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谱CT成像在肾积脓和肾积水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冬野 刘川 +1 位作者 付云锐 杨仕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目的:评价能谱CT成像各功能参数在肾积脓和肾积水鉴别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于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能谱CT扫描的中重度肾积液患者共46例,包括18例肾积脓患者和28例肾积水患者,所有患者均... 目的:评价能谱CT成像各功能参数在肾积脓和肾积水鉴别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于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能谱CT扫描的中重度肾积液患者共46例,包括18例肾积脓患者和28例肾积水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增强CT肾内积液显影时间段内行宝石能谱CT双能量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模式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及GSI浏览器获取患者肾积水液区的能谱CT 40~140 keV各层面下单光子能量图像、能谱衰减曲线、尿无机物定量及有效原子序数等特征参数图像;由公式k=(HU40/HU100)/60计算其能谱曲线斜率,对比以上参数差异。同时纳入肾积脓白细胞定量、肾积脓钙定量同能谱40 keV单能量图像上CT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将所得数据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ROC曲线对比各参数对肾积脓和肾积水鉴别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拟通过以上相关参数以确定能谱CT在二者间的诊断效能。结果:能谱CT显示肾积脓液区在40~60 keV的3个低能量层面能谱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能量越低(40 keV)差异性越大;肾积脓组的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值、噪声比数值高于肾积水组,钙离子定量低于肾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积脓混合能量CT值略大于肾积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能谱CT单能量图像和术后肾盂尿钙离子定量对患者肾积脓程度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肾盂脓尿白细胞个数(b=0.886,β=0.725,P<0.001)和肾盂脓尿钙定量(b=-75.037,β=-0.193,P=0.043)能够分别正向、负向预测能谱40 keV单能量图像上脓尿液区的CT值,并共同证实了对肾积脓诊断64.8%的预测率。ROC曲线分析表示脓尿中白细胞定量、40 keV单能量图像液性暗区的CT值、噪声比及脓尿钙离子相对定量均具有对肾积脓诊断效能,且预测效果较好。结论:能谱CT成像结合多种能谱分析技术在肾积脓和肾积水的鉴别上有着良好的预测及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脓 能谱CT成像 能谱曲线 有效原子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池持续引流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3
2
作者 文唐敏 苏俊 +6 位作者 谭嘉禾 辛元君 车旭东 梁译丹 邓杰文 杨小林 何朝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90,共7页
目的 分析腰池引流量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后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 AHC)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动脉瘤性蛛网... 目的 分析腰池引流量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后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 AHC)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AHC的患者82例。以出院半年后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为预后结局,对人口学因素、入院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严重程度、既往史、血管痉挛、腰池引流等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WFNS、Hunt-Hess、mFisher、腰池引流时间、分流依赖、脑血管痉挛、腰池引流量可影响患者预后,进一步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高评分WFNS(OR:3.25,95%CI:1.11~9.48)、mFisher高分级(OR:3.66, 95%CI:1.08~12.35)、发生分流依赖(OR:15.56,95%CI:1.22~198.57)与脑血管痉挛(OR:22.24,95%CI:3.08~160.68)是影响mRS的独立危险因素,腰池引流量(OR:0.57, 95%CI:0.40~0.82)是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面积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AUC:0.898(95%CI:0.935~0.861)];通过Bootstrap方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很好的区分能力[C-index:0.950(95%CI:0.904~0.996);校正C-index:0.934]。结论 增加腰池引流量是aSAH术后发生AHC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并可以改善SAH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腰池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无菌体液感染患者归因危险度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磊 姜道彬 +13 位作者 刘丁 郑小芳 邱荷语 吴淑梅 吴晓英 崔金兰 谢首佳 夏琴 何莉 刘晞照 舒昌惠 李荣琴 陶红英 陈泽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方法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方法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5分)和入住ICU的主要诊断为匹配条件,按1∶2比例选取未感染AB患者作为非感染组,计算AR。结果AB无菌体液感染患者住院病死率为33.3%,非感染组患者为23.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AR为10.2%(95%CI:-2.3%~22.8%)。血、脑脊液等标本来源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诊断为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感染AB后AR最高,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诊断分类同样如此。结论重症患者AB感染预后被严重高估,但ICU仍应针对AB进行积极医院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归因危险度 预后 无菌体液 多中心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咯血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琦 吴景全 +4 位作者 罗天友 吕发金 欧阳羽 黄兴涛 李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132-2135,共4页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研究咯血相关血管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因反复或大量咯血行胸部增强扫描的病例,包括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3例,支气管扩张(以下简称支扩)或慢性炎症21例,支气管肺...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研究咯血相关血管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因反复或大量咯血行胸部增强扫描的病例,包括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3例,支气管扩张(以下简称支扩)或慢性炎症21例,支气管肺癌合并支扩2例,肺内血管畸形2例,肺隔离症3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后处理技术对咯血相关血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肺癌、支扩及慢性炎症36例中,供应病灶的支气管动脉均显示异常,15例伴有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供应病灶的动脉共117支,其中支气管动脉占71.8%(84/117),10支存在异位起源,肺外体循环动脉占28.2%(33/117),其来源和数目与病灶所处位置、累及范围及胸膜病变密切相关;肺动静脉瘘1例,表现为瘤样扩张的血管囊及与其相连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支气管动脉畸形1例,表现为丰富的支气管动脉血管网伴多个动脉瘤形成;肺隔离症3例,表现为肺外体循环动脉异常分支供血病灶。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提供咯血供血动脉的来源、数目等详细数据,有效评价咯血相关血管的三维影像特征,在咯血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舒绍兵 罗金英 +3 位作者 钟建鑫 张倩 朱璨 周继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造成托槽脱落原因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观察应用直接粘贴技术的口腔正畸患者187例,粘贴托槽3 292颗。记录托槽的脱落及处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托槽的脱落率:112~〈15岁组中,男性(15.28%)高于女性(12.25%... 目的探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造成托槽脱落原因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观察应用直接粘贴技术的口腔正畸患者187例,粘贴托槽3 292颗。记录托槽的脱落及处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托槽的脱落率:112~〈15岁组中,男性(15.28%)高于女性(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18岁组中,男性(13.68%)高于女性(10.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岁组中,男性(6.60%)高于女性(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12~〈15岁组、15~〈18岁组与≥18岁组比较,前2组间托槽脱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2组分别与≥18岁组比较,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下颌牙位(15.06%)高于上颌牙位(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再次粘贴组(16.30%)高于首次粘贴组(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颌位、牙位及是否再次粘贴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正畸托槽的粘结效果,临床上必须重视这些相关因素,从而降低托槽的脱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托槽 脱落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钼靶摄影诊断 被引量:9
6
作者 欧阳羽 朱明霞 +1 位作者 李琳 唐红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37-1739,共3页
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钼靶摄影表现,以进一步认识该病并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47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钼靶摄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钼靶摄影表现分别为:肿块影20例,团片影20... 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钼靶摄影表现,以进一步认识该病并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47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钼靶摄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钼靶摄影表现分别为:肿块影20例,团片影20例,结节影3例,乳晕下导管扩张2例,阴性表现2例。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钼靶摄影表现无明显的特异性,但有一定的常见表现。仔细分析其钼靶摄影表现,并紧密结合临床病史及查体,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浆细胞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对口腔实心金属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舒绍兵 李方 +4 位作者 罗金英 张洁 钟建鑫 张倩 周继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光波对口腔实心金属器械消毒灭菌的温效、时效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污染实验法,以无菌口镜、镊子和探针为载体,用不同指示菌和HBsAg纯抗原进行污染,经不同温度、对应不同时间的光波消毒灭菌后进行采样,最后采用增菌培养和酶联免... 目的探讨光波对口腔实心金属器械消毒灭菌的温效、时效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污染实验法,以无菌口镜、镊子和探针为载体,用不同指示菌和HBsAg纯抗原进行污染,经不同温度、对应不同时间的光波消毒灭菌后进行采样,最后采用增菌培养和酶联免疫吸附法、雅培检测法来分别检测光波对细菌的灭活情况和对HBsAg抗原的破坏情况。结果光波在120℃时5 min,130℃时3 min,140℃时1 min都能彻底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在120℃时7 min,130℃时5 min,140℃时3 min都能彻底杀灭白色念珠菌;在120℃时9 min,130℃时7 min,140℃时5 min都能彻底杀灭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光波在120℃时7 min,130℃时5 min,140℃时3 min,都能有效破坏HBsAg的抗原性。经抗力实验比较,口腔自然菌比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更易灭活。结论光波能够实现对口腔实心金属器械的快速消毒灭菌,并且在器械能耐高温的前提下,温度越高则时间越短、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 消毒灭菌 实心金属器械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14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冉庆国 梁平 +4 位作者 李映良 翟瑄 周渝冬 李禄生 夏佐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539-2540,共2页
维生素K缺乏出血(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VKDB)是新生儿常见的出血疾病之一。在欧美国家VKDB的发病率为(4~25)/105,1961年美国儿科医师协会提出的新生儿使用VK预防并广泛推广,其发病率明显下降[1]。该病在我国西南地区发... 维生素K缺乏出血(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VKDB)是新生儿常见的出血疾病之一。在欧美国家VKDB的发病率为(4~25)/105,1961年美国儿科医师协会提出的新生儿使用VK预防并广泛推广,其发病率明显下降[1]。该病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病率较高,现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晚发性VKDB致颅内出血114例住院患儿的资料结合文献加以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出血 颅内出血 后遗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迟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苏俊 黄豪 +3 位作者 辛元君 吴欣桐 杨小林 何朝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5-639,共5页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IA)夹闭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delayed cerebral infarction, DC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IA)夹闭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delayed cerebral infarction, DC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共480例。其中发生DCI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共42例;未发生DCI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共438例;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DCI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P=0.029)、小动脉瘤(P=0.001)、术中动脉瘤破裂(P=0.007)及脑血管痉挛(P<0.001)是术后发生DCI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史(P=0.020)为其保护性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动脉瘤(P=0.002,OR=2.951,95%CI:1.478~5.893)、术中动脉瘤破裂(P=0.004,OR=7.829,95%CI:1.924~31.854)及脑血管痉挛(P<0.001,OR=5.919,95%CI:2.887~12.134)为术后D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妥善处理小动脉瘤,积极预防术中动脉瘤破裂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可有效防止DCI发生,从而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术 迟发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3
10
作者 肖华鑫 唐科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06-1508,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必要的营养支持,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必要的营养支持,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前、治疗后3d及7d,检测血清内毒素、hs-CRP、IL-6、IL-8、IL-10和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和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较A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下降幅度大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升高幅度大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水平和调控炎症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乌司他丁 重症急性胰腺炎 内毒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塞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车大刚 程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外伤性脑梗塞是指颅脑创伤后伴发或继发的脑梗塞,是颅脑创伤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我们回顾分析了对2006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外伤性脑梗塞,总结其临床诊治特点,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塞 临床分析 颅脑创伤患者 颅脑创伤后 2009年 临床诊治 并发症 病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6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丁玲新 梁晓芳 童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476-147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6项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比较59例ACS患者与47例健康对照组血浆血脂6项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载脂...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6项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比较59例ACS患者与47例健康对照组血浆血脂6项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的水平。结果:ACS组TC、TG、LDL-C、Apo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HDL-C和ApoA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C、TG、LDL-C、ApoB水平升高和HDL-C、ApoA1水平降低可能是ACS发病的危险因素,血脂6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ACS的发生与发展,为病情的监控和调整药物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婕 刘宏明 +2 位作者 陈云 陈冉 张景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6-701,共6页
研究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特性。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并测量其粒径电位。雄性SD大鼠分别单剂量灌胃给予吴茱萸碱和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后(按吴茱萸碱计,质量分数为250 mg/kg),在预设... 研究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特性。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并测量其粒径电位。雄性SD大鼠分别单剂量灌胃给予吴茱萸碱和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后(按吴茱萸碱计,质量分数为250 mg/kg),在预设时间点取血并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样品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用DAS 2.1.1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数据;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情况。结果显示,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和电位分别为180.10 nm和−17.90 mV。吴茱萸碱和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2.60±14.03)和(4084.31±17.21)μg/L·h,峰浓度分别为(163.40±13.27)和(616.90±21.04)μg/L。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在各个肠段的吸收均显著高于吴茱萸碱(P<0.05),且其在结肠的吸收优于其他肠段。其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45.10±6.08)×10^−5,(48.20±1.21)×10^−5、(22.10±3.18)×10^−5、(59.10±1.11)×10^−5和(90.00±3.85)×10^−5 s−1。其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有效渗透系数分别为(44.10±0.51)×10^−5、(17.21±0.77)×10^−5、(35.36±0.31)×10^−5和(40.33±0.34)×10^−5 cm/s。综上,吴茱萸碱脂质纳米粒增强了吴茱萸碱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提高了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脂质纳米粒 药代动力学 肠吸收 单向肠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霍洁 范昌碧 +1 位作者 李强 童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序贯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8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H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序贯CVVH治疗,观...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序贯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8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H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序贯CVVH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及相关临床指标,并比较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对照组治愈36例(85.71%),观察组治愈42例(91.30%),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CHE活性恢复60%的时间、住ICU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FN-γ及IL-4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4h上述炎症介质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P序贯CVVH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持续清除炎症介质,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衰竭综合救治中的临床实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霍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960-9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衰竭综合救治中的临床实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性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及瘦...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衰竭综合救治中的临床实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性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及瘦素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好转,有效性相当,且尿素氮及肌酐清除率下降相近。但观察组患者瘦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降低患者瘦素及C反应蛋白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慢性肾衰竭 瘦素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蒲元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1-154,共4页
分析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4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4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n=23)与对照组(n=23)。对照组采... 分析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4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4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n=23)与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血HCG水平。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HC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经济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手术 剖宫产 瘢痕妊娠病灶 切除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性血小板与2型糖尿病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毅 周华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383,共10页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发展,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并不鲜见。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等大血管并发症引起的血栓事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增强、纤溶障碍及高敏性血小板共同导致的...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发展,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并不鲜见。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等大血管并发症引起的血栓事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增强、纤溶障碍及高敏性血小板共同导致的血栓前状态与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高敏性血小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2型糖尿病特征性的代谢异常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氧化应激、系统性炎症反应、肥胖及血脂异常。这些代谢异常共同作用诱导形成高敏性血小板,常规抗血小板药物对糖尿病患者体内这一特征性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有限。通过研究糖尿病患者体内高敏性血小板的形成机制可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性血小板 2型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 血栓前状态 代谢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APP/PS1小鼠皮质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和老年斑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伍艳君 邬开会 +5 位作者 刘茜 王依滢 邱国平 徐进 盛华均 朱淑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皮质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α(PI3K/GSK3α)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的分布表达,以及老年斑沉积的影响。方法基因鉴定后,3月龄雄性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野生型C57小鼠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皮质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α(PI3K/GSK3α)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的分布表达,以及老年斑沉积的影响。方法基因鉴定后,3月龄雄性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野生型C57小鼠为对照组,每组6只。电针组电针百会(GV20)和双侧肾俞(BL23)14 d。治疗后,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质区老年斑数量,PI3K亚单位P85α和P110α,以及GSK3α和pS21-GSK3α等蛋白的分布和表达。结果模型组皮质区老年斑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电针组老年斑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01)。各相关蛋白主要表达于皮质神经元胞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S21-GSK3α、P110α和P85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GSK3α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pS21-GSK3α、P110α和P85α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GSK3α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调节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皮质区PI3K/GSK3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减少老年斑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糖原合成酶激酶-3α 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颅脑损伤126例救治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车大刚 程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7-1928,共2页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在神经外科急诊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由于伤情复杂、预后欠佳,在诊断与处理方面有其特殊性,需要临床医生予以特别关注。我科自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老年急性颅脑损伤126例,现总...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在神经外科急诊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由于伤情复杂、预后欠佳,在诊断与处理方面有其特殊性,需要临床医生予以特别关注。我科自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老年急性颅脑损伤12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救治分析 老年 临床医生 2009年 急诊救治 神经外科 急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纽约迈蒙尼德医疗中心学习见闻与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邬开会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4期1279-1280,共2页
在美国纽约市迈蒙尼德医疗中心妇产科3个月的研修学习期间,我在妇产科护士长与助产士、产房护士、手术室护士、母婴同室护士各个不同岗位人员的带教下分阶段学习,切实感受了美国医院的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美国纽约市迈蒙尼德医疗中心妇产科3个月的研修学习期间,我在妇产科护士长与助产士、产房护士、手术室护士、母婴同室护士各个不同岗位人员的带教下分阶段学习,切实感受了美国医院的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与大家分享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母乳喂养 不良事件 手卫生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