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生命的回归——基于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被引量:21
1
作者 袁兴中 贾恩睿 +1 位作者 刘杨靖 陈松 《风景园林》 2020年第8期29-34,共6页
生物多样性是河流生态健康的免疫系统。恢复和提升城市河流生物多样性,让生命回归河流,是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以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五源河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河流修复前生态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本底的基础上,论述五... 生物多样性是河流生态健康的免疫系统。恢复和提升城市河流生物多样性,让生命回归河流,是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以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五源河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河流修复前生态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本底的基础上,论述五源河河流生态系统修复设计技术与实践,提出生态修复的4项策略:1)河道生态恢复--三维生态空间重建;2)河岸生态修复--柔性生态河岸设计;3)河流与湿地协同--河流-湿地复合体建设;4)多功能生境恢复--生命景观河流重建。基于生物多样性提升目标,从生命景观河流修复的角度,探索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创新路径和模式。最后,评估修复后五源河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修复后的五源河河流生境类型多样,生境质量优良,生物多样性提升效果明显。生态修复实践表明,针对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更有利于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及河流景观品质的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河流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河流生境 生物多样性 五源河 海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乡村不同生境中杂草多样性研究:以蚕华山村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武帅楷 袁兴中 +2 位作者 刘红 陈鸿飞 王可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20-1427,共8页
为了解川东北传统乡村杂草多样性及特征,在研究区生境调查的基础上,记录了18种生境中的杂草种类,针对具有代表性的15种生境中的杂草群落进行定量调查,并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进行数量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进行排序。结果... 为了解川东北传统乡村杂草多样性及特征,在研究区生境调查的基础上,记录了18种生境中的杂草种类,针对具有代表性的15种生境中的杂草群落进行定量调查,并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进行数量分类,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进行排序。结果表明:(1)区内有农田、水塘、墓地和片林等多种乡村生境类型。(2)区内有杂草61科181属238种,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为优势科。(3)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将杂草群落划分为6种类型。(4)CCA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杂草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说明杂草种类、生境类型与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与TWINSPAN分类结果较为一致。研究认为在乡村原住民传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多样化生境类型维持了较高的杂草多样性,进而说明乡村生境多样化是维持乡村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杂草 生境 多样性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