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重庆市5所三甲医院工作质量 被引量:8
1
作者 曾文婷 石磊 赵文龙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08,共3页
关键词 医院工作质量 质量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重庆市 医院管理者 医疗卫生改革 数理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东梅 胡蓉 +4 位作者 赵郑波 佘强 殷跃辉 黄晶 周小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4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1 834例,其中确诊CHD 1 169例,排除CHD 665例。分析比较各组间各危险因素的百分比、水平和比率。采用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4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1 834例,其中确诊CHD 1 169例,排除CHD 665例。分析比较各组间各危险因素的百分比、水平和比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CHD相关因素。结果:1.CHD组的男性、有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高尿酸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指标比例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年龄、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程、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空腹指血血糖、餐后2 h指血血糖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等指标比值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为P<0.01)。CH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I水平均明显低于非CHD组(均为P<0.01)。两组间肥胖、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年龄、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均与CHD呈显著正相关(β值分别为0.496、1.149、0.595、0.592、0.953、0.282、0.050、0.155、1.488,均为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CHD呈显著负相关(β值为-0.575,P<0.05)。结论:1.男性、CH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年龄、白细胞计数、载脂蛋白B与本地区CHD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本地区CHD呈负相关。2.降低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和戒烟等措施可以降低本地区CHD发病率及改善CHD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1921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蕴宇 贾新建 +3 位作者 吕亚兰 谭超 胡浩 浦科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7-625,共9页
目的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6家医院收治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庆东南医院... 目的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6家医院收治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庆东南医院和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6家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次确诊并住院治疗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建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数据库。回顾性分析近10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例数、确诊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和手术方式等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共入组1921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近10年乳腺癌患者确诊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中位年龄为54岁,45~54岁为高发年龄段(784例,40.81%);绝经后患者有1276例(66.42%);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1387例,72.20%);确诊时临床分期以0~Ⅱ期为主(1448例,75.38%);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者1304例(67.88%),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者699例(36.39%);分子分型为Luminal B型949例(49.40%),Luminal A型334例(17.39%),三阴性315例(16.40%),HER-2过表达型292例(15.20%);手术方式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主(1388例,72.25%);自2012年后保乳手术率逐渐增加,而前哨淋巴结活检率逐渐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和Ki-67指数>14%是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P均<0.05)。近10年来,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的确诊年龄呈下降趋势(P<0.01),HER-2阳性率逐渐提高(P<0.01),而临床分期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2010-2019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例数呈递增趋势,高发年龄段为45~54岁,确诊年龄呈下降趋势,临床分期以早期为主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和Ki-67指数>14%是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重庆 流行病学 临床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触发工具主动监测护理不良事件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渟 谭春燕 +3 位作者 李冬雪 周小兰 唐佳 孔维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0期1530-1533,共4页
目的 :运用全面触发工具(Global Trigger Tool,GTT)对住院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监测,评估该工具识别护理不良事件的可行性和潜力。方法 :通过回顾性横断面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 目的 :运用全面触发工具(Global Trigger Tool,GTT)对住院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监测,评估该工具识别护理不良事件的可行性和潜力。方法 :通过回顾性横断面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出院的600例成人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使用GTT中14项护理相关触发器对病历进行查阅,确定护理不良事件并对其进行严重程度分级,评价GTT在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检出率方面的优势。结果 :600份病历中,14项触发器阳性触发率均为100.0%,阳性触发总频次为237次,阳性检出频次为41次,触发器阳性预测值为17.3%,600份病历中共筛选出44个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GTT检出率为5.0%,自愿上报率为1.5%。在GTT检出的护理不良事件中,导致暂时性伤害,需要采取干预措施(E类)为16例(2.7%);暂时性伤害,需要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F类)为14例(2.3%)。结论 :GTT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主动监测具有积极的作用,可有效监测成年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便医疗机构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对于高风险流程的主动分析是一个有价值的补充,对我国临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GTT还需要经过进一步修订,以适用于各医疗机构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不良事件 全面触发工具 主动监测 病历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肺炎链球菌溶血素通过PI3K-I/Akt/mTOR途径诱导A549细胞自噬 被引量:1
5
作者 涂朝林 李朴 +1 位作者 周小兰 陈维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诱导人肺上皮细胞自噬发生的现象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肺上皮A549细胞与野生型Sp;将GFP-LC3真核载体转染A549细胞,分为实验组(Sp,MOI=30∶1)、阴性对照组[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诱导人肺上皮细胞自噬发生的现象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肺上皮A549细胞与野生型Sp;将GFP-LC3真核载体转染A549细胞,分为实验组(Sp,MOI=30∶1)、阴性对照组[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WT),2μmol/L 2 h,自噬抑制剂]、阳性对照组[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1 mmol/L 10 h,mTOR抑制剂]和参照组(WT和Sp共同处理),各组处理时间均为1、2、3和4 h;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自噬点形成,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自噬体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微管相关蛋白轻链-Ⅰ/Ⅱ(microtub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Ⅰ/Ⅱ,LC3-Ⅰ/Ⅱ)、磷酸化UNC-51-K激酶1(phosphorylated UNC-51-like kinase1,P-ULK1)和螯体1(sequestosome 1,P62)的表达;将溶血素表达载体RFP-PLY(red fluorescent protein-pneumolysin)、GFP-LC3或(和)RFP-PLY转染/共转染A54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磷酸肌醇3-激酶-Ⅰ/Ⅲ(phosphoinositide 3-kinase-Ⅰ/Ⅲ,PI3K-Ⅰ/Ⅲ)、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Beclin-1蛋白(Beclin 1 protein,Beclin-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表达。结果:处理A549细胞3 h后,与阴性对照组(WT)相比,Sp感染后,自噬点明显增多(t=41.313,P=0.001),电镜观察到典型的自噬体结构,LC3-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t=121.592,P=0.000);A549细胞转染RFP-PLY处理3 h后,与阴性对照组(WT)相比,Sp感染同样观察到明显的自噬现象,PI3K-I、Akt蛋白和mTOR表达下调(tPI3K-I=16.544,PPI3K-I=0.004;tAkt=22.679,PAkt=0.002;tmTOR=19.503,PmTOR=0.003),而PI3K-Ⅲ和Beclin-1水平无明显差异(tPI3K-Ⅲ=3.572,PPI3K-Ⅲ=0.070;tBeclin-1=0.799,PBeclin-1=0.508)。结论:野生型Sp诱导A549细胞自噬可能通过PI3K-I/Akt/mTOR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 磷酸肌醇3-激酶-I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