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分离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红春 吕琳 +1 位作者 杨致邦 梅浙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obacter pylori,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情况,探讨Hp对克拉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获得96株Hp。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检测Hp对克拉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obacter pylori,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情况,探讨Hp对克拉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获得96株Hp。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检测Hp对克拉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拟定克拉霉素MIC>2μg/ml为耐药菌株。比较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挑选克拉霉素耐药Hp10株,提取细菌DNA,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探讨克拉霉素耐药机制。结果:重庆地区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29.17%,城市和农村耐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10株克拉霉素耐药菌株23SrRNA基因功能区VPCR扩增片段,均被BsaⅠ酶切,未被BbsⅠ酶切,提示10株在2143位点有A→G突变。结论:重庆地区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且城市和农村无显著差异。大多数克拉霉素耐药Hp存在23SrRNA基因功能区V2143位点A→G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克拉霉素 耐药性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系特异性核因子ⅠB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肠道炎症表现
2
作者 胡漫秋 周黎 +4 位作者 陈思源 刘宏韬 张浩 何松 周智航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2,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核因子ⅠB(NFIB)条件性基因敲除(cKO)小鼠,探讨髓系细胞NFIB的表达与肠道炎症的关系。方法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和FANTOM5数据库查找NFIB在炎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NFIB-... 目的通过构建核因子ⅠB(NFIB)条件性基因敲除(cKO)小鼠,探讨髓系细胞NFIB的表达与肠道炎症的关系。方法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和FANTOM5数据库查找NFIB在炎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NFIB-flox小鼠,并与Lyz2-Cre转基因小鼠杂交,将后代自交获得髓系特异性NFIB cKO小鼠(NFIBfl/flLyz2-Cre小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小鼠基因型后,选取C57BL/6N品系的NFIB cKO小鼠4只为实验组,非cKO小鼠4只为对照组。两组小鼠均使用2.5%葡聚糖硫酸钠盐以相同条件诱导,构建慢性结肠炎模型,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方面评估结肠炎严重程度。结果经分析发现NFIB在髓系细胞来源的粒细胞、单核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在中性粒细胞中高表达。成功地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Cre-loxP系统构建了髓系特异性NFIB cKO小鼠。葡聚糖硫酸钠盐诱导的肠炎模型NFIB cKO小鼠在短时间内出现腹泻、肉眼血便、活动减少、体重减轻等情况。肠道大体观察显示NFIB cKO小鼠结肠较非cKO小鼠缩短[(8.23±0.35)cm vs(10.30±0.36)cm,P<0.01]。肠H-E染色显示NFIB cKO小鼠肠黏膜腺结构改变和结缔组织增生伴广泛炎症细胞浸润,NFIB cKO小鼠的组织学评分高于非cKO小鼠[(4.25±0.50)分vs(0.50±0.58)分,P<0.01]。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D11b阳性细胞在NFIB cKO小鼠较非cKO小鼠中募集更多。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髓系特异性NFIB cKO小鼠,并发现髓系细胞中的NFIB能够减轻免疫细胞(粒细胞或/和单核细胞)浸润,抑制肠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基因敲除 核因子IB 肠道炎症 髓系细胞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消化内镜学会指南:内镜检查在炎性胰腺液体积聚诊疗中的作用(2016年更新版)》摘译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冰 何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253-1255,共3页
此指南由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执行委员会拟定,推荐在符合指南所述的系列临床事件发生时使用消化道内镜。该指南在文献和临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1990年1月-2015年2月PubM ed... 此指南由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执行委员会拟定,推荐在符合指南所述的系列临床事件发生时使用消化道内镜。该指南在文献和临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1990年1月-2015年2月PubM ed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文献,补充文献摘自相关书目以及专家顾问的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内窥镜检查 治疗 美国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永乐 陈虹霖 +4 位作者 张涵 朱新月 杨智程 谭茂婷 赵红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5-1041,共7页
原发性肝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比高达75%~85%。大约70%的HCC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错失了根治性手术机会,导致预后不佳。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selecti... 原发性肝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比高达75%~85%。大约70%的HCC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错失了根治性手术机会,导致预后不佳。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90)Y-SIRT)作为一种新兴疗法,通过肝动脉靶向输送放射性微球,利用β射线近距离杀伤肿瘤细胞。相较于传统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以及药物治疗,^(90)Y-SIRT展现出临床获益显著、安全性良好、人群适用性广泛等优势。本文将对^(90)Y-SIRT在HCC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90微球 肝细胞癌 选择性内放射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评分对消化道及壁外压迫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孟麟 陈伟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82-1387,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的EUS-BIRADS评分体系并评价其对消化道黏膜层、黏膜下及壁外压迫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学诊... 目的建立基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的EUS-BIRADS评分体系并评价其对消化道黏膜层、黏膜下及壁外压迫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消化道及壁外病变509例。参照BI-RADS超声诊断标准建立EUS-BIRADS评分体系,依据EUS-BIRADS评分体系在未知病理诊断情况下为每1组超声内镜图像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与病理结果比对。ROC曲线分析示AUG=0.947,取EUS评6.5分时为临界值(对应Youden指数最高值),分值>6分的病例倾向于恶性病变,分值≤6分者倾向于非恶性病变。利用Pearsonχ2检验、Mc Nemarχ2检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诊断符合率、Kappa值等评估EUS-BIRADS评分体系的诊断价值。结果 EUSBIRADS评分对于黏膜层、黏膜下及壁外病变的良恶性评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诊断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85.1%、92.9%、71.2%、96.8%、0.7795、91.6%、0.723 4。Pearsonχ2检验(χ2值=269.573,P<0.001)示EUS-BIRADS评分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不独立,其列联系数R=0.728示两者正相关,但Mc Nemarχ2检验(P值:0.014)示EUS-BIRADS评分体系与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有差异。结论基于BI-RADS标准建立的EUS-BIRADS评分体系对消化道及壁外病变的良恶性的预判与病理诊断之间有较好一致性,可以辅助临床医师预判病变性质以利于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消化道 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激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于梅 周智航 +2 位作者 唐尚军 邓磊 何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89-1795,共7页
目的比较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结合技术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行普通白光内镜(white light endoscopy,WLE)筛查出的可疑上消化道早癌患者466例,共计病... 目的比较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结合技术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行普通白光内镜(white light endoscopy,WLE)筛查出的可疑上消化道早癌患者466例,共计病灶472处,其中227例采用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blue laser imaging,BLI-ME)、239例采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NBI-ME)分别进行早癌精查,病检确诊及内镜下高度怀疑早癌的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终以ESD术后病理为最高诊断。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BLI-ME、NBI-ME两种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查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炎症269处,萎缩或肠化生127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7处,早癌59处,存在食管多中心癌。BLI-ME、NBI-ME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灶分别为85.2%、85.1%,Kappa值分别为0.756和0.759。BLI-ME、NBI-ME对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2.2%、12.8%;敏感度分别为89.3%、90.3%;特异度分别为97.0%、96.2%。BLI-ME、NBI-ME镜下诊断与早癌病理诊断一致的比例为96.1%和95.5%,Kappa值分别为0.810和0.825。结论 BLI-ME、NBI-ME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且二者的诊断价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内镜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 上消化道早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蹲厕行为对胶囊内镜检查胃转运时间和全小肠检查率的影响
7
作者 李霞 何松 +1 位作者 王小梅 吴志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5-1269,共5页
目的研究蹲厕行为对胶囊内镜检查胃转运时间(gastric transit time,GTT)和全小肠检查率(complete examination rate of small bowel,CER)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9年1-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2例,采用随... 目的研究蹲厕行为对胶囊内镜检查胃转运时间(gastric transit time,GTT)和全小肠检查率(complete examination rate of small bowel,CER)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9年1-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即吞服胶囊后随时可以蹲厕,对照组如需如厕采取坐便。比较2组患者GTT、小肠转运时间、CER和诊断率的区别。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CER显著高于对照组(92.06%vs 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试验组患者中位GTT显著少于对照组(26.7 vs 45.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患者在小肠转运时间和诊断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采用蹲厕行为能减少胶囊在胃内转运时间,增加全小肠检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蹲厕 胃转运时间 全小肠检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管理新策略——长期白蛋白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文蕾 俞慧宏 凌贤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1-595,共5页
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缺少有效的管理策略,导致腹水反复发生,甚至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衰竭,增加病死率。白蛋白治疗肝硬化腹水由来已久,但通常局限于间断、短期治疗,相对而言,长期白蛋白治疗是一... 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缺少有效的管理策略,导致腹水反复发生,甚至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衰竭,增加病死率。白蛋白治疗肝硬化腹水由来已久,但通常局限于间断、短期治疗,相对而言,长期白蛋白治疗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治疗观点,近期多项临床实验提示,对于部分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足够剂量、足够时间的白蛋白治疗可能改善疾病病程。本文通过分析近期发表的长期白蛋白治疗的试验数据,探讨可能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包括最大获益人群、白蛋白剂量、时间、停药标准等,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白蛋白 有效白蛋白 腹水 肝硬化失代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中丹参素对TGFβ_1/Smads/ER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30
9
作者 唐静 戴立里 +1 位作者 呙琳琳 武鹏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Smad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cell,HSC),MT...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Smad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cell,HSC),MTT法筛选丹参素最适浓度;以最适浓度丹参素及ERK阻断剂(PD98059)作用于经TGFβ1处理的HSC,CCK-8法检测各组HSC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HSC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sctin,α-SMA)及Ⅰ、Ⅲ型胶原表达;RT-PCR检测各组HSC的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Smad2/3、ERK1/2蛋白磷酸化及Smad7蛋白水平。结果 0.062 5~0.25 mmol/L的丹参素可有效抑制HSC增殖,作为最适处理浓度;PD98059(100μmol/L)可抑制TGFβ1诱导的HSC增殖,丹参素剂量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的HSC增殖(P<0.01);TGFβ1促进细胞内α-SMA及Ⅰ、Ⅲ型胶原表达,PD98059及丹参素降低TGFβ1诱导的α-SMA及Ⅰ、Ⅲ型胶原水平;PD98059可拮抗TGFβ1诱导的Smad2、Smad3、Smad7 mRNA的表达(P<0.05,P<0.01),丹参素下调Smad2、Smad3 mRNA水平,但上调Smad7 mRNA水平(P<0.01);PD98059及丹参素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2/3、ERK1/2蛋白磷酸化(P<0.01),但对TGFβ1诱导的Smad7蛋白表达上调有不同效应(P<0.01)。结论 TGFβ1上调Smad2、Smad3 mRNA表达及蛋白磷酸化,进而诱导HSC增殖、活化及胶原合成,ERK通路可能参与HSC中TGFβ1诱导Smad基因表达及蛋白磷酸化过程。丹参素对TGFβ1/Smad/ERK信号通路具有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PD9805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通过SCAP/SREBP-1c调控L02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佳 李传飞 +1 位作者 宁波 杨朝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3-448,共6页
目的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观察SCAP/SREBP-1c对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用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L02正常肝细胞株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蛋白表达。甘油三酯(TG)试剂盒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内脂变程度;实时... 目的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观察SCAP/SREBP-1c对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用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L02正常肝细胞株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蛋白表达。甘油三酯(TG)试剂盒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内脂变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REBP-1c下游脂代谢相关基因FAS、ACC1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 SREBP-1c、FAS、ACC1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miRNA瞬时转染沉默SCAP基因的表达,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GRP7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Tg在体外成功建立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组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增加(P<0.05),脂滴明显增多;n SREBP-1c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下游靶基因FAS和ACC1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与n SREBP-1c的升高趋势一致。转染SCAP-3 miRNA载体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通过SCAP/SREBP-1c调控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促进脂质沉积,是NAFLD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靶向干扰SCAP,能减轻内质网应激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成为安全有效的NAFLD防治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内质网应激 SCAP RNA干扰 SREBP-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甘油通道蛋白在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邱烈旺 顾陆昀 +2 位作者 吕琳 王奎 梅浙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目的研究水甘油通道蛋白(aquaglyceroporins)AQP3、AQP7、AQP9基因在油酸钠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常规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为对照,采用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性,建立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 目的研究水甘油通道蛋白(aquaglyceroporins)AQP3、AQP7、AQP9基因在油酸钠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常规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为对照,采用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性,建立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利用油红O染色及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检测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并分别于0、12、24、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水甘油通道蛋白AQP3、AQP7、AQP9基因的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观察及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显示HepG2细胞在油酸钠处理12 h后即开始出现脂肪变性,随着刺激时间延长,脂肪变性程度逐渐加重,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在48 h组(79.76±0.75)较0 h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中,AQP3mRNA水平12 h时表达开始减低,48 h时(0.39±0.08)表达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7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QP9 mRNA表达水平自12 h(1.59±0.11)即开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中,AQP3蛋白水平12 h时表达开始减低,24、48 h组[(0.016±0.002),(0.012±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7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9蛋白水平12 h表达开始增高,24、48 h[(0.050±0.002)、(0.079±0.00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中水甘油通道蛋白AQP3表达下调、AQP9表达上调、AQP7表达无明显差异,提示不同亚型的水甘油通道蛋白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了肝细胞非酒精性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甘油通道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肝 水通道蛋白3 水通道蛋白7 水通道蛋白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苦胃镜检查的最佳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廖元江 梅浙川 +4 位作者 刘永军 陈玉培 何璐 吴素华 沈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45-1546,共2页
关键词 胃镜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1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伟婵 陈伟庆 +2 位作者 吕琳 吴志轩 沈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便于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及电话随访251例CE检查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为检查原因的...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便于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及电话随访251例CE检查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为检查原因的比例明显高于儿童、中青年(45.3%vs.26.7%,P=0.005 7),而儿童、中青年以腹痛、腹泻为检查原因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人(71.1%vs.54.7%,P=0.015 9)。完成全小肠检查率为93.2%。未完成全小肠检查组的胃运行时间与完成全小肠检查组比较有显著差异(66.2 min vs.47.4 min,P=0.043 2),CE示胆汁反流为未完成全小肠检查的危险因素(OR=4.49)。肌注胃复安可以促进胶囊通过幽门,提高全小肠检查率(Complete rate,CR),而对小肠运行时间无明显影响(298.3 min vs.313.3 min,P=0.561 3)。OGIB患者的小肠阳性诊断率为94.9%(75/79),以血管病变最常见(31.6%),其中高危人群小肠钩虫病占44.4%(8/18);腹痛、腹泻患者的小肠阳性诊断率为85.7%(144/168),以黏膜炎症最常见(26.8%)。老年、儿童、青中年小肠阳性诊断率比较无显著差异(89.1%vs.100%vs.91.7%,P>0.05)。CE的阳性预测值为85.3%(29/34)。高清CE的小肠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06 CE(96.7%vs.86.4%,P=0.032 3)。所有受检者耐受性良好,胶囊均顺利排出。结论:CE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肌注胃复安可提高全小肠检查率。钩虫高危人群行CE检查前可诊断性驱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临床应用 小肠 胃运行时间 小肠运行时间 全小肠检查率 阳性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中前列腺素E_2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4
作者 俞慧宏 吴小翎 +1 位作者 张苜 宁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方法用PGE2酶联免疫试剂盒分别测定4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切缘组织及术前外周血中PGE2含量。结果胃癌组织的PGE2含量明显高于癌旁切缘组织,分别为(8.22...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方法用PGE2酶联免疫试剂盒分别测定4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切缘组织及术前外周血中PGE2含量。结果胃癌组织的PGE2含量明显高于癌旁切缘组织,分别为(8.225±2.425)、(1.669±0.287)ng/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和高中分化胃癌组织PGE2含量分别为(9.02±2.28)、(5.38±0.35)ng/g,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周血中PGE2含量与胃癌组织PGE2含量呈正相关(r=0.889,P<0.01)。肿瘤直径≥5cm和<5cm的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和高中分化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PGE2含量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也无关。结论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GE2含量增高,其外周血PGE2含量也随之增高,表明外周血PGE2水平与胃癌组织释放的PGE2含量成正比。测定外周血中PGE2可以间接评估胃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与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前列腺素E2 肿瘤组织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及TGFβ/BMP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武鹏宇 戴立里 +1 位作者 唐静 呙琳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及TGFβ,BMP受体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丹参素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25、0.125、0.0625mmol/L)的丹参素作用于经TGFβ(15ng/ml)处理人肝星状细胞LX-248h,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及TGFβ,BMP受体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丹参素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25、0.125、0.0625mmol/L)的丹参素作用于经TGFβ(15ng/ml)处理人肝星状细胞LX-248h,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化学染色法观察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Ⅰ、Ⅱ型受体,BMPⅡ型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5ng/ml处理48h后,LX-2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高,中,低浓度丹参素处理组的细胞增殖受到浓度依赖性抑制(P<0.01)。TGFβ1诱导的细胞活化也可被丹参素浓度依赖性抑制。丹参素可浓度依赖性减少TβRⅠ、Ⅱ和增加BMPRⅡmRNA表达(P<0.01)。结论:丹参素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负性调控肝纤维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为抑制TGFβ受体表达并拮抗TGFβ引起的BMP受体表达下调,进而影响下游Smad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丹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给氧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黎鸿 梅浙川 +3 位作者 吕琳 沈薇 季道如 杨筠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65-1867,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最佳给氧模式。方法 566例无痛胃镜受检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未给预吸氧组(麻醉注入时开始给氧):术中氧流量2~3 L/min(Ⅰ组)、3~4 L/min(Ⅲ组)、4~5 L/min(Ⅴ组)。预吸氧组(麻醉前2 min开始给氧2~3 ...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最佳给氧模式。方法 566例无痛胃镜受检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未给预吸氧组(麻醉注入时开始给氧):术中氧流量2~3 L/min(Ⅰ组)、3~4 L/min(Ⅲ组)、4~5 L/min(Ⅴ组)。预吸氧组(麻醉前2 min开始给氧2~3 L/min):术中氧流量2~3 L/min(Ⅱ组)、3~4 L/min(Ⅳ组)、4~5 L/min(Ⅵ组)。记录受检者术前、预吸氧后、麻醉后2 min、术中、术后的呼吸次数和SpO2。结果麻醉后受检者SpO2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多数在麻醉后2 min内达最低值,此时预吸氧组的SpO2值较未预吸氧组高(P<0.05)。同样,预吸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11/93、8/95、10/91),明显低于未预吸氧组(28/98、25/94、27/95)(P<0.05或P<0.01)。而SpO2水平、低氧血症发生率方面,不同氧流量的预吸氧组间比较和未给预吸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预吸氧后鼻导管给氧2~3 L/min是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安全、有效、简便的给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氧流量 预吸氧 脉搏血氧饱和度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对兔VX2肝癌微血管的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康娟 吴小翎 +2 位作者 张勇 冉海涛 王志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L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TMD)对兔VX2肝癌微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60只兔VX2肝癌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6组(n=10):单纯药物组(Doc组)、单纯载药微泡组(DLLM组)、药物+超声组(Doc+US组)、单纯微泡+... 目的探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L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TMD)对兔VX2肝癌微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60只兔VX2肝癌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6组(n=10):单纯药物组(Doc组)、单纯载药微泡组(DLLM组)、药物+超声组(Doc+US组)、单纯微泡+超声组(PLM+US组)、载药微泡+超声组(DLLM+US组)及对照组,比较各组动物肿瘤组织的血管密度(MVD)、CD34及VEGF的表达。结果处理后DLLM+US组的CD34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MVD明显降低,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LLM+US组的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DLLM联合UTMD能抑制兔VX2肝癌的微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兔VX2肝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微泡 微血管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肝星状细胞TGF-β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戴晴 李欣 +1 位作者 郑磊 董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88-1994,共7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s,用不同浓度丹参素作用于HSCs,检测丹参素对HSCs增殖和TGF-β1刺激后HSCs增殖的影响;观察丹参素对TGF...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s,用不同浓度丹参素作用于HSCs,检测丹参素对HSCs增殖和TGF-β1刺激后HSCs增殖的影响;观察丹参素对TGF-β1刺激HSCs表达α-SMA的影响;观察HSCs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βRⅠ、Ⅱ)的表达;观察丹参素和TGF-β1作用HSCs后,其Smad2、Smad3、Smad7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丹参素在0.0625mmol/L-1mmol/L时,对HSCs的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丹参素对TGF-β1诱导的HSCs增殖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2)丹参素0.25mmol/L作用HSCs能下调α-SMA的表达(P<0.05),也能下调TGF-β1诱导的HSCs的α-SMA表达(P<0.05)。(3)HSCs中TβRⅠ、Ⅱ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上,丹参素能下调活化HSCs中TβRⅠ、Ⅱ的表达(P<0.05或P<0.01)。(4)TGF-β1促进HSCs中Smad2、Smad3、Smad7mRNA的表达(P<0.01);丹参素能下调TGF-β1诱导的HSCs内Smad2、Smad3mRNA的表达(P<0.05),并能上调Smad7mRNA表达(P<0.05)。结论: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丹参素能通过下调活化HSCs细胞膜上TβRⅠ、Ⅱ蛋白的表达来抑制HSCs的活化增殖。丹参素能上调HSCs内Smad7mRNA表达,并下调Smad2、Smad3mRNA表达,抑制HSCs活化,并抑制TGF-β1诱导的HSCs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丹参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 Smads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风险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娜 李娟 +2 位作者 李霞 梁露文 王小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5-890,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为肝性脑病的18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且以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同期188例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为肝性脑病的18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且以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同期188例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病因、肝性脑病病史、肝衰竭、高蛋白饮食、腹膜炎、败/脓毒血症、碱中毒、低氯血症、低钠血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国际化标准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肝性脑病病史、高蛋白饮食、碱中毒、MELD评分是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前白蛋白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肝功能严重损害、肝性脑病病史、高蛋白饮食及碱中毒等危险因素可增加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风险,应及时进行评估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艾敏 陈伟婵 沈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52-355,362,共5页
目的探讨近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硬化病因及并发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200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病因及相关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不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病因构成方面,乙型肝炎1213例(6... 目的探讨近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硬化病因及并发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200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病因及相关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不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病因构成方面,乙型肝炎1213例(60.6%),酒精性脂肪肝133例(6.6%),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332例(16.6%),自身免疫性肝病136例(6.7%),非酒精性脂肪肝34例(1.7%)。以2007年1月1日为界,将时期分为前后两段比较分析,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人数构成比由64.1%下降到59.3%(P<0.05),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由13.6%增至17.7%(P<0.05),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由3.5%增至7.1%(P<0.05)。肝硬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原发性肝癌(22.1%)、自发性腹膜炎(21.3%)、上消化道出血(19.3%)、肝性脑病(7.3%)、肝肾综合征(4.0%)。有乙型肝炎家族史的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31.1%vs.22.2%,P<0.05),高HBV载量的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也明显增加(χ2=10.88,P<0.05)。结论乙型肝炎仍然是我院肝硬化主要病因,但酒精因素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肝硬化明显增加,原发性肝癌为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的预后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