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质网应激诱导肝细胞脂肪沉积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万颖 房殿亮 +1 位作者 沈薇 宁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利用毒胡萝卜素诱导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观察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肝细胞脂肪沉积情况,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L02、HepG2肝细胞株为研究靶细胞,将两种细胞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液内含毒胡萝卜素1μmol/L),采用三... 目的利用毒胡萝卜素诱导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观察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肝细胞脂肪沉积情况,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L02、HepG2肝细胞株为研究靶细胞,将两种细胞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液内含毒胡萝卜素1μmol/L),采用三酰甘油(TG)试剂盒、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脂肪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REBP-1c、LXRs的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RP78、SREBP-1c、LXRs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实验组GRP78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表明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建立成功。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毒胡萝卜素作用48h后实验组L02与HepG2细胞脂肪沉积均较对照组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L02和HepG2细胞SREBP-1c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P<0.05),而LXRs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无变化。结论内质网应激可能通过上调SREBP-1c诱导肝细胞脂肪沉积,而LXRs未参与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肝细胞 脂肪沉积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肝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IL-1β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JNK、NF-κB信号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宗辉 戴立里 +1 位作者 余斌斌 李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4-917,921,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以及NF-κBP6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原代HSC,MTT法检测丹参素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Ⅲ型胶原合成,ELISA法观察Ⅲ型胶原...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以及NF-κBP6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原代HSC,MTT法检测丹参素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Ⅲ型胶原合成,ELISA法观察Ⅲ型胶原分泌。AO/EB荧光染色观察HSC凋亡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PI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HSC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观察丹参素对IL-1β刺激的HSCs内P-IκBα、NF-κBP65和JNK蛋白的表达。结果和结论丹参素可抑制活化的HSC增殖,降低胶原合成和分泌,促进HSC凋亡,并抑制IL-1β刺激的HSC中JNK的磷酸化及NF-κBp6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肝星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1Β 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季道如 但伶 +2 位作者 黄燕 陈玉培 梅浙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03-904,共2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的效果。方法:选60例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瑞芬太尼组)30例,B组(芬太尼组)30例,两组静注异丙酚1.5-2.0mg/kg后A组静注瑞芬太尼 0.5μg/kg,B组静注...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的效果。方法:选60例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瑞芬太尼组)30例,B组(芬太尼组)30例,两组静注异丙酚1.5-2.0mg/kg后A组静注瑞芬太尼 0.5μg/kg,B组静注芬太尼0.05mg,术中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追加异丙酚,观察SpO2、HR、SBP的变化,病人的异丙酚用量、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可行走时间。结果:苏醒时间和可行走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异丙酚的用量B组稍高于 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较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具有苏醒快,可行走时间短,镇痛效果满意等优点,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 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软脂酸钠诱导的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曹洁 杨朝霞 +1 位作者 沈薇 姚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35-1938,共4页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蛋白在软脂酸钠诱导的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改变,探讨ERS与脂变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软脂酸钠(饱和脂肪酸)诱导建立L02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蛋白在软脂酸钠诱导的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改变,探讨ERS与脂变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软脂酸钠(饱和脂肪酸)诱导建立L02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软脂酸钠72μmol/L)。MTT法筛选软脂酸钠最佳作用浓度;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TG)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脂变程度;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E/7-AAD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GRP78、CHOP、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结果软脂酸钠在体外能够诱导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以及脂变肝细胞凋亡,与对照组(1.38±0.42)比较,实验组48 h细胞凋亡率(5.95±0.37)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软脂酸钠刺激肝细胞12 h,GRP78表达(0.50±0.03)较0 h(0.37±0.02)明显增加,48 h(0.83±0.01)达高峰(P<0.05)。CHOP和p-JNK表达与GRP78几乎同步增加。结论软脂酸钠对L02肝细胞具有较强的脂毒性,可以诱导肝细胞发生ERS反应。ERS上调CHOP和P-JNK表达可能在软脂酸钠诱导脂肪变性肝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脂酸钠 内质网应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肝星状细胞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元义 贾丽萍 戴立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共2页
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肝纤维化 星状细胞 转移生长因子 血小板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激活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脂肪细胞刺激因子 内皮素-1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ERK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内质网应激状态下L02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洁 杨朝霞 +1 位作者 沈薇 姚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76-2381,共6页
目的:构建靶向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内质网应激(ERS)状态下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PERK基因核苷酸序列,按照小干扰RNA(siRNA)靶序列的设计原则,设计并构... 目的:构建靶向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内质网应激(ERS)状态下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PERK基因核苷酸序列,按照小干扰RNA(siRNA)靶序列的设计原则,设计并构建靶向PERK基因mRNA的3个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PERK1-shRNA、PERK2-shRNA、PERK3-shRNA)和1个无同源性的阴性对照载体(HK-shRNA),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确认shRNA载体构建成功后,转染L02肝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ERK基因的表达,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表达载体。分别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ERS状态下沉默了PERK基因的L02肝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变化。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4个shRNA表达载体均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ERK1-shRNA、PERK2-shRNA、PERK3-shRNA组L02细胞中PERK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PERK1-shRNA干扰效果最强。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沉默PERK基因能明显增加ERS状态下肝细胞活力、抑制其凋亡(P<0.05)。结论:成功构建靶向PERK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PERK基因缺失对ERS状态下L02肝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ERK RNA干扰 shRNA 表达载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诱导HSC-T6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慧利 沈薇 陈忠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及其分解产物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HSC-T6细胞凋亡率;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及其分解产物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HSC-T6细胞凋亡率;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P-IKK、P-IκB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65核转位。结果柳氮磺胺吡啶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SC-T6肝星状细胞的增殖;AO/EB染色法、AnnexinV/PI染色结果证明柳氮磺胺吡啶能诱导HSC-T6肝星状细胞的凋亡;而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对HSC-T6的增殖和凋亡无影响。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柳氮磺胺吡啶不是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抑制IKK、IκB的磷酸化、细胞核NF-κBP65的表达(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柳氮磺胺吡啶组P65核转位被抑制。结论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HSC-T6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el/NF-κB/IκB/IK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氮磺胺吡啶 HSC-T6 增殖 凋亡 核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效果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倩玫 梅浙川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39-2443,共5页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于有明显循环功能障碍的晚期肝硬化患者,预后较差。目前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是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关于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尚未有相关综合报...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于有明显循环功能障碍的晚期肝硬化患者,预后较差。目前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是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关于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尚未有相关综合报道。从HRS的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方面回顾了这一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基线资料、治疗后变化及治疗方案等方面对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早期识别有助于预测治疗反应的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肾综合征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SOS系统筛选靶向HBV病毒X基因的siRNA
9
作者 韦德芳 高健 +2 位作者 曾春华 彭明利 任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6-152,共7页
构建靶向乙肝病毒(HBV)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SOS-X-siRNA和pSOS-siRNA,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和HepG2.2.15,筛选和验证高效siRNA。设计4个靶向X基因siRNA,将siRNA和HBx基因插入载体pSOS得重组质粒pSOS-X-siRNA;pSOS-X-siRNA经PacI酶切去... 构建靶向乙肝病毒(HBV)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SOS-X-siRNA和pSOS-siRNA,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和HepG2.2.15,筛选和验证高效siRNA。设计4个靶向X基因siRNA,将siRNA和HBx基因插入载体pSOS得重组质粒pSOS-X-siRNA;pSOS-X-siRNA经PacI酶切去除目的片段HBx后得pSOS-siRNA。将质粒pSOS-X-siRNA和pSOS-siRNA分别转HepG2和HepG2.2.15肝癌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绿色荧光(GFP)减弱程度预估干扰效率。ELISA检测HepG2.2.15细胞上清HBsAg、HBeAg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内蛋白HBsAg、HBcAg表达,Real time PCR检测胞内HBsmRNA、HBx mRNA的转录。转染4d后,siRNA4使HepG2细胞的GFP信号表达程度最低,为阴性对照的9%,预测其干扰效果最强。siRNA4使HepG2.2.15细胞转染后4d上清的HBsAg蛋白表达为对照的(13.92±1.14)%(P<0.05)、HBeAg为(21.69±4.92)%(P<0.05),胞内的HBsAg、HBcAg蛋白表达量灰度比值为0.175±0.025、0.0825±0.028,均为各处理组中最低(P<0.01),HBs mRNA和HBx mRNA分别降为对照的0.237±0.028(P<0.01)、0.110±0.02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siRNA4为高效干扰位点。利用pSOS成功筛选并验证构建靶向HBV X基因的siRNA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OS 乙肝病毒 X基因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