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质土斜坡降雨侵蚀产沙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1
作者 蒲明芳 李天涛 +4 位作者 裴向军 伍先福 孙昊 王守道 田京京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7-1001,共15页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正面临着生态环境严重退化、边坡浅表灾害频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问题,研究探讨黄土高原粉质土斜坡降雨侵蚀过程及动力学机制对当地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现场选取典型试验坡面,开展野...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正面临着生态环境严重退化、边坡浅表灾害频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问题,研究探讨黄土高原粉质土斜坡降雨侵蚀过程及动力学机制对当地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现场选取典型试验坡面,开展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60mm·h^(-1)、90mm·h^(-1)、120mm·h^(-1))、坡度(30°、34°、38°)及植被覆盖度(30%、60%)下坡面侵蚀过程、形态及动力学特征。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不同试验条件下坡面产流时间存在差异,产流时间在56~100s之间;坡面入渗、产流及产沙量随降雨强度、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变化明显;坡面的产流率呈幂函数变化规律,各坡面的产沙率均表现出先快速增大后缓慢降低的变化特征。(2)降雨过后坡面细沟形态参数变化明显,结合DEM数据显示,坡面细沟均表现出上部窄而浅,下部宽而深的特点;综合来看,90mm·h^(-1)雨强下细沟发育程度最高。(3)坡面细沟水流平均流速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植被盖度增加而减小,根据计算水力学参数可得坡面水流特点表现为“紊状缓流”。(4)坡面平均产沙率与平均径流剪切力、平均径流功率和单位径流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单位径流功率更适合用来描述研究区坡面产沙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土斜坡 侵蚀 现场模拟降雨 细沟形态 水动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隆务东山沟域潜在灾害链成链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伍先福 刘江 +4 位作者 李天涛 卢炳科 孙昊 王守道 田京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4878-14888,共11页
隆务东山位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东侧,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沟域内山高坡陡,岩土结构松散,易于形成滑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潜在灾害链效应,若再遭受持续降雨或暴雨,易发生大规模的链式... 隆务东山位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东侧,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沟域内山高坡陡,岩土结构松散,易于形成滑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潜在灾害链效应,若再遭受持续降雨或暴雨,易发生大规模的链式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及下游居民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遥感影像解译、气象水文数据分析,查明了隆务东山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研究了潜在灾害链效应及防治对策。结果表明:隆务东山沟域潜在地质灾害链为典型的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链,可归纳为降雨条件下沟源滑坡-泥石流、径流侵蚀-泥石流-沟道侧蚀-岸坡崩滑-堵溃型泥石流两类主要的潜在链式灾害结构;从成因角度重点分析预测了链生灾害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激发、转化关系,揭示了潜在灾害链成链过程及条件,并将第一条链划分为孕育启动、演化暴发及规模扩大三个阶段;第二条链划分为物源启动、水力侵蚀、沟道堵溃和灾害放大4个阶段;针对其潜在灾害链的演化机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监测追踪、水土分治、拦停成坪和固表生植的综合防治方案,旨在达到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务东山 地质灾害 降雨 灾害链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开采引起上覆黄土斜坡裂隙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成玉祥 甘玥 陈毛宁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为探究特厚煤层开采对上覆黄土斜坡的破裂效应,以彬长矿区斜坡为例,运用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黄土斜坡中裂隙的产状和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煤层开采,在上覆黄土斜坡中产生的裂隙可分为与坡面近垂直的裂隙和与坡... 为探究特厚煤层开采对上覆黄土斜坡的破裂效应,以彬长矿区斜坡为例,运用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黄土斜坡中裂隙的产状和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煤层开采,在上覆黄土斜坡中产生的裂隙可分为与坡面近垂直的裂隙和与坡面平行的裂隙两组,表现出了明显分异性和序次;与坡面近垂直裂隙首先出现,具有拉张裂隙特征,起到了切割坡体的作用;与坡面近平行裂隙是由坡面近垂直裂隙逐渐派生的,具有剪切裂隙特征,控制着黄土斜坡中潜在滑面的形成。两组裂隙呈网状分割坡体,使斜坡土体结构碎裂化和散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斜坡 特厚煤层 地下采煤 物理模型试验 破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大明山隆起带寒武-泥盆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洋洋 付伟 +5 位作者 冯佐海 李赛赛 庞崇进 万宏宇 张润泽 李泽民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6,共12页
广西西大明山地区地处钦-杭缝合带的西南端,是研究华南板块西南缘大地构造演化的关键位置。选取西大明山地区中寒武统黄洞口组和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中的2件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黄洞口组谐和年龄数据主要集中在55... 广西西大明山地区地处钦-杭缝合带的西南端,是研究华南板块西南缘大地构造演化的关键位置。选取西大明山地区中寒武统黄洞口组和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中的2件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黄洞口组谐和年龄数据主要集中在550、750、1000、1400~1500、2470~2600 Ma;莲花山组碎屑锆石年龄呈现出3个明显的峰值,为515、750和950 Ma。两者均存有750和950~1000 Ma的主要年龄峰值,其中750 Ma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事件有关,而950~1000 Ma则反映物源区曾是Grenville期造山带的一部分。将其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碎屑锆石年龄谱系进行对比发现,西大明山地区中寒武统黄洞口组和下泥盆统莲花山组都与华夏地块具有亲缘性,推测扬子与华夏地块之间的西南界线应位于西大明山地区以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年龄 源区物质 中寒武统黄洞口组 下泥盆统莲花山组 西大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练数据量对LSTM网络学习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田远洋 徐显涛 +2 位作者 彭安帮 徐炜 殷仕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4,22,共7页
以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为研究流域,采用K-最近邻(KNN)算法模拟生成130年的气象数据,并采用SWAT模型计算各流域出口水文站的径流过程;然后分别以前5年、10年、20年、40年和80年的降雨和径流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以最后50年数据作为验证。... 以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为研究流域,采用K-最近邻(KNN)算法模拟生成130年的气象数据,并采用SWAT模型计算各流域出口水文站的径流过程;然后分别以前5年、10年、20年、40年和80年的降雨和径流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以最后50年数据作为验证。主要结果表明:LSTM网络的学习能力随着神经元数量增加不断提高,但对水文序列数据的学习则存在过拟合严重的问题;增加训练数据量,可以有效地降低LSTM网络过拟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 降雨径流 数据量 过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岩溶县生态承载力演变分析——以云南泸西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旭尧 邓艳 +3 位作者 曹建华 蒋忠诚 徐烨 梁锦桃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9-367,共9页
以云南省泸西县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弹性力、生态支撑力、生态压力3个维度将生态承载力目标分层,结合研究区石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的特点构建了岩溶石漠化县的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客观有机结合的赋... 以云南省泸西县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弹性力、生态支撑力、生态压力3个维度将生态承载力目标分层,结合研究区石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的特点构建了岩溶石漠化县的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客观有机结合的赋权方式,评价了泸西县2008-2017年生态承载力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内,生态弹性力指数波动剧烈,生态支撑力指数稳定上升,生态压力指数略有下降,生态承载力指数由0.2692增加至0.7590,由低承载力上升到较高承载力,虽然在2012年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有所下降,但是承载力整体上升明显,泸西县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所提高,可持续发展状况有所提升;受岩溶断陷盆地坡度陡、水土流失及石漠化严重等问题的制约,叠加原始粗放的耕作方式,泸西县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这仍制约着泸西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综合指标评价 岩溶贫困县 泸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岩溶断陷盆地耕地承载状况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尤跃 李旭尧 +5 位作者 姚望 李明强 邓艳 曹建华 蒋忠诚 梅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人地矛盾尤其突出。为研究云南小江流域耕地生态承载状况,以2008、2011、2014、201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足迹法和GIS技术在修正耕地产量因子的基础上从地貌分区对小江流域耕地4个节点的生态承载状况进... 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人地矛盾尤其突出。为研究云南小江流域耕地生态承载状况,以2008、2011、2014、201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足迹法和GIS技术在修正耕地产量因子的基础上从地貌分区对小江流域耕地4个节点的生态承载状况进行时空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江流域耕地生态足迹增长迅速,其中沉积平坝区、峰丛洼地区和台地槽谷区增长较快;耕地生态承载力先减后增,整体变化幅度较小;流域内除了岩溶河谷区北端耕地生态盈余以外,其余地区皆为生态赤字,对耕地的过度消耗利用,导致耕地处于高负荷状态,很不利于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自2014年开始赤字状况有所好转。整体来看,岩溶中山区和河谷区赤字状况要优于沉积平坝区、峰丛洼地区和台地槽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流域 耕地 地貌分区 生态足迹模型 耕地承载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土斜坡水平受荷桩m取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显涛 杨洵 +2 位作者 徐久燕 陈继彬 赵其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125,共7页
西南地区大量输电线路在崇山峻岭中走线,塔位多位于碎石土及破碎(或极破碎)基岩斜坡场地,该类场地中水平受荷桩m取值问题仍是工程界的一大难题。基于此,开展了4种坡度下水平受荷桩模型试验,分析不同斜坡坡度条件下碎石土场地桩身位移随... 西南地区大量输电线路在崇山峻岭中走线,塔位多位于碎石土及破碎(或极破碎)基岩斜坡场地,该类场地中水平受荷桩m取值问题仍是工程界的一大难题。基于此,开展了4种坡度下水平受荷桩模型试验,分析不同斜坡坡度条件下碎石土场地桩身位移随水平荷载的变化、桩侧土体水平抗力沿深度的变化特点,从而确定了m与泥面位移的幂函数衰减关系式;进一步参考坡度对桩侧土体抗力变化规律的影响,给出了m计算关系式中各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经现场载荷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对提高斜坡场地结构水平抗力计算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土 斜坡场地 水平受荷桩 m取值 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绝对位移值的震级估算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马美帅 王延伟 +2 位作者 汪祚赚 赵庆旭 潘代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101,共9页
快速准确地估算震级是地震预警成败的关键。初至地震波引起的地表变形可以反应出震级的大小,然而目前的震级估算方法并没有充分利用地表变形的过程信息,震级估算效果仍有改进的空间。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初始地表变形的累积绝对位移值(CAD... 快速准确地估算震级是地震预警成败的关键。初至地震波引起的地表变形可以反应出震级的大小,然而目前的震级估算方法并没有充分利用地表变形的过程信息,震级估算效果仍有改进的空间。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初始地表变形的累积绝对位移值(CAD)估算震级的方法。CAD是对加速度记录进行两次积分后,取绝对值求累积得到的。利用日本Kiban-Kyoshin Net(KiK-Net)的大量地震记录对CAD的震级估算效果进行验证,包括初至3 s P波时的震级估算和随初至地震波时长增加的震级持续估算两种验证情况,并与当前普遍采用的峰值位移(P_(d))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种情况下,CAD与震级的相关性和估算震级的准确性均明显优于P_(d)。实际震例也进一步验证了CAD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在地震预警系统中,采用CAD代替P_(d)可以获得更好的震级估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震级 累积位移绝对值 强震记录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中游流域深厚砾石层沉积特征与渗透特性
10
作者 邱潇 蒲勇 +1 位作者 张亮 李明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162,共7页
大渡河中游流域广泛分布一套物质组成复杂、沉积环境多变且工程地质性质特殊的深厚砾石层,其渗透性是制约沿线基础建设活动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野外颗分试验和室内外渗透试验,分别从渗透系数计算、水流流态、渗透性与沉积特征关系等方... 大渡河中游流域广泛分布一套物质组成复杂、沉积环境多变且工程地质性质特殊的深厚砾石层,其渗透性是制约沿线基础建设活动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野外颗分试验和室内外渗透试验,分别从渗透系数计算、水流流态、渗透性与沉积特征关系等方面对该地区深厚砾石层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砾石层主要由碎块石及角砾土组成,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较大。试验中水在较小的水力坡降下以层流方式运移,符合达西定律;在较大水力坡降下渗透表现为层流-紊流过渡阶段,此阶段渗流速度与水力坡降成幂函数关系,两个阶段渗透系数均可采用提出的经验公式估算。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深厚砾石层渗透系数计算和渗透性强弱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层 渗透特性 沉积特征 渗透系数 大渡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