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S与GIS技术在页岩气地质调查和井场选址中的应用: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
1
作者 罗真富 谢洪斌 +3 位作者 谭德军 吴欣蔓 曾祥亮 蒲达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3,共10页
为了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全面获取基础地质特征及地表条件较好的页岩气井场位置,提高勘查效率和减少勘查成本,本文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开展了地质解译和井场选址。以资源三号和ETM+遥感数据为数... 为了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全面获取基础地质特征及地表条件较好的页岩气井场位置,提高勘查效率和减少勘查成本,本文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开展了地质解译和井场选址。以资源三号和E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本次地质解译建立了33个地层单元和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在1∶5万地质图基础上补充和修正了50条地层界线和143条断裂构造,通过遥感分析,进一步获取了研究区地层和断裂构造特征。为了获取最佳井场位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解译获取的断层和地层也用于井场选址,进一步优化井场适宜性评价因子和分级指标,选取坡度、断层、道路、水系、地质灾害、生态保护红线、居住用地和冲积物作为适宜性评价因子,采取“一票否决”的方法和GIS叠加分析得到井场适宜地,综合考虑地层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确定最优井场位置。首次采用LocaSpaceViewer软件实现地表三维可视化和井场景观室内浏览,辅助技术人员开展后期工作,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通过野外调查验证,遥感地质解译成果和优选井场与实际情况一致。结果表明: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利用RS和GIS技术有效获取的基础地质特征和优选井场可以为页岩气地质调查、资源评价、勘探开发及后期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遥感解译 GIS技术 井场选址 LocaSpaceViewer软件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与健康风险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力 张传华 +3 位作者 王钟书 张凤太 邓炜 代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9-1107,共9页
【目的】探明长江上游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深度0~20 cm)45件,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 【目的】探明长江上游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深度0~20 cm)45件,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Cd、Hg、Pb、As和Cr)来源定量分析,通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利用地统计法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得出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控建议。【结果】(1)研究区土壤Cd、Hg、Pb、As、Cr平均含量分别是重庆市土壤背景值的10.67、3.18、1.03、2.05、4.22倍,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异常;(2)土壤综合环境质量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点位占比分别为2.23%、44.44%和53.33%,主要影响因子为Cd和Cr,土壤以酸性为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较高;(3)土壤Cd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58.55%和30.30%,土壤Hg和Cr含量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71.55%和75.41%,土壤As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贡献率为63.12%,土壤Pb含量主要受到道路交通的影响,贡献率为90.90%;(4)成人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1的点位占比为6.67%,总体健康风险较低,高风险区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影响因子为Cr;农业活动与道路交通贡献率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结论】建议研究区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测,积极开展有机肥代替等化肥减量措施,推广使用电动农用车,减少由于农业活动对土壤重金属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地统计法 来源解析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风险管控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早三叠世嘉陵江组海相钾盐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3
作者 向宇 向晓军 +2 位作者 朱正杰 双燕 毛玲玲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35-836,共2页
长期以来,由于石油、天然气、富钾卤水矿、石膏、杂卤石和盐矿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对重庆地区三叠系成盐条件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深入的认识,从蒸发岩的生成模式和成盐机理(蔡克勤等,1986;林耀庭,1994;1995;2003;2009;黄建国,1998... 长期以来,由于石油、天然气、富钾卤水矿、石膏、杂卤石和盐矿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对重庆地区三叠系成盐条件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深入的认识,从蒸发岩的生成模式和成盐机理(蔡克勤等,1986;林耀庭,1994;1995;2003;2009;黄建国,1998;陈莉琼等,2010;李凌等,2012;)、古地理古环境(林耀庭等,2005;郭旭升,2010;李伟,2011;徐国盛等,2012a;2012b)、盐盆地的分布(黄东等,2013)、岩系剖面地球化学特征(胡作维等,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组 四川盆地东部 多钙钾石膏 钾盐 钾石盐 海相 沉积相 古隆起 蒸发岩 矿石 杂卤石 钾矿物 早三叠世 三叠纪 康滇古陆 坳陷带 钾镁盐矿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单矿种矿产资源资产价格调整因子及区域系数的确定:以重庆市建筑石料用灰岩为例
4
作者 成玉姝 唐世林 +2 位作者 郑绪忠 何权 赵永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矿产资源资产价格是实现资源价值化、摸清矿产资源资产底数、推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为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资产估算方法,解决重庆市清查统计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价格水平调整因子不全面、取值困难等问题,本文在梳理矿业权出让... 矿产资源资产价格是实现资源价值化、摸清矿产资源资产底数、推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为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资产估算方法,解决重庆市清查统计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价格水平调整因子不全面、取值困难等问题,本文在梳理矿业权出让基准价和矿产资源资产清查价格影响因子的研究现状上,通过新增因子、深化因子和简化因子,立足重庆市三大分区实际,进一步提出矿产品价格、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经济发展、区域生态功能和矿产品供求关系等影响价格水平的六个调整因子。以重庆市建筑石料用灰岩为例,通过专家评判法得到各区域建筑石料用灰岩资产价格调整系数:主城都市区1.18、渝东北片区1.05、渝东南片区0.85,这为准确估算其经济价值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文提出的调整因子对重庆市其他矿种价格水平调整系数构建也有推广应用价值,为重庆市矿产资源资产经济价值估算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健全了所有者权益实现的矿产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核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资产 清查价格 调整因子 区域系数 价格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砂石矿产品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成俊 龙士清 +3 位作者 陈子微 黄培培 刘成均 陈凤英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91-93,96,共4页
近年来砂石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持续上涨,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矿山的砂石出厂价进行定性和定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定性指标上,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地理交通、供需关系、经济和政策等因素影响砂... 近年来砂石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持续上涨,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矿山的砂石出厂价进行定性和定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定性指标上,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地理交通、供需关系、经济和政策等因素影响砂石的价格,在定量指标上,砂石价格与采掘价格指数、混凝土消耗量呈正相关,与矿山自产量和区县内销售量呈负相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模拟值和实际值吻合度较好,可为砂石价格监测预警和矿业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石价格 定性和定量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铜锣山不同类型木本植物叶片光合能力参数与叶性状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铭泽 马磊 +9 位作者 司洪涛 姚璐 刘江 朱冬雪 王琛 毛铮 朱丹 王科 严有龙 李成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53-2767,共15页
在光合作用模型中,植物叶片光合能力通常由最大碳同化速率(A_(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羧化速率(V_(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表征。目前对于种间尺度,叶性状对不同类型植物光合能力参数影响机制的研究仍不清楚。采用Li... 在光合作用模型中,植物叶片光合能力通常由最大碳同化速率(A_(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羧化速率(V_(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表征。目前对于种间尺度,叶性状对不同类型植物光合能力参数影响机制的研究仍不清楚。采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仪于生长季旺季,测量了重庆铜锣山26种木本植物的光响应曲线和二氧化碳响应曲线,进一步计算了4种光合能力参数(A_(max)、AQY、V_(cmax)和J_(max)),并同步测定了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_(area))、单位面积叶碳含量(C_(area))、叶碳氮比(C∶N)、叶绿素含量(Chl)、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比叶重(LMA)、叶厚度(L_t)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8种叶性状,探究铜锣山木本植物光合能力参数与叶性状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铜锣山26种木本植物A_(max)、AQY、V_(cmax)和J_(max)的变异范围分别为3.35—18.85μmol m^(-2)s^(-1),0.009—0.066 mol/mol,10.05—81.89μmol m^(-2)s^(-1)和33.45—140.92μmol m^(-2)s^(-1)。光合能力参数平均种间变异系数为47.7%,其种间变异程度高于叶性状(26.9%)。叶片光合能力在乔木和灌木植物间没有显著差异,落叶植物的光合能力显著高于常绿植物。光合能力参数与N_(area)和LRWC呈显著正相关,与C∶N呈显著负相关。N_(area)是估算种间植物光合能力变异的最佳叶性状,但在常绿植物中,N_(area)对四种光合能力参数的预测性要低于LRWC。N_(area)主要通过直接影响V_(cmax)间接影响AQY、V_(cmax)和J_(max),LRWC通过直接影响V_(cmax)和J_(max)间接影响AQY和A_(max)。总体而言,基于N_(area)、LRWC和C∶N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高于任何单一叶性状预测模型,在所有植物类型条件下,其决定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预测性。研究结果为改进亚热带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林植物的光合能力估算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能力 叶功能性状 种间差异 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粪化石层的发现及古环境意义
7
作者 周政达 陈阳 +6 位作者 栾进华 张瑞刚 王倩 张拉 李伟 李大华 聂磊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00-2907,共8页
粪化石是一种重要的遗迹化石,不但可以提供生物饮食结构、生物种群多样性等信息,还可以重建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模型,但常是单点发现,鲜有报道区域上连续的粪化石层。本文报道了在重庆渝北、北碚、万州、四川邻水等地区的下侏... 粪化石是一种重要的遗迹化石,不但可以提供生物饮食结构、生物种群多样性等信息,还可以重建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模型,但常是单点发现,鲜有报道区域上连续的粪化石层。本文报道了在重庆渝北、北碚、万州、四川邻水等地区的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中发现的以粪化石为主、伴生鳞齿鱼类、叶肢介类、芦木类、爬行类等生物的化石层位,并对化石层中的粪化石进行了采样。据粪化石的形态观察及薄片特征认为:①采集的粪化石分为了四个类型,其动物源主要为不同食性的爬行类、硬骨鱼类及软骨鱼类。②东岳庙段时期古巴蜀湖形成了由茂盛植物作为生产者,双壳、介形虫作为初级消费者,鱼类、爬行类作为中—高级消费者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③东岳庙段时期古巴蜀湖发生了一次小型的缺氧事件,导致了大量鱼类集群性死亡,爬行类可能由于可以脱离水体呼吸而免遭其难,这次缺氧事件可能是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化石 下侏罗统 缺氧事件 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 古巴蜀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吸附除磷机理及再生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肖洋 綦久芳 +2 位作者 雷晓玲 王泉峰 马子龙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0-2049,共10页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因此,从水中去除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吸附法因其成熟性和灵活性在众多磷酸盐去除方法中脱颖而出,在众多吸附剂中,生物炭因其稳定性和低廉的制备成本备受关注。然而,天然生...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因此,从水中去除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吸附法因其成熟性和灵活性在众多磷酸盐去除方法中脱颖而出,在众多吸附剂中,生物炭因其稳定性和低廉的制备成本备受关注。然而,天然生物炭吸附能力较差,在复杂的吸附环境中难有良好的表现,因此需要改性以提高其吸附性能。改性生物炭具备高效的吸附性能和低廉的制备成本等优势,已成为去除水中磷酸盐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炭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改性方式以提升生物炭的吸附性能。然而,单一的改性方式往往难以对生物炭的性能提升提供重要。综述了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吸附机理和再生应用,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水体磷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除磷 吸附性能 吸附机理 再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重庆市耕地多功能性时空演变及耦合协调关系
9
作者 刘豫 王颖 +3 位作者 耿彩英 朱文艳 王丹 谢雨琦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2-381,共10页
[目的]分析快速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双重约束下中国西南丘陵山区耕地多功能的空间权衡关系,为协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缓解人地矛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以重庆市为研究区,构建耕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评价体系,采用熵... [目的]分析快速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双重约束下中国西南丘陵山区耕地多功能的空间权衡关系,为协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缓解人地矛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以重庆市为研究区,构建耕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综合指数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2013—2022年重庆市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结果]①重庆市耕地生产功能整体呈“东低西高,大聚集小分散”特征,主要集中在主城外围的渝西地区,而生态功能则在武陵山、大巴山及长江沿线生态廊道形成高值区;②2013—2022年,重庆市耕地“三生”空间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显著提升,由“低效失调”向“初步协调”转型;③重庆市耕地可划分为农业优化过渡区(16.22%)、农业生产活力区(40.54%)和生态生活保育区(43.24%),不同功能区的耕地利用模式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结论]重庆市耕地多功能性在时空维度上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整体上从“低效失调”向“初步协调”转型,但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因此,在山地城市的耕地多功能优化,制定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政策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性 “三生”空间 耦合协调度 K均值聚类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裂隙煤岩变形局部化及微裂纹扩展过程研究
10
作者 雷瑞德 邹旭 +3 位作者 胡超 李俊 黄凌 周林森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9,166,共11页
为探究矿物非均质性对充填裂隙煤岩变形局部化及微裂纹扩展演化规律的影响,构建基于矿物组分离散元细观数值模型,从细观尺度上揭示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宏观变形破裂,并基于测量圆方法对裂隙煤岩应力场及裂纹周围位移矢量场的局部化特征进... 为探究矿物非均质性对充填裂隙煤岩变形局部化及微裂纹扩展演化规律的影响,构建基于矿物组分离散元细观数值模型,从细观尺度上揭示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宏观变形破裂,并基于测量圆方法对裂隙煤岩应力场及裂纹周围位移矢量场的局部化特征进行反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裂隙倾角下,随着岩桥角度增大,裂隙煤岩峰值强度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对应的裂纹贯通模式由近似平行于轴向张拉混合破坏的间接贯通向斜剪拉伸破坏的直接贯通转变,微观拉伸和剪切裂纹的萌生应力水平与裂隙倾角成正相关,压剪裂纹萌生起裂时间较拉伸裂纹和拉-剪混合裂纹晚。另外,含充填裂隙煤岩周围的压缩局部化区域较非充填工况大,相反,拉伸局部化区域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煤岩 非均质性 矿物颗粒模型 变形局部化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技术的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设计与应用
11
作者 宫春明 王星 蒋盛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是基于WebGIS技术,采用B/S分布式架构模式构建的一个多源数据融合的过程可视化监管平台,可实现现场监管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多源数据的前端展示。将系统应用于重庆市潼南区202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 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是基于WebGIS技术,采用B/S分布式架构模式构建的一个多源数据融合的过程可视化监管平台,可实现现场监管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多源数据的前端展示。将系统应用于重庆市潼南区202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集灵项目区,从总体措施完成进度、措施实施误差、多源数据系统展示方面对系统监测成果进行了展示。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监管系统图层叠加、空间分析功能,可核算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误差,并据此调整施工计划;通过监管系统,可实现室内虚拟现场监管,为监管人员提供身临其境的施工现场体验;通过WebGIS技术整合多源数据,可实现多源数据与地理信息的有效融合,提高整体监管效能及监管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可视化监管 WEBGIS技术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砂岩声发射信号特征及破裂前兆识别研究
12
作者 雷瑞德 顾清恒 +2 位作者 胡超 贺培 周林森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23-2038,共16页
在外荷载作用下,岩体内岩桥破裂贯通导致的结构失稳破坏是边坡及采矿工程中常见的问题,量化并揭示岩体破裂前兆特征是保障围岩稳定性及断裂失稳的重要内容。为探究裂隙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破裂前兆特征及断裂失效机制,开展了6组不同岩桥... 在外荷载作用下,岩体内岩桥破裂贯通导致的结构失稳破坏是边坡及采矿工程中常见的问题,量化并揭示岩体破裂前兆特征是保障围岩稳定性及断裂失稳的重要内容。为探究裂隙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破裂前兆特征及断裂失效机制,开展了6组不同岩桥角度的裂隙砂岩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其力学强度、破断模式、声发射多重分形特征,讨论了不同声发射参量方差与关键断裂特征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了基于声发射撞击率时间函数及声发射参量方差的前兆识别及预警时间。结果表明:当岩桥角度由0°增至150°时,裂隙砂岩的弹性模量与峰值应力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倒置”高斯型变化趋势,且在60°时取得最小值;试样贯通破坏模式由压剪裂纹主导的间接贯通破坏向拉剪裂纹主导的直接贯通破坏转变;频谱宽度?α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演化趋势。声发射撞击率时间函数和声发射参量方差能够有效识别破裂过程中的早期预警点、亚临界断裂点、不稳定断裂点和最终失效点。对比3种关键断裂特征点的预警时间发现,声发射能量方差法的预警时间最短,而声发射上升时间方差法的预警时间最长;相比声发射计数方差和声发射上升时间方差,声发射能量方差作为前兆因子对岩石关键破裂点识别的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砂岩 声发射 多重分形 前兆信息 临界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银矿垭口铝土矿床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环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晓东 李军敏 +4 位作者 陈莉 陈阳 贾德龙 李再会 吕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2-1030,共9页
通过对重庆银矿垭口铝土矿床的研究,发现该矿床中镓含量普遍超过了工业综合利用的最低指标,在含矿岩系中均有分布,且镓和A1:0,呈弱的正相关关系。通过sr与Ba比值推断,矿床以陆相沉积为主,沉积过程中有海水的介入;样品Rb/K值小... 通过对重庆银矿垭口铝土矿床的研究,发现该矿床中镓含量普遍超过了工业综合利用的最低指标,在含矿岩系中均有分布,且镓和A1:0,呈弱的正相关关系。通过sr与Ba比值推断,矿床以陆相沉积为主,沉积过程中有海水的介入;样品Rb/K值小于标准海洋沉积值(0.006),属半咸水海陆过渡带沉积~淡水沉积;U/Th比值和V/Cr比值分别在0.1~0.73和0.5-2.04之间,由此可以判别含矿岩系属于典型氧化环境;对Ni/Co比值的计算发现含矿岩系可能在沉积过程中受到了海水的改造;Ga/AI比值变化范围主要在0.53~1.74,成矿介质酸碱度的变化幅度较小;从含矿岩系矿物组合中含黄铁矿、高岭石等矿物可以推断介质为酸性的可能性较大。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表明,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据样品统计,8Ce〈0.95为负异常的4个样品分布在探槽工程底部,0.95〈8Ce〈1.05为正常的样品个数为3,其余19个为正异常,Eu显示为负异常;总体水介质应以淡水为主、基本处于氧化环境、弱酸性介质。因此该矿床是以陆相沉积、淡水作用为主的海陆交互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床 地球化学 成矿环境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郭维君 崔晓艳 +1 位作者 肖桂元 吴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8-151,159,共5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开采规模日益增大,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采矿本身的原因以及管理、技术、效益、意识等因素,地质灾害隐患严重,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叙述了目前我国矿山普遍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开采规模日益增大,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采矿本身的原因以及管理、技术、效益、意识等因素,地质灾害隐患严重,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叙述了目前我国矿山普遍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从技术上和非技术上指出地质灾害的控制措施:在非技术上加强立法;在技术上引入TSP预报系统、直流电法、超前钻孔等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方法,控制爆破等技术措施,以及运用环境岩土工程学作为指导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总结了前人的一些地质灾害治理研究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开采 地质灾害TSP 预测预报 环境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土地适宜性评价与整理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谢洪斌 谭德军 +1 位作者 罗真富 姚光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91,共7页
研究目的:科学地开展土地资源评价和规划,实现土地合理、有效利用。研究方法:以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借助地质、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权重,使用多指标评价模型、... 研究目的:科学地开展土地资源评价和规划,实现土地合理、有效利用。研究方法:以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借助地质、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权重,使用多指标评价模型、模糊数学和叠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地的社会属性为重点,结合当地政府对研究区在一小时经济圈的具体定位,对其土地利用现有结构进行了科学调整。研究结果:遥感影像与评价结果叠加实现三维可视化,让决策者简单直观的了解土地利用情况,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以土地自然属性为基础的适宜性评价,和以社会属性为重点的土地结构调整方法,可很好的结合研究区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其未来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可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其他地方的土地评价与规划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土地整理 一小时经济圈 三维可视化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煤矿区瓦斯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恒乐 曹运兴 +3 位作者 秦勇 全吉华 李大华 王再清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2,共8页
突出了大区域构造背景下的瓦斯赋存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重庆煤矿区古今构造应力场具有继承性,煤系应力长期得不到松弛,形成含煤岩系的长期应力集中,十分利于瓦斯富集,致使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发生在地质构造变动比较剧烈的应力集中... 突出了大区域构造背景下的瓦斯赋存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重庆煤矿区古今构造应力场具有继承性,煤系应力长期得不到松弛,形成含煤岩系的长期应力集中,十分利于瓦斯富集,致使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发生在地质构造变动比较剧烈的应力集中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构造应力场是控制重庆煤矿区瓦斯赋存的两大地质因素。龙潭组海湾—潮坪—沼泽/泥炭相沉积环境具有良好的封盖能力,瓦斯含量普遍较高;须家河组河流冲积平原、湖滨—三角洲沉积体系对瓦斯的封盖能力较弱,瓦斯含量普遍较低。厘定出南桐高突瓦斯带、华蓥山高突瓦斯带、永荣高瓦斯带、渝东南瓦斯带、渝东瓦斯带和大巴山高瓦斯带6个区域性瓦斯地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赋存 构造控制 沉积环境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区为例 被引量:34
17
作者 孙宇 高明 +2 位作者 莫建兵 郑杰炳 李慧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8,87,F0003,共11页
研究目的:探索西南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划定,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理想解逼近法、四象限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中"高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25118.1... 研究目的:探索西南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划定,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理想解逼近法、四象限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中"高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25118.19 hm2,占铜梁区耕地总面积的37.74%,该区域是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最佳区域,主要分布在蒲吕镇、东城街道、虎峰镇与南城街道等区域;"高质量低适宜"与"低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共为26506.1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82%,该区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条件区域,主要集中在永嘉、旧县、平滩、福果与水口等乡镇;"低质量低适宜"区域为暂不建设区域,其耕地面积为14936.5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2.44%,主要集中在维新镇、大庙镇、围龙镇。研究结论:实地调查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其评价结果定量直观,可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建设 高标准基本农田 铜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琳 朱金山 高润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2-96,共5页
选取1990-2006年间重庆市4个环境污染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首先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证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以此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然后应用VAR模型考察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在时序维度... 选取1990-2006年间重庆市4个环境污染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首先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证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以此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然后应用VAR模型考察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在时序维度上的相互影响机制和动态关联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经济增长是影响重庆市污染排放量变化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工业废水、工业粉尘、工业SO2、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反作用力.经济增长指标对解释环境污染指标排放的预测方差分解的贡献度较高,环境污染指标排放对经济增长指标的预测方差的解释贡献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地下隧道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严飞 杨乐 +3 位作者 廖云平 彭海游 文光菊 刘四川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108,113,共5页
为了分析地下隧道地质环境影响因素,采用现场调查访问、室内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28条典型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隧道地质环境受水文地质条件、岩性、工程防水措施、施工方法、地质构造、隧道埋深... 为了分析地下隧道地质环境影响因素,采用现场调查访问、室内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28条典型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隧道地质环境受水文地质条件、岩性、工程防水措施、施工方法、地质构造、隧道埋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因素,其它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建议,为重庆市政府规范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隧道 地质环境保护 影响因素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磨心坡龙潭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明洋 杨本钦 +2 位作者 陈仕欢 冯樊 朱长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679-683,共5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取芯的方法,详细地观察磨心坡勘查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的岩性、生物化石及沉积构造特征,并应用沉积环境分析与聚煤规律的理论,研究该区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本区龙潭组成煤沼泽直接发育在潮坪上,煤层厚度不大,但层...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取芯的方法,详细地观察磨心坡勘查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的岩性、生物化石及沉积构造特征,并应用沉积环境分析与聚煤规律的理论,研究该区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本区龙潭组成煤沼泽直接发育在潮坪上,煤层厚度不大,但层位稳定,且分布广,易于对比,可采煤层多为高灰、中高-高硫煤.研究表明,该区共经历了10次海侵和11次海退沉积,泻湖-潮坪-台地环境交替出现,主要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构造,属局限海碳酸盐岩台地泥炭坪聚煤环境.研究成果可为磨心坡煤矿开展接替资源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和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心坡勘查区 上二叠统 龙潭组 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