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大数据调查 被引量:15
1
作者 蒲清平 赵楠 王婕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及各种社会思潮冲击下,中国政治认同面临严峻挑战,而志愿服务是提升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全国505个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项目的大数据调查发现,志愿者政治认同总体水平较高,非建设性认同高于建设性认同;...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及各种社会思潮冲击下,中国政治认同面临严峻挑战,而志愿服务是提升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全国505个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项目的大数据调查发现,志愿者政治认同总体水平较高,非建设性认同高于建设性认同;在自愿参与的情况下,随着参与次数(卷入度)的增加,政治认同显著增加,但并非简单线性关系,有认同拐点;志愿者政治认同的性别和政治面貌的差异显著,男性高于女性,而党员高于非党员;强制参与者的政治认同显著低于自愿参与和朋友/他人介绍参与者,并且不受志愿服务卷入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政治认同 志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文化视域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建构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联星 李四维 刘建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4-172,共9页
文章从微文化视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进行分析,通过微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建构的价值和挑战两个维度进行解析,提出微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建构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同... 文章从微文化视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进行分析,通过微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建构的价值和挑战两个维度进行解析,提出微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建构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同时也冲击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威。探索充分认识并利用微文化的优势,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内容导向性,畅通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对话机制,优化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渠道,建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是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文化 理想信念教育 话语权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信仰困境与境界超越——对20所高校辅导员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楠 蒲清平 +1 位作者 朱丽萍 王会丽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采用自编马克思主义信仰问卷对全国20所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辅导员总体上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部分辅导员对共产主义趋势的认同度低,对收入差异缩小的信心不足,对党内理想信念坚定性的忧虑明显,这些思想倾向深刻... 采用自编马克思主义信仰问卷对全国20所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辅导员总体上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部分辅导员对共产主义趋势的认同度低,对收入差异缩小的信心不足,对党内理想信念坚定性的忧虑明显,这些思想倾向深刻影响到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而辅导员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又带来他们对大学生信仰影响力下降的困境。因此,必须以增强科学认识、理性认可、内隐认同等"三认"为出发点,形成辅导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认知;以坚定信念力、信心数、信任度等"三信"为切入点,建立辅导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力机制;以提升自尊感、效能感、敬畏感等"三感"为突破点,建立辅导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节机制;以落实生活化、时代化、科学化等"三化"为着力点,建立辅导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机制,构建四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与养成体系,才能实现辅导员信仰的境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马克思主义信仰 困境 信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基于APP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 被引量:44
4
作者 蒲清平 朱丽萍 周莹莹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4-167,共4页
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客体全面发展要求教育个性化,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教学互动化,教学效果现实困境要求学习深度化,而基于大数据挖掘、APP客户端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教育个性化、教学互动化、学习深度化成为现实。以形势与政策课为... 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客体全面发展要求教育个性化,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教学互动化,教学效果现实困境要求学习深度化,而基于大数据挖掘、APP客户端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教育个性化、教学互动化、学习深度化成为现实。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建构了"1+2+3"——"一平台双主体三系统"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APP 翻转课堂 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61
5
作者 陈文 蒲清平 邹放鸣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69,共3页
大数据给教育带来深刻影响,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模式实现管理预测前瞻化、管理决策系统化、管理过程权变化、管理服务个性化、管理对象协同化、管理评价客观化等六个方面转变,提出了高校教育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 学生教育管理 管理模式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蒲清平 朱丽萍 王婕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4,74,共7页
本文对全国1009个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实证调查,数据表明: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具有促进作用;党员、公务员身份的志愿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高,而团员、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同度相对较低;自愿参与者的利他行为会强化个体认同,... 本文对全国1009个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实证调查,数据表明: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具有促进作用;党员、公务员身份的志愿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高,而团员、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同度相对较低;自愿参与者的利他行为会强化个体认同,需要关注服务时长对志愿者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拐点效应。建议以量变促质变,以党建带团建,重引领强监督,发挥强化效应,激发自主效应,加强引导与疏导,扭转拐点效应,消解志愿者在服务中的负面认知,提升志愿者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者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思考 被引量:26
7
作者 段海超 蒲清平 王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4-77,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价值导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爱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驱动力,敬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障力,诚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命力,友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引力。打造"两化为本"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价值导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爱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驱动力,敬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障力,诚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命力,友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引力。打造"两化为本"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队伍、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体系、实施双向互动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模式、嵌入思想评价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机制等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导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人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文化自觉透视 被引量:1
8
作者 蒲清平 石习杰 +1 位作者 白凌婷 但华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30,共2页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与文化自觉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文化自觉视域下考察当前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自知、自明、自辩、自强的问题。要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知能力、明辨能力、创新能力、践行能力...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与文化自觉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文化自觉视域下考察当前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自知、自明、自辩、自强的问题。要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知能力、明辨能力、创新能力、践行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自觉 中国梦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大学生“四个正确认识”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62,共3页
"四个正确认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时代性,从国家教育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成长成才三个维度都具有指导价值,需要在课堂上进一... "四个正确认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时代性,从国家教育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成长成才三个维度都具有指导价值,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强化、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在网络中进一步融入,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育人新模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四个正确认识 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文化:特征、风险与价值引领 被引量:59
10
作者 蒲清平 张伟莉 赵楠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9,56,共7页
微文化以高效快捷的微传播、全民参与的微创作、碎片多元的微内容、公共参与的微言行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青年一代,带来性格张扬下的人格沦陷、碎片阅读下的文化祛魅、主体缺场下的价值迷失、群体极化下的认同危机等后现代风险。实现... 微文化以高效快捷的微传播、全民参与的微创作、碎片多元的微内容、公共参与的微言行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青年一代,带来性格张扬下的人格沦陷、碎片阅读下的文化祛魅、主体缺场下的价值迷失、群体极化下的认同危机等后现代风险。实现微文化的价值引领必须要主动融入,建好叙事场、构建引力场、引导舆论场,牢牢占领微文化的主阵地;通过需求导向,宣传思想教育生活化、政治参与活动良性化、网络沟通交流互动化,契合微主体的主诉求;结合生态治理,培养"理性人"、形塑"自己人"、做好"把关人",掌控把握微空间的主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文化 特征辨识 风险诠释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社会心态的嬗变-解读2010-2013年网络流行语 被引量:35
11
作者 王会丽 蒲清平 朱丽萍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7-81,共5页
本文通过解读2010至2013年的代表性网络流行语,深入剖析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中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风险压力下的社会焦虑情绪,特权民怨中的社会公平缺失,垂直流动停滞下的社会阶层固化。并且从流行语的纵向变化解读出社会心态的发展趋... 本文通过解读2010至2013年的代表性网络流行语,深入剖析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中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风险压力下的社会焦虑情绪,特权民怨中的社会公平缺失,垂直流动停滞下的社会阶层固化。并且从流行语的纵向变化解读出社会心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网络流行语 社会焦虑 社会公平 社会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段海超 蒲清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3-227,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心理过程,既需要主体内部认知加工进行价值体系的建构,也需要外部环境各种诱导因素助推价值观践行。认知表征、隐喻表征和具身表征三种认知加工方式促进了该过程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心理过程,既需要主体内部认知加工进行价值体系的建构,也需要外部环境各种诱导因素助推价值观践行。认知表征、隐喻表征和具身表征三种认知加工方式促进了该过程的自动化、形象化和生动化。需要契合、利益引导、社会参照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了内驱力、牵引力和助推力。内外因互为合力,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知行合一,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认知机制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