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格列汀治疗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靳迺诗 董志 +2 位作者 傅洁民 曾凡新 娄伦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22-1725,共4页
目的观察DPP-4抑制剂Alogliptin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的MPO值,血清IL-8、TNF-α和GLP-2水平的影响,并探讨Alogliptin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48只,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DPP-4抑制剂Alogliptin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的MPO值,血清IL-8、TNF-α和GLP-2水平的影响,并探讨Alogliptin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48只,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治疗组(520 mg/kg),Alogliptin高、中、低剂量组(1、0.3、0.1mg/kg)。模型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对BALB/c小鼠进行灌肠,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经灌胃给予药物治疗后,观察DPP-4酶抑制剂Alogliptin对肠炎小鼠腹泻,组织形态损伤,结肠组织MPO酶活力,血清IL-8、TNF-α和GLP-2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logliptin高、中剂量组能够改善肠炎小鼠临床症状,减轻结肠黏膜损伤,显著降低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DAI评分(P<0.01),并且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MPO酶活性、血清IL-8和TNF-α的浓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Alogliptin治疗组小鼠血清GLP-2的含量较模型组和正常组都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DPP-4酶抑制剂Alogliptin能够有效抑制小鼠肠道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肠黏膜的病理性损伤,对TNBS诱导的肠炎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GLIPTIN DPP-4抑制剂 溃疡性结肠炎 三硝基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浸膏中延胡索乙素的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敏 付晓泰 +1 位作者 朱正勇 聂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中药浸膏 延胡索乙素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潘立酮长效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丽 黄华 +2 位作者 张涛 张雁翎 钟晓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伊潘立酮长效缓释微球,并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伊潘立酮PLGA微球,运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外观形态、粒径、包封率、...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伊潘立酮长效缓释微球,并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伊潘立酮PLGA微球,运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外观形态、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放等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优化得到的最佳处方工艺为油相PLGA的浓度为80 g/L,油相-水相体积比为1∶30,聚乙烯醇(PVA)浓度为1%,乳化剪切速度为10 000 r/min。以优化处方制备的伊潘立酮PLGA微球为圆球形,粒径为(24.56±0.46)μm,包封率为(81.94±1.48)%,载药量为(7.50±0.13)%。药物体外释放30 d累计释放度达86.33%。结论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伊潘立酮PLGA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高,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潘立酮 微球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乳化 溶剂挥发法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缓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宪忠 刘新 +3 位作者 聂进 付晓泰 金蜀蓉 余维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制备苦参碱缓释片,研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筛选缓释片处方,优化制备工艺,建立苦参碱缓释片释放度HPLC测定方法,测定苦参碱缓释片的累积释放度,并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结果:所制备的苦参碱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苦... 目的:制备苦参碱缓释片,研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筛选缓释片处方,优化制备工艺,建立苦参碱缓释片释放度HPLC测定方法,测定苦参碱缓释片的累积释放度,并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结果:所制备的苦参碱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苦参碱缓释片体外释药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易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缓释片 HPLC 释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奥昔布宁醇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沈丹丹 张涛 黄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研究采用乙醇注入均质法制备盐酸奥昔布宁醇质体,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用动态光散射测定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形态;水平透皮扩散试验仪考察其大鼠离体皮肤经皮渗透量。蛋黄卵磷脂、乙醇、盐酸奥昔布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研究采用乙醇注入均质法制备盐酸奥昔布宁醇质体,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用动态光散射测定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形态;水平透皮扩散试验仪考察其大鼠离体皮肤经皮渗透量。蛋黄卵磷脂、乙醇、盐酸奥昔布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45%和5%时,制备的醇质体平均粒径为(98±12)nm,包封率为(48.1±1.4)%。各种盐酸奥昔布宁制品24 h的经皮渗透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醇脂质体(盐酸奥昔布宁5%)、除去游离药物的醇脂质体(盐酸奥昔布宁2.4%)、物理混合物(盐酸奥昔布宁5%)、无水乙醇(盐酸奥昔布宁5%)、质量分数为45%的乙醇溶液(盐酸奥昔布宁5%)。研究表明醇脂质体是盐酸奥昔布宁经皮给药系统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奥昔布宁 醇脂质体 正交设计 包封率 经皮渗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腹气痛胶囊的镇痛作用及其毒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凡新 李宗祥 +1 位作者 韩宪忠 聂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46-648,共3页
目的 :研究胃腹气痛胶囊 (延胡索、厚朴、木香等 )的镇痛作用及其毒性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胃腹气痛胶囊的镇痛作用 ,并测定其急性给药毒性和给药 4周的亚急性毒性。结果 :胃腹气痛胶囊高剂量组 (6 .... 目的 :研究胃腹气痛胶囊 (延胡索、厚朴、木香等 )的镇痛作用及其毒性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胃腹气痛胶囊的镇痛作用 ,并测定其急性给药毒性和给药 4周的亚急性毒性。结果 :胃腹气痛胶囊高剂量组 (6 .2 4 9g·kg-1)给药后 4 .5h可轻微提高痛阈。给药后 2h ,胃腹气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都可显著延长扭体潜伏期 ,减少扭体次数 (P <0 .0 1)。小鼠单次口服胃腹气痛胶囊的最大耐受量为 30g·kg·d-1,这一剂量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2 1.6倍 ,相当于成人日用剂量的 2 15 .8倍。大鼠口服胃腹气痛胶囊 4周的安全剂量为 2 .0 83g·kg-1,相当于成人日用剂量的 15倍。明显中毒剂量为 10 .4 15 g·kg-1,相当于成人日用剂量的 75倍。结论 :胃腹气痛胶囊的中枢镇痛作用很弱 ,其外周镇痛作用可能与其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腹气痛胶囊 镇痛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小盒透明纸包装密封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文鹏 白晓红 +3 位作者 黎洪利 常跃 刘昌文 戴迎雪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53-55,共3页
卷烟感官质量及存贮寿命与卷烟小盒密封性密切相关,为了防止卷烟在贮存过程中水分及其它易挥发性物质的变化,按照相关方法测定了卷烟小盒的密封性及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质量变化量,分析了影响密封性的主要因素,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 卷烟感官质量及存贮寿命与卷烟小盒密封性密切相关,为了防止卷烟在贮存过程中水分及其它易挥发性物质的变化,按照相关方法测定了卷烟小盒的密封性及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质量变化量,分析了影响密封性的主要因素,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从而有效提高了卷烟小盒密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小盒 透明纸 密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在油相中溶解度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55
8
作者 薛海涛 卢双舫 付晓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449,共6页
以甲烷、二氧化碳、氮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实验为基础,观察3种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特征和规律,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机理,提出以下观点:1)原油中的烃类物质在气体溶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胶质、沥青质等大分子对气体溶解度... 以甲烷、二氧化碳、氮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实验为基础,观察3种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特征和规律,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机理,提出以下观点:1)原油中的烃类物质在气体溶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胶质、沥青质等大分子对气体溶解度的贡献很小;2)气体分子可与烃类物质分子形成加合物分子,这个过程可看成是一个表观化学反应,其反应程度可以用一个平衡常数K来描述;3)先期形成的气体-烃加合物分子对后续的气体还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这种再溶解能力可以用一个二次作用系数α来描述;4)原油的性质用地面原油的密度、原油中烃的质量分数和烃的平均分子量来表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气体溶解的其他因素,推导出气体在原油中的摩尔溶解度理论方程和气油比的理论方程。经与实验数据对比,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二氧化碳 氮气 原油 溶解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EGF和PD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廖红 董志 +3 位作者 傅洁民 朱毅 朱丽霞 刘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分为1%壳聚糖组(W/V)、2%壳聚糖组(W/V)、4%壳聚糖组(W/V)、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组(阳性对照组)、自然愈合组(模型组)...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分为1%壳聚糖组(W/V)、2%壳聚糖组(W/V)、4%壳聚糖组(W/V)、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组(阳性对照组)、自然愈合组(模型组),制备成大鼠Ⅲ度烧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原位杂交法及图像分析法检测大鼠Ⅲ度烧伤创面EGF和EGFmRNA的表达;PDGF的活性用L929细胞生物法测定。结果4%壳聚糖组(W/V)对烧伤后7、14 d创面EGF的表达、对烧伤后3、7 d创面EG-F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提高;对烧伤后3、7、14 d创面PDGF的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与自然愈合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的EGF表达和PDGF活性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表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烧伤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神经保护的作用新靶点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曾凡新 董志 +1 位作者 傅洁民 邓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84-787,共4页
许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尤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大量的弹性蛋白酶加重这些组织的损伤。脑缺血、脑出血、脑外伤等导致的脑损伤都伴有中性粒细胞向脑组织的浸润。因此,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弹性蛋白酶在脑损伤中可能也... 许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尤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大量的弹性蛋白酶加重这些组织的损伤。脑缺血、脑出血、脑外伤等导致的脑损伤都伴有中性粒细胞向脑组织的浸润。因此,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弹性蛋白酶在脑损伤中可能也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弹性蛋白酶 脑损伤 炎症反应 脑缺 血/再灌注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原油中气油体积比的模型精度 被引量:13
11
作者 薛海涛 卢双舫 +2 位作者 付晓泰 文慧俭 张斌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根据大庆油田30口探井的原油物性实测资料检验了Standing,Lasater和Vasquez-Beggs等提出的预测地层原油的气油体积比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这三个模型对大庆原油预测的符合率较低,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偏差的绝对值≤10%的数据频率分别为20... 根据大庆油田30口探井的原油物性实测资料检验了Standing,Lasater和Vasquez-Beggs等提出的预测地层原油的气油体积比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这三个模型对大庆原油预测的符合率较低,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偏差的绝对值≤10%的数据频率分别为20.0%,30.0%和43.3%;相对偏差的绝对值≥100%的数据频率分别为16.7%,6.7%和10.0%.相对比较,Vasquez-Beggs模型的准确度较高,但由于该模型对于不同重度的原油采用了2套常系数,导致了气油体积比与重度的关系曲线上出现断点,即出现了模型计算值不合理的现象.分析了产生偏差的原因,认为海、陆相原油性质差别大;模型中仅用相对密度来表征气体性质不甚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油体积比 模型精度 Standing模型 I.asater模型 Vasquez—Begg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气原油体积系数、密度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2
作者 薛海涛 卢双舫 +1 位作者 付晓泰 胡春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3-618,共6页
从理论上探讨了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过程。溶气原油的体积变化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1)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体积膨胀,这种变化可用温度系数f(t)来描述;(2)由于气体溶解在原油中导致体积膨胀,这部分体积的变化可用天然气中各组分的液态表... 从理论上探讨了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过程。溶气原油的体积变化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1)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体积膨胀,这种变化可用温度系数f(t)来描述;(2)由于气体溶解在原油中导致体积膨胀,这部分体积的变化可用天然气中各组分的液态表观摩尔体积(Vgmi)及各组分在原油中的摩尔溶解度(Ci)或气油比(RSi)来描述。利用理想溶液的体积加和原理,推导出了计算饱和原油的体积系数(B)和密度(dp)的理论方程。研究表明,将饱和原油的体积系数和密度表示为温度和各组分溶解度的函数比其他模型只用一个气体相对密度和一个总溶解气油比RS更为合理。新模型适用于常规天然气和高含非烃气的非常规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气原油 体积系数 密度 预测模型 摩尔溶解度 溶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在类固醇雌激素HPLC-MS-MS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万巧玲 阳春 +2 位作者 张智 廉鹏 易中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111,共7页
雌酮(E1)、17β雌二醇(E2)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是雌情活力最强的3种类固醇雌激素。通过响应曲面法(RSM)优化了3种雌激素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检测方法中的多离子监测反应(MRM)条件,获得E1、E2和EE2的最优碎片电... 雌酮(E1)、17β雌二醇(E2)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是雌情活力最强的3种类固醇雌激素。通过响应曲面法(RSM)优化了3种雌激素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检测方法中的多离子监测反应(MRM)条件,获得E1、E2和EE2的最优碎片电压分别为205.0、196.0和182.0V,最优碰撞能分别为43.0、51.0和54.0V。配合固相萃取(SPE)预处理技术,采用HPLC-MS-MS内标检测方法检测了重庆主城区嘉陵江水样中E1、E2和EE2的浓度。3者在该方法中的定量检测限分别为0.5、0.4和0.1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分析 液质联用 雌酮 17β一雌二醇 17α一乙炔基雌二醇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独一味不同制剂中4种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运玲 潘正 +1 位作者 张涛 邓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建立独一味不同制剂中4种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Sym-metry(3.5μm,3.5mm×100mm),柱温:25℃,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0~8min,12%~15%;8~11min,15%~27%;11~15min,27%;15~18min,... 目的:建立独一味不同制剂中4种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Sym-metry(3.5μm,3.5mm×100mm),柱温:25℃,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0~8min,12%~15%;8~11min,15%~27%;11~15min,27%;15~18min,27%~40%;18~25min,40%~48%;25~27min,60%甲醇),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5nm。结果:胡麻属苷在0.236~1.18μg、山栀苷甲酯在0.440~2.20μg、7,8-dehydropenstemoside在0.094~0.470μg、8-O-乙酰山栀苷甲酯在0.750~3.75μg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均在96%~104%之间,RSD均小于5%。结论:此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结果稳定,可作为独一味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HPLC 环烯醚萜苷 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_3肾上腺素受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_3-AR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凡新 董志 +1 位作者 傅洁民 刘晓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构建人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3-AR,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HEK293细胞使之表达该受体蛋白。方法以pENTR_ADRB3-Stop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出人β3-AR cDNA,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 目的构建人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3-AR,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HEK293细胞使之表达该受体蛋白。方法以pENTR_ADRB3-Stop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出人β3-AR cDNA,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3-AR。将该质粒转染HEK293真核细胞,通过RT-PCR检测β3-AR mRNA在HEK293细胞内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β3-AR蛋白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均证实重组质粒含有人β3-AR编码区全长。在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β3-AR的HEK293细胞中检测到了β3-AR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产物。结论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成功构建了β3-AR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AR,为进一步建立β-AR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用于筛选高效、高选择性β-AR激动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肾上腺素受体 真核表达载体 HEK29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延胡索黄连复方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宪忠 聂进 +1 位作者 付晓泰 朱正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75-676,共2页
关键词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时相变化及果糖二磷酸钠镁对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凡新 陈有香 董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 研究脑出血 (ICH)后细胞凋亡的规律及果糖二磷酸钠镁 (SMFD)的作用。方法 尾状核注射胶原酶诱导大鼠ICH模型 ,用TUNEL染色法观察ICH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SMFD的作用。结果 ICH触发了神经细胞凋亡 ,造模... 目的 研究脑出血 (ICH)后细胞凋亡的规律及果糖二磷酸钠镁 (SMFD)的作用。方法 尾状核注射胶原酶诱导大鼠ICH模型 ,用TUNEL染色法观察ICH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SMFD的作用。结果 ICH触发了神经细胞凋亡 ,造模后 6h即出现凋亡细胞 ,高峰时间在出血后 2 4~ 72h ,7d时仍有凋亡细胞存在。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海马及大脑皮质 ;SMFD可明显减少ICH后神经细胞凋亡数目 ,其作用强于相似剂量的 1,6 二磷酸果糖或硫酸镁。结论 ICH可触发神经细胞凋亡 ,2 4~ 72h细胞凋亡数目达高峰 ;SMFD对ICH后神经细胞凋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凋亡 果糖二磷酸类 硫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二磷酸钠镁对缺血突触体乳酸含量及ATP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凡新 董志 周岐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目的 :研究果糖二磷酸钠镁 (FDPM)对缺血突触体乳酸含量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正常大鼠脑突触体 ,氧糖剥夺培养建立缺血突触体模型 ,分别加 1.3mmol·L- 1硫酸镁 ,4 .0mmol·L- 11,6 二磷酸果... 目的 :研究果糖二磷酸钠镁 (FDPM)对缺血突触体乳酸含量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正常大鼠脑突触体 ,氧糖剥夺培养建立缺血突触体模型 ,分别加 1.3mmol·L- 1硫酸镁 ,4 .0mmol·L- 11,6 二磷酸果糖 (FDP)及 1.3mmol·L- 1果糖二磷酸钠镁共培养 6 0min ,测定突触体乳酸含量及Na+ K+ATP酶和Ca2 + Mg2 +ATP酶活性。结果 :FDPM可明显降低缺血突触体乳酸含量 ,升高Na+ K+ATP酶和Ca2 + Mg2 +ATP酶活性(P <0 .0 5 ) ,其作用强于FDP的作用。结论 :FDPM保护脑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脑缺血后能量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果糖二磷酸钠镁 1 6-二磷酸果糖 硫酸镁 突触体 乳酸 NA^+-K^+ATP酶 Ca^2+-Mg^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目的时程变化及果糖二磷酸钠镁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友香 董志 曾凡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 :研究脑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的时程变化 ,以及果糖二磷酸钠镁 (FDPM )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胶原酶诱导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 ,应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脑出血后NOS阳性神经元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并观察FDP... 目的 :研究脑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的时程变化 ,以及果糖二磷酸钠镁 (FDPM )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胶原酶诱导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 ,应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脑出血后NOS阳性神经元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并观察FDPM对其影响。结果 :脑出血后NOS阳性神经元2h时明显增多 ,6h有轻度下降 ,12h再度增多 ,2 4~ 72h达高峰 ,7d (16 8h)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正常。脑出血后使用 4 0 0mg·kg-1FDPM可显著减少NOS阳性神经元 ,其作用优于相似剂量的 1,6 二磷酸果糖 (FDP)和硫酸镁 ,而 133mg·kg-1的FDPM没有明显作用。结论 :脑出血后NOS活性变化呈双峰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一氧化氮合酶 果糖二磷酸钠镁 1 6-二磷酸果糖 硫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β1、β2及β3肾上腺素受体细胞株的鉴定
20
作者 曾凡新 董志 +3 位作者 傅洁民 邓杰 刘晓海 杨佳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对稳定转染有携带人β1、β2或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质粒的CHO-K1细胞(β1-CHO、β2-CHO和β3-CHO细胞)进行鉴定,以为将这几种细胞用于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和放... 目的:对稳定转染有携带人β1、β2或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质粒的CHO-K1细胞(β1-CHO、β2-CHO和β3-CHO细胞)进行鉴定,以为将这几种细胞用于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和放射性配体结合法对3种细胞进行鉴定。结果:β1-CHO、β2-CHO和β3-CHO3种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内均出现明显的棕黄色免疫阳性反应;经免疫荧光检测,3种细胞内均有明显的荧光;3种细胞提取的蛋白质经Western blot检测均出现预期的受体蛋白条带,且均可与不同浓度的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125I-cyanopindolol呈饱和结合。结论:β1-CHO、β2-CHO和β3-CHO细胞分别稳定表达有β1、β2或β3肾上腺素受体蛋白,可以用于特异性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受体 Β1肾上腺素受体 Β2肾上腺素受体 Β3肾上腺素受体 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