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工人内隐和外显安全态度对安全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叶贵 越宏哲 叶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共6页
为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促进内隐与外显安全态度对安全行为的有效作用,研究内隐与外显2种态度的交互关系及其对安全行为的综合影响。首先,设计试验以测量建筑工人的内隐安全态度倾向,通过隐性关联测试(IAT)评估其潜在态度;然后,结合... 为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促进内隐与外显安全态度对安全行为的有效作用,研究内隐与外显2种态度的交互关系及其对安全行为的综合影响。首先,设计试验以测量建筑工人的内隐安全态度倾向,通过隐性关联测试(IAT)评估其潜在态度;然后,结合外显安全态度量表,分析内隐和外显安全态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考察内隐和外显安全态度的3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对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工人整体呈现出积极的内隐安全态度,然而,内隐和外显安全态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外显安全态度整体、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对工人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隐安全态度与安全行为的相关性较弱;当工人的内隐安全态度与外显安全态度水平一致时,进一步提高了对安全行为的相关性和解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人 内隐安全态度 外显安全态度 安全行为 行为倾向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城市改造项目中基于BIM的造价管理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浩 王妙灵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考虑到城市改造项目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引入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可帮助城市改造项目实现动态成本的监控与管理,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控,对于造价精度提升与将造价估算时间缩短具有重要意义。成本控制视角下基于BIM的城市改造... 考虑到城市改造项目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引入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可帮助城市改造项目实现动态成本的监控与管理,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控,对于造价精度提升与将造价估算时间缩短具有重要意义。成本控制视角下基于BIM的城市改造项目造价管理实践。成本控制是造价管理的重要步骤,BIM技术生成的信息模型是具有可计算性、关联性以及参数性的数据信息。图为基于BIM的城市改造项目造价管理的成本控制实践,主要分为建筑构件成本控制与建筑人工成本控制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价管理 成本控制 工程造价全过程 造价估算 改造项目 动态成本 可计算性 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对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的承载力影响
3
作者 闵红霞 吴汉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6,共6页
在建筑领域中钢结构的残余应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研究其对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的承载力影响,首先进行残余应力分析,确定不同轴屈曲时的临界应力。再将钢材本构关系划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分析不同阶段的应力-应变... 在建筑领域中钢结构的残余应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研究其对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的承载力影响,首先进行残余应力分析,确定不同轴屈曲时的临界应力。再将钢材本构关系划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分析不同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最后将梁截面划分为多个矩形块,根据平截面假定计算加固梁截面曲率,采用积分法求总弯矩,进而构建构件内部残余应力对承载力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对建筑高强H型钢梁和柱的影响均在翼缘两端最明显,且残余应力增加,H型钢柱承载力降低,残余应力越大,承载力下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建筑高强H型钢 梁柱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局部抗震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妙灵 王浩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9-305,共7页
为了研究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作用下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局部抗震性能,针对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进行局部抗震性试验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进行分析,构建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 为了研究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作用下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局部抗震性能,针对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进行局部抗震性试验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进行分析,构建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分别输入0.4g、0.5g、0.6g的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测试不同深基坑施工阶段和插入比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性能,并研究不同地震烈度对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位移的影响。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获取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位移以及加速度响应,实现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局部抗震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与深基坑开挖深度、插入比和地震烈度有关。其中,深基坑开挖深度和地震烈度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成反比,而插入比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成正比,且能够有效提高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房屋建筑 深基坑 支护承压结构 局部抗震性 插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孔亮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通过对市政污水管网的整治整改,有助于优化城市给排水系统,有效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然而在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仍旧... 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通过对市政污水管网的整治整改,有助于优化城市给排水系统,有效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然而在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仍旧存在着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合理设计市政污水管网工程改造施工方案、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等方式,促进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水管网 市政工程 城市给排水系统 城市人居环境 工程施工过程 施工方案 施工质量管理 改造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循环加载下强酸作用混凝土力学响应及微观结构差异分析
6
作者 晋书元 张新安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2,共7页
自然与强酸作用混凝土在多级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强度劣化及声发射特征对混凝土结构稳定性评估至关重要,通过开展自然与强酸作用混凝土多级循环加载试验,探究自然与强酸作用混凝土在单轴线性加载和分级循环加卸载作用的混凝土强度劣化特性... 自然与强酸作用混凝土在多级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强度劣化及声发射特征对混凝土结构稳定性评估至关重要,通过开展自然与强酸作用混凝土多级循环加载试验,探究自然与强酸作用混凝土在单轴线性加载和分级循环加卸载作用的混凝土强度劣化特性以及各分级声发射集中趋势特征。结果表明:强酸作用混凝土在单轴多级循环加载下的强度下降明显,表现为强酸作用和多级循环加载应力路径两者都对混凝土强度有劣化作用,其中多级循环加载应力路径对强度的降低作用比强酸作用明显;在单轴多级循环加载下,混凝土的声发射事件主要出现在加载阶段,且极大值出现在每个循环的中部或峰值附近,而卸载阶段只有较少的声发射事件;除最后一次分级加载至破坏阶段,强酸作用混凝土各分级加载阶段的声发射信号没有自然状态混凝土剧烈,表现为强酸作用混凝土各分级加载阶段声发射振铃计数和能量的均值和最大值均小于自然状态混凝土,在最后一次分级加载至破坏阶段,强酸作用混凝土各分级加载阶段的声发射信号比自然状态混凝土剧烈,表现为强酸作用混凝土振铃计数和能量的均值及最大值略高于自然状态混凝土;试验混凝土内部孔隙和裂隙较为发育,孔隙以簇状和圆形为主,有块状孔隙密集区,裂隙呈条状和不规则状,混凝土内部层状结构明显,层状结构和孔隙裂隙交替分布在混凝土内部;研究成果可为扰动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稳定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作用 声发射 混凝土 孔隙 裂隙 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絮凝剂对污水中无机砂的去除效能研究
7
作者 刘丰畅 龚文静 +3 位作者 吉晓鹏 王妙灵 文泽宇 潘伟亮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84-2689,共6页
污水处理厂现有工艺中沉砂池存在细小无机砂颗粒去除难的问题。以化学絮凝辅助除砂,研究了无机絮凝剂、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三类药剂在分别投加至低、高砂模拟废水及污水厂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 污水处理厂现有工艺中沉砂池存在细小无机砂颗粒去除难的问题。以化学絮凝辅助除砂,研究了无机絮凝剂、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三类药剂在分别投加至低、高砂模拟废水及污水厂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作为单一絮凝剂对各废水上清液含砂量以及粒径大于50μm的悬浮固体的去除效果较佳;对低、高砂模拟废水上清液含砂量分别从130 mg/L降至31.8 mg/L和240 mg/L降至31.3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5.5%和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砂 无机絮凝剂 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挤压的铝合金型材耐蚀性研究
8
作者 闵红霞 吴汉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89,共5页
为研究不同挤压温度对铝合金型材耐蚀性的影响,分别在430、460、490℃下挤压6061铝合金,制成3种试样W1、W2、W3,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形貌,并测试3个试件的冲击性能、耐蚀性。结果表明:在460℃下挤压制成的试件W2冲击性能、电化学... 为研究不同挤压温度对铝合金型材耐蚀性的影响,分别在430、460、490℃下挤压6061铝合金,制成3种试样W1、W2、W3,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形貌,并测试3个试件的冲击性能、耐蚀性。结果表明:在460℃下挤压制成的试件W2冲击性能、电化学腐蚀性能、盐雾腐蚀性能均最佳;其冲击能量吸收率最高达到89.6%,断口韧窝较小,冲击韧性最佳;电化学腐蚀电流密度为8.06mA/m2;盐雾下仅出现点蚀现象。因此得出,挤压温度能影响铝合金型材耐蚀性,挤压温度为460℃时有利于提升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温度 装配式建筑 电化学腐蚀性能 盐雾腐蚀性能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为政府”竞争属性下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的困境及推进策略
9
作者 彭蛟 王长征 晋书元 《现代城市研究》 2025年第7期107-111,118,共6页
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既涉及地缘边界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又涉及时空维度与前任政府的纵向竞争。在阐释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价值意蕴的基础上,基于有为政府的竞争属性从政绩聚焦效应、转型治理逻辑、助推政策创新3方面阐释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既涉及地缘边界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又涉及时空维度与前任政府的纵向竞争。在阐释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价值意蕴的基础上,基于有为政府的竞争属性从政绩聚焦效应、转型治理逻辑、助推政策创新3方面阐释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的特征,并通过典型地区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的实况扫描,凝练“隶属示范导向型创建、评建指标多元化、以‘引导参与’形式为主”3层现状景观,总结“基层负担加重、不良竞争现象频发、非正式经济边缘化定位、新形式作风滋生”4点实践困境,最后从融入敏捷思维、规范创建内在限度、引导非正式经济渐进式发展、注重过程结果双向监管4方面提出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经济 试点城市创建 有为政府 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混凝土的制备及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文娟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159-8164,共6页
氧化石墨烯因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强的表面活性等优点常被用于水泥基材料中,不仅能够提高力学性能,还可以改善耐久性。通过在混凝土中掺杂氧化石墨烯,制备了不同氧化石墨烯掺量(0,0.03%,0.06%和0.09%(质量分数))的改性混凝土,研究了... 氧化石墨烯因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强的表面活性等优点常被用于水泥基材料中,不仅能够提高力学性能,还可以改善耐久性。通过在混凝土中掺杂氧化石墨烯,制备了不同氧化石墨烯掺量(0,0.03%,0.06%和0.09%(质量分数))的改性混凝土,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掺量对改性混凝土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氧化石墨烯掺杂加速了改性混凝土的水化反应,细化了孔结构,提高了密实度;随着氧化石墨烯掺杂量的增加,改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相对弹性模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当氧化石墨烯的掺杂量为0.06%(质量分数)时,28 d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相对弹性模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05,5.58 MPa和94.19%,改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混凝土 晶体结构 力学性能 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增韧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辜琳然 刘文娟 +1 位作者 熊欢 吴汉美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0-4154,共5页
以纳米CaCO_(3)作为掺杂填料,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不同含量的纳米CaCO_(3)(0,2%,4%和6%)(质量分数),制备出了一系列纳米CaCO_(3)混凝土复合材料。对其晶格结构、微观形貌、孔隙分布、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了纳米C... 以纳米CaCO_(3)作为掺杂填料,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不同含量的纳米CaCO_(3)(0,2%,4%和6%)(质量分数),制备出了一系列纳米CaCO_(3)混凝土复合材料。对其晶格结构、微观形貌、孔隙分布、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了纳米CaCO_(3)增韧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机理。结果表明,适量纳米CaCO_(3)的掺杂,使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水化产物晶型更好、结晶度更高,表面变得更加致密化和均匀化,且有效降低了有害孔及多害孔的占比,提高了无害孔和少害孔的占比。当纳米CaCO_(3)的掺杂含量为4%(质量分数)时,混凝土复合材料表面的改善效果最好,碳化深度最低为5.91 mm,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37.92和2.37 MPa。综合可知,纳米CaCO_(3)的最佳掺杂比例为4%(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_(3) 混凝土 掺杂比例 力学性能 抗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满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19-6223,共5页
制备了不同掺杂量(0,2%,4%,6%(质量分数))的纳米SiO_(2)/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通过FT-IR、力学性能测试、SEM、TGA和吸水率测试等研究了纳米SiO_(2)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光谱特性、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制备了不同掺杂量(0,2%,4%,6%(质量分数))的纳米SiO_(2)/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通过FT-IR、力学性能测试、SEM、TGA和吸水率测试等研究了纳米SiO_(2)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光谱特性、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纳米SiO_(2)/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均具有典型的酚醛树脂结构,掺入纳米SiO_(2)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当纳米SiO_(2)的掺杂量为4%(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都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24.7 MPa和15.68%;掺入纳米SiO_(2)后,复合材料的基体开始由无裂痕到逐渐出现了树枝状细小的裂痕,随着纳米SiO_(2)掺杂量的增加,裂纹逐渐增大;掺入纳米SiO_(2)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得到了改善,当纳米SiO_(2)的掺杂量为6%(质量分数)时,分解温度最高为671.5℃;掺入纳米SiO_(2)后,复合材料的防水性能得到提高,当纳米SiO_(2)的掺杂量为4%(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24 h的吸水率最低为0.87%。综合来看,纳米SiO_(2)的最佳掺杂量为4%(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酚醛树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能 防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文娟 辜琳然 +1 位作者 熊欢 吴汉美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16-12220,共5页
在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的基础上,选择聚羧酸减水剂和粗骨料,并以氧化石墨烯作为增强体,制备出了不同氧化石墨烯掺量(0.00,0.05%,0.10%和0.15%(质量分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氧化石墨烯掺量下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性能差异。结... 在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的基础上,选择聚羧酸减水剂和粗骨料,并以氧化石墨烯作为增强体,制备出了不同氧化石墨烯掺量(0.00,0.05%,0.10%和0.15%(质量分数))的混凝土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氧化石墨烯掺量下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氧化石墨烯的掺杂,混凝土的水化难度降低,水化反应速率增加,混凝土复合材料相互之间的颗粒接触更加紧密,且氧化石墨烯的掺杂并未产生新的水化产物;当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0.1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流动度最大为256 mm,坍落度和孔隙率达到了最低值,分别为27 mm和26.3%,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44.70和7.68 MPa,相比未掺杂氧化石墨烯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6.18%和6.52%。综合分析可知,氧化石墨烯的掺杂含量为0.1%时各项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混凝土 水化产物 流动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保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满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13-5217,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气凝胶,再以不同含量(0,1%,3%和5%(质量分数))短切碳纤维为增强材料,在胶凝完成后,经过表面改性,采用常压干燥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气凝胶,再以不同含量(0,1%,3%和5%(质量分数))短切碳纤维为增强材料,在胶凝完成后,经过表面改性,采用常压干燥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XRD、SEM、FT-IR和孔径测试等方法对制备所得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孔径分布和导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为典型的非晶态结构,属于毛细凝聚特征的介孔材料,碳纤维的掺杂并没有改变SiO_(2)气凝胶的晶态结构;未掺杂碳纤维的SiO_(2)气凝胶的颗粒相互堆搭,掺入碳纤维的SiO_(2)气凝胶颗粒的孔隙明显减小,孔洞结构较为完整,碳纤维的掺入填充了大尺寸孔隙,有助于气凝胶孔径分布区间的收窄,当碳纤维的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颗粒分布最佳;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碳纤维的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样品的导热系数最低为0.019 W/(m·K)。综合来看,当碳纤维的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保温性能最佳,在建筑保温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SiO_(2)气凝胶 复合材料 保温性能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闵红霞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96-9201,共6页
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根据设计配比,配制了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探究了硫铝酸盐水泥不同掺量(0,3%,6%和9%(质量分数))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侵蚀性)的影响。通过XRD、SEM、热分析和力学性能分析等对硫铝酸盐... 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根据设计配比,配制了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探究了硫铝酸盐水泥不同掺量(0,3%,6%和9%(质量分数))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侵蚀性)的影响。通过XRD、SEM、热分析和力学性能分析等对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硫铝酸盐水泥掺量的增加,钙矾石(AFt)的衍射峰逐渐增强,水化反应加快,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变得更加致密;所有试样中的六方板状的Ca(OH)2均比较厚,且呈现出片层状,整体结构的致密性比较接近,而随着硫铝酸盐水泥掺量的增加,整体的密度有变得蓬松的趋势;随着硫铝酸盐水泥掺量的增加,CH的含量增加,前期的水化放热能力得到提高,所有试样在3和28 d时的抗压强度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当硫铝酸盐水泥的掺量为9%时,试样的抗压强度在28 d达到了最大值41.1 MPa,相比3 d增加了19.83%;随着硫铝酸盐水泥掺量的增加,高性能混凝土试样的强度损失逐渐增加,耐久性变差,当硫铝酸盐水泥的掺量为9%时,腐蚀90 d的强度损失率达到了最大值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高性能混凝土 掺量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