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在成年大鼠神经元前体细胞发生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
作者 谭新杰 胡长林 蔡文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索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DCX)在成年大鼠神经元前体细胞发生中的表达,为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研究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方法:将大鼠脑组织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在光镜下观察DCX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 目的:探索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DCX)在成年大鼠神经元前体细胞发生中的表达,为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研究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方法:将大鼠脑组织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在光镜下观察DCX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部位和形态特点。结果: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物DCX主要分布在4个神经发生相关区域:室下区、齿状回的粒下层、吻侧迁移流和嗅球。然而在皮质等无神经发生的区域只有极少量的DCX免疫阳性细胞。DCX免疫阳性细胞在形态上均呈梭形的胞体和单个的前导突起。结论:DCX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符合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形态特征。DCX作为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物可以用来研究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CORTIN 神经元前体细胞 细胞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银杏叶提取物浓度对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邓芬 肖飞 +3 位作者 李小凤 余震 吴禹 胡长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对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方法:酶加机械分离方法获得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钙通道电流。结果:①细胞外给予EGB对正常的高电压激活...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对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方法:酶加机械分离方法获得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钙通道电流。结果:①细胞外给予EGB对正常的高电压激活钙通道电流(IHvA)没有影响。②使用β-淀粉肽(1-40)(β-amyloid peptideI-40,AβI-40)后分别使用1μmol/L,10μol/L,20μmol/L EGB,显示L型钙电流(ICa-L)/电压(I-V)曲线逐渐上移,但出现电流峰值的电压不变,这表明EGB可抵消Aβ对IHvA的增强作用。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对神经元起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L-型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变化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长清 董为伟 胡长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脑梗死与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变化和ECG异常的关系。方法 检测 15 6例急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和 2 0 6名正常对照组心率变异性和标准 12导联ECG ,分析不同部位大脑半球梗死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ECG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脑梗死与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变化和ECG异常的关系。方法 检测 15 6例急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和 2 0 6名正常对照组心率变异性和标准 12导联ECG ,分析不同部位大脑半球梗死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ECG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仅右侧岛叶梗死组心率变异性相邻心搏间期差的均方根 (RMSSD)、相邻心搏间期差大于 5 0ms的心搏间期数占心搏间期总数的百分比 (PNN5 0 )和高频功率谱 (HF)明显降低 ,心脏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 ;低频功率谱 (LF)与高频功率谱的比值 (LF/HF)明显升高 ,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腔隙性脑梗死组、非岛叶梗死组和左侧岛叶梗死组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右侧岛叶梗死患者快速心律失常和QTc延长发生率显著增加 ,左侧岛叶脑梗死患者ST段上升或下降显著增加 ;快速心律失常组RMSSD、PNN5 0和HF明显低于非快速心律失常组 ,LF/HF则明显高于非快速心律失常组。结论 影响脑梗死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ECG的主要病变部位为岛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心电描记术 自主神经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4
作者 肖飞 吴禹 +2 位作者 余震 陈莉芬 谢运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方法:建立痴呆动物模型,造模40天后提取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脑组织匀浆,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结果:①与空白组相比较,对照组,治疗组对Ica....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方法:建立痴呆动物模型,造模40天后提取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脑组织匀浆,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结果:①与空白组相比较,对照组,治疗组对Ica.L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使I-V曲线逐渐下移,但对钙离子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造模40天后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不具有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全细胞膜片钳 L型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合格的神经病学临床研究生的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健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4期707-709,共3页
我国神经病学研究生的教育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相对于基础医学科学的探索,临床医学研究生具有其独特的实践性特点,临床研究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培养高素质的神经病学临床型研究生不仅需培养其具备扎实的临... 我国神经病学研究生的教育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相对于基础医学科学的探索,临床医学研究生具有其独特的实践性特点,临床研究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培养高素质的神经病学临床型研究生不仅需培养其具备扎实的临床基本功,还需要帮助他们掌握临床科研方法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医患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临床型研究生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禹 李小凤 +3 位作者 余震 陈莉芬 谢运兰 胡长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痴呆动物模型。40天后通过明暗箱避暗回避实验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和测定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乙酰胆碱酯...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痴呆动物模型。40天后通过明暗箱避暗回避实验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和测定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同时观察海马CAl区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避暗实验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延长,大鼠脑组织的SOD、GSH-Px活力降低,AchE活力和MDA含量增高,其差异有显著性。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避暗实验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期缩短,大鼠脑组织的SOD、GSH-Px活力增高,AchE活力和MDA含量降低,脑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增强脑组织SOD、GSH-Px活力,降低AchE活力和MDA含量,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痴呆 大鼠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长清 董为伟 胡长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脑梗死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心脏的影响。方法 选择130例不同部位急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及1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心率变异性(HRV)和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分析其.HRV和CK-MB活性变化的关系...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脑梗死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心脏的影响。方法 选择130例不同部位急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及1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心率变异性(HRV)和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分析其.HRV和CK-MB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 右侧岛叶梗死患者HRV指标高频功率谱(HF)、均方根、相邻RR间期差≥50 ms的心搏数占总窦性心搏数的百分比明显下降和低频功率谱(LF)/HF明显增高;CK-MB活性升高主要见于岛叶梗死患者,双侧无明显差异;CK-MB活性升高者LF和LF/HF高于CK-MB活性正常者,HF明显低于CK-MB活性正常者;CK-MB活性升高者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 大脑半球梗死患者时心脏的影响主要与岛叶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自主神经通路 心率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肖飞 李长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6-778,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不稳定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脱落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机制,在防治脑血管事件中,监测和评价斑块的形态学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早判断斑块的性质有助于预防和降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不稳定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脱落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机制,在防治脑血管事件中,监测和评价斑块的形态学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早判断斑块的性质有助于预防和降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超声检查因其具有无创、简便易行和可重复等优点而成为诊断颈动脉斑块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本文对目前主要超声研究方法及内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34
9
作者 周梅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干预组(96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功能训练。入院及住院30d时比...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干预组(96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功能训练。入院及住院30d时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吞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吞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功能训练可有效预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明显改善其吞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吸入性肺炎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章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并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脑梗死早期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丽 王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5-357,共3页
关键词 脑梗塞 大脑中动脉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卒中风险及日常生活能力的门诊随访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安宇 陈阳美 王兴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及概述本院门诊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医疗现状,评价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期随访结果,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及其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mRS)的相关性。方法:以2010.7至2010.9内新发脑梗死门... 目的:通过调查及概述本院门诊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医疗现状,评价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期随访结果,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及其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mRS)的相关性。方法:以2010.7至2010.9内新发脑梗死门诊随访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基本情况、危险因素、合并用药情况,并进行Essen及mRS评分。1年后随访患者,评价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其与Essen评分的关系。结果:入组102例患者,平均年龄67.4±岁,分别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追踪其一年后使用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脂药及降糖药的比例。Essen评分与mRS评分呈正向相关关系;ESRS≥3分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ESRS<3分的患者。结论: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仍存在药物应用不足、慢性基础疾病控制率低、长期依从性较差等情况。Essen评分可以有效地评估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以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前瞻性研究 门诊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拟诊为慢性偏头痛患者硬脑膜静脉窦狭窄程度及其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艳翎 赵建农 邓芬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偏头痛患者是否存在大脑静脉窦狭窄、静脉窦狭窄程度与颅内压的相关性,以及窦汇区形态学异常对静脉窦狭窄程度和颅内压的影响。方法运用磁共振静脉成像(MR venography,MRV)技术呈现受试者大脑静脉窦形态学特征;采用静脉窦... 目的研究慢性偏头痛患者是否存在大脑静脉窦狭窄、静脉窦狭窄程度与颅内压的相关性,以及窦汇区形态学异常对静脉窦狭窄程度和颅内压的影响。方法运用磁共振静脉成像(MR venography,MRV)技术呈现受试者大脑静脉窦形态学特征;采用静脉窦狭窄程度评分(combined conduit score,CCS)评价111例病例组受试者与66例对照组受试者左右侧横窦、乙状窦及颈内静脉的狭窄程度及111例慢性偏头痛患者窦汇区汇合情况;对病例组受试者行腰椎穿刺术,测量并记录其颅内压水平。结果病例组CCS(7.47±2.71)与对照组CCS(10.18±1.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CS与其颅内压水平具有高度线性负相关性(R=-0.849,P<0.05);病例组中窦汇异常组CCS(t=-12.524)与非窦汇异常组C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拟诊的慢性偏头痛患者多存在硬脑膜静脉窦狭窄,且静脉窦狭窄程度越严重者其颅内压升高越明显;慢性偏头痛患者中窦汇异常者的静脉窦狭窄程度较非窦汇异常者严重,且颅内压水平较非窦汇异常者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偏头痛 硬脑膜静脉窦狭窄 磁共振静脉成像 窦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CCU重症患者II期压疮中的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晓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4期69-70,共2页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压疮的护理实践。方法对CCU重症患者合并II期压疮应用循证护理。结果患者全身情逐渐衰竭,但经过医护人员多方面精心治疗护理,其骶尾部压疮疮创面呈逐步好转趋势,PUSH量表评分从15分减到11分,创面从炎性期过渡...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压疮的护理实践。方法对CCU重症患者合并II期压疮应用循证护理。结果患者全身情逐渐衰竭,但经过医护人员多方面精心治疗护理,其骶尾部压疮疮创面呈逐步好转趋势,PUSH量表评分从15分减到11分,创面从炎性期过渡到恢复期。结论循证护理为每位护理人员的学习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这种护理模式不仅规范了护理职业行为,又不忽视个体的护理,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可推广于其他疾病的护理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压疮 重症患者 湿性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