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稳定表达肝癌细胞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单晓亮 刘娇 +4 位作者 陈庆美 周帆 陈林林 权会琴 唐霓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3,共5页
旨在构建稳定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稳定细胞系Huh7-Core并进行初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HCV核心蛋白基因,通过酶切连接反应将目的基因克隆至载体pSEB-3Flag中,将重组质粒pSEB-3F-Core和辅助质粒pAmpho共转染Huh7细胞,经过Blas... 旨在构建稳定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稳定细胞系Huh7-Core并进行初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HCV核心蛋白基因,通过酶切连接反应将目的基因克隆至载体pSEB-3Flag中,将重组质粒pSEB-3F-Core和辅助质粒pAmpho共转染Huh7细胞,经过Blasticidine抗性筛选,建立稳定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肝癌细胞系Huh7-Core。采用RT-PCR、Western blot鉴定Huh7-Core细胞株中核心蛋白的稳定表达并采用MTS、结晶紫试验观察Huh7-Core稳定细胞株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稳定细胞株Huh7-Core。结晶紫、MTS试验证实Huh7-Core细胞较Huh7-3Flag细胞增殖速度增快,表达HCV核心蛋白的Huh7-Core稳定细胞株构建成功,Core稳定表达后可促进Huh7细胞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生物学功能 稳定细胞株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病毒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卢干珍 王姣焦 孙航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1-313,共3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细胞内外的功能各异,胞内主要表现为DNA分子伴侣作用;胞外则作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成员之一具有致炎性。近年,由于HMGB1的这两种功能,在病毒性疾病中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根据HMGB1...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细胞内外的功能各异,胞内主要表现为DNA分子伴侣作用;胞外则作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成员之一具有致炎性。近年,由于HMGB1的这两种功能,在病毒性疾病中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根据HMGB1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疾病、登革热、流感等疾病中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 1 病毒性疾病 乙肝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Wnt信号抑制因子SFRPs甲基化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庆美 刘娇 +4 位作者 周帆 单晓亮 陈林林 权会琴 唐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116-2119,共4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是否通过对Wnt信号抑制因子SFRPs的甲基化修饰,从而活化Wnt信号通路。方法将编码HCV核心蛋白的腺病毒(AdCore)或GFP对照腺病毒(AdGFP)感染SMMC-7721细胞,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SFRPs基因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是否通过对Wnt信号抑制因子SFRPs的甲基化修饰,从而活化Wnt信号通路。方法将编码HCV核心蛋白的腺病毒(AdCore)或GFP对照腺病毒(AdGFP)感染SMMC-7721细胞,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SFRPs基因mRNA的表达;用5-氮杂-2'-脱氧胞苷(DAC)对AdCore或AdGFP腺病毒感染的SMMC-7721细胞进行去甲基化处理,进一步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DNA甲基化测序,检测SFRPs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表达。结果在HCV核心蛋白过表达的SMMC-7721细胞系中,SFRP2和SFRP5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甲基化分析结果表明:SFRP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呈现高甲基化修饰;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 HCV核心蛋白可以促进SFRP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修饰,参与HCV相关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SFRPs 甲基化 细胞系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登革病毒ns1基因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但妍 张娟 +2 位作者 张君 郑建 黄爱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克隆并表达2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片段,初步鉴定重组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登革热2型病毒重组质粒,经PCR方法扩增出ns1全长基因片段,在pQE30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鼠抗登革病毒免疫血清对重... 目的克隆并表达2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片段,初步鉴定重组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登革热2型病毒重组质粒,经PCR方法扩增出ns1全长基因片段,在pQE30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鼠抗登革病毒免疫血清对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及ELISA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pQE-30/NS1,pQE-30/NS1-N,pQE-30/NS1-80-200aa和pQE-30/NS1-C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高效表达并纯化成功,经Western Blot及ELISA证实重组蛋白可以被免疫血清特异识别。结论2型登革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SG13009中高效表达。纯化产物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NS1的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非结构蛋白 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重要编码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娇 周帆 +2 位作者 陈庆美 单晓亮 唐霓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6-149,159,共5页
旨在构建含HCV core、E1、E2、F、NS3、NS5a和NS5b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运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通过酶切连接方法将上述7种基因片段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TO4中,然后将重组质粒用PmeⅠ线性化后与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细... 旨在构建含HCV core、E1、E2、F、NS3、NS5a和NS5b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运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通过酶切连接方法将上述7种基因片段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TO4中,然后将重组质粒用PmeⅠ线性化后与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细菌中同源重组。用PacⅠ酶把重组腺病毒载体线性化后转染HEK293细胞后产生重组腺病毒颗粒。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对其感染效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证实含core、E1、E2、F、NS3、NS5a和NS5b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在感染的Huh7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成功制备了高滴度的腺病毒Ad-core、Ad-E1、Ad-E2、Ad-F、Ad-NS3、Ad-NS5a和Ad-NS5b,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编码蛋白 穿梭质粒 骨架质粒 同源重组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脓毒症细胞焦亡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慧玲 孙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5-930,共6页
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是重症监护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焦亡密切相关。miRNA执行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包括调节细胞周期、凋亡和分化等。最近... 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是重症监护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焦亡密切相关。miRNA执行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包括调节细胞周期、凋亡和分化等。最近的研究表明,miRNA在调节细胞焦亡中发挥了重要功能,细胞焦亡是一种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许多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miRNA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焦亡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质参与脓毒症的调控。本文就miRNA在脓毒症细胞焦亡中的调控和功能进行总结,为脓毒症细胞焦亡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细胞焦亡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肝再生增强因子免疫抑制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潘桃 刘杞 +3 位作者 孙航 王娜 石小枫 李小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对体外活化的单个核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增殖、分化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ALR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梯度离心分离...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对体外活化的单个核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增殖、分化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ALR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梯度离心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lear cells,PBMCs),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ConA刺激组(ConA组)和人ALR(hALR)干预组(ConA+hALR组)。ConA组和ConA+hALR组分别给予ConA(5μg/mL)和hALR(30μg/mL)处理,对照组不处理。各组作用60 h后,2-对磺酸基苯基-3-(4,5-二甲基噻唑)-5-(3-羧甲氧基苯基)-二氢四唑嗡盐[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inner salt,MTS]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和细胞周期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各组FoxP3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上清中细胞因子TGF-β1、IL-10浓度。结果 hALR能明显抑制ConA活化的PBMCs的增殖(P<0.01);与ConA组和Control组相比,hALR能显著增加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P<0.01)和FoxP3 mRNA的表达(P<0.01),并且hALR能够解除ConA引起的Treg细胞周期G2/M期的阻滞(P<0.01)。此外,与ConA组和Control组相比,ConA+hALR组上清中TGF-β1和IL-10的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hALR可以通过诱导Treg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促进TGF-β1和IL-10的产生,从而达到免疫抑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脓毒症中的致病机制及靶向治疗前景 被引量:20
8
作者 饶小龙 孙航 吴传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8-461,共4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是机体一种重要的晚期炎症介质。近年来,因发现其在脓毒症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致病作用而成为研究热点。胞浆中HMGB1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坏死细胞释放,其本身可...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是机体一种重要的晚期炎症介质。近年来,因发现其在脓毒症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致病作用而成为研究热点。胞浆中HMGB1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坏死细胞释放,其本身可作为炎症介质并通过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刺激多种炎症介质释放,使机体炎症反应增强。HMGB1随着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其靶向治疗有望在脓毒症临床治疗中取得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脓毒症 致病机制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鉴定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G2与β3整合素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进军 李青岭 +2 位作者 周倩云 曾爱忠 黄爱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36-139,共4页
根据汉坦病毒76-118株M基因和β3整合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质粒M56和Hela细胞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和基因重组获得G2蛋白膜外区81~140片段的GST融合表达质粒以及β3整合素膜外区23~133片段FLAG融合表达质粒。通过SDS-PAGE检测G... 根据汉坦病毒76-118株M基因和β3整合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质粒M56和Hela细胞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和基因重组获得G2蛋白膜外区81~140片段的GST融合表达质粒以及β3整合素膜外区23~133片段FLAG融合表达质粒。通过SDS-PAGE检测G2片段在BL21表达菌中诱导表达及纯化的效果,Western blot检测β3整合素片段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将在BL21裂解上清中表达的G2蛋白N端81~140位氨基酸片段(G2N81~140)纯化后与经过GST蛋白预处理的含有β3整合素片段的细胞裂解上清进行孵育,同时以未做任何转染的HEK293细胞裂解上清和无关蛋白GST-TLM作为阴性对照,通过GSTPull-down验证G2蛋白与β3整合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在Pull-down所获蛋白复合物中检测到β3整合素27~133位氨基酸片段产物的存在。结果表明G2蛋白与β3整合素之间可能存在有直接的相互作用,为β3整合素作为汉坦病毒细胞膜受体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受体 包膜糖蛋白G2 Β3整合素 GST Pull—dow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抑制庆大霉素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玲 刘杞 +1 位作者 周飞 廖晓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rrALR)在体外对庆大霉素(GM)诱导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庆大霉素处理组(GM1.6g/L)和rrALR干预组(分别加入GM和不同浓度的...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rrALR)在体外对庆大霉素(GM)诱导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庆大霉素处理组(GM1.6g/L)和rrALR干预组(分别加入GM和不同浓度的rrALR),培养细胞24h、48h。吖啶橙/溴乙啶(AO/EB)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状态。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点Bcl-2和Bax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1)rrALR对庆大霉素诱导的NRK-52E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P<0.05)。(2)rrALR能够呈剂量依赖方式增加细胞Bcl-2蛋白及核酸的表达(P<0.05)、降低细胞Bax蛋白及核酸的表达(P<0.05),使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rrALR可以通过调节Bcl-2家族Bax和Bcl-2蛋白及核酸的表达水平,抑制庆大霉素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肾毒性药物对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庆大霉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40L联合TB.HSP70-H22肽刺激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善明 高建 彭明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探讨受sCD40L与结核杆菌HSP70(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eat shock protein 70,TB.HSP70)-H22肽联合刺激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体内外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方法取小鼠骨髓于培养第7天分为未刺激组、sCD40L组、TB.HS... 目的探讨受sCD40L与结核杆菌HSP70(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eat shock protein 70,TB.HSP70)-H22肽联合刺激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体内外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方法取小鼠骨髓于培养第7天分为未刺激组、sCD40L组、TB.HSP70-H22肽组、sCD40L+TB.HSP70-H22肽组,共4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24 h后取上清,ELISA法检测IL-12、IL-10,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CD80,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RL)检测淋巴细胞增殖,MTT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建立小鼠肝癌模型,完全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以上4种干预获得的DC干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未刺激DC治疗组,Ⅲ组:sCD40L DC治疗组,Ⅳ组:TB.HSP70-H22肽DC治疗组,Ⅴ组:sCD40L+TB.HSP70-H22肽DC治疗组,于第21天测瘤质量,ELISA法测血清IL-10、IFN-γ。结果sCD40L+TB.HSP70-H22肽组的各项指标与其他各组相比,IL-10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Ⅴ组与其他各组相比,IL-10和瘤质量均显著降低,IFN-γ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sCD40L与TB.HSP70-H22肽复合物联合刺激后的DC被充分激活,能诱导强有力的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对H22瘤细胞产生强大的杀伤作用,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H22肽 肝癌 树突状细胞 SCD40L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约30kD膜蛋白作为汉坦病毒候选受体的筛选
12
作者 李青岭 冯涛 +1 位作者 郭进军 黄爱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25-129,共5页
目的:筛选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G2可能的候选受体或受体辅助分子,方法:根据汉坦病毒76~118株M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和基因重组获得G2全长及各功能片段的GST融合表达质粒,SDS-PAGE检测它们在BL21菌中诱导表达及纯化的效果。生物素标... 目的:筛选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G2可能的候选受体或受体辅助分子,方法:根据汉坦病毒76~118株M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和基因重组获得G2全长及各功能片段的GST融合表达质粒,SDS-PAGE检测它们在BL21菌中诱导表达及纯化的效果。生物素标记汉坦病毒易感细胞Vero E6和非允许细胞CHO的细胞膜蛋白。将在BL21裂解上清中有表达的G2蛋白N端81~140位氨基酸片段(G2N81-140)纯化后与含有生物素标记的Vero E6细胞膜裂解液进行孵育,同时以非允许细胞CHO和无关蛋白GST-TLM做为阴性对照,通过GST Pull-down分离与G2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细胞膜蛋白。结果:一个约30kD的Vero E6细胞膜蛋白与G2N81~140片段之间存在着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结论:该30kD蛋白可能是汉坦病毒细胞膜候选受体或受体辅助分子之一,是病毒入侵细胞的一个相关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受体 包膜糖蛋白G2 GST Pull-down生物素膜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对横纹肌溶解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钧渤 张玲 +4 位作者 龙瑞婷 江桂萍 黄丽利 孙航 廖晓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对横纹肌溶解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后腿肌内注射甘油(50%甘油生理盐水,10 m L/kg)制备AKI动物模型。SD大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对横纹肌溶解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后腿肌内注射甘油(50%甘油生理盐水,10 m L/kg)制备AKI动物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组、AKI组和AKI+ALR组,ALR采用重组人ALR(recombinant human ALR,rh ALR)腹腔注射(100 mg/kg)。于实验第48小时检测各组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常规生化法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KI组Scr、BUN和CK水平明显上升(P=0.000),出现典型的肾小管损伤坏死、管型、间质水肿等结构异常,肾组织中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P=0.000),MDA含量增高(P=0.000),肾组织PCNA的表达明显上升(P=0.000);与AKI组相比,AKI+ALR组Scr、BUN和CK水平明显下降(P=0.000),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00),肾组织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增加,MDA含量下降(P=0.000),肾组织PCNA的表达明显增高,增生指数明显上升(P=0.000)。结论:ALR对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肾脏氧化应激和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 急性肾损伤 横纹肌溶解 氧化应激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登革病毒2型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萍 帅光泽 +3 位作者 赖梅梅 王雪梅 郑健 黄爱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45-148,共4页
为了制备可用于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抗登革病毒2型(DEN2)E蛋白单克隆抗体(mAb),通过基因克隆获得E基因与质粒pET32a(+)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IPGT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以DEN2重组E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 为了制备可用于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抗登革病毒2型(DEN2)E蛋白单克隆抗体(mAb),通过基因克隆获得E基因与质粒pET32a(+)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IPGT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以DEN2重组E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DEN2E蛋白的mAb,以间接ELISA法和Western blot进行mAb特异性鉴定;同时采用间接ELISA法鉴定mAb的Ig亚类。结果表明获得1株可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7C7),其抗体亚类为IgG1。Western blot显示该株mAb能特异识别重组pET32a-DEN2E蛋白。因此,成功制备出抗DEN2E的1株mAb,为建立快速特异检测登革病毒感染的实验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特性 E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抗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仝君 张大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抗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各抗原基因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含有1.3倍的HBV全基因组序列的质粒PcDNA3.1-HBV为模板,PCR扩增HBV的各抗原基因片段,通过连接至中间克隆载体Pea...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抗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各抗原基因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含有1.3倍的HBV全基因组序列的质粒PcDNA3.1-HBV为模板,PCR扩增HBV的各抗原基因片段,通过连接至中间克隆载体Peasy-T1-Simple,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再将目的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包含HBV抗原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HBs,pcDNA3.1(+)-HBe,pcDNA3.1(+)-HBc。阳性克隆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2000分别瞬时转染HepG2细胞,同时转染LO2细胞作为对照,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各抗原基因产物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出HBV各抗原基因片段,通过酶切测序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包含HBV抗原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HBs,pcDNA3.1(+)-HBe,pcDNA3.1(+)-HBc,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到目的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正确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包含HBV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相关抗原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各抗原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抗原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瞬时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特异结合肽及其抗肝癌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冯倩 刘燕倩 +1 位作者 孙航 刘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8-573,共6页
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特异结合肽并研究其抗肝癌作用。方法以hALR为靶分子,利用Ph.D.TM噬菌体肽展示系统筛选出与hALR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噬菌体,ELISA法鉴定筛选出... 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特异结合肽并研究其抗肝癌作用。方法以hALR为靶分子,利用Ph.D.TM噬菌体肽展示系统筛选出与hALR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噬菌体,ELISA法鉴定筛选出的单克隆噬菌体与hALR的结合性,对特异性结合噬菌体DNA中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测序及短肽合成,MTS法检测特异结合肽对人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特异结合肽对裸鼠人HepG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经过3轮生物淘筛,特异性结合噬菌体得到富集;筛选到的单克隆噬菌体与hALR结合具有特异性(与对照组比较P<0.05);特异结合肽在体外能抑制人HepG2肝癌细胞增殖(24 h抑制率为46.2%vs 6.5%,P<0.01;48 h抑制率为23.6%vs 5.9%,P<0.05),在体内能抑制裸鼠人HepG2肝癌移植瘤生长[(1.250±0.512)cm3vs(4.590±0.398)cm3,P<0.01;(1.100±0.453)g vs(3.794±0.299)g,P<0.01];该特异结合肽免疫小鼠后机体内无相应抗体检出,且对裸鼠的重要脏器组织结构及功能无明显损害。结论利用噬菌体肽库筛选到hALR特异结合肽,该短肽通过阻断hALR促肝癌细胞增殖作用,能抑制人HepG2肝癌细胞在体内外增殖,达到抗肝癌的作用,同时产生较低的免疫原性及毒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特异结合肽 噬菌体肽库 肝癌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M细胞渗透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雪梅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225-1226,1229,共3页
近年来,一些具有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多肽相继被发现,如HIV—I的转录活化因子(Trans—activating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Tat),transportan,VP-22等。它们可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而细胞膜却完好无损。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 近年来,一些具有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多肽相继被发现,如HIV—I的转录活化因子(Trans—activating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Tat),transportan,VP-22等。它们可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而细胞膜却完好无损。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表面蛋白前S区发现的TLM是一种新的具有细胞渗透性的肽序列,能携带外源性生物学分子如多肽、寡核苷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渗透性 ACTIVATOR 转录活化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 细胞膜 穿透能力 表面蛋白 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特点及临床诊治进展
18
作者 胡婷 黄文祺 孙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1-844,共4页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流行,且快速向全国各地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及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此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流行,且快速向全国各地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及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此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疫情。2019-nCoV是β属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潜伏期长且传染力强。我国已将COVID-19定义为乙类传染病,但是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本文聚焦2019-nCoV及疫情的发展,将对2019-nCoV特点、COVID-19的临床特征、2019-nCoV与孕妇、新生儿、儿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减弱HMGB1/TLR4/NF-κB/NLRP3途径改善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飞 吴传新 +3 位作者 何佳辉 张杰 刘慧玲 孙航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2-1021,共10页
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刺术(CLP)组(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CLP+EGCG低剂量(4 mg/kg,皮下注射)组、CLP+EGCG高剂... 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刺术(CLP)组(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CLP+EGCG低剂量(4 mg/kg,皮下注射)组、CLP+EGCG高剂量(8 mg/kg,皮下注射)组和假手术组(n=6)。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脂多糖(400 ng/mL,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细胞模型)组、脂多糖(400 ng/m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100 ng/mL)组、脂多糖(400 ng/mL)+EGCG(100μg/mL)组和对照组(加入PBS)组。术后24 h收集小鼠全血并分离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常规及肝功能,通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及L0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HMGB1、TNF-α、IL-6)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及L02细胞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焦亡相关蛋白[消皮素D(GSDMD)、caspase 1、caspase 11、IL-1β、IL-18]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小鼠肝组织中HMGB1、GSDMD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CLP组小鼠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提示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构建成功。与CLP组相比,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ALT、AST、HMGB1、TNF-α、IL-6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且这些指标在CLP+EGCG高剂量组较CLP+EGCG低剂量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组织病理学提示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损伤较CLP组减轻,且以高剂量组较为显著。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HMGB1、TLR4、NF-κB p65、NLRP3和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CLP组(P均<0.05),且以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GSDMD主要表达于肝细胞的细胞质内,而HMGB1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HMGB1和GSDMD的表达均较CLP组减少(P均<0.05),且CLP+EGCG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脂多糖组、脂多糖+EGCG组及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均低于脂多糖+HMGB1组(P均<0.05),且该3个指标在脂多糖+EGCG组降低较脂多糖组更为显著(P均<0.05)。脂多糖+HMGB1组中HMGB1、TLR4、NF-κB p65、NLRP3和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脂多糖组、脂多糖+EGCG组和对照组(P均<0.05),且脂多糖+EGCG组上述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低于脂多糖组(P均<0.05)。结论EGCG对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弱HMGB1/TLR4/NF-κB/NLRP3途径降低肝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脓毒症 急性肝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5′-RACE技术进行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相互作用肽cDNA5′末端快速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建川 刘杞 +3 位作者 陈曜 孙航 唐琳 王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63-465,共3页
目的:利用5′-RACE技术进行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相互作用肽cDNA5′末端快速扩增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按照5′-RACE试剂盒(Takara)操作流程进行hALR相互作用肽cDNA5′末端快速扩增,用BLAST技术对扩增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目的:利用5′-RACE技术进行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相互作用肽cDNA5′末端快速扩增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按照5′-RACE试剂盒(Takara)操作流程进行hALR相互作用肽cDNA5′末端快速扩增,用BLAST技术对扩增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获取487bp的5′-RACE反应产物,其中5′端延伸了275bp,同源序列分析表明与人Citron激酶mRNA高度同源。结论:5′-RACE技术可以用于快速有效扩增已知部分cDNA序列的5′末端,Citron激酶可能是与hALR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RACE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相互作用肽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