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桥梁运营安全风险决策研究
1
作者 向鹏成 郭佩文 张雪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211,共10页
为探究桥梁运营安全风险决策机制,防范桥梁运营重大安全风险,搭建桥梁运营安全风险感知—风险认知—风险决策三阶段理论框架,利用Heronian有序加权平均(H-OWA)算子处理专家评分,建立决策因素的交互矩阵;确定模糊认知图(FCM)概念节点的... 为探究桥梁运营安全风险决策机制,防范桥梁运营重大安全风险,搭建桥梁运营安全风险感知—风险认知—风险决策三阶段理论框架,利用Heronian有序加权平均(H-OWA)算子处理专家评分,建立决策因素的交互矩阵;确定模糊认知图(FCM)概念节点的含义及结构,揭示因素间的映射关系;收集某铁路桥梁2020年1月1日列车通行时的监测数据,开展工程应用与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加速度、应变、位移的权重重要度排序与迭代过程重要度排序最高,是桥梁结构健康感知关键指标;桥梁下部结构加固策略的实施效果在低、中、高风险情景下均显著高于防水隔热、上部结构加固,有效提升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认知图(FCM) 桥梁运营安全 风险决策 Heronian有序加权平均(H-OWA)算子 维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态效率二维测度及时空演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滔 李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1-154,共14页
农村基础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基础,它在区域间存在时间及空间差异.基于状态水平和效率表现两维视角对我国省域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并分析其演化路径.以我国26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 农村基础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基础,它在区域间存在时间及空间差异.基于状态水平和效率表现两维视角对我国省域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并分析其演化路径.以我国26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测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态;运用DEA模型、超效率SBM-DEA和Malmquist指数测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出效率,并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效率的变动趋势及驱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状态效率分析 熵权法 MALMQUIST指数 超效率SBM-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片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滔 邬妮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3,共7页
研究目的:基于重庆市渝中区土地利用的历史数据,研究城市更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在其影响下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研究方法:Logistic回归模型,转移概率矩阵。研究结果:(1)影响渝中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 研究目的:基于重庆市渝中区土地利用的历史数据,研究城市更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在其影响下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研究方法:Logistic回归模型,转移概率矩阵。研究结果:(1)影响渝中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用的作用机制,即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更新模式下建筑物理状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显著,而企业主导模式下区域商业价值、稀缺资源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土地利用的变化。(2)渝中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变情况在各个时期内也具有显著的差异,即在以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模式下,土地利用的转变更多体现为原用地功能的优化更新,而在市场力量参与的更新模式下,土地用途的跨类型转换,特别是向商业类型的转变更为普遍。研究结论:城市更新片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受更新主体与更新目标取向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政策取向—更新目标取向—实施主体—项目建设—用地变化这一传导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更新 影响因子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后期管护模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向鹏成 王宇迪 罗芸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0-167,共8页
在实践中,“重建轻管”现象在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中尤为突出。传统的由集体出面进行维护的模式与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脱节;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甚至出现了“政府管不到、集体不能管、农民不愿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这些工程效用... 在实践中,“重建轻管”现象在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中尤为突出。传统的由集体出面进行维护的模式与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脱节;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甚至出现了“政府管不到、集体不能管、农民不愿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这些工程效用的正常发挥,成为发展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民增收的瓶颈。因此,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后期管护备受关注。基于当前重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重庆渝东南某县小型水利工程为实证分析对象,对提出的基于多中心理论的重庆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后期管护模式展开系统讨论,为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后期管护效率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型水利 后期管护 物业化管理 多中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预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向鹏成 高天 +1 位作者 段旭 李东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60,共11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然而,企业在抓住机遇,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华关系4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投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然而,企业在抓住机遇,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华关系4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预测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样本国家的综合风险评价值;基于2012~2022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构建GA-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和随机森林3种预测模型;通过对比预测精度,确定最佳预测模型,利用2021年的指标数据,对2022年的投资国别风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的研究背景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优,证明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有效应用于风险管理领域;(2)“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东欧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投资国别风险普遍较低,而南亚地区投资国别风险普遍较高,但都存在特例。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走出去”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投资 国别风险 机器学习 风险预测 GA-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回归 随机森林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与制度协同演化与我国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纵向案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向鹏成 高璐 贾富源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4,共9页
以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工程的演化变迁历程为纵向案例,基于技术与制度关系理论研究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刻变革不是传统线性思维下技术或制度的单向决定论,而是在技术与制... 以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工程的演化变迁历程为纵向案例,基于技术与制度关系理论研究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刻变革不是传统线性思维下技术或制度的单向决定论,而是在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中推进我国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决策者能够基于已有的制度、组织、规则、经验及认知来建构技术发展的路径,而技术也使得制度的变迁成为可能,二者相互影响,互为选择。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既要发挥技术对组织调整和制度变革的潜力,又要强化制度对技术发展的选择、规范和引导作用,从而,在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中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制度 协同演化 ETC示范工程 交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激励性财政补贴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向鹏成 张成伟 蒋飞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文章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补贴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政府和社会资本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现有补贴缺乏激励性是造成轨道交通PPP项目财政补贴效率低下的根源。在现有财政补贴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物价上涨指数、运营收入成本比及效率... 文章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补贴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政府和社会资本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现有补贴缺乏激励性是造成轨道交通PPP项目财政补贴效率低下的根源。在现有财政补贴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物价上涨指数、运营收入成本比及效率因子参数,设计出不同运营效率下的社会资本的激励性财政补贴模型。通过北京地铁4号线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激励模型能够在保证项目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提升财政补贴效率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保证该激励模型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PPP 激励性 财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视角下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的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向鹏成 高璐 贾富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32,共7页
从公众的视角研究了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以顾客满意度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高速公路的特有属性,构建了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成遂渝高速公路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理论模型的拟合情... 从公众的视角研究了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以顾客满意度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高速公路的特有属性,构建了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成遂渝高速公路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理论模型的拟合情况和因子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理论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P=0.114,χ^(2)/df=1.255);(2)在α=0.001水平下,通行能力感知和环境设施感知对公众满意度总的影响效应最高(β>0.5),而企业形象只间接作用于公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运营服务 公众满意度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城乡医疗资源层级与区域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滔 胡娟梓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5-279,300,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城乡医疗资源层级分异特征和基层医疗资源区域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方法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重庆市不同层级医疗资源的空间集聚及分异情况,用核密度估计法测度基层医疗点空间分布密度,以空间计量模型对医疗资源... 目的探讨重庆市城乡医疗资源层级分异特征和基层医疗资源区域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方法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重庆市不同层级医疗资源的空间集聚及分异情况,用核密度估计法测度基层医疗点空间分布密度,以空间计量模型对医疗资源层级与区域分异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各级医疗资源存在明显的层级分异特征,基层医疗资源在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规模是各区域各层级医疗资源配置的驱动要素。人口结构与居民行为是造成各级医疗资源层级分异的内生动力;经济水平与财政投入是推动各级医疗资源层级分异的外生动力;地形与交通条件是基层医疗资源区域分异的基础动力。结论各级决策部门应准确分析城乡居民对各级医疗资源的空间就医需求,充分发挥转移支付对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促进作用,提高各级医疗资源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在城乡间的流动,统筹不同区域各层级医疗资源的数量和布局,实施差异化的配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医疗资源 层级分异 区域均衡性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冲击企业的恢复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林 展端旭 舒樊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3-149,共7页
为了促进企业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提升企业恢复力,本文梳理总结企业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企业、外部环境等层面,建立了企业恢复力的研究框架;其次结合疫情及其防控的特点从动力学的视角建立了企业恢复的研究模型,解释了... 为了促进企业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提升企业恢复力,本文梳理总结企业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企业、外部环境等层面,建立了企业恢复力的研究框架;其次结合疫情及其防控的特点从动力学的视角建立了企业恢复的研究模型,解释了企业恢复力的组成及表征形式;然后探讨了企业恢复的动量、冲量、动能等,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解释了恢复力对企业恢复状态的影响;最后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企业恢复的过程模型。模型表明领导者特质和能力、企业资源、企业规模、疫情冲击、政策援助等因素通过影响企业恢复力来决定企业恢复的加速度、速度、动量和动能,进而决定了企业恢复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企业恢复 恢复力 动力学 企业规模 领导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恢复力的评价研究
11
作者 展端旭 王林 舒樊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从管理者能力、企业能力、外部环境、动态能力四个层面总结分析小微企业恢复力的影响因素,构建疫情背景下小微企业恢复力的评价体系。采用FAHP法和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因子回归分析法提取了5个公因子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构建了恢... 从管理者能力、企业能力、外部环境、动态能力四个层面总结分析小微企业恢复力的影响因素,构建疫情背景下小微企业恢复力的评价体系。采用FAHP法和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因子回归分析法提取了5个公因子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构建了恢复力测度的模型表达式。研究表明:管理者能力、企业能力、外部环境对小微企业恢复力影响较大,其中管理者能力对小微企业恢复力的正向影响最大,疫情冲击力产生的负向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疫情背景下提升小微企业恢复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小微企业 恢复力 管理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挑战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向鹏成 杨斯迈 袁永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40,共1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为新时期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和根本遵循。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为新时期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和根本遵循。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驱动下,协同发展可以促使区域比较优势、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分工和区域交通联系相互作用,并叠加协同效应推动系统不断动态演化至高级协同。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发展成效显著的同时面临着区域比较优势较弱、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分工效率较低、区域交通联系程度不高三大挑战。研究认为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推进路径主要包括:一是完善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以提升区域比较优势,要完善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提升交通类投融资平台的治理能力;二是深化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体协同以优化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分工,要建立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组织,建立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作制度,建立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体利益共享机制;三是加快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硬件建设以强化区域交通联系,要加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硬件统筹建设力度,协同打造“通道化、枢纽化、体系化”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持续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欠发达地区的综合交通发展,助推新基建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 协同发展机理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致因因素系统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向鹏成 张子薇 +1 位作者 李卉 贾富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0-147,共8页
为防控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以复杂系统视角剖析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致因构成及其关联性,揭示系统失效机制。建立物理-事理-人理-环境(WSRH)分析框架,全面识别事故致因;运用灰数理论改进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 为防控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以复杂系统视角剖析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致因构成及其关联性,揭示系统失效机制。建立物理-事理-人理-环境(WSRH)分析框架,全面识别事故致因;运用灰数理论改进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事故致因的关联关系,确定系统关键失效因素和关键失效路径。结果表明: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是直接致因、过渡致因和本质致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素间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系统关键失效致因有7个,形成关键失效路径8条,关键致因中最重要的是未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在管理时应优先处理关键致因,依据失效路径逐一优化,实现城市地下燃气管道系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 泄漏事故 致因因素 灰数理论 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益—产量”视角下绿色建筑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堃晖 刘瑞 申立银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113,共9页
在当前大力应用并发展绿色建筑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量化绿色效益已成为政府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和企业拟定竞争战略的基石。文中通过识别多维的评价指标,构建由实物及货币指标组成的"效益-产量"模型,采用组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 在当前大力应用并发展绿色建筑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量化绿色效益已成为政府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和企业拟定竞争战略的基石。文中通过识别多维的评价指标,构建由实物及货币指标组成的"效益-产量"模型,采用组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效益进行多方案量化评比。通过3个中国实例测算对比发现:"效益-产量"视角下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比灰色聚类评估、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更加稳定、可靠、有效,也更能反映绿色建筑的多维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计算 实物指标 组合权重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