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药与民爆通用生产技术与装备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强 刘应成 +4 位作者 肖勇 史慧芳 李威 赵建抒 武国梁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8期33-36,共4页
为提高弹药与民爆行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减少操作人员,提高产品质量,对弹药与民爆通用生产技术与装备现状进行研究。介绍弹药与民爆行业火工品、称量、压装、安全、安全检测与故障自诊断等通用生产技术,以及高精度动态称量机、防爆电伺... 为提高弹药与民爆行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减少操作人员,提高产品质量,对弹药与民爆通用生产技术与装备现状进行研究。介绍弹药与民爆行业火工品、称量、压装、安全、安全检测与故障自诊断等通用生产技术,以及高精度动态称量机、防爆电伺服压机、全自动柔性旋压机、循环式射孔弹生产线等关键技术装备在弹药与民爆行业的应用发展,提出关于弹药与民爆行业发展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药与民爆行业 称量机 伺服压机 旋压机 射孔弹生产线 安全检测与故障自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无后坐力枪内弹道性能数值模拟
2
作者 刘朋展 王国强 +2 位作者 苏精明 王敏祥 张娜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3,共3页
为降低枪械武器的发射后坐力,建立基于全可燃药筒、尾喷气体式无后坐力发射系统内弹道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尾喷气体式无后坐力发射系统工作原理与发射过程,建立发射过程中的内弹道模型,进行弹道系统参数设计与内弹道数值仿真。设计无后... 为降低枪械武器的发射后坐力,建立基于全可燃药筒、尾喷气体式无后坐力发射系统内弹道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尾喷气体式无后坐力发射系统工作原理与发射过程,建立发射过程中的内弹道模型,进行弹道系统参数设计与内弹道数值仿真。设计无后坐力发射弹道系统验证方案,进行内弹道试验,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正确模拟发射过程中膛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后坐力 可燃药筒 内弹道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狙击弹穿透玻璃后的偏转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康斌会 张国伟 +2 位作者 巫志伟 白晶 李琼芳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5期65-68,共4页
针对狙击手隔着玻璃准确击中目标的问题,对狙击弹穿透玻璃的弹道进行数值模拟。以7.62mm狙击子弹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入射角下是否有攻角、转速对穿透玻璃后子弹偏转的影响,得出不同组合下的影响... 针对狙击手隔着玻璃准确击中目标的问题,对狙击弹穿透玻璃的弹道进行数值模拟。以7.62mm狙击子弹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入射角下是否有攻角、转速对穿透玻璃后子弹偏转的影响,得出不同组合下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入射角越大,穿透玻璃后子弹偏转距离就越大;有攻角时,狙击弹穿透玻璃飞行距离越远,偏转距离越大;转速对穿障后子弹偏转距离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狙击弹 穿透 玻璃 弹道 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可燃药筒与发射药匹配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苏精明 王满林 +3 位作者 霍永清 陈一进 刘羽平 王国强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采用密闭爆发容器试验的方式,研究不同配方的可燃药筒和不同配比混合装药的燃烧性能,并通过内弹道性能试验研究不同发射药与可燃药筒占比下的内弹道性能及其燃尽性。试验结果表明:合适比例的含能纤维能提高药筒的燃速和力学性能,采用3/7... 采用密闭爆发容器试验的方式,研究不同配方的可燃药筒和不同配比混合装药的燃烧性能,并通过内弹道性能试验研究不同发射药与可燃药筒占比下的内弹道性能及其燃尽性。试验结果表明:合适比例的含能纤维能提高药筒的燃速和力学性能,采用3/7-单作为主装药与可燃药筒配合能有效提高内弹道性能和燃尽性,可提高内弹道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药筒 燃速规律 弹道性能 混合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狙击弹侵彻玻璃的弹道特性研究
5
作者 康斌会 张国伟 +2 位作者 龚建华 荣洪霞 高树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71,共5页
为了研究狙击弹射击钢化玻璃后目标的准确性,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比了狙击弹以不同入射角侵彻玻璃后质心的位移、弹轴偏转大小,描述了狙击弹穿透玻璃的飞行姿态,分析了子弹穿透玻璃的偏转大小,为狙击手击杀歹徒或恐怖分子提... 为了研究狙击弹射击钢化玻璃后目标的准确性,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比了狙击弹以不同入射角侵彻玻璃后质心的位移、弹轴偏转大小,描述了狙击弹穿透玻璃的飞行姿态,分析了子弹穿透玻璃的偏转大小,为狙击手击杀歹徒或恐怖分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角度的增加,狙击弹穿透玻璃后趋于水平,质心水平方向位移和偏转距离增大;入射角在0°~45°时,子弹穿透玻璃后飞行0.4m,子弹垂直位移在29.8cm~43.3cm之间,偏转距离的范围在1.5cm~3.36c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狙击弹 侵彻 钢化玻璃 弹道 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口径炮射弹药最大射程角的研究
6
作者 郑江华 胡振华 +1 位作者 张忠虎 朱朝岗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4期10-11,共2页
为确定某大口径炮射弹药的最大射程角及其与初速度的关系,采用解外弹道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弹丸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时间t为自变量的运动方程组,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上述方程组模型,计算了射程角为50°~55°时的射程,拟合... 为确定某大口径炮射弹药的最大射程角及其与初速度的关系,采用解外弹道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弹丸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时间t为自变量的运动方程组,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上述方程组模型,计算了射程角为50°~55°时的射程,拟合了射程与射程角的关系曲线,给出了上式关系曲线的等式方程。并计算了该炮射弹药在一系列不同初速下的最大射程角,拟合了最大射程角与初速的关系曲线,从拟合的曲线可以看出:最大射程角随着初速的增加而增加。实际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射弹药 射程 发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弹质量管理数字化建设策略
7
作者 王满林 霍永清 +2 位作者 苏精明 赵雄飞 付军 《兵工自动化》 2023年第5期70-74,共5页
针对传统火箭弹整体研制流程周期长、研制费用多、质量监控困难等问题,提出火箭弹数字化发展策略,建立以传统火箭弹生产模式为依据,以软件工具为基础的火箭弹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从战术规划和技术论证数字化、生产设计数字化、试验试... 针对传统火箭弹整体研制流程周期长、研制费用多、质量监控困难等问题,提出火箭弹数字化发展策略,建立以传统火箭弹生产模式为依据,以软件工具为基础的火箭弹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从战术规划和技术论证数字化、生产设计数字化、试验试制数字化、管理数字化阶段,定制火箭弹战略规划与技术研发方案;对产品数量和资源分配做合理规划,优化生产体系;以真实靶场试验为主体、虚拟靶场(virtual proving ground,VPG)试验为参考处理数据,提高靶场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结果表明,该研究可对火箭弹研发全程实现实时、高效、精准地数字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弹 战略转型 数字化平台 质量管理 虚拟靶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