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8024例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及地贫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69
1
作者 杜伟 欧阳小峰 +7 位作者 甘承文 郭海波 李嘉艳 周瑾 陈玲 单雪峰 曹玲 单幼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人群中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送检对象来自重庆各区、县共计8 024例样本,采用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gap single polymeras chain reaction,GSPCR)结合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人群中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送检对象来自重庆各区、县共计8 024例样本,采用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gap single polymeras chain reaction,GSPCR)结合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RDB法)同时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各组标本送检之前已在各个医院进行外周血的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细胞、血红蛋白电泳指数测定进行地中海贫血的初筛。8 024例样本男1 267例,女6 757例,0~91岁,按年龄分为儿童组(0~16岁)317例,青壮年组(17~49岁)7 552例,老龄组(50~91岁)155例。结果:8 024例样本共检出α、β地贫111 7例,比例为13.92%。α地贫479例,其中常见缺失型α地贫基因型为--SEA/αα(332例),-α3.7/αα(84例),-α4.2/αα(15例),基因型以--SEA/αα最为常见,构成比分别为69.31%、17.54%、3.13%,共89.98%;以右缺失为主,--SEA/-α3.7 5例,--SEA/-α4.2 1例。非缺失型42例,占8.76%;确定为β地贫共619例,α复合β地贫19例。β地贫基因型本次研究中共计发现12种基因型,其中最常见的突变构成类型分别为CD17(A→T)、CD41-42(-TCTT)、IVS-2-654(C→T)、CD43、TATAboxnt-28(A→T)、βE共占96.12%,其中以CDl7(A→T)位点突变所占比例最高,CAP点突变和IVS1-1点突变各1例;8 024例样本中男性1 267例,其中地贫167例(13.18%),女性6 757例其中地贫950例(14.06%),男性和女性地贫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1,P=0.433);男性α地贫77例,女性402例;男性β地贫74例,女性545例,男性检测为α地贫或β地贫与女性的2种地贫检测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604);儿童组317例确定为地贫107例(33.75%),青壮年组7 552例确定为地贫982例(13.00%),老年组155例确定地贫28例(18.06%),地贫患者各个年龄组检测阳性无统计学差异(χ2=1.711,P=0.318)。结论:重庆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中α地中海贫血以--SEA/αα基因型最为常见,β地中海贫血则以CDl7(A→T)位点的突变最为常见。同时,青壮年组地贫的危害在于青壮年为生育年龄的集中段,所以对青壮年人群进行地贫的筛查和基因诊断,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供者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复发难治血液肿瘤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林 史丽君 +7 位作者 陈姝 邓建川 周慷 罗云 张颖 沈燕 胡成琳 娄世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449-2452,共4页
目的观察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联合供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过继免疫治疗复发难治血液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行供者... 目的观察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联合供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过继免疫治疗复发难治血液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行供者CIK细胞输注的allo-HSCT后复发难治血液肿瘤患者11例临床资料,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髓系白血病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淋巴瘤4例。患者均进行亲缘allo-HSCT后给予供者CIK输注。结果移植后11例患者造血均重建,CIK细胞输注的中位次数为4(2~7)次,中位细胞总数为11.9×106/kg[(5.8~86.5)×106/kg];11例患者原发肿瘤均获完全缓解。4例移植后2~4个月再次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髓外复发1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慢粒急变1例),经供者CIK输注、停用免疫抑制剂后重获完全缓解3例。4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特发肺综合征,均为单倍型移植后原发肿瘤复发停用免疫抑制剂所致,另2例死于严重感染。总体中位生存时间9(2~53)个月;7例生存至今,生存时间12~53个月,除1例MM分子复发外,其余仍处于完全缓解。结论 allo-HSCT联合供者CIK过继免疫治疗血液肿瘤有明显效果,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进行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过继免疫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浆细胞病遗传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张萍 白凤霞 +1 位作者 罗云 娄世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重庆地区浆细胞病患者遗传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合探针(D13S319/RB1、CCND1/Ig H、p53、CKS1B/CDKN2C)对50例浆细胞病患者骨髓进行FISH检测,分析其... 目的: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重庆地区浆细胞病患者遗传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合探针(D13S319/RB1、CCND1/Ig H、p53、CKS1B/CDKN2C)对50例浆细胞病患者骨髓进行FISH检测,分析其分子遗传学异常,同时行常规染色体检查,并比较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采用FISH检测,有34例(68%)检测出分子遗传学异常,24例(48%)检出1种异常,10例(20%)同时检测出2种及以上异常。其异常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Ig H基因异位(36%),13号染色体缺失(24%)和p53基因丢失(20%);常规染色体检查只有6例患者(12%)发现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学异常检出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及分期无关。结论:FISH较常规染色体检查更易发现异常;Ig H基因异位、13q14缺失及p53基因丢失在重庆地区浆细胞病中发生率较高,p53基因丢失及13q14缺失与近期预后无明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荧光原位杂交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诱发剥脱性皮炎1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颖 娄世峰 +1 位作者 陈林 罗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86-886,共1页
报道l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诱发剥脱性皮炎的病例。患者70岁,3年多前经骨髓检查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长期予羟基脲及干扰素治疗,白细胞控制在(4-15)×10^9/L之间。此次人院诊断为慢粒急变,给予伊马替尼200mg... 报道l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诱发剥脱性皮炎的病例。患者70岁,3年多前经骨髓检查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长期予羟基脲及干扰素治疗,白细胞控制在(4-15)×10^9/L之间。此次人院诊断为慢粒急变,给予伊马替尼200mg,bid治疗。服药后即出现皮肤骚痒,服用H1受体阻断剂后好转。服药后第8天出现红皮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服药后第16天出现麻疹样药疹,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无好转,第18天出现面部及手足皮肤大面积剥脱,被迫停止伊马替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伊马替尼 剥脱性皮炎 诱发 糖皮质激素治疗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干扰素治疗 H1受体阻断剂 检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乃静滴鼻对成人高热降温疗效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凤莲 蔡均 +2 位作者 杨晓蓉 潘竹 朱静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安乃静滴鼻对成年高热患者的降温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高热患者根据不同降温方法分为3组:温水擦浴40例,安乃近滴鼻组40例和冰袋冷敷组40例,观察3组患者不同时段降温效果、舒适度、体温回升率的差异。结果:安乃静滴鼻在不同... 目的:观察安乃静滴鼻对成年高热患者的降温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高热患者根据不同降温方法分为3组:温水擦浴40例,安乃近滴鼻组40例和冰袋冷敷组40例,观察3组患者不同时段降温效果、舒适度、体温回升率的差异。结果:安乃静滴鼻在不同时段降温效果、舒适度明显优于温水擦浴和冰袋冷敷(P<0.01),而体温回升率明显低于温水擦浴和冰袋冷敷(P<0.01)。结论:安乃近滴鼻降温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同样适用于成人高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乃近滴鼻 成人 高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罗凤莲 杨晓蓉 +1 位作者 王淑华 王远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按照出院后前3个月每月一次,之后每3个月进行常规电话随访1次,时间为12个月。实验组由...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按照出院后前3个月每月一次,之后每3个月进行常规电话随访1次,时间为12个月。实验组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电话随访的同时检查对病人进行合理膳食、遵医用药情况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掌握程度、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再指导,时间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要点的掌握和落实均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增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移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干预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存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罗云 梁顺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68-1871,共4页
BK病毒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较多的研究,但仍未有明确的结论。目前诊断BK病毒感染主要依据血或尿液定量PCR结果。现在仍无有... BK病毒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较多的研究,但仍未有明确的结论。目前诊断BK病毒感染主要依据血或尿液定量PCR结果。现在仍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病毒特异的T淋巴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有一定治疗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基础及诊治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K病毒 出血性膀胱炎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CIK细胞抗骨髓瘤细胞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云 白凤霞 +1 位作者 张萍 娄世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6-988,991,共4页
目的:研究负载骨髓瘤细胞裂解物的健康供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1er cells,CIK)体外对骨髓瘤U266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健康供者单个核细胞100 ml用... 目的:研究负载骨髓瘤细胞裂解物的健康供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1er cells,CIK)体外对骨髓瘤U266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健康供者单个核细胞100 ml用于体外培养,选取贴壁细胞进行DC细胞培养,悬浮细胞用于CIK细胞培养,DC细胞培养7日后用骨髓瘤U266细胞裂解物致敏,然后与CIK细胞共培养7日,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共培养细胞对U266细胞杀伤作用。结果:CIK细胞大部分形态为圆形,少数梭形,DC细胞有典型细胞突起,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的CIK细胞高表达CD3,培养后CD3和CD56共表达细胞明显升高,在致敏后DC细胞表达CD86、CD80,共培养细胞对U266细胞杀伤作用强于单独CIK细胞作用。结论: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健康供者DC-CIK细胞能显著提高对瘤细胞的杀伤性,在患者干细胞移植后是否可应用以清除残留病变,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树突状细胞 免疫疗法 过继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毒素IL-3-PE38KDEL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沈燕 陈妤 娄世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362-1364,共3页
目的:制备具有杀伤活性的新型抗白血病免疫毒素。方法: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rogalac-top yranoside,IPTG)的诱导下,高效表达免疫毒素IL3-PE38KDEL,采用细胞毒性实验,对毒素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毒素IL3-PE... 目的:制备具有杀伤活性的新型抗白血病免疫毒素。方法: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rogalac-top yranoside,IPTG)的诱导下,高效表达免疫毒素IL3-PE38KDEL,采用细胞毒性实验,对毒素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毒素IL3-PE38KDEL以包涵体形式为主高效表达,该蛋白具有较好的毒素活性。结论:免疫毒素IL3-PE38KDEL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其作为抗白血病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3 假单胞菌外毒素 免疫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低剂量Bu+Cy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姝 李文 +5 位作者 罗云 周慷 张颖 陈林 邓建川 娄世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442-2445,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减低剂量Bu+Cy预处理方案在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减低剂量Bu+Cy预处理方案:马利兰4 mg/(kg·d),3 d;环磷酰胺50 mg/(kg·d),2 d;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 mg/(kg·d),2/4 ... 目的观察采用减低剂量Bu+Cy预处理方案在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减低剂量Bu+Cy预处理方案:马利兰4 mg/(kg·d),3 d;环磷酰胺50 mg/(kg·d),2 d;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 mg/(kg·d),2/4 d。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共15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变1例。结果①造血重建:患者均顺利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2(10~17)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5(12~27)d。30 d行短串联重复序列复合扩增(STR-PCR)检测均为完全嵌合型。②移植相关并发症:15例患者中6例(40.0%)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中Ⅰ度2例,Ⅱ度4例,无Ⅲ~Ⅳ度;8例(53.3%)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其中广泛型2例,局限型6例;3例(20.0%)出血性膀胱炎;4例(26.7%)血巨细胞病毒感染。③复发及生存情况:随访中位时间15.4(6~30)个月,1例(6.7%)移植相关死亡,2例(13.3%)血液学复发,余12例(80.0%)无病存活6~30个月。结论减低剂量Bu+Cy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快,移植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且预处理相关死亡率低,是治疗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云 娄世锋 +3 位作者 陈姝 陈林 周慷 邓建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8-950,共3页
目的:研究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及拓扑替康(Top)联合应用(FA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Flu25mg(/m^2·d)静脉滴注30min,d1~5;Ara-C1~2g(/m^2·d)静脉滴注4h,d1~5;Top1.2mg(/m^2·d)... 目的:研究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及拓扑替康(Top)联合应用(FA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Flu25mg(/m^2·d)静脉滴注30min,d1~5;Ara-C1~2g(/m^2·d)静脉滴注4h,d1~5;Top1.2mg(/m^2·d)静脉滴注2h,d1~3;在WBC<1×10~9个/L时用G-CSF5μg(/kg·d)直至WBC>4×10~9个/L共治疗9例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结果:9例患者6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发热、腹泻、轻度肝损伤等。结论:FA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用于治疗其他化疗方案无效的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为患者赢得了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氟达拉滨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丽君 陈林 周陈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lnpho.ma,NH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85例NHL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随访14(1~59)个月,通过与已知的预后参...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lnpho.ma,NH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85例NHL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随访14(1~59)个月,通过与已知的预后参数进行对比,探讨Hs—CRP对该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血清基础Hs—CRP水平≥4mg/L较Hs—CRP水平〈4mg/l患者的无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更短(P〈0.05),Hs—CRP水平≥4mg/L较Hs—CRP水平〈4mg/L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al,OS)亦更短(P〈0.05)。治疗后早中期Hs—CRP水平与OS、PFS无显著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基础Hs—CRP可作为NHL患者复发以及生存的一个重要预后参数(P〈0.05)。结论:治疗前基础Hs—CRP水平可作为NHL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生物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丽君 陈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尽管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总体预后有所改善,但仍有大约三分之一患者属于难治性/复发性DLBCL,这是导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治疗难治性/复发性DLBCL的方法仍以大剂量化疗以... 尽管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总体预后有所改善,但仍有大约三分之一患者属于难治性/复发性DLBCL,这是导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治疗难治性/复发性DLBCL的方法仍以大剂量化疗以及对无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high-dose chemotherapy-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HD-ASCT)为主。但对于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rituximab-CHOP,R-CHOP)治疗后无反应的难治性DLBCL患者进行HD-ASCT,预后极差。因此,如何提高难治性/复发性DLBCL患者总生存期成了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治疗方面对难治性/复发性DLBCL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难治性 复发性 大剂量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例疗效分析
14
作者 陈林 娄世锋 +4 位作者 罗云 张颖 周慷 陈姝 曾翰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84-885,共2页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多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的患者,非血缘供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近年来国际国内骨髓供体登记处的迅速扩容和有效协作,HLA高分辨率基因学配...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多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的患者,非血缘供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近年来国际国内骨髓供体登记处的迅速扩容和有效协作,HLA高分辨率基因学配型技术的进展,使得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日益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移植选择。本科室自2003年8月率先在重庆市开展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 细胞移植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非血缘 疗效分析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诱导TF-1细胞凋亡及其对SALL4基因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王兰 喻依川 +2 位作者 傅雷华 胡成琳 陈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5-789,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诱导人红系白血病细胞株TF-1凋亡的作用,及其对Sall4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2)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3)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4)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诱导人红系白血病细胞株TF-1凋亡的作用,及其对Sall4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2)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3)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4)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率。(5)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6)RT-PCR检测Sall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硼替佐米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TF-1细胞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和48 h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a substance,IC50)分别为52 nmol/L和27 nmol/L。(2)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皱缩变小,细胞密度明显下降。(3)电镜下观察可见凋亡小体。(4)Annexin V-FITC检测显示随着硼替佐米作用浓度的增加,凋亡率增加,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5)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随着硼替佐米作用时间的增加,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而G0/G1和S期细胞比例则逐渐减少,呈时间依赖关系(P<0.05)。(6)RT-PCR结果示Sall4基因在TF-1细胞上高表达,并随着硼替佐米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Sall4 mRNA与β-actin mRNA表达量的积分光密度比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ratio,V/B)水平下降(P<0.05)。结论:硼替佐米能抑制TF-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Sall4基因在TF-1细胞株上高表达,并随着硼替佐米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表达水平下降,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TF-1细胞株 细胞凋亡 Sall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GM-CSF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16
作者 张萍 娄世锋 周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52-654,659,共4页
目的:研究131I-GM-CSF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机制。方法:采用体外放射免疫治疗模型,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等方法,研究131I-GM-CSF辐射一定时间后HL-60/ADM细胞的凋亡率、凋亡形态学上的改变、相关基因的表... 目的:研究131I-GM-CSF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机制。方法:采用体外放射免疫治疗模型,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等方法,研究131I-GM-CSF辐射一定时间后HL-60/ADM细胞的凋亡率、凋亡形态学上的改变、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结果:显示131I-GM-CSF可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在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HL-60/ADM细胞超微结构明显破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ax表达上调,Bcl-2、Bcl-xl表达下调。结论:131I-GM-CSF作为放射导向治疗药物能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具有抗白血病的作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与开放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转换孔(MPT)、降低线粒体膜电位(MTP),上调Bax,下调Bcl-2、Bcl-xl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GM-CSF 细胞凋亡 放射导向治疗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GM-CSF与^(131)I-anti-CD45分别作用于HL60细胞的比较
17
作者 娄世锋 张萍 周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为了比较相同放射性浓度下的131I-GMCSF和131I-anti-CD45对HL6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诱导凋亡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我们采用体外放射免疫导向治疗(RIT)模型,用MTT法比较131I-GMCSF和131I-anti-CD45对HL6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nnexin... 目的:为了比较相同放射性浓度下的131I-GMCSF和131I-anti-CD45对HL6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诱导凋亡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我们采用体外放射免疫导向治疗(RIT)模型,用MTT法比较131I-GMCSF和131I-anti-CD45对HL6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nnexin V/PI双染法测两处理组的早期凋亡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131I-GMCSF和131I-anti-CD45对HL6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非常接近,当放射性浓度≥18.5×108Bq/L时两处理组的HL60细胞存活率都显著下降,两组都能明显诱导HL60细胞凋亡,能显著引起HL60细胞周期发生G2/M期阻滞,两者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GM-CSF作为载体代替通常用的鼠型单克隆抗体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是可行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导向治疗 细胞凋亡 GM-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中毒致染色体复杂核型异常1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罗云 张萍 娄世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099-1100,共2页
目的:提高对苯中毒病例造血毒性及骨髓染色体改变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苯中毒患者诊断及骨髓形态和染色体改变,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骨髓形态为多系病态造血,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呈复杂核型改变。结论:苯中毒可引起骨髓... 目的:提高对苯中毒病例造血毒性及骨髓染色体改变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苯中毒患者诊断及骨髓形态和染色体改变,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骨髓形态为多系病态造血,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呈复杂核型改变。结论:苯中毒可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改变表现多样,其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报道
19
作者 罗云 曾瀚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92-292,共1页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进行性双下肢无力 慢性硬膜下积液 结核性脑膜炎 双下肢麻木 大小便障碍 病例资料 抗痨治疗 自行停药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Q-GM-CSF免疫脂质体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20
作者 张颖 娄世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目的:制备DHAQ-GM-CSF免疫脂质体并观察其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杀伤作用,为探索临床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逆向蒸发法制备DHAQ脂质体、戊二醛交联法偶联GM-CSF和DHAQ脂质体... 目的:制备DHAQ-GM-CSF免疫脂质体并观察其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杀伤作用,为探索临床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逆向蒸发法制备DHAQ脂质体、戊二醛交联法偶联GM-CSF和DHAQ脂质体制备GM-CSF免疫脂质体,MTT法测定其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率。结果:DHAQ-GM-CSF免疫脂质体对HL60的细胞毒作用显著强于DHAQ脂质体和DHAQ,免疫脂质体作用后细胞超微结构破坏,形成大量凋亡小体。结论:成功制备并鉴定了GM-CSF-DHAQ免疫脂质体,其对HL60细胞具有靶向性杀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脂质体 免疫导向治疗 白血病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