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1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化工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分析和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健 谢靖宇 +1 位作者 吕建民 张胜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22-24,共3页
基于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这一事实,为应对环境污染事故,众多企业都制定了应急预案,笔者分析了重庆市部分化工企业制定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化工企业 环境污染事故 应急预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工机理与工业数据孪生建模的甲醇精馏过程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雄 杨振宁 +1 位作者 李越 申威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319,共10页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DCS)数据作为反映过程生产状况的关键信息,通常由于测量误差影响而不能满足过程精准建模与优化的要求。常规过程建模与优化研究一般无法充分考虑工业实际生产与设计数据产生...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DCS)数据作为反映过程生产状况的关键信息,通常由于测量误差影响而不能满足过程精准建模与优化的要求。常规过程建模与优化研究一般无法充分考虑工业实际生产与设计数据产生的偏差。为此,本工作在结合化工机理、DCS工业数据及工业经验的基础上,从底层逻辑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甲醇精馏工业生产数据与化工机理孪生建模框架来指导工业过程更精准的优化。将仪表的测量范围作为权重赋予测量变量,使用非线性规划算法基于化工机理约束对测量变量进行校正并求解校正值。结合校正值和工业经验提出过程变量的置信分数模型,实现对测量变量的置信评价。基于校正后的测量变量构建更贴近工业实际的甲醇双效精馏过程模型并实现对其更精准的过程工艺优化。该工作提出的化工机理与工业数据孪生建模思想,对构建数字化工孪生系统和智能化工厂的数据甄别、工艺优化等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置信分析 数据协同 过程优化 甲醇精馏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实际化工过程故障诊断的强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佳鑫 张淼 +1 位作者 戴一阳 董立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33-4844,共12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及时有效发现和检测异常情况,是当前工业与大数据融合的热点领域之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CNN)是最常用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模型,但其激活过程存... 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及时有效发现和检测异常情况,是当前工业与大数据融合的热点领域之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CNN)是最常用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模型,但其激活过程存在正负值计算不匹配以及信息流通效率低导致的参数冗余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平滑单元(maximum smoothing unit,MSF)函数的新激活机制克服传统激活函数的缺点,并且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提升DCNN的信息流通效率克服参数冗余问题,以综合提升传统DCNN模型的故障诊断性能。强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enhanced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EDCNN)的现有模型表现出显著提高的故障诊断性能,这在工业致动器控制系统和工业酸性气体吸收过程中的应用得到了验证。两个过程的平均故障诊断率均超过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强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过程控制 系统工程 激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铵强化电解锰阳极泥中杂质高效去除研究
4
作者 杨勇 刘仁龙 +8 位作者 杨慧敏 李璐 张莎 陈绍勤 农瑞桂 李世媛 李春霞 魏汉可 舒建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7-157,共11页
电解锰阳极泥已成为制约我国电解锰行业发展的难题之一,现有技术虽能实现电解锰阳极泥中锰的高效浸出,但其中含有的Ca、Mg等杂质也同步进入浸出液中,导致制备的锰系产品附加值不高、性能不稳定。为此,开发源头高效去除电解锰阳极泥中Ca... 电解锰阳极泥已成为制约我国电解锰行业发展的难题之一,现有技术虽能实现电解锰阳极泥中锰的高效浸出,但其中含有的Ca、Mg等杂质也同步进入浸出液中,导致制备的锰系产品附加值不高、性能不稳定。为此,开发源头高效去除电解锰阳极泥中Ca、Mg等杂质技术,已成为实现电解锰阳极泥中锰资源高值化利用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NH_(4)Cl体系高效去除电解锰阳极泥中Ca、Mg等杂质的方法,研究了NH_(4)Cl用量、反应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杂质去除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pH=2.0,反应温度30℃条件下,使用16%NH_(4)Cl溶液反应2 h,Ca、Mg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00%和98.59%;XRF分析表明,最优浸出条件得到的电解锰阳极泥渣中MnO质量分数由浸出前的83.33%提高到89.17%;BET分析表明,最优条件浸出渣的吸附容量、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都大于原电解锰阳极泥,说明NH_(4)Cl浸出过程改善了电解锰阳极泥的孔隙结构;TEM、HRTEM和SAED分析表明,相比原电解锰阳极泥,浸出渣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晶格条纹,结晶产物完整,晶面间距归属于α-MnO_(2)晶面。NH_(4)Cl浸出机理分析表明,NH_(4)Cl将电解锰阳极泥中的不可溶Ca、Mg等杂质转变成了可溶性氯化物,从而实现了电解锰阳极泥中Ca、Mg等杂质的高效去除,Mn元素主要以α-MnO_(2)形态富集。本研究为电解锰阳极泥中Ca、Mg等杂质的高效去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阳极泥 氯化铵 杂质去除 二氧化锰 钙镁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成伦 杜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3-526,共4页
在对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主城区交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评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是造成重庆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先进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汽车尾气污染... 在对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主城区交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评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是造成重庆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先进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及近年来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提出了合理减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以防止机动车尾气污染进一步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机动车尾气 大气污染 减缓措施 机动车尾气污染 大气环境 机动车保有量 汽车尾气污染 交通状况 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中环烯醚萜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工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祚丹 季金苟 +3 位作者 楚莎莎 何慧 穆小静 徐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67-1369,共3页
目的提高玄参中环烯醚萜类物质的分离纯化效果。方法以哈巴俄苷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树脂,优化吸附和解吸条件,并重点考察了p H对其的影响。结果 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能较好地分离纯化玄参中环烯醚萜类物质。在样品溶液p H... 目的提高玄参中环烯醚萜类物质的分离纯化效果。方法以哈巴俄苷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树脂,优化吸附和解吸条件,并重点考察了p H对其的影响。结果 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能较好地分离纯化玄参中环烯醚萜类物质。在样品溶液p H 4,吸附时间48 h条件下,对哈巴俄苷吸附率可达95.58%;在洗脱剂为80%乙醇,p H 8,6 BV条件下,对其解吸率可达95.35%。结论 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玄参中环烯醚萜类物质有较好的分离纯化作用,并且适当调节样品和洗脱液的p H可进一步提高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环烯醚萜 哈巴俄苷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泽全 刘作华 +2 位作者 张云怀 张胜涛 陶长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04-205,共2页
本文讨论了目前《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及现状,并就《大学化学实验》教材改革、实验双语教学、实验微型化和绿色化以及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实验双语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大学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中大黄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莉 季金苟 +2 位作者 唐南南 李祚丹 徐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34-2037,共4页
目的分离和纯化虎杖中的大黄素,提高虎杖的综合利用率。方法调节乙醇体积分数和pH值来优化虎杖中大黄素和白藜芦醇的初步分离,再通过大黄素的吸附和解吸研究,筛选出较优的大孔树脂和分离纯化大黄素的条件。结果 pH2的30%的乙醇进行大黄... 目的分离和纯化虎杖中的大黄素,提高虎杖的综合利用率。方法调节乙醇体积分数和pH值来优化虎杖中大黄素和白藜芦醇的初步分离,再通过大黄素的吸附和解吸研究,筛选出较优的大孔树脂和分离纯化大黄素的条件。结果 pH2的30%的乙醇进行大黄素醇沉时,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回收率分别高达95.00%和99.50%,此时大黄素的纯度为77.77%;醇沉的大黄素粗品用pH10水溶液配成0.20 mg/mL,H103大孔树脂吸附36 h,吸附率可达96.44%;当用pH10的60%乙醇解吸时,解吸率为94.19%。经H103树脂一次吸附解吸过程,大黄素纯度由77.77%提高到93.28%。结论通过调节醇沉时乙醇的pH值,可以提高虎杖中大黄素和白藜芦醇的回收率;H103大孔吸附树脂可较好地用于虎杖中大黄素的分离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大孔吸附树脂 大黄素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叶新 夏之宁 +1 位作者 陈华 杨丰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04-1208,1250,共6页
目的研究川黄连中小檗碱的最佳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中小檗碱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微波辅助回流提取川黄连小檗碱的工艺;并通过对AB-8大孔树脂吸附和解吸性能的考察,确定最佳的纯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25倍量... 目的研究川黄连中小檗碱的最佳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中小檗碱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微波辅助回流提取川黄连小檗碱的工艺;并通过对AB-8大孔树脂吸附和解吸性能的考察,确定最佳的纯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25倍量的50%乙醇,80℃下微波回流10 min,提取次数2次,提取率为8.5%;最佳纯化工艺为小檗碱上样质量浓度8.7 mg/mL树脂(湿体积),吸附及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3 BV的蒸馏水和70%乙醇分别洗脱杂质和小檗碱,最终小檗碱纯度可达73.2%。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简单有效地提取及纯化川黄连中小檗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黄连 小檗碱 微波辅助回流法 大孔树脂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超细HNS固相熟化预测模型
10
作者 朱金灿 王超 +5 位作者 曹洪滔 王敦举 张浩斌 李诗纯 金波 刘渝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5-634,共10页
超细六硝基茋(HNS)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高压短脉冲性能,在冲击片雷管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然而,在超细HNS的使役过程中因其高表面能,易发生固相熟化。尽管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温度、残余溶剂和时间等因素对超细HNS固相熟化... 超细六硝基茋(HNS)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高压短脉冲性能,在冲击片雷管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然而,在超细HNS的使役过程中因其高表面能,易发生固相熟化。尽管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温度、残余溶剂和时间等因素对超细HNS固相熟化过程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或少数几个因素的分析,尚未建立能够整合多种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为此,研究基于先前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SAXS)在不同温度条件和残余N,N-二甲基甲酰胺(DMF)含量下获得的比表面积(SSA)和相对比表面积(RSSA)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方法以及优化的经验模型,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时间、温度和残余DMF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在训练集上,随机森林预测的R2达到了0.9989,多项式回归模型拟合的R2为0.9091,优化后的经验模型的R2为0.9129。通过对比这三个模型的预测效果,找出了最适合预测超细HNS固相熟化进程的模型。此外,通过纯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揭示了颗粒特性的差异对超细HNS固相熟化程度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预测超细HNS固相熟化进程的方法,为探索其熟化机理及优化贮存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HNS SAXS 固相熟化 机器学习 颗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12铝合金低温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丽 黎学明 +1 位作者 李武林 杨文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2,96,共4页
温度对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的质量有显著影响,低温条件下制备的氧化膜质量远优于常温氧化膜。研究了低温(-6^-9℃)条件下LY12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分析了氧化温度、时间、电流密度对氧化膜颜色、厚度、显微硬度的影响,探讨了氧化电... 温度对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的质量有显著影响,低温条件下制备的氧化膜质量远优于常温氧化膜。研究了低温(-6^-9℃)条件下LY12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分析了氧化温度、时间、电流密度对氧化膜颜色、厚度、显微硬度的影响,探讨了氧化电流密度与氧化电压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6^-9℃、电流密度1.6~1.8 A/dm2、氧化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对LY12铝合金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可以达到工件硬质阳极氧化膜厚35~45μm,硬度380~450HV的要求,且氧化膜颜色深而均匀,主要含C,O,Al,P,S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12铝合金 低温阳极氧化 硬质阳极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蛋白酶提取及反胶束纯化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蔡海燕 周小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43-547,551,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生姜中生姜蛋白酶的分布及贮藏中的活力变化 ,研究了从新鲜生姜中提取生姜粗蛋白酶及用AOT 异辛烷和CTAB庚烷 /辛醇反胶束萃取该酶的工艺和方法。实验结果指出 :在贮藏茎中生姜蛋白酶的活力为 2 .7μg/mL·min-1,在膨大... 本文研究了生姜中生姜蛋白酶的分布及贮藏中的活力变化 ,研究了从新鲜生姜中提取生姜粗蛋白酶及用AOT 异辛烷和CTAB庚烷 /辛醇反胶束萃取该酶的工艺和方法。实验结果指出 :在贮藏茎中生姜蛋白酶的活力为 2 .7μg/mL·min-1,在膨大茎中该酶活力为 0 .6 8μg/mL·min-1,而在幼嫩茎中活力最低 ,仅为0 .4 8μg/mL·min-1。新鲜生姜在 0℃下贮藏 2 4h即完全丧失活力 ,在室温下贮藏 3d后其活力损失达38 2 5 %。用 10倍 0 .2mol/L、pH =6 .0的磷酸缓冲液 (4℃ )三次提取生姜蛋白酶 ,其提取率分别为 6 4 .75 %、14 .2 8%和 5 .2 %。用 6 5 %饱和度的 (NH4) 2 SO4沉淀提取液中的生姜蛋白酶 ,再以 pH 6 .2、0 .1mol/L的柠檬酸缓冲液溶解 ,其比活力达到 4 .2 1(μgPro/ μgPro·min-1)。生姜蛋白酶的 pI =5 .4~ 5 .5 ,在pH 5 .4以上 ,用AOT 异辛烷反胶束不能萃取出生姜蛋白酶 ,但却可以萃取出 71.86 %的杂蛋白。用CTAB庚烷 /辛醇反胶束二次萃取AOT 异辛烷萃余液 ,其蛋白质萃取率为 6 0 .2 5 % ,萃取液中生姜蛋白酶理论比活力达到 4 9.77(μgPro/ μgPro·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蛋白酶 AOT 新鲜 萃取率 反胶束 贮藏 提取率 取出 缓冲液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大学化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利萍 甘孟瑜 张云怀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根据亲自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经历和体验 。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大学化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化学教改基础与前沿关系的处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丹梅 张云怀 +2 位作者 刘作华 张胜涛 陶长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08-208,共1页
本文介绍了大学化学教学改革,以及教改中基础知识教学与化学学科前沿知识传播关系的处理。
关键词 大学化学 教学改革 化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对双组分颗粒流化床气体径向扩散的影响
15
作者 张亿韵 陈恒志 +2 位作者 李洋 慕长安 王泉海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59-2568,共10页
针对模拟研究双组分流化床内气体扩散过程中出现的计算偏差,提出通过优化标准k-ε湍流模型常数提高计算精度,从而消除计算偏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aunder湍流模型常数时,计算获得流化床内流场湍流强度偏大,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差... 针对模拟研究双组分流化床内气体扩散过程中出现的计算偏差,提出通过优化标准k-ε湍流模型常数提高计算精度,从而消除计算偏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aunder湍流模型常数时,计算获得流化床内流场湍流强度偏大,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差较大;通过调整湍流模型常数可以明显提高计算精度,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更为一致。在气速较低时,湍流对气体径向扩散影响不大;但在气速较高时,采用新模型常数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吻合度明显提高。随着重组分颗粒的增加,流化床中心区示踪气体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第二组分颗粒的添加对流化床内湍流强度影响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湍流模型常数 气体扩散 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季金苟 李红 +3 位作者 董瑾 郝石磊 吴丹君 夏之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目的 制备具有预防和降低硫酸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壳聚糖纳米球。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以三聚磷酸钠为离子交联剂,制备了硫酸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考察了其理化性质和释药性能。结果... 目的 制备具有预防和降低硫酸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壳聚糖纳米球。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以三聚磷酸钠为离子交联剂,制备了硫酸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考察了其理化性质和释药性能。结果纳米球的粒径为50-80nm,载药包封率为39.8%,载药量为18.3%,体外60h释药90%左右,释放过程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结论这可能预示硫酸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球缓释效果可降低硫酸庆大霉素的耳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庆大霉素 壳聚糖 纳米球 离子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水杨酸/壳聚糖复方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被引量:2
17
作者 季金苟 郝石磊 +3 位作者 刘玮琦 吴丹君 徐溢 陈际达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通过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的离子交联作用制备了具有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功效的庆大霉素/水杨酸复方壳聚糖纳米粒。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纳米粒度仪和Zeta电位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考察... 通过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的离子交联作用制备了具有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功效的庆大霉素/水杨酸复方壳聚糖纳米粒。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纳米粒度仪和Zeta电位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考察了壳聚糖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形态、载药能力及体外释放行为。结果显示复方纳米粒为球形,平均粒径为40nm;庆大霉素与水杨酸的包封率分别为(91.24±0.24)%和(80.75±0.15)%,载药量分别为(34.15±1.02)%和(38.35±0.48)%;在体外释放试验中,庆大霉素和水杨酸的释放都符合双指数动力学方程,实现了两者同时缓慢释放。这预示复方纳米粒可能具有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功效,同时纳米粒的缓释效果也有望降低庆大霉素肾毒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耳毒性 水杨酸 壳聚糖 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学改革促进大学化学课程建设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曾政权 甘孟渝 张云怀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43-144,共2页
基础课的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根本。《大学化学》是重庆大学的十大重点建设系列课程之一。本文论述了《大学化学》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和近期成果。
关键词 大学化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化学》教学改革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作华 张云怀 +2 位作者 李泽全 张胜涛 陶长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06-207,共2页
本文论述了《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为深化教学改革,搞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化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化学课程系列教材建设 被引量:7
20
作者 甘孟瑜 曾政权 张胜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143-144,共2页
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出发 ,讨论了面向 2 1世纪大学化学课程系列教材的建设 ,介绍了《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和《大学化学习题集》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材 大学化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