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工程观”视域下一流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6
1
作者 江桂云 罗远新 李聪波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1,共5页
本文探索了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的“大工程观”内涵,对机械工程人才培养“大工程观”形成过程、课程体系构建、非正式学习能力教学模式、新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与一流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 本文探索了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的“大工程观”内涵,对机械工程人才培养“大工程观”形成过程、课程体系构建、非正式学习能力教学模式、新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与一流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工程观 机械工程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实验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柏林 张晓鸽 +1 位作者 刘小峰 杨冠琼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82,共4页
针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知识抽象、理论性强、实验资源匮乏、教学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以虚拟仪器代替传统仪器,加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实验资源共享等解决方案。结合该课程具体的实验... 针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知识抽象、理论性强、实验资源匮乏、教学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以虚拟仪器代替传统仪器,加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实验资源共享等解决方案。结合该课程具体的实验内容和要求,通过软件的开发和多功能实验台的搭建,设计了一套集机械测试和虚拟仿真为一体的综合教学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内容丰富、操作灵活、可重复性强,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系统 虚拟仪器 机械测试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新理论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锡昌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2,共2页
提出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由机械系统学、机械信息学、机械控制学、机械智能学组成的新观点。指出机械产品已进入机械、微电子、计算机集成,并论述模块化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机械工程 理论体系 模块 机电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理论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金革 鲍久圣 +1 位作者 阴妍 胡东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15,共7页
突变理论是解释不连续现象的一种旨在应用的数学方法,自诞生以来广泛用于解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科学技术领域的各种突发现象。首先,从突变理论的产生、基本原理、基本特性和发展过程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综... 突变理论是解释不连续现象的一种旨在应用的数学方法,自诞生以来广泛用于解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科学技术领域的各种突发现象。首先,从突变理论的产生、基本原理、基本特性和发展过程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综述了突变理论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利用突变理论在揭示转子振动状态突变现象、分析摩擦磨损失效行为和预测金属疲劳断裂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指明了在以后的应用中要更加注重加强突变理论与一些传统非线性理论的结合。可为突变理论在机械工程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通用技术其他学科 突变理论 机械工程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螺旋锥齿轮喷丸强化工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诚 冯治恒 +1 位作者 丁军鹏 曹华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0,共4页
通过对装载机驱动桥螺旋锥齿轮样件进行喷丸强化试验,研究了该齿轮齿面及齿根的喷丸强化效果,找出喷丸工艺参数中对喷丸效果影响显著的参数,寻求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参数组合。通过模拟重载工况,在恒定扭矩及转速条件下进行加速疲劳台架... 通过对装载机驱动桥螺旋锥齿轮样件进行喷丸强化试验,研究了该齿轮齿面及齿根的喷丸强化效果,找出喷丸工艺参数中对喷丸效果影响显著的参数,寻求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参数组合。通过模拟重载工况,在恒定扭矩及转速条件下进行加速疲劳台架试验,验证喷丸强化工艺可提高螺旋锥齿轮的疲劳寿命。在不改变齿轮设计结构的情况下,从工艺角度提高齿轮强度,减少设计成本,为喷丸强化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驱动桥 螺旋锥齿轮 喷丸强化 加速疲劳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制图改革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新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祖业发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87-91,共5页
从培养面向21世纪机械类人才的角度,分析了现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和工程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将原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打散进行重组和安排,提出了一种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新体系.
关键词 工程制图 课程体系 改革 机械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受限的机械振动WSN层次分解CNN边缘计算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付豪 邓蕾 +2 位作者 汤宝平 李子昊 吴艳灵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5,共12页
用于机械振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微控制器需要进行复杂的边缘计算,然而硬件资源受到限制。卷积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深度学习算法,若将其运行在MCU上可增强边缘WSN节点的计算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不修改CNN模型的层次分... 用于机械振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微控制器需要进行复杂的边缘计算,然而硬件资源受到限制。卷积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深度学习算法,若将其运行在MCU上可增强边缘WSN节点的计算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不修改CNN模型的层次分解方法,解决了难以在资源受限的MCU上运行不轻量化CNN的问题,实现了机械振动WSN节点的计算能力增强。首先通过设计文件结构用于分解并存储CNN模型参数,然后提出内存管理方法并推导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消耗过程,最后提出参数定位方法准确高效地读取模型参数。实验表明仅使用1.76 KB RAM与2.14 KB Flash,在3.15 ms内便可实现高准确率的边缘计算识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N 边缘计算 MCU 资源受限 机械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逼近理想解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机械产品元动作健康状态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易峰 冉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健康状态评估是机械产品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运动层面出发,以机械产品中的元动作单元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逼近理想解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采用M-FMMECA方法,确定元动作单元的关键性能退化指标,给出元... 健康状态评估是机械产品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运动层面出发,以机械产品中的元动作单元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逼近理想解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采用M-FMMECA方法,确定元动作单元的关键性能退化指标,给出元动作单元健康指数这一量化指标;接着,将逼近理想解法运用到元动作健康状态评估中,建立元动作单元健康状态量化模型;然后,在完成健康状态分级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元动作单元健康状态隶属度函数,完成健康状态评估;最后,以某可靠性试验台锥齿轮转动元动作单元为例,进行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的实例分析。研究表明,将逼近理想解与模糊综合评价结合,可以定量且更加全面地评估元动作单元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动作单元 逼近理想解法 模糊综合评价 健康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齿轮蜗杆砂轮磨削安装误差分析及补偿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国龙 蒲峙杉 +3 位作者 何坤 王梓宇 宁行 张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63,共12页
为了提高面齿轮的磨削加工精度,提出一种齿面误差补偿方法。基于普通蜗杆砂轮磨齿机的机械结构,分析其磨削原理,规划砂轮磨削运动轨迹,并分别建立含刀具同轴度误差和工件平面度误差的面齿轮齿面模型,分析各自对齿面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 为了提高面齿轮的磨削加工精度,提出一种齿面误差补偿方法。基于普通蜗杆砂轮磨齿机的机械结构,分析其磨削原理,规划砂轮磨削运动轨迹,并分别建立含刀具同轴度误差和工件平面度误差的面齿轮齿面模型,分析各自对齿面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随机误差分离方法,消除齿面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研究齿面误差分布情况,分析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并依据齿面误差影响规律对机床参数进行修正,以实现误差补偿。最后完成磨齿和测量,结果表明齿面最大法向误差减小79.8%,最大齿形和齿向误差分别减小67.6%和72.4%,齿面精度提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 蜗杆砂轮磨削 误差分析 误差分离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目视觉驱动的机器人实时高精度稠密场景重建算法
10
作者 蒋祥龙 邓文亮 何胜喜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1-75,137,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单目视觉驱动的机器人实时高精度稠密场景重建算法,该算法基于深度稠密单目视觉SLAM和快速不确定性传播技术,从图像中重建三维场景。该算法能够实现场景的稠密、准确和实时三维重建,并对来自单目视觉SLAM的极端噪声深度估... 本文提出一种单目视觉驱动的机器人实时高精度稠密场景重建算法,该算法基于深度稠密单目视觉SLAM和快速不确定性传播技术,从图像中重建三维场景。该算法能够实现场景的稠密、准确和实时三维重建,并对来自单目视觉SLAM的极端噪声深度估计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与传统通过特殊深度滤波器或从RGB-D传感器模型中估计深度不确定性的方法不同,本文方法直接利用SLAM中底层束平差问题的信息矩阵生成概率深度不确定性。这种深度不确定性为体积融合的深度图加权提供了关键信号。本文方法能够生成更加精确且伪影显著减少的三维网格,并在具有挑战性的Euroc数据集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直接从单目视觉SLAM中融合深度的方式,本文方法在建图准确率上提升了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稠密重建 SLAM 深度不确定性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力学参数辨识的风电齿轮传动系统疲劳损伤预估
11
作者 李浩 吕稳 +1 位作者 谭建军 杨书益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3,共8页
文章通过建立风电齿轮传动系统扭转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机理模型与运行状态的风电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参数辨识与疲劳损伤预估方法,分析了不同齿轮磨损状态下的风电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响应与疲劳损伤预估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辨识得... 文章通过建立风电齿轮传动系统扭转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机理模型与运行状态的风电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参数辨识与疲劳损伤预估方法,分析了不同齿轮磨损状态下的风电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响应与疲劳损伤预估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辨识得到的齿轮转动惯量和啮合刚度与目标值吻合较好;同一齿轮的接触疲劳损伤普遍大于弯曲疲劳损伤,且齿轮磨损会加剧动态啮合力波动,增大疲劳损伤,在不同齿轮磨损状态下,系统动态响应和齿轮疲劳损伤的预估值与目标值均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齿轮传动 参数辨识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含椭圆热夹杂的平面应变问题解析解
12
作者 刘俊 Feodor M.Borodich +1 位作者 吕鼎 金晓清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3,共14页
以含椭圆热夹杂的结合双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平面应变问题进行解析求解和算例讨论。根据Eshelby提出的夹杂分析方法,推导了椭圆夹杂受热本征应变作用引起的弹性场封闭解析解。受Dundurs参数启发,当前解析解引入了1个新的材料参数(范围-1... 以含椭圆热夹杂的结合双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平面应变问题进行解析求解和算例讨论。根据Eshelby提出的夹杂分析方法,推导了椭圆夹杂受热本征应变作用引起的弹性场封闭解析解。受Dundurs参数启发,当前解析解引入了1个新的材料参数(范围-1~1)和5个类张量表达式来简洁表达,使之便于实际应用。针对典型的圆形夹杂问题,解析解在形式上可以得到极大简化,且根据得到的解析解给出了双材料界面上位移、应变和应力的跳跃条件。通过调整双材料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当前解可以退化为全平面或半平面含椭圆热夹杂的解析解。本文的数值解与已发表文献中的数值解的一致性证实了所推导解析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热夹杂 完美结合界面 双材料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积负效应消解驱动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研究
13
作者 陈达波 陈一凡 况智允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6-160,167,共6页
针对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中的乘积负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配与预计交互建模的可靠性分配方法。以功能-运动-动作(FMA)分解树为分配路径,结合分解树的正逆向映射特点,建立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与预计交互模型;采用基于随机谱嵌入(SSE)... 针对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中的乘积负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配与预计交互建模的可靠性分配方法。以功能-运动-动作(FMA)分解树为分配路径,结合分解树的正逆向映射特点,建立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与预计交互模型;采用基于随机谱嵌入(SSE)方法预计运动层的可靠性指标;引入有序加权几何平均(OWGA)算子集结元动作关于分配因素的评分,并结合Copula函数建立考虑故障相关性的元动作可靠性分配模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在满足整机可靠性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可靠性分配结果更低,为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分配提供新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FMA分解树 交互建模 乘积负效应 可靠性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边界的机械加工系统碳排放量化方法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聪波 崔龙国 +1 位作者 刘飞 李鹏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29-2236,共8页
针对机械加工系统碳排放问题,提出了一种机械加工系统碳排放量化方法。对机械加工系统物料、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特点进行了分析,定义了其广义边界,并对碳排放的多源性进行了论述;对机械加工系统多源碳排放量化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不仅考... 针对机械加工系统碳排放问题,提出了一种机械加工系统碳排放量化方法。对机械加工系统物料、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特点进行了分析,定义了其广义边界,并对碳排放的多源性进行了论述;对机械加工系统多源碳排放量化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不仅考虑了机械加工设备物料、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而且考虑了切削液、刀具等辅助物料及废屑处理引起的碳排放,分别给出了其量化方法并对量化方法中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研究;通过一个具体案例验证了该量化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系统 碳排放 量化方法 广义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5
作者 汤宝平 黄庆卿 +1 位作者 邓蕾 刘自然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185,共7页
通过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s network,简称WSN)的优势和潜能,提出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中,以弥补目前有线连接的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局限性。针对目前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中所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 通过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s network,简称WSN)的优势和潜能,提出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中,以弥补目前有线连接的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局限性。针对目前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中所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性能偏低、采样频率也低、缺乏信号同步采集研究、对大量数据快速可靠传输研究偏少、对于反映机械设备状态最关键的机械振动的监测还难以实现等问题,提出要实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必须解决高速同步采集、实时可靠传输和能量供应等难题。指出了低成本、低功耗、微型化、网络化、多功能化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同步采集 可靠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2
16
作者 宋立权 何玉林 +1 位作者 李成武 陈柳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8-91,共4页
探讨了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革的思路与目标和实施方案,重点讨论了三层次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和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值得借鉴的改革建设经验。
关键词 机械基础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距映射与加权KNN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被引量:38
17
作者 陈法法 汤宝平 苏祖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5-220,共6页
针对旋转机械高维复杂故障特征数据难以快速准确辨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距映射非线性流形学习与加权KNN(K-nearest neighbor)分类器相结合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在由时域统计指标和内禀模态分量能量构造的原始特征空间中,首先利... 针对旋转机械高维复杂故障特征数据难以快速准确辨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距映射非线性流形学习与加权KNN(K-nearest neighbor)分类器相结合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在由时域统计指标和内禀模态分量能量构造的原始特征空间中,首先利用等距映射非线性流形学习算法提取旋转机械故障状态变化的本质特征,随后将提取的低维本质特征输入给加权KNN进行旋转机械的故障模式辨识。通过对齿轮箱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不仅对高维复杂的非线性故障特征具有良好的降维性能,而且故障识别率较之传统方法也明显提高,能够有效识别出高维特征空间的非线性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学习 等距映射 加权K近邻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被引量:34
18
作者 汤宝平 习建民 李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48-215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模型。该诊断模型综合了经验模态分解在故障特征提取和Elman网络在故障模式识别方面的优势,对故障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再对表征故障调制特征的本征模态函数计算瞬时幅值欧式范数构成特... 提出了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模型。该诊断模型综合了经验模态分解在故障特征提取和Elman网络在故障模式识别方面的优势,对故障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再对表征故障调制特征的本征模态函数计算瞬时幅值欧式范数构成特征矢量,将特征矢量输入到训练好的Elman神经网络中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深沟球轴承故障诊断实例验证了所提故障诊断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神经网络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经验模态分解 瞬时幅值欧式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结构实验模态分析及典型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黄捷 季忠 +1 位作者 段虎明 秦树人 《中国测试》 CAS 2010年第2期4-8,共5页
为了验证QLV-MA2型一体化虚拟式模态分析仪在机械结构实验模态分析中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根据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采用QLV-MA2型一体化虚拟式模态分析仪对典型的机械结构(如简支梁与摩托车车架)进行了模态试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模态... 为了验证QLV-MA2型一体化虚拟式模态分析仪在机械结构实验模态分析中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根据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采用QLV-MA2型一体化虚拟式模态分析仪对典型的机械结构(如简支梁与摩托车车架)进行了模态试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模态分析方法通过QLV-MA2型一体化模态分析仪在机械结构中的应用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模态分析 机械结构 简支梁 摩托车车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对聚乙烯工程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海宝 王家序 +1 位作者 陈战 秦大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28,共3页
采用压制和烧结的方法 ,制备了纳米Al2 O3 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复合材料。用MPV - 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纳米Al2 O3 粒子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程塑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Al2 O3 粒子不仅显著... 采用压制和烧结的方法 ,制备了纳米Al2 O3 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复合材料。用MPV - 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纳米Al2 O3 粒子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程塑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Al2 O3 粒子不仅显著地提高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耐磨性 ,而且降低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摩擦系数 ,同时使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硬度增大 ,扩大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