菌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快速检测柑桔溃疡病菌的简易制样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宪昀 王中康 +1 位作者 周常勇 夏玉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50,154,共4页
采用依据柑桔溃疡病菌独有蛋白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扩增体系进行测试。4种浸泡液中,浸泡液B的浸提效果最好,最佳浸泡时间为10~15min。浸提液进行加热灭活与不加热灭活处理,PCR扩增结果无明显差异。对于无症柑桔样品,浸... 采用依据柑桔溃疡病菌独有蛋白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及其扩增体系进行测试。4种浸泡液中,浸泡液B的浸提效果最好,最佳浸泡时间为10~15min。浸提液进行加热灭活与不加热灭活处理,PCR扩增结果无明显差异。对于无症柑桔样品,浸泡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3%的Na2SO3可以降低植物色素、多元酚和铜制剂残留的Cu2+等抑制PCR反应物质的干扰作用。样品浸提液经过离心处理,不仅可以有效浓缩靶细菌,提高检测灵敏度,而且可以除去PCR反应抑制物质,大大降低了检测的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样技术 浸泡 PCR 柑桔溃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溃疡病菌检测方法及其在检疫中的优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利 宁红 +3 位作者 郭迪金 熊玉兰 张敏 王中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3-105,共3页
采用常规检测法、免疫斑点法、酶联免疫检测法和PCR检测法对柑橘溃疡病菌纯培养和柑橘叶片提取液进行平行测定。结果表明,对柑橘叶片提取液的检测,4种检测法检出的样品带菌率分别为11.12%、27.22%、18.69%、20.31%;对柑橘溃疡病菌纯培... 采用常规检测法、免疫斑点法、酶联免疫检测法和PCR检测法对柑橘溃疡病菌纯培养和柑橘叶片提取液进行平行测定。结果表明,对柑橘叶片提取液的检测,4种检测法检出的样品带菌率分别为11.12%、27.22%、18.69%、20.31%;对柑橘溃疡病菌纯培养的检测,4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本实验同时比较了几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以及不同方法在各级检验检疫中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溃疡病菌 检测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黄叶综合症的RT-PCR检测初报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伯辉 朱秋珍 +4 位作者 莫磊兴 王维赞 邓展云 黄冬发 王中康 《甘蔗(福建)》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对2002年12月采自南宁的4个田间症状程度不同的样品作RT-PCR检测,结果表明,A1(粤糖93/159)、A2(粤糖93/159)、B1(CP88/1508)3个样品为阳性,确认田间发生的是甘蔗黄叶综合症(YLS),是我国甘蔗新病害。建议尽快对病害加以控制,并加强甘蔗... 对2002年12月采自南宁的4个田间症状程度不同的样品作RT-PCR检测,结果表明,A1(粤糖93/159)、A2(粤糖93/159)、B1(CP88/1508)3个样品为阳性,确认田间发生的是甘蔗黄叶综合症(YLS),是我国甘蔗新病害。建议尽快对病害加以控制,并加强甘蔗引用检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黄叶综合症 RT-PCR 广西 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寄主昆虫血淋巴中分离纯化病原真菌菌体的方法
18
作者 李春梅 张沧桑 +4 位作者 王中康 彭国雄 殷幼平 曹月青 夏玉先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9-113,117,共6页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东亚飞蝗(Locusta m igratoria)血细胞裂解及其DNA和RNA降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不仅去除了感病东亚飞蝗血淋巴中的血细胞及DNA和RNA,而且成功地分离和纯化了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体.裂解血...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东亚飞蝗(Locusta m igratoria)血细胞裂解及其DNA和RNA降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不仅去除了感病东亚飞蝗血淋巴中的血细胞及DNA和RNA,而且成功地分离和纯化了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体.裂解血细胞及其DNA和RNA的最佳酶解条件为:蛋白酶K的浓度为1 mg/mL,作用温度为26℃,时间为60 m in,脱氧核糖核酸酶(DNAase I)的用量为5U,核糖核酸酶(RNAase A)的浓度为0.5 mg/mL,作用时间为35 m in,作用温度为30℃.以蝗虫特异引物进行PCR及RT-PCR检测结果表明,从绿僵菌侵染后的蝗虫血淋巴中分离纯化无蝗虫DNA和RNA污染的绿僵菌菌体,为后续分离和克隆绿僵菌侵入蝗虫体内后表达的基因,研究它们在致病机理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东亚飞蝗 血淋巴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