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7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微机电系统加工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行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胜强 李冬玲 +1 位作者 尚正国 贺学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20,24,共6页
微加工超净实验室是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研究的基础条件。超净实验室涉及多种大型微加工设备和相应的纯水、高纯气体、空气净化及空调等辅助系统,其管理显得十分重要。结合重庆大学微机电系统加工实验... 微加工超净实验室是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研究的基础条件。超净实验室涉及多种大型微加工设备和相应的纯水、高纯气体、空气净化及空调等辅助系统,其管理显得十分重要。结合重庆大学微机电系统加工实验室,对其现场管理、保障系统运行和设备管理、节能和高效利用、设计和技术管理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MEMS微加工工艺开发与技术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超净间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智能家居系统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利平 龚卫国 +2 位作者 李伟红 王华华 周留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3期308-311,共4页
介绍了利用PIC16 F877单片机控制,实现家居安防、家居的远程监测以及远程智能家电控制的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智能家居系统。阐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系统的组成部分。给出了系统框图、部分硬件电路图和程序设计框图。
关键词 智能家居 RIC单片机 RTL8019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在线异物剔除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文涛 钟先信 +2 位作者 李志敏 刘军 陈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4-389,共6页
介绍了烟草在线异物剔除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讨论了系统方案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设计了系统原理样机调试实验,并分析了实验结果。采用HIS颜色模型,以色度为主要特征量,设定阈值对烟草和异物的像素点进行判别。在此基础上,设定一定数量... 介绍了烟草在线异物剔除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讨论了系统方案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设计了系统原理样机调试实验,并分析了实验结果。采用HIS颜色模型,以色度为主要特征量,设定阈值对烟草和异物的像素点进行判别。在此基础上,设定一定数量的像素点构成判别单元,统计单元中异物像素点的比例,再对该比例进行二次判别,以最终给出表示烟草或异物的检测信号。采用高性能的元器件构成系统,并利用(MIL_LITE7.0)图像开发库,实现对内存数据的直接操作。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原理样机在模拟在线条件下能实时地运作,对异物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剔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在线异物剔除系统 HIS颜色模型 内存直接操作 原理样初 设计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开关的硬币面值识别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4
作者 付丽 吴朝彦 +2 位作者 王文志 周芝田 罗钧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7-839,共3页
现有的硬币识别系统的结构复杂,成本高。该文根据我国现行硬币币种间大小的不同,利用光电开关的特性,设计出一种由4个光电开关构成的硬币面值检测系统。对不同币种通过检测时,从4个光电开关输出电平状态,可识别出硬币面值大小。采用51... 现有的硬币识别系统的结构复杂,成本高。该文根据我国现行硬币币种间大小的不同,利用光电开关的特性,设计出一种由4个光电开关构成的硬币面值检测系统。对不同币种通过检测时,从4个光电开关输出电平状态,可识别出硬币面值大小。采用51单片机完成对光电开关信号的检测、硬币的分类统计、PM66语音芯片的控制实现语音报数。系统联调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不同硬币面值的识别、分类统计、语音报数,对所做实验硬币的识别率达到了100%,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识别 光电开关 单片机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光子计数探测技术的材料K-edge特性识别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鹏 吴晓川 +5 位作者 安康 邓刚 王星 周仲兴 魏彪 冯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929-3933,共5页
X射线光子计数探测器是多能谱CT成像技术的核心,其通过能量阈值可以选择记录不同能量的X射线光子,有助于分析不同材质的物理特性。利用搭建的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多能谱CT系统,开展高纯度金属材料K-edge特性识别实验研究。通过设置探... X射线光子计数探测器是多能谱CT成像技术的核心,其通过能量阈值可以选择记录不同能量的X射线光子,有助于分析不同材质的物理特性。利用搭建的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多能谱CT系统,开展高纯度金属材料K-edge特性识别实验研究。通过设置探测器的不同能量阈值,在不同能量范围获取金属材料投影图像,利用投影图像灰度信息分析不同能量X射线的衰减特性,以识别金属材料K-edge特性。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X射线能谱CT系统,能够识别金属材料与特定能量X射线光子发生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K-edge特性。通过计算K-edge特征峰能量阈值与材料K-edge理论能量值之间的线性对应关系,对光子计数探测器的能量阈值进行了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计数探测器 多能谱CT K-edge特性 能量阈值 投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S系统的X射线能谱K-edge特性CT成像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何鹏 魏彪 +1 位作者 冯鹏 陈绵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6-240,共5页
针对传统的X射线CT系统因采用积分探测器难于鉴别材质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MARS系统的X射线能谱CT,开展了X射线能谱K-edge特性的CT成像技术研究。通过对单一材质和混(复)合材质组成的物理模型的多个X射线能量段进行CT断层扫描,获得了材质... 针对传统的X射线CT系统因采用积分探测器难于鉴别材质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MARS系统的X射线能谱CT,开展了X射线能谱K-edge特性的CT成像技术研究。通过对单一材质和混(复)合材质组成的物理模型的多个X射线能量段进行CT断层扫描,获得了材质的K-edge特性曲线,以此重建出了材质的CT图像。借助材质K-edge特性的CT断层图像,可以进行材质的鉴别分析或进行更多的材质认知信息的分析研究。与传统的X射线CT技术相比较,它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X射线衰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能谱CT 光子计数探测器 K—edge特性 材质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图像挠度测量系统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董辉 陈伟民 +1 位作者 符欲梅 夏哲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26,共2页
本文介绍了适用于大型桥梁的激光图像挠度测量法的测量原理 ,在实验室构建出整个测量系统 ,并进行了室外和室内稳定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在室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
关键词 激光 实验研究 稳定性实验 实验结果 室内 实验室 图像 挠度测量 刚构桥 大型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技术的大型人脸库人脸识别系统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迪 龚卫国 李伟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313-314,共2页
以人脸识别为主线,对于人脸识别所面临的两大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通过网格技术与人脸识别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并介绍了一种基于网格的大型人脸库人脸识别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框架。
关键词 大型人脸库 人脸识别 网格技术 分布式系统 任务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图像探测器成像评估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程瑶 袁祥辉 赵雷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5-67,共3页
红外图像探测器成像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传感器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成像效果的直观观察能对图像探测器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设计一种成像评估实验系统,实现对红外图像探测器的成像质量进行直观评估。该系统是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的PC—DAQ虚... 红外图像探测器成像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传感器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成像效果的直观观察能对图像探测器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设计一种成像评估实验系统,实现对红外图像探测器的成像质量进行直观评估。该系统是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的PC—DAQ虚拟仪器系统,系统分为硬件、软件两部分。硬件平台由图像探测器、外部驱动电路、PCI—6115数据采集卡以及PC构成。软件设计包括对采集卡的控制,图像的变换、增强处理以及图像的显示。通过成像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可以采集图像探测器输出信号,并转换处理为可见光图像,让开发人员直观观察传感器真实的成像效果,对器件的修改与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探测器 成像评估系统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光频移技术的激光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兆浪 肖沙里 霍畅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5,共4页
设计了一套基于声光频移技术的激光通信系统。与一般相干通信系统比较,该系统在信号发送端完成了光波的频移以及不同频率光波的光学拍频,而在接收端直接探测拍频信号的中频成分。最后完成通信速率为3MHz的实验验证,达到了设计效果。
关键词 光学系统 拍频 激光通信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频技术的无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潮 曹世超 郭永彩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2,共2页
由于监测点偏远、分散和监测对象多样性,使无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受到局限。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通信技术的解决方案。首先叙述了系统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节点的硬件设计和通信协议。系统以超低功耗16位微控制器MSP430和... 由于监测点偏远、分散和监测对象多样性,使无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受到局限。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通信技术的解决方案。首先叙述了系统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节点的硬件设计和通信协议。系统以超低功耗16位微控制器MSP430和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905为核心,在通信协议中引入跳频机制,提高了系统抗干扰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时性好、稳定性高、功耗低、实用性强、灵活性高,可以实现多种信号的高精度监测,对于设计通信数据量小的无线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监测 数据采集 射频通信 节点 跳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X射线成像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柳 袁祥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3,共4页
设计了一套X射线成像系统。该系统以虚拟仪器技术为设计思想,采用调用动态链接库驱动图像采集卡进行图像采集,在Labview软件平台下进行X射线图像信号的处理,并结合相应的硬件设备,得到X射线透视后的图像,实现了X射线对不透明物体的检查... 设计了一套X射线成像系统。该系统以虚拟仪器技术为设计思想,采用调用动态链接库驱动图像采集卡进行图像采集,在Labview软件平台下进行X射线图像信号的处理,并结合相应的硬件设备,得到X射线透视后的图像,实现了X射线对不透明物体的检查。该方案既利用了Labview图形化编程的方便和虚拟仪器强大的开发功能,又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X射线 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电IRFPA非均匀性校正实验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瑶 王玉菡 袁祥辉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的热释电IRFPA(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系统。该系统可通过控制面板选择校正算法,选取3种不同的标准像元的标准校正曲线。可以对IRFPA待校正的像元输出进行采集,对非均匀性参数进行测试...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的热释电IRFPA(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系统。该系统可通过控制面板选择校正算法,选取3种不同的标准像元的标准校正曲线。可以对IRFPA待校正的像元输出进行采集,对非均匀性参数进行测试,还可以进行非均匀性校正。系统通过三维波形以及图像的显示来观察校正前后对比,并能计算出校正前后的NU(非均匀性)值大小。对像元数为120×160的热释电IRFPA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了非均匀性校正实验,对非均匀性校正算法进行了统计对比,对仿真结果及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经过校正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证明基于平均值法的两点定标算法对热释电IRFPA非均匀性校正后的NU值是最小的。通过统计数据得出校正后的NU可平均下降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性 校正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光电子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岑军波 章鹏 +1 位作者 梁宗保 杨建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4-16,共3页
介绍国内外光电子产业发展概况,分析重庆市光电子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庆市具体情况,对重庆市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提出六条发展思路。
关键词 光电子 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挠度测量系统单点失真数据滤波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顺仁 陈伟民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2,共5页
针对在大型桥梁结构状态监测系统工程实践中,光电挠度测量系统采集的数据中存在的较多单点失真数据无法使用传统的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过滤的问题,本文在连通管式光电挠度测量系统原理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系统中单点失真数据的特点,对... 针对在大型桥梁结构状态监测系统工程实践中,光电挠度测量系统采集的数据中存在的较多单点失真数据无法使用传统的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过滤的问题,本文在连通管式光电挠度测量系统原理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系统中单点失真数据的特点,对单点失真数据进行形式化描述和说明,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速率变化来过滤单点失真数据的滤波方法。该方法根据桥梁结构变化缓慢的特点,将传感器系统引起的失真数据和桥梁结构自身的失效数据区分开来,并取得较好的工程实践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挠度测量系统 单点数据失真 数据变化率 滤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5749的交通标志智能识别系统实验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钧 李志学 龚燕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5-70,共6页
针对传统交通标志识别系统存在识别精度较低、识别种类少和识别实时性较低的不足,设计了一套高精度、低功耗、便携式的交通标志智能识别系统。系统硬件为以德州仪器AM5749高性能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开发系统,通过结合训练选择设计的基... 针对传统交通标志识别系统存在识别精度较低、识别种类少和识别实时性较低的不足,设计了一套高精度、低功耗、便携式的交通标志智能识别系统。系统硬件为以德州仪器AM5749高性能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开发系统,通过结合训练选择设计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所得的系统软件模型,对多达62种的交通标志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结果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通过该实验,学生加深了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理解,熟悉利用嵌入式平台进行深度学习算法的开发流程,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 图像分类 轻量卷积神经网络 AM57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光电成像挠度系统的识别精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顺仁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光电成像挠度系统在桥梁结构状态健康监测系统工程实践中由于受到雾、强光等天气因素干扰会影响识别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光电成像挠度测量系统组成和成像识别原理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各种不利的天气因素干扰对挠度测量系统成像... 光电成像挠度系统在桥梁结构状态健康监测系统工程实践中由于受到雾、强光等天气因素干扰会影响识别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光电成像挠度测量系统组成和成像识别原理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各种不利的天气因素干扰对挠度测量系统成像识别精度的影响,并在图像增强基础上提出一种投影差分算法来提高在不利天气条件下光电成像识别精度,该算法通过对比实验(雾天:该方法的均方差为1.632 231,传统方法均方误差为16.534 08;强光:该方法的均方差为2.182 247,传统方法均方误差为23.018 13)验证了该方法在不利天气条件下相比传统方法将识别精度从厘米级提高到毫米级,大大增强了光电成像挠度系统的可靠性,并在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重庆高家花园嘉陵江大桥等桥梁结构状态监测系统的光电成像挠度测量系统工程实践中得以成功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成像 挠度 识别精度 投影差分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曼放大的长距离BOTDR传感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敏 张明红 +7 位作者 朱阳 赵航航 郑扬亮 张礼昌 石延辉 李玉华 袁孝红 尹国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7-273,共7页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系统可实现沿传感光纤的全分布式温度和应变传感,然而由于光纤损耗的存在,布里渊信号光在长距离传输后往往会淹没在噪声中,信噪比极低。对此,利用拉曼泵浦对光纤全段布里渊信号的增益效果,研究拉曼放大前后系统...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系统可实现沿传感光纤的全分布式温度和应变传感,然而由于光纤损耗的存在,布里渊信号光在长距离传输后往往会淹没在噪声中,信噪比极低。对此,利用拉曼泵浦对光纤全段布里渊信号的增益效果,研究拉曼放大前后系统在测量距离方面的差异和不同泵浦功率对应的放大曲线。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拉曼放大的BOTDR传感系统测量距离可提高至100 km量级;在50 m空间分辨率下,成功实现了光纤末端103 km处的温度测量,获得了2.19℃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布里渊散射 分布式传感 拉曼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VR单片机的紫外语音通信系统解调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红杰 肖沙里 向平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8期104-107,共4页
应用调频技术实现对电光信号的调制转换,再通过接收频率变换的紫外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还原出原始信号.提出了一种用AVR单片机解调来提高紫外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的方法,采用AVR单片机设计解调电路,较好地处理2FSK信号的过渡带问题,使传... 应用调频技术实现对电光信号的调制转换,再通过接收频率变换的紫外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还原出原始信号.提出了一种用AVR单片机解调来提高紫外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的方法,采用AVR单片机设计解调电路,较好地处理2FSK信号的过渡带问题,使传输的信息经调制后能正确解调,传输速率可达到4.8 kbit/s,成功实现了实时语音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通信 非视距通信 误码率 实时语音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D的微小步行机器人位置检测实验系统
20
作者 秦岚 彭慧 薛联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作者研究了一种微小步行机器人(体积为20×18×40)的位置检测系统。组合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信号处理电路、A/D卡、数据采集、处理和测量模块,形成了位置检测实验系统,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验证性实验研究。初步的实验结果... 作者研究了一种微小步行机器人(体积为20×18×40)的位置检测系统。组合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信号处理电路、A/D卡、数据采集、处理和测量模块,形成了位置检测实验系统,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验证性实验研究。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作者设计的检测系统的测量原理、实验方案是正确的,软硬件设计与配置是正确可行的,适用于微小步行机器人的位置测量。该系统经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还可以应用到更为广阔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检测 微小步行机器人 位置敏感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