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空间认知“行为—结构”传导机制与实证识别研究——以南京新街口地区为例
1
作者
束方勇
王爽
+1 位作者
赵万民
王鹤梅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5,共8页
城市空间认知作为展现人与建成环境关系的核心要素,在当前高质量人居环境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针对现阶段空间认知研究聚焦分散式因子分析、缺乏整合性结构讨论的不足,文章构建“状态—行动—图式”空间认知过程模型,...
城市空间认知作为展现人与建成环境关系的核心要素,在当前高质量人居环境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针对现阶段空间认知研究聚焦分散式因子分析、缺乏整合性结构讨论的不足,文章构建“状态—行动—图式”空间认知过程模型,通过状态识别、行动决策和图式构建等关键行为特征解读,解析空间认知行为规律。依据认知结构化原理,建立“锚点—网格—结构”叠合的空间认知系统,深入分析各系统空间特征要素,建立认知行为与结构形态的精细化传导机制。以南京新街口地区为例,通过空间认知结构指标识别锚点、网格、结构系统构成,总结“核心—圈层”锚点格局、决策序列叠加网格系统、中心极化等级结构等分布特征,归纳空间认知现实问题及其优化方向。空间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结构研究旨在通过对个体行为过程和结构传导机制的深化剖析,实现空间对行为的适应性调整,从而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本城市研究形成创新与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认知行为
城市结构
传导机制
实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改良砂土地基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基于静力触探试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郎钞棚
马明
+2 位作者
邱立冬
杨远江
李明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4-788,共5页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SUICP)是一种新型土体改良技术,碳酸钙充填土内孔隙、胶结土颗粒,必将提高地基承载力。为了定量研究SUICP灌浆对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开展了内径38.5 cm、高度100 cm的砂柱模型试验,碳酸钙沉积量为砂土质量的3%...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SUICP)是一种新型土体改良技术,碳酸钙充填土内孔隙、胶结土颗粒,必将提高地基承载力。为了定量研究SUICP灌浆对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开展了内径38.5 cm、高度100 cm的砂柱模型试验,碳酸钙沉积量为砂土质量的3%,基于静力触探试验对地基承载特性改良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砂土地基SUICP灌浆处理前的锥尖阻力平均值为0.564 MPa,处理后平均值为0.783 MPa,增加38.9%;侧壁摩阻力处理前平均值为19.08 kPa,处理后平均值为26.92 kPa,增加49.83%;砂土地基承载力处理前平均值为79.02 kPa,处理后平均值为108.64 kPa,增加了45.09%。SUICP灌浆提高地基承载特性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碳酸钙将砂土颗粒黏结在一起使得颗粒变大,二是碳酸钙的填充作用使得土体更加密实。通过本研究证实了SUICP灌浆对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解释了发生机理。研究中也发现砂土地基改良的均匀性并不理想,还要进一步探索其发生机理,并研发更好的灌浆技术提高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
砂土
地基改良
模型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评《矿井通风与除尘》
3
作者
郭兰霞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05-I0005,F0003,共2页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许多资源需进行开采作业之后才能进行提炼、加工等工艺流程,制造出所需的钢铁及其他有色金属材料,以保证工业发展所需的基础材料和社会运作所需的能源物质。随着开采作业技术不断提高,部分开采作...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许多资源需进行开采作业之后才能进行提炼、加工等工艺流程,制造出所需的钢铁及其他有色金属材料,以保证工业发展所需的基础材料和社会运作所需的能源物质。随着开采作业技术不断提高,部分开采作业不用下井,但煤炭和许多非煤矿的开采方式仍以井下开采为主。在矿井中进行作业,首先面临的就是通风问题。一方面,开采中必须向作业点输入新鲜空气,保证采矿作业人员能正常进行作业;另一方面,矿井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将其进行稀释和排放方能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能量方程是通风作业的理论基础,在通风过程中,各种技术测定和技术管理都与之密切相关。研究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相关理论,正确理解、熟知、掌握和应用能量方程,对井下采矿业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材料
能量方程
有毒有害气体
矿产资源
通风问题
采矿作业
中国地大物博
能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空间认知“行为—结构”传导机制与实证识别研究——以南京新街口地区为例
1
作者
束方勇
王爽
赵万民
王鹤梅
机构
江苏
科技
大学
土木工程
与
建筑
学院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党总支
重庆
大学
建筑
城规
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5,共8页
基金
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2023Y B067)
江苏科技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122932208)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8086)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222183)。
文摘
城市空间认知作为展现人与建成环境关系的核心要素,在当前高质量人居环境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针对现阶段空间认知研究聚焦分散式因子分析、缺乏整合性结构讨论的不足,文章构建“状态—行动—图式”空间认知过程模型,通过状态识别、行动决策和图式构建等关键行为特征解读,解析空间认知行为规律。依据认知结构化原理,建立“锚点—网格—结构”叠合的空间认知系统,深入分析各系统空间特征要素,建立认知行为与结构形态的精细化传导机制。以南京新街口地区为例,通过空间认知结构指标识别锚点、网格、结构系统构成,总结“核心—圈层”锚点格局、决策序列叠加网格系统、中心极化等级结构等分布特征,归纳空间认知现实问题及其优化方向。空间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结构研究旨在通过对个体行为过程和结构传导机制的深化剖析,实现空间对行为的适应性调整,从而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本城市研究形成创新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
城市空间认知行为
城市结构
传导机制
实证识别
Keywords
urban spatial cognitive behavior
urban structur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ractical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改良砂土地基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基于静力触探试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郎钞棚
马明
邱立冬
杨远江
李明东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
土木
与
建筑
工程
学院
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4-78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9093)
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DHYC-202040)联合资助。
文摘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SUICP)是一种新型土体改良技术,碳酸钙充填土内孔隙、胶结土颗粒,必将提高地基承载力。为了定量研究SUICP灌浆对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开展了内径38.5 cm、高度100 cm的砂柱模型试验,碳酸钙沉积量为砂土质量的3%,基于静力触探试验对地基承载特性改良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砂土地基SUICP灌浆处理前的锥尖阻力平均值为0.564 MPa,处理后平均值为0.783 MPa,增加38.9%;侧壁摩阻力处理前平均值为19.08 kPa,处理后平均值为26.92 kPa,增加49.83%;砂土地基承载力处理前平均值为79.02 kPa,处理后平均值为108.64 kPa,增加了45.09%。SUICP灌浆提高地基承载特性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碳酸钙将砂土颗粒黏结在一起使得颗粒变大,二是碳酸钙的填充作用使得土体更加密实。通过本研究证实了SUICP灌浆对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解释了发生机理。研究中也发现砂土地基改良的均匀性并不理想,还要进一步探索其发生机理,并研发更好的灌浆技术提高均匀性。
关键词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
砂土
地基改良
模型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
Keywords
soybean urease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sand
ground improvement
model test
static cone penetration test
分类号
TU47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评《矿井通风与除尘》
3
作者
郭兰霞
机构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05-I0005,F0003,共2页
文摘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许多资源需进行开采作业之后才能进行提炼、加工等工艺流程,制造出所需的钢铁及其他有色金属材料,以保证工业发展所需的基础材料和社会运作所需的能源物质。随着开采作业技术不断提高,部分开采作业不用下井,但煤炭和许多非煤矿的开采方式仍以井下开采为主。在矿井中进行作业,首先面临的就是通风问题。一方面,开采中必须向作业点输入新鲜空气,保证采矿作业人员能正常进行作业;另一方面,矿井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将其进行稀释和排放方能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能量方程是通风作业的理论基础,在通风过程中,各种技术测定和技术管理都与之密切相关。研究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相关理论,正确理解、熟知、掌握和应用能量方程,对井下采矿业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
有色金属材料
能量方程
有毒有害气体
矿产资源
通风问题
采矿作业
中国地大物博
能源物质
分类号
TD724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空间认知“行为—结构”传导机制与实证识别研究——以南京新街口地区为例
束方勇
王爽
赵万民
王鹤梅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改良砂土地基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基于静力触探试验
郎钞棚
马明
邱立冬
杨远江
李明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评《矿井通风与除尘》
郭兰霞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