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9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6-146,共1页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52年,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2000年5月,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52年,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2000年5月,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重庆大学中规模最大,学科实力及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院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还设有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大学 学科实力 测绘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学科硕士 授权点 建筑工程学院 地质资源 三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142,共1页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52年,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2000年5月,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52年,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2000年5月,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重庆大学中规模最大、学科实力及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院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学院 学科实力 建筑工程学院 授权点 三校 测绘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高等专科学校 攻关项目 现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52年,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2000年5月,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一校合并后更名为重庆人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52年,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2000年5月,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一校合并后更名为重庆人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重庆大学中规模最大、学科实力及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院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 高等专科学校 师资力量 国内外 中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52年,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2000年5月,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 高等专科学校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土木工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仉文岗 何祥嵘 +4 位作者 刘汉龙 孙伟鑫 韩馥柽 Raul Fuentes Gustavo Paneiro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共15页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m2,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土木工程理论和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学者们通过研究自然界的增强增韧、水下黏合、钻孔掘进和轻质高强等现象发现,生物体具有独特的外部形态和组织结构,...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m2,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土木工程理论和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学者们通过研究自然界的增强增韧、水下黏合、钻孔掘进和轻质高强等现象发现,生物体具有独特的外部形态和组织结构,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外部形态、结构特征或运动机理可为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原理和新理论。从仿生材料、仿生结构和仿生机械与构筑物3个方面阐述仿生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列举典型的应用案例,并对仿生土木工程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作为新兴的研究方向,仿生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尚不完善,仿生土木工程涉及生物、材料、结构等多学科的交叉,需要开展不同领域间的协同合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土木工程 仿生材料 仿生结构 仿生机械与构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模块式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永兴 张川 +1 位作者 严薇 高雪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5-156,182,共3页
土木工程实验大多作为土木学科的一个附加环节,对理论教学进行补充,因而缺乏系统性,效益性不高。鉴于此,我校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通过将土木工程培养计划中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实验进行整合、优化,形成独立设课、模... 土木工程实验大多作为土木学科的一个附加环节,对理论教学进行补充,因而缺乏系统性,效益性不高。鉴于此,我校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通过将土木工程培养计划中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实验进行整合、优化,形成独立设课、模块化的综合实验课程,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不同层次的内容,显著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更好地促进了本科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 改革与整合 独立设课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郑智能 张永兴 董强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91-94,共4页
智能材料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的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智能材料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智能材料 土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类培养与学科交叉视角下日本工程学科教学体系的成效与启示——从东京大学建筑学本科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谈起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朝晖 唐聪 龙灏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4,92,共8页
以引领日本建筑教育的东京大学建筑学科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进程、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建设方法与教学保障措施等诸多方面系统研究了日本工程学科教学体系及其注重科学性、实践性与体系化的特点,并就工程教育与设计教育融合、基础科... 以引领日本建筑教育的东京大学建筑学科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进程、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建设方法与教学保障措施等诸多方面系统研究了日本工程学科教学体系及其注重科学性、实践性与体系化的特点,并就工程教育与设计教育融合、基础科学和工程实践并重的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成效,以及强化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保障机制等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予以探讨,以期对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大类培养 学科交叉 个性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风化大体积土工袋工程应用与抗压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宗建 周政 +1 位作者 曾言 竜田尚希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0-1261,共12页
抗风化大体积土工袋在抢险防灾减灾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其性能要求和工程使用规范尚不明确。通过总结国内外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关于该工法的多项基本性能要求指标,并发现对大体积土工袋在性能上起控制性的指标是下部土工袋在... 抗风化大体积土工袋在抢险防灾减灾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其性能要求和工程使用规范尚不明确。通过总结国内外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关于该工法的多项基本性能要求指标,并发现对大体积土工袋在性能上起控制性的指标是下部土工袋在上部土工袋的自重作用下的抗压性能。对土工袋进行三种不同密实度土体的等应变压缩试验,研究其抗压性能。然后以增量广义胡克定律为基础,考虑土工袋侧向非线性变形条件,得到其大体积土工袋的极限抗压强度理论公式和袋体内部土体的剪胀方程,该方程可用于计算土工袋的破坏荷载和沉降。研究结果表明:①对大体积土工袋破坏起控制因素的是袋体中部筋材的抗拉强度;②通过抗压试验结果与理论值对比,表明极限抗压强度理论公式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成果可以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③提出了土工袋鼓胀度系数m,可反应土工袋侧边的鼓胀程度,对确定大体积土工袋侧胀的工程指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④经过土工袋加固后土体的剪胀性更加明显,其抗剪强度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袋 抗风化 轴向应变 塑性体应变 剪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溪河特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奉民 郑升宝 +2 位作者 谢小华 岳伟勤 李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3,共8页
重庆大溪河特大桥主桥为(92+168+650+168+92)m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塔梁之间设置竖向支承、横向限位和纵向阻尼,有利于降低梁端位移和桥塔内力。桥塔采用神女造型的钻石形桥塔,钢筋混凝土空心塔柱。主梁采用双边工字... 重庆大溪河特大桥主桥为(92+168+650+168+92)m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塔梁之间设置竖向支承、横向限位和纵向阻尼,有利于降低梁端位移和桥塔内力。桥塔采用神女造型的钻石形桥塔,钢筋混凝土空心塔柱。主梁采用双边工字形钢-混组合梁,桥面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预制板,板间湿接缝采用UHPC填筑。边跨采用“压重+结构调整+竖向锚索”的配重方式,防止运营阶段过渡墩及辅助墩支座出现负反力。斜拉索索面呈扇形布置,共208根,为抑制斜拉索风雨激振,斜拉索外护套上设置双螺旋线,在索梁锚固端和索塔锚固端设置内、外阻尼器。索梁锚固采用外置钢锚管形式的钢锚梁,塔上斜拉索分别锚固在上中塔柱连接段隔板及塔壁、上塔柱的钢锚梁上。辅助墩和过渡墩均采用花瓶形空心墩,桥塔和桥墩基础采用整体式承台+群桩基础。主梁采用导流板+下中央稳定板的组合气动措施,风洞试验结果表明:该气动措施能有效控制主梁的涡激振动振幅在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半飘浮体系 钻石形桥塔 钢-混组合梁 预制桥面板 锚固结构 气动措施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成因综合解析——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仉文岗 王云浩 +2 位作者 胡庆芳 孙伟鑫 金君良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变化环境下洪涝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重庆是中国西部超大城市和成渝城市群“双核”之一,主城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受上游江河来水和三峡库区回水的双重影响,洪涝灾害风险突出...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变化环境下洪涝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重庆是中国西部超大城市和成渝城市群“双核”之一,主城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受上游江河来水和三峡库区回水的双重影响,洪涝灾害风险突出。以重庆市历年洪涝灾害事件为基础,梳理重庆市防涝减灾现状,分析水文、地理、地形、城市化、气象等因素对重庆市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影响,结合这些洪涝灾害致灾因子进一步对重庆市的孕灾环境和承灾体进行分析,提出针对重庆中心城区洪涝治理的对策建议。分析发现:重庆市洪涝灾害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山地城市的地形条件决定了重庆防洪治涝的艰巨性;重庆市河流纵横,山高谷深,完全具备发生洪涝灾害的孕灾条件;应充分考虑气象水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根据三峡水库等建成后的洪涝灾害特征和城区防洪防涝能力现状,及时优化城市洪涝灾害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灾害 洪涝灾害 防灾减灾 防洪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子的重庆市林火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艳英 游扬声 +1 位作者 杨茜 汪艳波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为了客观评价森林火灾对地形、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响应,为重庆森林防火及风险区划提供技术指导,该文以2000—2022年重庆市1206个历史林火点数据作为因变量,以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地表覆盖分类及路网距离等9种数据... 为了客观评价森林火灾对地形、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响应,为重庆森林防火及风险区划提供技术指导,该文以2000—2022年重庆市1206个历史林火点数据作为因变量,以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地表覆盖分类及路网距离等9种数据作为林火风险因子,首先建立分段函数,得到单因子林火风险概率;其次,基于CRITIC权重法计算各单因子林火风险概率的权重,经加权计算得到重庆市林火风险概率空间分布;最后,依据风险概率将重庆林火风险分为低、较低、较高、高和极高5个等级。结果表明:(1)在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地表覆盖及路网距离分类等9个因子中,林地、旱地及植被覆盖度对林火风险的贡献居前3位,坡度、高程及地形起伏度对林火风险的贡献偏低;(2)基于单因子林火风险概率加权后得到的重庆林火风险分级效果较好,检验结果表明,落在较高风险区及以上等级区域的林火占比为83%,落在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的林火分别占8.33%和8.67%;(3)重庆市林火风险与地形走势、土地利用及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林火的高风险区与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中低山林区附近,耕地、乡土路、住宅及墓地较近的林地周边区域,生产生活用火较多,易诱发林火,这些区域也属于高风险区域,低林火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非林区及山势陡峭的林区,另外建筑用地、水体及距离林地较远的水田、旱地等区域也属于林火低风险区。该研究成果可用来评估森林火灾风险的空间状态,为森林防火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风险 影响因子 风险概率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强度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土木水利等工程中的应用和经济意义 被引量:28
13
作者 俞茂宏 Oda Y +12 位作者 盛谦 沈俊 顾金才 李小春 李庆斌 周小平 蒋锁红 张永兴 董毓利 刘继明 景宏君 Yoshimine M 徐栓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4-41,共18页
统一强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原创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材料强度和结构强度的系统新理论。它从连续统力学最基本的单元体力学模型开始,到数学建模方法,理论公式的表述,以及一系列新的理论公式都不同于以往的各种理论。它将以往各种适合于... 统一强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原创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材料强度和结构强度的系统新理论。它从连续统力学最基本的单元体力学模型开始,到数学建模方法,理论公式的表述,以及一系列新的理论公式都不同于以往的各种理论。它将以往各种适合于某一类材料的单一强度理论推进为可以适合于多种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它不仅自己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而且将很多著名的理论包容其中,形成了范围更宽广、功能更强大的理论体系。由于它具有一个统一的力学模型,清晰的物理意义,简单的线性数学表述式,能反映材料的基本特性,即SD效应(不同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静水应力效应、正应力效应、中间主应力效应和中间主剪应力效应,以及结构强度分析的破坏准则效应,并且与现有的实验数据相吻合,能容易地适合许多新情况;此外,统一强度理论既容易用来取得解析解,也容易用于计算机程序取得数值解。统一强度理论已被推广应用于很多领域。在连续介质和工程应用的框架下对统一强度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经济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经济意义 应力效应 水利 结构强度分析 力学模型 理论公式 连续统力学 计算机程序 材料强度 建模方法 理论体系 物理意义 数学表述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sD效应 破坏准则 实验数据 推广应用 土木工程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宁河特大桥成桥状态抖振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亮亮 刘会 +2 位作者 杨转运 张金梅 田维峰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6,共5页
目前桥梁的抗风研究主要针对平原开阔地区,复杂山地风作用下桥梁的抗风问题研究很少。以重庆大宁河钢桁架特大拱桥为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得到了该桥桥址处的风环境特性,包括平均风速沿高度的变化规律、湍流强度、脉动风功率谱密度函数以... 目前桥梁的抗风研究主要针对平原开阔地区,复杂山地风作用下桥梁的抗风问题研究很少。以重庆大宁河钢桁架特大拱桥为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得到了该桥桥址处的风环境特性,包括平均风速沿高度的变化规律、湍流强度、脉动风功率谱密度函数以及湍流积分尺度等参数。根据风特性参数,计算出该桥在成桥状态下的抖振力和响应值,结果表明:即使在45m/s风速下,抖振位移响应也在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规定范围内。山区地貌中的平均风速沿高度的变化规律不符合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给出的指数变化率分布,湍流强度明显大于规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风环境 大跨度拱桥 抖振力 抖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某卫生填埋场陈垃圾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瑜 李晓红 +1 位作者 卢义玉 康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5,40,共5页
陈垃圾土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土,结合重庆一封场六年多的填埋场,对陈垃圾土的物理指标,工程力学性质进行实验研究。总结了陈垃圾土的主要组成成分,得出了陈垃圾土的含水率,密度和孔隙比的具体范围,并与新鲜垃圾作了比较。探讨了垃圾各组分... 陈垃圾土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土,结合重庆一封场六年多的填埋场,对陈垃圾土的物理指标,工程力学性质进行实验研究。总结了陈垃圾土的主要组成成分,得出了陈垃圾土的含水率,密度和孔隙比的具体范围,并与新鲜垃圾作了比较。探讨了垃圾各组分对土体各物理指标的影响。深入研究了陈垃圾土的三轴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并把曲线划分了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指出陈垃圾土是具有一定的结构,但结构性很弱的土体,3σ是强度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探讨了陈垃圾土有机物纤维,土体颗粒对陈垃圾的C,φ值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垃圾 垃圾填埋体 工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剧院细长框架柱承载力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健 张勋斌 +1 位作者 陈滔 黄宗明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采用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梁柱单元有限元分析程序,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以目标柱周边构件组成的局部框架整体作为分析对象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偶然偏心、基础嵌固条件等因素对重庆大剧院钢筋混凝土细长框架柱承载力的影响。结... 采用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梁柱单元有限元分析程序,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以目标柱周边构件组成的局部框架整体作为分析对象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偶然偏心、基础嵌固条件等因素对重庆大剧院钢筋混凝土细长框架柱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偶然偏心是影响极限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另外,基础嵌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极限承载力,适当加强配筋可以提高柱子的极限承载力,弥补柱底在基础内非完全固定嵌固对极限承载力的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非线性 钢筋混凝土细长框架柱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分析的残损状态纯木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庆山 赵剑波 +1 位作者 刘纲 王娟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现存古建筑大多带伤服役,体内残损状态复杂多样,且对古建筑进行的加固维修与原有残损对结构本体的安全性能影响截然相反。为实现对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需要量化古建筑纯木结构中的残损状态及修缮措施对其安全状态的影响。基于山西万荣... 现存古建筑大多带伤服役,体内残损状态复杂多样,且对古建筑进行的加固维修与原有残损对结构本体的安全性能影响截然相反。为实现对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需要量化古建筑纯木结构中的残损状态及修缮措施对其安全状态的影响。基于山西万荣飞云楼各构件残损状态普查统计数据,结合现有规范及工程经验对构件残损状态等级详细划分,建立4级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确定结构体中承重构件及构件残损类型的权重值及判断矩阵,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飞云楼进行安全状态评估。结果表明,建立的模糊层次安全评价模型能反映残损状态及修缮措施对飞云楼安全状态的影响,有效将结构评价与构件评价联系起来,验证了修缮措施能有效增强古建筑结构本体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该模型及方法可以应用到多层古建木结构的安全等级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云楼 纯木结构 残损状态 修缮加固 模糊层次分析方法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山段岸坡水岩劣化特征及危岩失稳破坏模式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新荣 罗新飏 +4 位作者 郭雪岩 周小涵 王浩 许彬 郑颖人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0-257,共18页
消落带干湿循环,江水、地下水的渗流、溶蚀等现象表明三峡库区长期处于频繁的水活动环境中。在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下,巫山段岸坡内形成多处危岩体,存在较大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对三峡库区巫山段岸坡危岩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 消落带干湿循环,江水、地下水的渗流、溶蚀等现象表明三峡库区长期处于频繁的水活动环境中。在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下,巫山段岸坡内形成多处危岩体,存在较大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对三峡库区巫山段岸坡危岩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调研结果与地质资料,明确了该段内的水岩劣化特征、岸坡危岩分布及类型、危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失稳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段内消落带具有明显的水岩物理、化学、应力劣化特征,且3类水岩作用共同影响着消落带的形态、强度以及岸坡的稳定性。巫山段岸坡危岩的形成主要受到地质结构因素、环境因素与时间效应的综合影响,危岩类型可概化为塔柱状、板状、楔形状、排柱状4类。岸坡危岩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主要为消落带岩体劣化、软弱夹层、后缘深大裂隙、库水诱发地震与其他环境因素,与水岩劣化作用联系紧密。提出了4类岸坡危岩失稳破坏模式:基座溃屈型、滑移型、倾倒型(渐进倾倒)、溶蚀坠落型,并对巫山段岸坡危岩的防治措施提出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岸坡危岩 水岩劣化 失稳破坏 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T形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磊 元敏 +2 位作者 邹博文 刘永健 杨万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8,共11页
为了分析并对比采用开口T形加劲肋形式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模型,提出横隔板顶部不开孔的开口T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顶部开孔的开口T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闭口U肋共3种设计方案,采用Abaqus分别建... 为了分析并对比采用开口T形加劲肋形式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模型,提出横隔板顶部不开孔的开口T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顶部开孔的开口T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闭口U肋共3种设计方案,采用Abaqus分别建立局部三维实体模型,对3种设计方案展开参数分析,并采用热点应力法进行疲劳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全桥疲劳易损断面位置处于跨中顶板厚度为18 mm的E类梁段。方案3在各个疲劳构造细节处的热点应力幅均高于方案1和方案2。方案1仅在疲劳构造细节⑤处的热点应力幅小于方案2,其余几个疲劳构造细节的应力幅均高于方案2,在疲劳构造细节①处的热点应力幅降幅最大,约为34.75%,在疲劳构造细节③的热点应力幅降幅最小,仅为7.16%。无论顶板厚度变化还是横隔板厚度变化,变化幅度最大的位置均是疲劳构造细节①和②,其余位置疲劳应力幅对于顶板厚度变化较横隔板厚度变化敏感。方案2并无超出热点应力S‑N曲线疲劳截止限的位置,而方案1和方案3超出疲劳截止限的位置疲劳性能均满足规范中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验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开口T肋 疲劳构造细节 热点应力法 疲劳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生物泥诱导碳酸钙修复仿真文物砖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阳 张程 +5 位作者 何想 张建伟 陈育民 叶琳 武发思 张涵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7-1787,共11页
活性生物泥是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简称MICP)技术生成,由碳酸钙和嵌入其中的脲酶菌组成的具备脲酶活性的泥状混合物。提出了活性生物泥修复破损文物砖的方法,开展了仿真文物砖... 活性生物泥是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简称MICP)技术生成,由碳酸钙和嵌入其中的脲酶菌组成的具备脲酶活性的泥状混合物。提出了活性生物泥修复破损文物砖的方法,开展了仿真文物砖缺口修复的室内试验和PFC^(2D)数值模拟,研究了修复砖块的力学响应和微观结构,评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对修复机制和受荷破裂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生物泥能够对缺口仿真文物砖进行有效修复,其修复效果受养护时间和缺口深度影响。养护时间越长,缺口深度越浅,修复后试样的抗弯强度越高。修复后缺口处碳酸钙的结构分析表明:浸泡养护后的活性生物泥可形成外层和内层碳酸钙,外层碳酸钙以大小10~25μm菱形颗粒为主,而内层以5μm左右的球型颗粒为主,形成两层碳酸钙结构的原因可能由于扩散至活性生物泥内外层的钙离子和尿素浓度差异引起的。养护1、3、5 d后外层碳酸钙厚度分别为2~2.5、3~4、4~5 mm。PFC^(2D)数值试验显示内层碳酸钙的细观力学参数约为外层的0.1倍。试验和数值模拟均表明修复后仿真砖的抗弯强度增长主要由外层碳酸钙贡献。PFC^(2D)数值模拟进一步显示,修复仿真砖受弯折荷载时,裂缝从内层碳酸钙开始并逐渐扩展至整个碳酸钙层和未损伤砖体。研究不仅拓展了微生物加固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为文物砖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生物泥 文物砖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碳酸钙 脲酶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