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心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及介导VEGF基因转染大鼠心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志刚 凌智瑜 +10 位作者 冉海涛 任红 黄爱龙 黄晶 刘杞 赵春景 唐海林 宫琳 蒲世玉 彭明利 钱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心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介导VEGF基因转染大鼠心肌的有效性。方法  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取 3只采用超声波在鼠胸壁破坏微泡造影剂 ,观察对心肌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将另 15只急性心肌梗死 3天后的雄...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心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介导VEGF基因转染大鼠心肌的有效性。方法  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取 3只采用超声波在鼠胸壁破坏微泡造影剂 ,观察对心肌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将另 15只急性心肌梗死 3天后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3组 ,每组 5只。第一组采用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的方式 ,将pcD2 VEGF12 1基因转染大鼠心肌至造影剂不再显影 (约 6min) ;第二组尾静脉输入同等剂量携pcD2 VEGF12 1基因的造影剂 ;第三组为对照。 2周后 ,取缺血心肌组织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超声波破坏微泡造影剂能使心肌组织充血 ,产生大量空泡 ,并有部分心肌细胞坏死。采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 ,能明显增强大鼠心肌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 超声微泡造影剂能明显增强对组织的空化效应 ,其介导的VEGF基因治疗是一种无创、新型、高效的基因转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组织 超声微泡造影剂 大鼠 转染 介导 VEGF基因 生物学效应 雄性 基因转移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环糊精分子包合物的构建和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艺 梅虎 +3 位作者 赵春景 王红 罗文 张景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7-1202,共6页
构建、优化和计算机模拟可增溶姜黄素(CCN)的环糊精分子包合物(CCIC)。采用研磨法制备CCIC,显微观察法、差示量热扫描法、红外光谱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以溶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化CCIC的制备工艺。用计算机进行CCIC的分子结... 构建、优化和计算机模拟可增溶姜黄素(CCN)的环糊精分子包合物(CCIC)。采用研磨法制备CCIC,显微观察法、差示量热扫描法、红外光谱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以溶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化CCIC的制备工艺。用计算机进行CCIC的分子结构模拟。结果表明:CCIC最优制备工艺为包合投料比(摩尔比)为1∶1,研磨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1.5 h。最优化处方工艺下姜黄素溶解度较游离药物提高了3.82×10~4倍。分子模拟结果显示分子包合可降低包合系统能量。因此,可成功构建、优化和计算机模拟CCIC,其溶解度较CCN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分子包合物 构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对龙胆草提取物的包合工艺及掩味作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睿 谭群友 +3 位作者 柳珊 赵春景 杨帆 张景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 cyclodextrin,HP-β-CD)对龙胆草提取物的包合工艺及掩味作用。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龙胆草提取物/HP-β-CD包合物,以包合物的苦味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通过差示扫...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 cyclodextrin,HP-β-CD)对龙胆草提取物的包合工艺及掩味作用。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龙胆草提取物/HP-β-CD包合物,以包合物的苦味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提取物用量为5 mg/ml,HP-β-CD用量为20%(W/V),研磨时间为25 min,水浴温度为55℃,水浴时间为6h时,包合效果较好,掩味效果较好。DSC及UV法确证形成了包合物。结论:HP-β-CD可与龙胆草提取物形成包合物,包合物对龙胆草液体制剂有很好的掩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草提取物 HP-β-环糊精 包合物 掩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钱妍 魏来 赵春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合用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给予异烟肼和利福平(各75mg.kg-1)用药4wk制备肝损伤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番茄红素(10、20、30mg.kg-1),4wk后测定大鼠血清中...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合用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给予异烟肼和利福平(各75mg.kg-1)用药4wk制备肝损伤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番茄红素(10、20、30mg.kg-1),4wk后测定大鼠血清中AST和ALT含量、肝脏指数,以及肝组织匀浆中的MDA、GSH的含量和SOD的活性,并作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番茄红素能降低肝脏指数(P<0.05)、降低大鼠血清AST和ALT的含量、降低大鼠肝匀浆中的MDA、增加肝匀浆中GSH、升高SOD(P<0.05或P<0.01),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程度,缓解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番茄红素对INH和RFP合用所致的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番茄红素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肝损伤 异烟肼 利福平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CCl_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赵春景 魏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5-627,共3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用小剂量、大剂量葛根素(4 0mg/kg、2 0 0mg/kg)干预,测定大鼠血清中AST、ALT含量,肝脏指数,以及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的SOD活性、...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用小剂量、大剂量葛根素(4 0mg/kg、2 0 0mg/kg)干预,测定大鼠血清中AST、ALT含量,肝脏指数,以及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的SOD活性、MDA量,并作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葛根素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ST、ALT的含量(P <0 0 5 ) ,降低肝脏指数(P <0 0 5 ) ,降低大鼠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的MDA(P <0 0 5 ) ,升高SOD(P <0 0 5 ) ,能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程度,缓解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 葛根素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肝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分子包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艺 杨林 +2 位作者 赵春景 王红 张景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31-2634,共4页
目的对大鼠口服给予姜黄素羟丙基一B一环糊精包合物,建立姜黄素分子包合物中药物含量的体内测定方法,并考察分子包合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以乙酸乙酯萃取处理,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浓度,色谱柱为HypersilODS(4.6mm&... 目的对大鼠口服给予姜黄素羟丙基一B一环糊精包合物,建立姜黄素分子包合物中药物含量的体内测定方法,并考察分子包合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以乙酸乙酯萃取处理,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浓度,色谱柱为HypersilODS(4.6mm×250mm,5μm),内标为尼群地平,流动相为乙腈.5%冰醋酸溶液(55:45),体积流量为1mlMmin,柱温为30℃,测定波长为430nm。结果姜黄素质量浓度为20.4—204ng/mL时,姜黄素和内标的峰面积比(y)与姜黄素的质量浓度(C)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127C+0.1744(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95%。分子包合物在大鼠体内Cmax,Tmax和t1/2分别为95.05mg/L,10min和21.67rain。结论高效液相法准确度高,可操作性强,可用于姜黄素分子包合物的体内含量测定。羟丙基一β一环糊精包合姜黄素提高了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包合物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钱妍 赵春景 +1 位作者 张桂蓉 姜成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9-61,64,共4页
目的: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与已上市的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周期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药物和参比药物各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 目的: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与已上市的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周期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受试药物和参比药物各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的受试药物与参比药物的Cmax分别为(3.206±0.498)μg/ml、(3.255±0.436)μg/ml;tmax分别为(0.931±0.307)h、(0.903±0.322)h;AUC0 ̄36分别为(23.780±4.986)(μg·h)/ml、(23.934±5.625)(μg·h)/ml;AUC0 ̄∞分别为(24.510±5.189)(μg·h)/ml、(24.684±5.973)(μg·h)/ml;受试药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9±29.1)%。结论:经统计学分析,两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胶囊 生物等效性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雷婷婷 罗文 +2 位作者 赵华 何丹 张景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研究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neostigmine bromide multivesicular liposomes,NB-MVLs)与溴新斯的明(neostigmine bromide,NB)注射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12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次皮下注射给予SD大鼠N... 目的研究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neostigmine bromide multivesicular liposomes,NB-MVLs)与溴新斯的明(neostigmine bromide,NB)注射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12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次皮下注射给予SD大鼠NB-MVLs或NB注射剂(0.15 mg/k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NB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 NB-MVLs与NB注射剂给药后,测得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35.56±4.62)mg·h·L-1和(15.97±5.22)mg·h·L-1,峰浓度(Cmax)分别为(2.49±0.31)mg/L和(4.61±0.91)mg/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40±0.89)h和(0.45±0.11)h,半衰期分别为(15.14±6.81)h和(1.79±0.27)h,AUC0-t、AUC0-∞及Cmax采用DAS 2.1.1软件进行双单侧t检验和[1-2α]90%可信区间考察,Tmax采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NB-MVLs与NB具有生物不等效性。结论将NB制成多囊脂质体后,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释放药物平稳缓慢,NB-MVLs与NB具有生物不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新斯的明 多囊脂质体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的包封率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文 赵春景 +2 位作者 熊华蓉 李艺 张景勍 《激光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3,共2页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的包封率。方法:通过离心法分离游离药物,测定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溴新斯的明浓度在80至56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016C至0.0089,r=...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的包封率。方法:通过离心法分离游离药物,测定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溴新斯的明浓度在80至56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016C至0.0089,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96%,RSD为1.88%(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溴新斯的明 多囊脂质体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沙芬咀嚼胶给药系统的制备和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娟 谭群友 +3 位作者 李艺 刘碧林 赵春景 张景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筛选出最佳的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DM)咀嚼胶制剂处方,制备制剂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咀嚼胶制剂,压片法制备DM咀嚼胶制剂。结果:正交设计优化后的DM咀嚼胶制剂最佳处方为:胶基、阿斯巴甜、薄荷脑和香精的... 目的:筛选出最佳的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DM)咀嚼胶制剂处方,制备制剂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咀嚼胶制剂,压片法制备DM咀嚼胶制剂。结果:正交设计优化后的DM咀嚼胶制剂最佳处方为:胶基、阿斯巴甜、薄荷脑和香精的用量分别为90%、3%、0.5%和0.2%。结论:DM咀嚼胶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沙芬 咀嚼胶给药系统 制备工艺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宗杰 郑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缓释片与对照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采用双周期2制剂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盐酸氨溴索缓释片和对照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等效性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缓释...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缓释片与对照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采用双周期2制剂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盐酸氨溴索缓释片和对照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等效性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缓释片与对照制剂的Cmax分别为78.19±11.60和77.26±18.50 ng/ml,Tmax分别为5.00±1.16和5.00±1.16 h,AUC(0~36h)分别为1234.70±58.50和1150.10±265.48(ng/ml).h,AUC(0-inf)分别为1505.74±208.10和1381.25±364.37(ng/ml).h。Cmax,AUC(0~36h),AUC(0-in)f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76.8%~125.6%,87.5%~109.1%,101.4%~120.3%。结论:试验制剂与对照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3.4±35.3)%,试验制剂与对照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生物等效性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日1次美斯地浓缓释片体内药代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
12
作者 罗文 谭群友 +3 位作者 熊华蓉 王睿 赵春景 张景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822,共5页
目的研究美斯地浓缓释片在兔体内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6只兔采用自身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美斯地浓缓释片和普通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美斯地浓... 目的研究美斯地浓缓释片在兔体内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6只兔采用自身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美斯地浓缓释片和普通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美斯地浓浓度。结果单次口服缓释片和普通片后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分别为(6±0)和(2±0)h;Cmax分别为(14.446±0.279)和(17.944±0.919)μg.L-1;T 12分别为(5.449±2.779)和(2.733±0.652)h;AUC0-t分别为(231.076±4.408)和(196.127±4.009)μg.h.L-1;AUC0-∞分别为(254.644±6.49)和(198.385±3.934)μ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17.3±11.0)%。多次口服缓释片和普通片达稳态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8.391±0.16)和(25.477±0.177)μg.L-1;Cmin分别为(3.421±0.186)和(6.612±0.254)μg.L-1;Cav分别为(12.99±0.055)和(16.088±0.132)μg.L-1;AUCss分别为(155.881±0.655)和(193.057±1.591)μg.h.L-1;DF分别为(1.152±0.012)和(1.173±0.019),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6.7±6.4)%。结论美斯地浓缓释片与普通片两种制剂生物等效,且美斯地浓缓释片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斯地浓 缓释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体内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
13
作者 刘湘 赵春景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72-73,75,共3页
  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1],全球感染HBV人数已经超过4亿,而我国又处于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区,其中HBSAg的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14%.目前的研究表明,HBV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直接或间接地改变肝脏细胞的结构...   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1],全球感染HBV人数已经超过4亿,而我国又处于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区,其中HBSAg的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14%.目前的研究表明,HBV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直接或间接地改变肝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发肝脏细胞的凋亡、坏死或癌变.其中,HBV X基因所编码蛋白HBx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调节因子,它通过调节转录活性、信号传导途径、基因毒性压力反应、蛋白质降解等方式,不仅影响HBV的复制和增殖,而且影响到宿主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癌变.本文将就HB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镁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玉方 赵春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76-1678,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镁(Magnesium tanshinone Ⅱ A sulfonate,MTS)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将成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葡萄糖溶液对照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丹参...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镁(Magnesium tanshinone Ⅱ A sulfonate,MTS)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将成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葡萄糖溶液对照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丹参酮ⅡA磺酸镁低、中、高剂量组。结扎后5min通过尾静脉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并于4h后测定大鼠心肌梗死范围以及血清和心肌组织中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丹参酮ⅡA磺酸镁能剂量依赖性降低模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phos phokinase,CK)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活性;减少心肌梗死范围;提高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同时降低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镁对急性心肌梗死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镁 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