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硅微悬臂梁融合式传感器制造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温志渝 费龙 +2 位作者 钟先信 胡松 王晓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7-50,共4页
简要地描述了以各种微结构的硅悬臂梁作为敏感元件构成的不同用途的新型融合式传感器及其列阵;介绍了硅微悬臂梁融合式传感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对笔者正在研究的硅微悬臂梁与光纤组合式列阵感器作了初步的报道。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 简要地描述了以各种微结构的硅悬臂梁作为敏感元件构成的不同用途的新型融合式传感器及其列阵;介绍了硅微悬臂梁融合式传感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对笔者正在研究的硅微悬臂梁与光纤组合式列阵感器作了初步的报道。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悬臂梁 融合式传感器 微细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械传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费龙 钟先信 +1 位作者 温志渝 徐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223-226,244,共5页
微机械传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微机械传感器研制中的必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机械微传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并以一种特殊的硅微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为例,论述了有关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微机械传感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敏感元件 设计系统 微机械结构 硅微加速度传感器 传感单元 数据库 工艺条件 传感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建 周胜军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2-15,共4页
信号处理系统是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和设计对降低探测器和放大器的输出噪声,提高传感器的时间分辨率和温度分辨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提高时间分辨率的角度介绍了传感器对信号处理系统的要求,提出并行取样... 信号处理系统是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和设计对降低探测器和放大器的输出噪声,提高传感器的时间分辨率和温度分辨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提高时间分辨率的角度介绍了传感器对信号处理系统的要求,提出并行取样积分器方案及其所能达到的时间分辨率;介绍了由此而建立的信号处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信号处理系统 并行取样积分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式光纤切断器用压电振动刀具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陈伟民 伍陵川 +1 位作者 唐军 邹建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9-43,共5页
本文研究了超声振动式光纤切断器用新型压电振动刀具的机械阻尼特性、振幅特性及频率特性,并研制了光纤切断器实验样机,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切断质量的几个主要参数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了优化实验。优化后的实验样机与进口光纤切断器切出的... 本文研究了超声振动式光纤切断器用新型压电振动刀具的机械阻尼特性、振幅特性及频率特性,并研制了光纤切断器实验样机,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切断质量的几个主要参数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了优化实验。优化后的实验样机与进口光纤切断器切出的光纤端面主观质量非常接近,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切割 压电振动 刀具 压电 超声振动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新型集成硅微(型)传感器系统
5
作者 温志渝 费龙 +1 位作者 胡松 钟先信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5-28,共4页
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在硅微机械加工技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研制的硅微机械与光纤组合式阵列声传感器、集成硅微机械光压力传感器和微型多道成像光谱分析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制造工艺.
关键词 微机械技术 微型 传感器系统 集成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循环延迟线的单模光纤偏振控制技术的新研究
6
作者 潘英俊 古渊 黄尚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2-358,共7页
本文针对原有光纤循环延迟线单模光纤偏振控制系统存在的技术和理论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技术上引入了旋转挤压器,理论上引入了反向旋转矩阵.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证实了新方案的合理性.
关键词 单模光纤 循环延迟线 偏振控制 光纤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扭转对循环延迟线偏振控制系统特性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潘英俊 古渊 黄尚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3-37,共5页
借助模式耦合理论和矩阵光学的知识,对引入光纤扭转机构后的延迟线偏振控制系统的偏振转换特性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描述该系统偏振特性的琼斯矩阵,得到了光纤扭转对系统偏振特性影响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扭转 偏振 循环延迟线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成像光谱探测列阵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清义 温志渝 +1 位作者 袁祥辉 吕果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多道成象光谱探测列阵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思想。通过对器件主要技术参数的分析及低功耗扫描电路的应用,并采取场注入等平面工艺措施,使探测列阵的光敏象元结构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探测器的响应度和动态范围,光谱分析范围... 本文介绍一种多道成象光谱探测列阵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思想。通过对器件主要技术参数的分析及低功耗扫描电路的应用,并采取场注入等平面工艺措施,使探测列阵的光敏象元结构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探测器的响应度和动态范围,光谱分析范围则可由近红外区到紫外区。最后给出主要参数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成像光谱 响应度 紫外光 探测列阵 SS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98单片机在GXH-102红外气体分析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靳斌 罗罡 +1 位作者 杨冠玲 何振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6-42,共7页
给出了一种应用于GXH102型红外气体分析器中的8098微机测控系统,该系统通过软件方法修正了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和温度效应误差,提高了仪器精度,减小了仪器体积。该系统具有程控放大、浓度温度上下限报警、控制相敏整流、... 给出了一种应用于GXH102型红外气体分析器中的8098微机测控系统,该系统通过软件方法修正了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和温度效应误差,提高了仪器精度,减小了仪器体积。该系统具有程控放大、浓度温度上下限报警、控制相敏整流、串口通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气体分析器 单片机 非线性补偿 气体分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在超细微粒粒度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永彩 何振江 +1 位作者 谢利利 杨冠玲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59-62,共4页
提出了用分形理论来建立微粒布朗运动特征模型的设想,并从理论上阐明了它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到了模型的分形特征和微粒尺寸参数间的关系。结合图象信号处理技术,可从计算的分形维值中获取粒度信息,进而可得到一种超细... 提出了用分形理论来建立微粒布朗运动特征模型的设想,并从理论上阐明了它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到了模型的分形特征和微粒尺寸参数间的关系。结合图象信号处理技术,可从计算的分形维值中获取粒度信息,进而可得到一种超细微粒粒度测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布朗运动 分形理论 粒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光纤传感器稳定性的补偿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桂雄 钟先信 黎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5-60,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用以提高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稳定性的全光纤三节点补偿网络,并给出了受环境影响最小的最佳网络结构参数。介绍了网络参数标定方法和节点参数受温度、振动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强度调制 光纤传感器 补偿网络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逐点迭代法进行模糊图象复原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金刚 王鸣 陈伟民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38,共5页
根据成象的物理模型,提出用逐点迭代模糊图象复原法,对形成模糊图象的卷积方程直接求解,实现原物的复原。利用此方法,进行了模拟的模糊图象的复原。
关键词 图象复原 模糊图象 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强度调制传感点光纤补偿网络的几种结构形式讨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桂雄 徐静 钟先信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基于光纤传感网络补偿技术的基础理论,导出单传感点光纤补偿网络最基本的几种结构类型,指出了目前国内外常见几种补偿网络的结构实质,同时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讨论了这几种形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 强度调制 光纤传感器 光纤补偿网络 结构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多次掩膜各向异性腐蚀掩膜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4
作者 费龙 徐涛 +1 位作者 温志渝 高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54-56,64,共4页
研究了硅的多次掩膜各向异性腐蚀过程,提出了多次掩膜各向异性腐蚀掩膜版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各向异性腐蚀 掩膜版 计算机辅助设计 腐蚀深度 各向异性腐蚀技术 几何形状 微结构 腐蚀过程 几何形体 硅各向异性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消除环境扰动的干涉型波长漂移测量
15
作者 石文江 伍陵川 +2 位作者 杨建宝 宁雅农 黄尚廉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4-17,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干涉波长探测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光学传感系统中测量波长的漂移。在本方法中,采用了另一已知波长的参考光与被测光波长的光一起注入探测系统中,其中参考波长用于稳定干涉仪的光程差,以保证波长探测系统对环境扰动(...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干涉波长探测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光学传感系统中测量波长的漂移。在本方法中,采用了另一已知波长的参考光与被测光波长的光一起注入探测系统中,其中参考波长用于稳定干涉仪的光程差,以保证波长探测系统对环境扰动(如温度波动、机械振动)的不敏感。初步实验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漂移 波长测量 干涉测量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