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明度动态感知裁剪和YOLOv8的铁路沿线异常感知检测方法
1
作者 林俊亭 陈权 +2 位作者 马赫 彭嘉维 柴金川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
铁路轨道沿线场景具有空旷开阔、占地面积大的特点。由于高清摄像头的普及,导致大部分入侵物体目标在图像中具有占比面积小,像素点数量少,进而降低算法对目标尤其是小目标的检测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明度动态感知裁剪和YOLOv8的铁... 铁路轨道沿线场景具有空旷开阔、占地面积大的特点。由于高清摄像头的普及,导致大部分入侵物体目标在图像中具有占比面积小,像素点数量少,进而降低算法对目标尤其是小目标的检测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明度动态感知裁剪和YOLOv8的铁路沿线异常感知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明度动态感知方法感知运动目标区域,再以动态目标为中心裁剪图片输入YOLOv8网络进行检测,防止目标区域图像输入网络时特征信息被压缩,最后在RailD49数据集上验证了该算法的召回率为80.33%,准确率为81.67%,相较于原始YOLOv8m对铁路运动目标的检测能力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明度动态感知 深度学习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规则强约束下瞬态行车风险矢量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讯佳 蒋骏皓 +4 位作者 李会兰 陈星 刘辉 王建强 高建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4-782,共9页
为规避或缓解红绿灯路口前车停车让行时遭到失控后车追尾的严重事故,基于前序研究建立的行车风险场力的基本模型,提出了行车风险的矢量场建模方法。设计了无信号灯交叉路口场景,并进行6组不同状态下的行车安全场仿真计算;设计了红绿灯... 为规避或缓解红绿灯路口前车停车让行时遭到失控后车追尾的严重事故,基于前序研究建立的行车风险场力的基本模型,提出了行车风险的矢量场建模方法。设计了无信号灯交叉路口场景,并进行6组不同状态下的行车安全场仿真计算;设计了红绿灯路口前车停车让行时即将遭到失控后车追尾的危险场景,分析了直行、左转、右转和掉头等4种不考虑道路交通规则约束的避险路径,对比分析了12组不同状态下的行车风险场力分布。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有效辨识行车风险,自车掉头进入另一侧车道的避险方案最佳,且当车速为3 m/s时能将整体风险降低6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行车风险 矢量建模 行车安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尺度空间与管道滤波的红外目标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群 刘俊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2年第4期346-353,共8页
为了准确地从复杂干扰背景下检测出真实弱小目标,本文引入视觉显著性,设计了基于快速光谱尺度空间与动态管道滤波的红外目标检测算法。基于真实目标与背景内容之间的整体差异,引入快速光谱尺度空间与阈值分割技术,设计视觉显著性机制,... 为了准确地从复杂干扰背景下检测出真实弱小目标,本文引入视觉显著性,设计了基于快速光谱尺度空间与动态管道滤波的红外目标检测算法。基于真实目标与背景内容之间的整体差异,引入快速光谱尺度空间与阈值分割技术,设计视觉显著性机制,对红外图像完成处理,输出全局显著性映射,以高效过滤干扰背景内容。考虑目标与背景的局部特征差异,构建自适应局部对比度增强机制,对粗检测结果实施处理,获取对应的局部显著性映射,改善视觉显著性区域内目标的对比度。引入高斯差分理论,通过估算每一帧红外图像中的目标像素直径,形成动态管道滤波,充分消除虚警,准确识别出弱小目标。多组实验数据显示:较已有的红外目标检测技术而言,在各种不同的复杂背景干扰下,所提算法呈现出更好的检测能力,拥有更理想的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检测 光谱尺度空间 显著性映射 自适应局部对比度 高斯差分 动态管道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转移理论的行车风险量化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讯佳 李会兰 +4 位作者 胡孟夏 张强 陈华 赵树廉 高建杰 《汽车工程学报》 2023年第5期615-622,共8页
为建立一种简洁且适用的行车风险量化模型,提出了基于能量转移理论的行车风险量化建模方法,分析了换道避险场景和典型跟车场景的行车风险分布。模型从描述事故致因的能量转移理论出发,提出描述行车风险的风险作用力,通过考虑车辆的动力... 为建立一种简洁且适用的行车风险量化模型,提出了基于能量转移理论的行车风险量化建模方法,分析了换道避险场景和典型跟车场景的行车风险分布。模型从描述事故致因的能量转移理论出发,提出描述行车风险的风险作用力,通过考虑车辆的动力学约束,推导了车辆可行驶区域,明确了行车风险的影响范围,实现对风险分布的有效约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量化行车风险并与传统风险评估指标THW的结果一致,同时,为缓解道路交通风险应当避免行车风险的大规模叠加造成的风险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风险 量化建模 风险评估 智能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