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指南由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执行委员会拟定,推荐在符合指南所述的系列临床事件发生时使用消化道内镜。该指南在文献和临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1990年1月-2015年2月PubM ed...此指南由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执行委员会拟定,推荐在符合指南所述的系列临床事件发生时使用消化道内镜。该指南在文献和临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1990年1月-2015年2月PubM ed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文献,补充文献摘自相关书目以及专家顾问的推荐意见。展开更多
目的建立基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的EUS-BIRADS评分体系并评价其对消化道黏膜层、黏膜下及壁外压迫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学诊...目的建立基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的EUS-BIRADS评分体系并评价其对消化道黏膜层、黏膜下及壁外压迫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消化道及壁外病变509例。参照BI-RADS超声诊断标准建立EUS-BIRADS评分体系,依据EUS-BIRADS评分体系在未知病理诊断情况下为每1组超声内镜图像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与病理结果比对。ROC曲线分析示AUG=0.947,取EUS评6.5分时为临界值(对应Youden指数最高值),分值>6分的病例倾向于恶性病变,分值≤6分者倾向于非恶性病变。利用Pearsonχ2检验、Mc Nemarχ2检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诊断符合率、Kappa值等评估EUS-BIRADS评分体系的诊断价值。结果 EUSBIRADS评分对于黏膜层、黏膜下及壁外病变的良恶性评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诊断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85.1%、92.9%、71.2%、96.8%、0.7795、91.6%、0.723 4。Pearsonχ2检验(χ2值=269.573,P<0.001)示EUS-BIRADS评分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不独立,其列联系数R=0.728示两者正相关,但Mc Nemarχ2检验(P值:0.014)示EUS-BIRADS评分体系与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有差异。结论基于BI-RADS标准建立的EUS-BIRADS评分体系对消化道及壁外病变的良恶性的预判与病理诊断之间有较好一致性,可以辅助临床医师预判病变性质以利于进一步检查。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蹲厕行为对胶囊内镜检查胃转运时间(gastric transit time,GTT)和全小肠检查率(complete examination rate of small bowel,CER)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9年1-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2例,采用随...目的研究蹲厕行为对胶囊内镜检查胃转运时间(gastric transit time,GTT)和全小肠检查率(complete examination rate of small bowel,CER)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9年1-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即吞服胶囊后随时可以蹲厕,对照组如需如厕采取坐便。比较2组患者GTT、小肠转运时间、CER和诊断率的区别。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CER显著高于对照组(92.06%vs 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试验组患者中位GTT显著少于对照组(26.7 vs 45.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患者在小肠转运时间和诊断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采用蹲厕行为能减少胶囊在胃内转运时间,增加全小肠检查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为肝性脑病的18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且以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同期188例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为肝性脑病的18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且以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同期188例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病因、肝性脑病病史、肝衰竭、高蛋白饮食、腹膜炎、败/脓毒血症、碱中毒、低氯血症、低钠血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国际化标准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肝性脑病病史、高蛋白饮食、碱中毒、MELD评分是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前白蛋白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肝功能严重损害、肝性脑病病史、高蛋白饮食及碱中毒等危险因素可增加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风险,应及时进行评估与管理。展开更多
文摘此指南由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执行委员会拟定,推荐在符合指南所述的系列临床事件发生时使用消化道内镜。该指南在文献和临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1990年1月-2015年2月PubM ed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文献,补充文献摘自相关书目以及专家顾问的推荐意见。
文摘目的建立基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的EUS-BIRADS评分体系并评价其对消化道黏膜层、黏膜下及壁外压迫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消化道及壁外病变509例。参照BI-RADS超声诊断标准建立EUS-BIRADS评分体系,依据EUS-BIRADS评分体系在未知病理诊断情况下为每1组超声内镜图像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与病理结果比对。ROC曲线分析示AUG=0.947,取EUS评6.5分时为临界值(对应Youden指数最高值),分值>6分的病例倾向于恶性病变,分值≤6分者倾向于非恶性病变。利用Pearsonχ2检验、Mc Nemarχ2检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诊断符合率、Kappa值等评估EUS-BIRADS评分体系的诊断价值。结果 EUSBIRADS评分对于黏膜层、黏膜下及壁外病变的良恶性评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诊断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85.1%、92.9%、71.2%、96.8%、0.7795、91.6%、0.723 4。Pearsonχ2检验(χ2值=269.573,P<0.001)示EUS-BIRADS评分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不独立,其列联系数R=0.728示两者正相关,但Mc Nemarχ2检验(P值:0.014)示EUS-BIRADS评分体系与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有差异。结论基于BI-RADS标准建立的EUS-BIRADS评分体系对消化道及壁外病变的良恶性的预判与病理诊断之间有较好一致性,可以辅助临床医师预判病变性质以利于进一步检查。
文摘目的比较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结合技术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行普通白光内镜(white light endoscopy,WLE)筛查出的可疑上消化道早癌患者466例,共计病灶472处,其中227例采用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blue laser imaging,BLI-ME)、239例采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NBI-ME)分别进行早癌精查,病检确诊及内镜下高度怀疑早癌的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终以ESD术后病理为最高诊断。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BLI-ME、NBI-ME两种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查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炎症269处,萎缩或肠化生127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7处,早癌59处,存在食管多中心癌。BLI-ME、NBI-ME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灶分别为85.2%、85.1%,Kappa值分别为0.756和0.759。BLI-ME、NBI-ME对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2.2%、12.8%;敏感度分别为89.3%、90.3%;特异度分别为97.0%、96.2%。BLI-ME、NBI-ME镜下诊断与早癌病理诊断一致的比例为96.1%和95.5%,Kappa值分别为0.810和0.825。结论 BLI-ME、NBI-ME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且二者的诊断价值相当。
文摘目的研究蹲厕行为对胶囊内镜检查胃转运时间(gastric transit time,GTT)和全小肠检查率(complete examination rate of small bowel,CER)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9年1-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即吞服胶囊后随时可以蹲厕,对照组如需如厕采取坐便。比较2组患者GTT、小肠转运时间、CER和诊断率的区别。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CER显著高于对照组(92.06%vs 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试验组患者中位GTT显著少于对照组(26.7 vs 45.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患者在小肠转运时间和诊断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采用蹲厕行为能减少胶囊在胃内转运时间,增加全小肠检查率。
文摘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为肝性脑病的18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且以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同期188例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病因、肝性脑病病史、肝衰竭、高蛋白饮食、腹膜炎、败/脓毒血症、碱中毒、低氯血症、低钠血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国际化标准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肝性脑病病史、高蛋白饮食、碱中毒、MELD评分是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前白蛋白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肝功能严重损害、肝性脑病病史、高蛋白饮食及碱中毒等危险因素可增加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风险,应及时进行评估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