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导师—研究生关系的优化路径——一个“契约关系”与“特别权力关系”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翟翌 杨頔 赵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37,共7页
我国高校既有的导师—研究生关系实际上是围绕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构建的。导师对研究生的权力是一种兼具管理性和学术性的复合权力。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下的导研关系存在不适应权利保障及依法治校要求、导师权力较大不易构建维系和... 我国高校既有的导师—研究生关系实际上是围绕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构建的。导师对研究生的权力是一种兼具管理性和学术性的复合权力。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下的导研关系存在不适应权利保障及依法治校要求、导师权力较大不易构建维系和谐导研关系、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以契约重构我国导研关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以《研究生与导师协议框架》《导师—研究生培养协议》《补充性协议》等为参照,探索优化导研关系的具体契约形式,通过将契约与原有机制相融合,完善既有制度。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通过具有行政契约性质的导研契约调整及协调现有的管理制度,明确和优化导师权力与研究生义务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研关系 特别权力关系 契约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过程论视域下我国“不可靠实体清单”相关行政行为的法性质及司法救济
2
作者 翟翌 杨曦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164,共8页
目前,个别国家对华发动贸易战、科技战等促使我国亟需开发应对的法律工具。作为我国反制裁规范体系中直接反击外国“实体清单”等不当制裁行为的最新制度设计,我国“不可靠实体清单”是维护国家及经营实体正当发展权益的重要制度。但由... 目前,个别国家对华发动贸易战、科技战等促使我国亟需开发应对的法律工具。作为我国反制裁规范体系中直接反击外国“实体清单”等不当制裁行为的最新制度设计,我国“不可靠实体清单”是维护国家及经营实体正当发展权益的重要制度。但由于是新事物,该制度存在相关行政行为性质及可救济性不明确等问题。以行政过程论之全面、动态考察的视角进行分析,“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相关行政行为兼具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的复合属性。同时,“不可靠实体清单”相关行政行为亦具有可诉性,应为相关主体正当权益的保障开辟适当的司法救济渠道。通过明确“不可靠实体清单”相关行政行为的复合属性及其可救济性,有助于完善我国反外国制裁规范和体制,更好地发挥其反击外国制裁的功能,也有利于良好营商环境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外国制裁 不可靠实体清单 行政过程论 复合行政行为 可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升即走”背景下支配型导学关系的异化与复归 被引量:14
3
作者 翟翌 范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2,共8页
“非升即走”聘用制促使导师年轻化与科研绩效全面化,助推“雇佣支配型”导学关系的形成。从社会、政治哲学及法学的多重学科视野出发,提炼出基于“制度规范”“事实身份”以及“价值知识”三类支配的理论构造,通过对善治理念中“形式... “非升即走”聘用制促使导师年轻化与科研绩效全面化,助推“雇佣支配型”导学关系的形成。从社会、政治哲学及法学的多重学科视野出发,提炼出基于“制度规范”“事实身份”以及“价值知识”三类支配的理论构造,通过对善治理念中“形式”“实质”“效果”三类正当性要素的引入,得出支配型导学关系的正当性理论构造。进而从三个方面加以矫正,即制度矫正:规范支配权力过程,提升权利救济实效;人身矫正:支配依据从“身份”到“契约”转换,实现“导学治理”全过程民主;价值矫正:以导学共同体推动价值认同与知识创新。从这三个方面实现善治支配型导学关系,构筑新时代的复合型导学“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升即走” 支配理论 导学关系 共同体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授权行政逻辑体系之阐释 被引量:11
4
作者 翟翌 范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
行政授权机制在实践中呈现三类授权行政样态:立法授权、行政授权以及“社会授权”。立法授权实质是行政于立法边界之重塑,以调整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权限,行政机关获得行政自主权,可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对自主权进行控制;行政授权实质是... 行政授权机制在实践中呈现三类授权行政样态:立法授权、行政授权以及“社会授权”。立法授权实质是行政于立法边界之重塑,以调整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权限,行政机关获得行政自主权,可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对自主权进行控制;行政授权实质是按照功能主义重新配置行政职权,实现权力在行政层级机关之间的有效转移,针对被授权行政机关权限的扩大,可从事中层级和事后权限两方面进行监督;“社会授权”其实是授权“社会”,以实现内部权力“外化”,其结果是行政权转化,社会组织获得更大的“自治权利”,可从任务判断标准、合规制策略、司法审查多元性方面进行控制。建构中国特色授权行政理论体系是发挥授权机制组织法保障功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行政 立法授权 行政授权 “社会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升即走”背景下解聘纠纷司法救济模式之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翟翌 范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9,共9页
“非升即走”制度扩大了高校解聘要件设定权限,解聘(不续聘)常态化导致维权诉讼纠纷激增。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解聘司法救济的困境在于:一方面民事救济对聘约实质正义、正当程序及校规的合法性等特殊公法内容力不能及;另一方面行政救济依... “非升即走”制度扩大了高校解聘要件设定权限,解聘(不续聘)常态化导致维权诉讼纠纷激增。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解聘司法救济的困境在于:一方面民事救济对聘约实质正义、正当程序及校规的合法性等特殊公法内容力不能及;另一方面行政救济依据不足,适用传统公法模式会与高校聘用制改革形成张力。从对比经验看,两大法系中存在两类司法救济模式,即我国台湾地区教师解聘“法条中心+行政诉讼”的公法模式和美国大学聘任解雇的“契约中心+宪法权利”模式,两类经验表明对特殊公法关系的调整需要引入超越民事或普通法的处理规则。我国教师的特殊性体现为完成国家教育任务时的特殊公法职责和义务,可按照主次矛盾原理搭建聘用救济“特殊”+“一般”的公私混合模式,从合约性为基础、合法性为后盾、探索必要的合宪性审查方面建构解聘救济的“契约中心+行政诉讼”审查体系;通过《教师法》修订完善解聘的实体和程序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升即走” 解聘 司法救济 《教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