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1(ADAR1)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余钱 尹晓玲 张献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4-478,共5页
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1(ADAR1)是一种作用于双链RNA(dsRNA)使腺苷脱氨基产生肌苷(A-to-I)的酶,其RNA编辑依赖作用和非RNA编辑依赖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人类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ADAR1在实体肿瘤中过表达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识别促进... 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1(ADAR1)是一种作用于双链RNA(dsRNA)使腺苷脱氨基产生肌苷(A-to-I)的酶,其RNA编辑依赖作用和非RNA编辑依赖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人类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ADAR1在实体肿瘤中过表达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识别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其中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呈阳性的肿瘤细胞对ADAR1缺失具有独特的易感性。因此,在ISG呈阳性肿瘤细胞中靶向ADAR1成为增强肿瘤免疫疗法或克服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抵抗的新方法。而ADAR1 p150亚型的左手螺旋DNA(Z-DNA)特异性和左手螺旋RNA(Z-RNA)特异性Zα结构域可能成为特异性的作用靶点,在实体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R1 p150亚型 肿瘤免疫治疗 新靶点 Zα结构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例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庄秀芬 张幸平 +3 位作者 郭慧琳 张玲 甘露 邓红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107例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科行术后放射治疗的10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年龄、绝经情况、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激素受... 目的:回顾性研究107例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科行术后放射治疗的10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年龄、绝经情况、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激素受体表达、内分泌治疗疗效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平均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survival,DFS)分别是90.3月和74.8月。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的因素是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P值均<0.05);而患者年龄、绝经状况、激素受体表达和内分泌治疗与否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性影响(P值均>0.05)。结论:原发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年龄、绝经状况、激素受体状态和内分泌治疗与否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综合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慧琳 张献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MCF-7乳腺癌细胞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MCF-7乳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利用MTT方法研究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观察在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情况下,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MCF-7乳腺癌细胞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MCF-7乳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利用MTT方法研究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观察在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情况下,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的改变;利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白藜芦醇对MCF-7乳腺癌细胞中ERK1/2与AKT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能够明显降低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该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关系。在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情况下,白藜芦醇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效应能明显抑制,PD98059可明显减轻该效应。同时,白藜芦醇明显增加p-ERK1/2蛋白表达,降低p-AKT表达水平,但对ERK1/2与AKT蛋白表达无改变。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有效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该效应与白藜芦醇对ERK1/2及AKT信号途径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MCF-7乳腺癌细胞 增殖 ERK1/2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AT2通过抑制HIF-1α表达增强肾癌Caki-1细胞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曹进 张献全 +2 位作者 曾维威 宋梦龙 王关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转染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spermidine/spermine N1-acetyltransferase 2,SSAT2)在低氧条件下对肾癌Caki-1细胞增殖、凋亡和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经X-treme GENE HP介导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D)/V5-His-SSAT2... 目的探讨转染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spermidine/spermine N1-acetyltransferase 2,SSAT2)在低氧条件下对肾癌Caki-1细胞增殖、凋亡和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经X-treme GENE HP介导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D)/V5-His-SSAT2转入肾癌Caki-1细胞,细胞在1%氧浓度下培养,Western blot法检测SSAT2蛋白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死亡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以及不同浓度阿霉素对细胞的抑制率。结果 SSAT2成功转入肾癌Caki-1细胞,与空白细胞组及空载体组比较,转染SSAT2组HIF-1α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均增加(P<0.05)。阿霉素浓度为2μg/ml时,转染组细胞抑制率可达(67.5±3.7)%,对空白细胞和空载体细胞的抑制率为(54.7±8.4)%、(56.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转染SSAT2可以通过下调HIF-1α蛋白表达,减少肾癌细胞的增殖,增加肾癌Caki-1细胞的凋亡率、坏死率和对阿霉素的敏感性,针对SSAT2的基因治疗可能成为逆转肾癌耐药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 缺氧诱导因子-1Α 肾肿瘤 肿瘤细胞 培养的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与HIF-1α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曾维威 张献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中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spermidine/spermine-N1-acetyltrans-ferase2,SSAT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88只成年SD...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中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spermidine/spermine-N1-acetyltrans-ferase2,SSAT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88只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40)和心肺复苏组(n=40)。其中假手术组和心肺复苏组再分为1、8、24、48、72 h 5个亚组,每亚组8只。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脑组织中HIF-1αmRNA和HIF-1α、SSAT2蛋白的表达。结果 SSAT2的表达在复苏后明显降低,1 h[(0.314±0.027),P<0.01]表达最低,随后逐渐升高(P<0.01),至72 h[(0.731±0.024),P>0.05]时回升到正常对照组水平(0.736±0.02),而假手术组SSAT2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HIF-1αmRNA的表达在复苏后1 h[(0.245±0.021),P<0.05]时降低,但8 h[(0.430±0.019),P<0.05]时明显增强,后24 h[(0.387±0.018),P<0.05]、48 h[(0.385±0.019),P<0.05]下降,至72 h时回落到正常对照组水平(0.343±0.022);但HIF-1α蛋白在复苏后1 h[(0.755±0.012),P<0.01]显著增高,随后逐渐下降(P<0.01),至72 h[(0.033±0.002),P<0.01]时仅轻度增高,而在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能检测出HIF-1α表达。SSAT2表达与HIF-1α表达在复苏后72 h内呈负性相关(r=-0.945,P<0.01),SSAT2表达与HIF-1αmRNA表达在复苏后8~48 h呈负相关(r=-0.614,P=0.01)。结论在心肺复苏后一定时间内,大鼠脑组织SSAT2表达减弱,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两者呈负相关表达,提示SSAT2对HIF-1α蛋白、HIF-1αmRNA可能起负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 缺氧诱导因子-1α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 心肺脑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治疗胰腺癌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6
作者 曾维威 张献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对可切除胰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MEDLINE、EBM、CBM数据库及ASCO论文集检索1969年至2011年相关文献。Jadad质量记分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治疗组为可切除胰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组仅...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对可切除胰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MEDLINE、EBM、CBM数据库及ASCO论文集检索1969年至2011年相关文献。Jadad质量记分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治疗组为可切除胰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组仅行根治性手术,Meta分析评价两组生存率(1、3、5年)及无病生存率(1、3、5年)的差异。结果:6项研究入选,共101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15例,对照组50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1年生存率提高4%(P=0.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8%(P=0.001)、6%(P=0.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提高23%(P<0.000 01)、8%(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无瘤生存率提高3%(P=0.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手术相比,辅助化疗可提高胰腺癌根治术后的3、5年生存率和1、3年无瘤生存率,但不能提高1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辅助化疗 META分析 生存率 无瘤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STAT3基因对结肠癌细胞sw620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施露 张献全 +2 位作者 蒋国燕 李华 达利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构建针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小RNA干扰表达质粒,利用该质粒特异性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中STAT3基因的表达,观察RNA干扰STAT3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凋亡... 目的 :构建针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小RNA干扰表达质粒,利用该质粒特异性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中STAT3基因的表达,观察RNA干扰STAT3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针对STAT3基因的干扰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克隆到pGenesil-1质粒表达载体中,命名为p-shSTAT3。质粒转染sw620细胞48 h后,利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TAT3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利用Hochest 33258染色对转染后sw620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检测;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STAT3基因调控相关的凋亡信号通路中的p53、Caspase 3、Bax、Bcl-XL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转染STAT3干扰质粒能在细胞水平上有效抑制sw620细胞中STAT3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P=0.000)。Hochest 33258染色表明在sw620细胞中干扰掉STAT3基因的表达能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P=0.000),乱序对照对细胞无明显的凋亡促进作用(P=0.218)。对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后发现,在sw620细胞中干扰掉STAT3基因能促进p53、Caspase 3和Bax 3个凋亡诱导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Bcl-XL和Bcl-2 2个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结论:利用RNA干扰技术干扰掉sw620细胞中STAT3基因的表达能促进sw620细胞凋亡,为结肠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RNA干扰 结肠癌 人结肠癌细胞sw6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沉默MACC1基因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国燕 李瑾 +2 位作者 施露 曹进 张献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928-1931,共4页
目的探讨RNAi沉默MACC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化学合成针对MACC1基因的荧光标记的siRNA-FAM,利用siRNA转染试剂将MACC1特异性siRNA-FAM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RT-PCR检测siRNA对MACC1 m... 目的探讨RNAi沉默MACC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化学合成针对MACC1基因的荧光标记的siRNA-FAM,利用siRNA转染试剂将MACC1特异性siRNA-FAM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RT-PCR检测siRNA对MACC1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iRNA对MACC1蛋白合成的影响;MTT实验检测沉默MACC1基因后对MCF-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沉默MACC1基因后对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干扰MACC1对S100A4及vimentin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 MACC1基因在乳腺癌MCF-7细胞高表达;针对MACC1基因的siRNA转染MCF-7细胞48 h后,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能够显著抑制MACC1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抑制效率分别为81%和75%;MACC1特异性siRNA转染MCF-7细胞24、48、72 h后,MM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组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并随着时间延长抑制明显(P<0.05);转染MCF-7细胞48 h后,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穿过小室细胞数明显降低,其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迁移(P<0.05);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100A4和vimentin表达降低(P<0.05)。以上实验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特异性siRNA干扰MACC1基因表达,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且这一过程可能与S100A4和Vimentin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小干扰RNA MCF-7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Gli1基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达丽隽 李华 张献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以Gli1 siRNA转染人肺腺癌耐药细胞A549/DDP,研究其对靶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以Gli1siRNA转染A549/DDP细胞,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干扰效果,同时检测蛋白Bcl-2、caspase-3、cyclinD1的变化;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各组细... 目的:以Gli1 siRNA转染人肺腺癌耐药细胞A549/DDP,研究其对靶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以Gli1siRNA转染A549/DDP细胞,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干扰效果,同时检测蛋白Bcl-2、caspase-3、cyclinD1的变化;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各组细胞自发性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MTT法测定顺铂对各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Annexin V-FITC法检测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Gli1 siRNA能有效抑制Gli1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P=0.001);Bc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03),caspase-3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实验组细胞的自发性凋亡率高于对照组;细胞周期显示:Gli1 siRNA能使更多细胞停滞在G1期;IC50值由干扰前的(12.63±1.11)μg/ml/(13.81±1.14)μg/ml下降为干扰后的(2.65±0.85)μg/ml(P=0.000);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35.19%±3.92%vs6.43%±0.11%/5.01%±0.77%,P=0.000)。结论:利用RNA干扰技术能有效抑制Gli1基因的表达,提高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这将为逆转肺癌细胞的耐药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1基因 肺癌 RNA干扰 顺铂耐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二吲哚甲烷阻断STAT3通路影响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长华 邹明花 张献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74-1678,共5页
目的观测3,3'-二吲哚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增殖、凋亡的影响,并观察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p-STAT3及凋亡相... 目的观测3,3'-二吲哚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SKOV3、A2780增殖、凋亡的影响,并观察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p-STAT3及凋亡相关蛋白在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探讨STAT3信号通路在DIM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0、100、200、400μmol/L)的DIM在不同的时间点(24、48、72、96 h)对SKOV3、A2780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DIM对SKOV3、A2780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DIM对STAT3、p-STAT3、caspase3、mcl-1、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DIM对SKOV3、A2780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分别以100、150μmol/L DIM作用于SKOV3细胞48 h后,凋亡率分别为(16.41±3.58)%和(31.58±12.35)%,对照组的凋亡率为(5.16±2.0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μmol/L DIM作用于A2780细胞24 h后,G1、G2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DIM能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P<0.05),下调mcl-1、survivin及p-STAT3蛋白的表达(P<0.05),但对STAT3总蛋白的表达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DIM能显著抑制卵巢癌SKOV3、A2780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的活化,进而下调mcl-1、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而起作用的,DIM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卵巢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二吲哚甲烷 人卵巢癌细胞 增殖 凋亡 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T61阻断Hedgehog信号通道调控肺腺癌A549/DDP细胞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涛 李华 +1 位作者 张黎 张献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7-933,共7页
目的:探讨GANT61阻断Hedgehog信号通道调控肺腺癌A549/DDP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耐药的机制研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顺铂(DDP)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A549/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从而计算A549/DDP细胞的耐药指数;同时采用Western blo... 目的:探讨GANT61阻断Hedgehog信号通道调控肺腺癌A549/DDP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耐药的机制研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顺铂(DDP)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A549/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从而计算A549/DDP细胞的耐药指数;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549、A549/DDP细胞中Gli1、Ptch1、Shh、X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用不同浓度的GANT61干预A549/DDP细胞后,CCK8法检测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GANT61对A549/DDP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GANT61对A549/DDP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20μmol/L GANT61联合不同浓度的顺铂干预A549/DDP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变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X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549/DDP细胞的耐药指数为5. 34。A549/DDP细胞与A549细胞相比,Gli1、Ptch1、Shh、XRCC1在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使用GANT61处理A549/DDP细胞,当其浓度分别≥20μmol/L、≥10μmol/L时,分别培养24 h和72 h,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 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GANT61可通过下调c-myc、cyclin D1表达(P<0. 01),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P<0. 01)。GANT61能够明显诱导A549/DDP细胞发生凋亡(P<0. 05),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促进caspase-3的剪切活化相关(P<0. 05)。GANT61联合顺铂用药后使A549/DDP细胞抑制率显著增加,呈协同效应,且伴随XRCC1蛋白表达下降(P<0. 01)。结论:Gli1在人肺腺癌耐药细胞A549/DDP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顺铂敏感株A549,提示Gli1可能与肺腺癌顺铂耐药相关,且XRCC1蛋白在A549/DDP细胞高表达。故采用Gli1抑制剂GANT61能够明显抑制A549/DDP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体外试验中,GANT61与顺铂联合用药可以协同抑制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XRCC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T61 GLI1 人肺腺癌细胞 顺铂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辉亚 张献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24-142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有完整临床病历和随访资料的手术女性乳腺癌患者247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有完整临床病历和随访资料的手术女性乳腺癌患者247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4个类型,分析各临床特征对预后的差异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Luminal A型117例(47.4%)、Luminal B型56例(22.7%)、Her-2过表达型15例(6.1%)和三阴性型59例(23.9%),各分子分型在组织分级、肿瘤直径、靶向治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类型转移部位差异进行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提示Luminal B型、三阴性型转移率较其他类型高,分别为19.6%、17.0%,其中转移部位以骨转移最为常见,但各类型转移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回归分析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脉管侵犯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不同,其中luminal B型、三阴性型乳腺癌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分型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黑色素瘤免疫细胞浸润模式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燕 蒋明东 张献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7-582,共6页
目的:研究皮肤黑色素瘤的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以及免疫细胞浸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皮肤黑色素瘤转录本数据及相关临床数据,使用Cibersort软件的反卷积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 目的:研究皮肤黑色素瘤的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以及免疫细胞浸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皮肤黑色素瘤转录本数据及相关临床数据,使用Cibersort软件的反卷积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的占比,采用R编程语言计算免疫细胞占比与性别的相关性,采用K-M生存分析log-rank法计算每种免疫细胞占比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结果:从TCGA数据库中得到472例基因转录本数据,包含黑色素瘤组织470例,正常皮肤组织2例。每个样本检测基因位点60483个,提取mRNA 19658个。数据校正后使用Cibersort软件的反卷积法得到22种免疫细胞的占比数据,采用P<0.05筛选样本,得到黑色素瘤组织219例,正常组织1例。M0巨噬细胞、CD8+T细胞、M2巨噬细胞在黑色素瘤中浸润水平较高;CD8+T细胞与M0巨噬细胞(-0.62)、未活化的记忆性CD4+T细胞与CD8+T细胞(-0.53)的占比相关性较强;K-M生存分析显示未活化的肥大细胞(P=0.015)、未活化的NK细胞(P=0.025)组成比例高者患者预后差,γδT细胞(P=0.043)组成比例高者预后更好。女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未活化的肥大细胞占比较男性黑色素瘤患者少(P=0.028)。结论:皮肤黑色素瘤中浸润的免疫细胞组成存在差异,浸润的免疫细胞可能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这有助于开发有效的免疫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免疫细胞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g1抑制肝癌细胞血管形成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章凡 张献全 钱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4-499,共6页
目的通过干扰和过表达肝癌细胞中的Foxg1,探讨Foxg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Hep3B干扰组、Hep3B对照组、Huh7过表达组和Huh7对照组,提取各组细... 目的通过干扰和过表达肝癌细胞中的Foxg1,探讨Foxg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Hep3B干扰组、Hep3B对照组、Huh7过表达组和Huh7对照组,提取各组细胞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通过Transwell实验、管腔形成实验观察各组CM对HUVEC的迁移及管腔形成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各组肝癌细胞中的mRNA及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CM内VEGFA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组肝癌细胞AKT1、p-AKT1的蛋白水平。结果 Hep3B干扰组较Hep3B对照组CM的作用下,HUVEC细胞的迁移数显著增多(P<0.01),Huh7过表达组较Huh7对照组CM的作用下,HUVEC细胞迁移数显著减少(P<0.01);Hep3B干扰组CM的作用下,HUVEC细胞管腔形成数多于Hep3B对照组CM(P<0.01),而Huh7过表达组CM的作用下,HUVEC细胞管腔形成数少于Huh7对照组CM(P<0.01);Hep3B干扰组较Hep3B对照组VEGFA水平上调,Huh7过表达组较Huh7对照组VEGFA水平下调;Hep3B干扰组CM较Hep3B对照组CM的VEGFA水平上调,Huh7过表达组CM较Huh7对照组CM的VEGFA水平下调(P<0.01);Hep3B干扰组较Hep3B对照组AKT1磷酸化水平升高,Huh7过表达组较Huh7对照组AKT1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 Foxg1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过程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下调VEGFA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基因Foxg1 血管生成 肝细胞癌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临床靶区人工智能勾画模型的训练及验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容 陈川 +6 位作者 李梦侠 肖何 钟良志 张岸梅 谭本旭 田仁昭 耿明英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6-912,共7页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创建一套鼻咽癌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勾画模型,即AI+CTV模型,以提高鼻咽癌勾画效率和不同层级放疗单位、不同技术层次放疗医生鼻咽癌CTV勾画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创建一套鼻咽癌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勾画模型,即AI+CTV模型,以提高鼻咽癌勾画效率和不同层级放疗单位、不同技术层次放疗医生鼻咽癌CTV勾画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肿瘤科放疗中心收治的分期较早(T1~2N2)且淋巴结较小(≤2 cm)的鼻咽癌患者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2岁;按2017年鼻咽癌CTV勾画国际指南勾画CTV并进行深度学习,获得AI+CTV模型。利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肿瘤科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4岁)及3所教学医院6例(男性4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6岁)鼻咽癌手动勾画CTV分别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对比分析其相似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豪斯多夫距离(hausdorff distance,HD)、对称位置平均表面距离(average symmetric surface distance,ASSD)、最大对称表面距离(maximum symmetric surface distance,MSSD)和相对/绝对体积比(relative absolute volume difference,RAVD),以评估AI勾画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该AI+CTV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平均DSC值为0.865,且内部验证显示高危区(CTV1)和低危区(CTV2)的中位DSC值均较高,分别为0.886和0.842。CTV1和CTV2的中位HD、ASSD、MSSD和RAVD均较低,分别为7.789 mm和6.144 mm、1.683 mm和1.467 mm、20.52 mm和14.03 mm及16.30%和15.14%。6例外部验证结果显示:CTV1勾画一致性高于CTV2。除1例患者的CTV2-DSC值接近0.7外,6例患者CTV1和其余5例患者CTV2勾画一致性较好(DSC值均>0.7)。结论基于小样本的AI+CTV模型在分期较早(T1~2N2)且淋巴结较小(≤2 cm)的鼻咽癌患者放疗CTV勾画中的临床应用基本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临床靶区 人工智能 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