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带轧机辊系变形分析及板形预报
1
作者 骆少明 汪凌云 黄光杰 《金属成形工艺》 1997年第3期48-51,共4页
此文利用本城模型对某1850铝带材轧机轧辊辊系变形进行了分析,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分析结果,并利用分析结果对板材的板形分布进行了预报。
关键词 轧制过程 轧机 板形 带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循教学原则 编写优秀教材——《钢铁冶金原理》(修订版)之编后感
2
作者 黄希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73-75,91,共4页
阐述优秀教材《钢铁冶金原理》的编写原则、内容结构与特色,充分展示了高校教材是特殊的科学著述。
关键词 《钢铁冶金原理》教材 编写原则 内容结构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硼层激光改性机理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谭继福 冯志刚 韩志范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研究了激光处理对2OCrNiM_0钢渗硼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激光加热的特点对渗硼层激光改性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渗硼层激光改性处理,由于改变了渗层的组织结构,增加了渗层厚度。从而在保持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同时,降低了渗层脆性。
关键词 渗硼 激光加热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制备新型梯度植入材料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明飞 黄金林 +2 位作者 刘庆膂 张亚平 高家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5-46,共2页
叙述了一种在满足生物相容性的条件下,大大提高界面结合强度的全新设想,即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梯度植入材料。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梯度功能 植入材料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还原熔体对耐火材料侵蚀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清才 张丙怀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21,25,共4页
考察了耐火材料在铁浴式熔融还原过程中的使用效果,测试并分析了不同耐火材料的侵蚀速率、组成及结构变化特征和侵蚀特征,提出了熔融还原终还原炉熔池耐火材料选择方案。
关键词 耐火材料 侵蚀 熔融还原炉 腐蚀 熔融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钢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15
6
作者 潘复生 周守则 D.V.Edmonds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6-21,共6页
钢带的直接铸造一直是冶金学家和材料学家的梦想。综述了快速凝固钢带直接铸造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讨论了这种先进技术在工业化应用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展望了这种先进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钢带 凝固 直接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1Cr18Ni9Ti不锈钢大型夹杂物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刚 魏瑞航 游定方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79-83,共5页
报导了1Cr18Ni9Ti不锈钢的连铸工艺制度及铸坯中大型夹杂物的形貌、来源及分布,以及对轧材质量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发现铸坯中的大型夹杂物多为TiN加球形卷渣。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探针微区测试证实了球形卷渣主要来自保护渣。经理... 报导了1Cr18Ni9Ti不锈钢的连铸工艺制度及铸坯中大型夹杂物的形貌、来源及分布,以及对轧材质量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发现铸坯中的大型夹杂物多为TiN加球形卷渣。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探针微区测试证实了球形卷渣主要来自保护渣。经理论计算证实:保护渣中的SiO_2不能将TiN转化成TiO_2。提出了降低连铸坯中大型夹杂物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物 连续浇铸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碳的传质的数学模型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丁非 吴恩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年第5期51-58,共8页
本文研究了气体渗碳过程中,碳原子由气相到固相传递的动力学。根据固相表面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推导出碳由气相到固相的传递量正比于气—固相间碳的活度差。由此建立气—固相碳传递的动力学方程,并讨论了碳传递速度的影响团素。可推知... 本文研究了气体渗碳过程中,碳原子由气相到固相传递的动力学。根据固相表面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推导出碳由气相到固相的传递量正比于气—固相间碳的活度差。由此建立气—固相碳传递的动力学方程,并讨论了碳传递速度的影响团素。可推知,增加气相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含量可提高碳传递速度,另外,适量氧化介质特别是水可加速碳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 传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工技术的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江龙 邹至荣 《激光杂志》 CAS 1986年第5期233-236,共4页
本文展望了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从激光加工的角度,讨论了激光加工的柔性加工系统、高功率CO_2激光系统的性能及其实用化程度,激光光束质量的改进和激光加工与其它加工相结合的复合工艺的发展等。
关键词 激光加工技术 展望 柔性加工系统 激光光束质量 激光系统 复合工艺 实用化 CO2 高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变形热及温升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光杰 汪凌云 《金属成形工艺》 1999年第1期45-46,共2页
推导了冷轧变形热计算公式及变形热所引起的轧件温升计算公式,并应用所推导出的公式计算了铝箔轧制时的温升。采用了刚粘塑性材料模型,考虑了温升所引起的软化效应。
关键词 冷轧 变形热 温度 轧件 轧制 铝箔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层复合铝合金板材的复合工艺和结合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光杰 汪凌云 《金属成形工艺》 1998年第3期10-12,15,共4页
研究了Al-Si/Al-Mn/Al-Si三层复合板热轧复合工艺,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了复合工艺参数对轧后结合强度和剥离面形貌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热轧复合工艺,并对热轧复合板界面结合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铝合金 复合板 轧制复合 结合机制 热轧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管分子整流器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吕建伟 王万录 +2 位作者 王永田 万步勇 孔纪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4-66,69,共4页
介绍了利用碳纳米管代替传统的硅材料研制分子整流器这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的进展状况。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利用碳纳米管大量研制分子元器件及纳米电路所面临的困难,并对碳纳米管整流器件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碳管 分子整流器 纳米电路 分子电子学 分子整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辊铸轧硅钢薄带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春楣 丁培道 周守则 《金属成形工艺》 1998年第4期22-24,共3页
介绍了双辊法铸造硅钢薄带的工艺,研究了Fe-3%Si(wt)合金的铸轧工艺.指出经适当处理后铸带具有较好的冷轧性、轧后热处理获得良好织构.
关键词 硅钢 双辊连铸 薄带 铸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涂复层裂纹及其磨损性质的研究
14
作者 汤富荣 冯志刚 +1 位作者 马德岩 彭胜商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26-131,共6页
本文着重对激光涂复层裂纹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探讨了涂复层裂纹倾向对其耐磨性的影响关系。为球墨铸铁激光涂复涂层材料的选择以及激光涂复工艺的制定提供实用性经验。
关键词 激光涂复 裂纹 涂层 球墨铸铁 金属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容量的铝热法冶炼钛铁技术
15
作者 孙善长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1年第3期63-64,共2页
钛铁是钛与铁的合金,它在炼钢生产中,作为一种合金添加剂用,特别是在不锈钢和耐蚀钢的冶炼生产中用量较大。常规的工业性生产都采用铝热法生产钛铁。由于这种方法不使用外部热源,所以要保证冶炼过程中有足够的热量使反应顺利进行,一般... 钛铁是钛与铁的合金,它在炼钢生产中,作为一种合金添加剂用,特别是在不锈钢和耐蚀钢的冶炼生产中用量较大。常规的工业性生产都采用铝热法生产钛铁。由于这种方法不使用外部热源,所以要保证冶炼过程中有足够的热量使反应顺利进行,一般要求冶炼炉子的容量大,使单位面积上的热损失小,金属与炉渣容易分离,能得到良好的钛铁锭。所以依照理论与实践,提出了炉外法(铝热法是炉外法的一种)的最低炉容量不小于200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法 冶炼 钛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冷拉过程的流函数分析
16
作者 汪凌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10,共4页
用流函数法分析了聚合物拉伸成形时,颈缩的发生和扩展过程。文中论证了采用流函数法的优越性和适用性,并将流函数法计算结果和有限元法计算结果作了对比。
关键词 流函数 高聚物 冷拉过程 拉伸成形
全文增补中
高速工具钢中钨的高速分析法的改进
17
作者 乐寿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6,共1页
测定高速钢中磷有联合测定法,此法费时,需数十分钟,不适于炉前分析;有的快速法是用王水溶样,高氯酸冒烟析出WO_3沉淀,于比色的余液中加KMnO_4退去蓝色作空白以抵消钨的干扰,但重现性较差,不适于低磷的测定;曾有高速分析法提出过。
关键词 高速钢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