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ARDS患者肌肉力量改善效果评估
1
作者 范定容 周恒宇 +6 位作者 蔡莹 谭波涛 王倩倩 周凤 冉晓芸 陈晓东 沈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539-2546,共8页
目的评估在早期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肌肉力量、临床结局、远期生... 目的评估在早期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肌肉力量、临床结局、远期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及急诊重症医学病区符合SAP合并ARDS诊断的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NMES组(n=37)和对照组(n=38),排除治疗过程中死亡8例、出院3例、姑息治疗5例,最终纳入59例患者,其中NMES组29例、对照组30例。NMES组从ICU入院48 h开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额外行NMES治疗,连续7 d,每天1 h,直至患者离开ICU或因病情不适合继续康复锻炼为止。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ICU获得性虚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发生率;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score,MRC);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及膈肌增厚分数(diaphragmatic thickening fraction,DTF);随访患者出院后第1、3、6个月病死率及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结果NMES组患者ICU-AW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ICU时上肢、下肢MRC评分以及MRC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NMES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3、6个月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NMES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组当天、出ICU当天、出院当天,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无明显差异,出院后第1、3、6个月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MES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可改善SAP合并ARDS患者肌肉力量、缩短住院时间,并可能改善远期生活质量,但对膈肌功能和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CU-AW 肌力 膈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使用时机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安 李延萍 +8 位作者 邱敏 刘华宝 陈中沛 万鹏 陶杨 王辉 魏大荣 李群堂 秦娅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1-530,共10页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称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最佳切入时机及其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3月11日重庆市64例联合中药治疗的COVID-19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在首次诊断为重型/危重型COVID-1...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称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最佳切入时机及其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3月11日重庆市64例联合中药治疗的COVID-19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在首次诊断为重型/危重型COVID-19后,3 d以内(包括第3天)开始服用中药患者为早期干预组,在首次诊断为重型/危重型COVID-19后,7 d以后(包括第7天)开始服用中药患者为晚期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入组第14天,早期干预组氧合指数为292.5(252.0,351.0)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的246.0(170.0,292.5)mmHg(P=0.005)。早期干预组住院时间[(18.56±1.11)d比(24.87±1.64)d,P=0.001]、住ICU时间[(14.12±0.91)d比(20.00±1.53)d,P=0.000]及病毒核酸转阴时间[(16.77±1.04)d比(22.48±1.66)d,P=0.001]均明显短于晚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气管插管率(7.3%)较晚期干预组(30.4%)更低(P=0.028)。结论初次诊断为重症COVID-19后3 d以内(早期)予以中药治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核酸转阴时间并降低插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治疗时机 治疗效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IC-Ⅳ数据库的脓毒性心肌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
3
作者 熊斌 刘银洲 张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1-677,共7页
目的分析脓毒性心肌病(SC)的危险因素,构建与评价SC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从MIMIC-Ⅳ数据库中提取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数据,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患有SC,分为SC组和非SC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C... 目的分析脓毒性心肌病(SC)的危险因素,构建与评价SC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从MIMIC-Ⅳ数据库中提取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数据,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患有SC,分为SC组和非SC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C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正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度。结果共纳入2628例脓毒症患者,其中训练集1865例,验证集763例。训练集和验证集SC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98%比62.25%,P=0.120)。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15)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P=0.016),其余临床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患有冠心病(P=0.028)、心力衰竭(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P=0.001)、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36)、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P<0.001)、尿素氮升高(P=0.042)是SC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集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为0.759(95%CI=0.732~0.785),验证集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为0.765(95%CI=0.723~0.807);两个数据集拟合度较好(训练集P=0.075,验证集P=0.067);DCA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度。结论基于基础疾病及临床生化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SC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IC-Ⅳ数据库 脓毒症 脓毒性心肌病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ESPEN指南:共病住院患者营养支持》解读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太琴 甘秀妮 +2 位作者 高燕 张欢 阳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57-2564,共8页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的转变,致使慢性病共病成为公众健康的一大挑战。共病现象使患者病情更加复杂、营养状况不佳,给患者健康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2018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SPEN)发布了《共病住院患者...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的转变,致使慢性病共病成为公众健康的一大挑战。共病现象使患者病情更加复杂、营养状况不佳,给患者健康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2018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SPEN)发布了《共病住院患者营养支持指南》,从共病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评估、需求、监测和干预等方面提供了22项建议和4项声明。基于不断更新的研究证据,2023年6月ESPEN指南工作组对2018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即2023年《ESPEN指南:共病住院患者营养支持》,为共病住院患者提供了基于最新循证证据的营养支持建议。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并就营养筛查和评估、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能量需求量的估算、蛋白质目标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特定疾病的营养补充、早期营养支持、出院后营养支持、身体功能检测、能量和蛋白质达标量、营养支持的组织管理、基础疾病对营养支持的影响、药物或营养素相互作用、营养生物标志物共15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旨在为我国临床共病住院患者营养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共病 共病现象 营养支持 管理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联合介入取栓救治蛋白C基因突变所致高危肺栓塞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玉华 张安 +1 位作者 曾瀚庆 曹云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296,共4页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是由蛋白C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染色体遗传病,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多与外显子4~9和内含子8的突变有关。蛋白C基因突变引起的致死性肺栓塞罕见,治疗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报道1例由蛋白C基因8号外显子移码突变引起的致死性...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是由蛋白C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染色体遗传病,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多与外显子4~9和内含子8的突变有关。蛋白C基因突变引起的致死性肺栓塞罕见,治疗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报道1例由蛋白C基因8号外显子移码突变引起的致死性肺栓塞,采用体外膜氧合进行呼吸、循环支持,并成功实行介入取栓的救治经验,为该疾病的诊断及救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缺陷症 蛋白C基因 基因检测 肺栓塞 体外膜氧合 介入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使用眼罩耳塞对ICU患者谵妄及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6
作者 盛孝敏 甘秀妮 +1 位作者 张传来 李冬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3-465,471,共4页
目的探讨初期入住ICU的患者在夜间使用眼罩及耳塞对ICU谵妄发生率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对12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组,用中文版护理谵妄筛查量表(Nu.DESC—SCV)筛查谵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试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情况,通... 目的探讨初期入住ICU的患者在夜间使用眼罩及耳塞对ICU谵妄发生率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对12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组,用中文版护理谵妄筛查量表(Nu.DESC—SCV)筛查谵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试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情况,通过对视听隔离组及对照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视听隔离组谵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低于对照组(HR=0.47,95%C10.27—0.82),且两组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夜间使用遮光眼罩及隔音耳塞能有效降低ICU谵妄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罩 耳塞 ICU谵妄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7
作者 王俊莉 付显芬 +1 位作者 甘秀妮 周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作模式,由医护参与共同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患者,结合ISBAR沟通工具简化护理工作流程,使医护联合临床管理模式贯穿患者住...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作模式,由医护参与共同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患者,结合ISBAR沟通工具简化护理工作流程,使医护联合临床管理模式贯穿患者住院全程。实施前后对医护患三方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患者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实施后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短于和低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作模式的应用,能让医护之间快速准确传递信息,治疗护理更具针对性,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查房 ISBAR沟通工具 ICU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护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传来 彭远帆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106,109,共3页
目的:观察重症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保护进行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1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患者垫棉垫、尿不湿,然后随时清理大便,更换棉垫、衣被,擦拭清洁肛周等。对照组2采用单一使用气囊气管导管或卫生棉条的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重症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保护进行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1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患者垫棉垫、尿不湿,然后随时清理大便,更换棉垫、衣被,擦拭清洁肛周等。对照组2采用单一使用气囊气管导管或卫生棉条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选择性使用"气囊气管导管引流大便或卫生棉条吸引大便,同时联合康乐宝皮肤护理膜和造口粉"的方法。结果:观察组在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护理材料费用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使用"气囊气管导管引流大便或卫生棉条吸引大便,同时联合康乐宝皮肤护理膜和造口粉"的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护理干预方法,能降低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和护理材料费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大便失禁 肛周皮肤保护 护理干预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 被引量:31
9
作者 崔念奇 甘秀妮 +4 位作者 张传来 周世群 龙梦云 张恬 何成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研制适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使用的身体约束评估量表,为重症患者的身体约束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相关领域专家21人,应用德尔菲法对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评估内容进行2轮函询。结果第1、2轮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5.5... 目的研制适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使用的身体约束评估量表,为重症患者的身体约束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相关领域专家21人,应用德尔菲法对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评估内容进行2轮函询。结果第1、2轮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5.5%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和0.925;专家协调程度分别为0.359、0.359(均P<0.01)。最终形成了包含行为等级、治疗等级、肌力等级3个维度38个指标的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结论应用德尔菲法编制的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可靠性高,可作为ICU患者身体约束的评估工具,为身体约束评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身体约束 评估量表 德尔菲法 行为等级 治疗等级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相关指南和共识的质量评价与内容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睿琦 甘秀妮 +4 位作者 白雪 高汝琪 左丹 郑秋兰 张传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0,共6页
目的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相关指南和共识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并分析指南及共识中早期活动内容。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相关组织网站以及数据库,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4名评价员采用AGREEⅡ评价工具和RIGHT标准评... 目的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相关指南和共识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并分析指南及共识中早期活动内容。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相关组织网站以及数据库,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4名评价员采用AGREEⅡ评价工具和RIGHT标准评价纳入指南及共识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并对早期活动推荐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纳入4篇指南及7篇共识,1篇指南质量评价为A级,3篇指南及7篇共识为B级。早期活动的推荐内容可归纳为活动目标、活动原则、活动前风险筛查、活动实施及监测4个方面。结论纳入的指南和共识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总体一般,需要更高质量证据支持的中国本土化早期活动指南或共识,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实施早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机械通气 早期活动 指南 共识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钱玲 唐玮 +3 位作者 李冬雪 李源 杨晶慧 甘秀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9-964,共6页
目的:回顾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到2017年150名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一般资... 目的:回顾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到2017年150名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置管资料。将确诊已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肿瘤类型相同采用1∶4配对方法,选取同期留置但未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2组患者分别评分并记录。比较Caprini评分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分级和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Caprini风险评分(7.720±1.768)高于对照组(6.220±1.097);病例组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组评分≥7分以上的患者比例高达7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严重肺部疾病(OR=5.539,95%CI=1.799~17.053,P=0.003)、其他高危因素(OR=6.987,95%CI=2.105~23.196,P=0.001)、血栓史(OR=24.735,95%CI=3.624~168.822,P=0.001)3个因素是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且随着评分的增加,患者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风险随之增加。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预后价值及升高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文柯力 王鹏飞 +3 位作者 杜虎 唐彬斐 张瞾 张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2-599,共8页
目的 评估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对脓毒症患者28 d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hs-cTnT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在入住... 目的 评估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对脓毒症患者28 d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hs-cTnT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期间是否发生hs-cTnT>0.1 ng/ml分为hs-cTnT升高组和hs-cTnT非升高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及确定hs-cTnT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25例脓毒症患者,hs-cTnT升高组49例(21.8%),hs-cTnT非升高组176例(78.2%)。最大hs-cTnT对脓毒症患者28 d内预后有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95%置信区间(95%CI)为0.767(0.699~0.835),灵敏度为62.5%,特异度为79.9%(P<0.001)。hs-cTnT升高组28 d内死亡率较hs-cTnT非升高组明显增高(53.1%比17.0%,χ^(2)=26.595,P<0.001)。年龄≥75.5岁(OR=5.990,95%CI=2.143~16.742,P=0.001)、乳酸≥4.05 mmol/L(OR=4.982,95%CI=1.433~17.315,P=0.012)、氧合指数≤169.15 mmHg)(1 mmHg=0.133 kPa)(OR=5.052,95%CI=1.888~13.514,P=0.001)、B型利尿钠肽前体≥6 687.0 pg/ml(OR=5.991,95%CI=2.226~16.128,P<0.001)、纤维蛋白原≤2.87 g/L(OR=3.325,95%CI=1.175~9.404,P=0.024)与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5.5分(OR=7.631,95%CI=1.157~50.338,P=0.035)为脓毒症患者hs-cTn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TnT对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凝血异常、微血栓形成及心肌氧供需不匹配可能是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