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美芳 张利军 +1 位作者 向丹 王云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78-2283,共6页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Citrobacter freundii,CRCF)感染危险因素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2018年3月138例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Citrobacter freundii,CRCF)感染危险因素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2018年3月138例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为两组,CRCF组32例,非CRCF(Non-CRCF,NCRCF)组106例;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RCF感染的危险因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细菌同源性。结果 138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中CRCF检出率为23. 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OR=4. 057,95%CI=1. 574~10. 458,P=0. 004)和手术(OR=2. 938,95%CI=1. 160~7. 441,P=0. 023)是CRCF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共有7个MLST克隆型,以ST22(n=9)和ST115(n=9)型多见,两个新的ST型已被PubMlst数据库收录并分别命名为ST115和ST116; PFGE与MLST分型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结论肿瘤和手术是CRCF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ST22和ST115是CRCF感染的优势克隆型;应加强对CRCF的监测和控制,预防CRCF的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危险因素 MLST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无效儿童病毒基因组表面抗原区变异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海君 黄勇 +1 位作者 龙泉鑫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疫苗免疫失败儿童患者体内病毒表面抗原(surface gene)基因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及a决定簇变异情况。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保护失败患儿及未接种...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疫苗免疫失败儿童患者体内病毒表面抗原(surface gene)基因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及a决定簇变异情况。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保护失败患儿及未接种疫苗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儿血清样本,通过扩增HBV S基因并测序,与相应基因型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243例免疫保护失败患儿体内病毒a决定簇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20例未经疫苗免疫组患儿(31.7%vs.10.0%,P=0.044);免疫失败组儿童体内病毒MHR突变率数值也高于未接种组儿童,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49.8%vs.30.0%,P=0.106)。在疫苗免疫失败儿童病例中,MHR和a决定簇突变发生与病毒低水平复制相关:突变组患儿DNA滴度均明显低于无突变组患儿(log106.9±1.8vs.log107.7±1.8,P=0.000;log107.1±1.6 vs.log107.6±1.9,P=0.000)。免疫失败儿童病例中,MHR突变组儿童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数值也明显高于未突变组(67.1±58.8 vs.56.5±51.8,P=0.018)。在243例疫苗免疫保护失败儿童体内病毒MHR区域中共检出145个变异氨基酸,热点变异类型主要包括I110L(6例)、K122R(15例)、T126A(18例)、I126T(14例)、M133L(7例)、G145R(6例)及Y161F(12例)等。进一步分析各类型突变与临床表型间差异,发现含G145R及Y161F突变病例体内血清病毒DNA水平明显低于无突变组(log106.8±1.1 vs.log107.5±1.8,P=0.048;log105.0±2.6 vs.log107.3±1.8,P=0.000)。结论:疫苗免疫保护失败儿童病例体内病毒a决定簇及MHR具有较高的突变率,且该区段的突变与病毒较低的复制水平及及较高的AL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疫苗保护失败 儿童病例 病毒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青霉烯酶酶型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治疗策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任艳丽 王云英 +3 位作者 蒋敏 张雨虹 王燕 孙滨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9-345,共7页
目的探讨表达不同碳青霉烯酶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治疗策略,为临床有效治疗CRE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E的相关资料及药敏数据。复苏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 目的探讨表达不同碳青霉烯酶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治疗策略,为临床有效治疗CRE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E的相关资料及药敏数据。复苏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PCR检测其携带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并比较碳青霉烯酶表型试验与基因结果的一致性。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敏感性,K-B法检测氨曲南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作用效果。结果CRE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128株CRE菌株均含碳青霉烯耐药基因,其中81株含bla_(KPC),37株含bla_(NDM),5株含bla_(IMP),5株同时含bla_(KPC)和bla_(NDM)。酶抑制剂增强试验能够准确检测各种碳青霉烯酶酶型。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97.6%,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产丝氨酸酶菌株的敏感率为100%,而对产金属酶和双酶菌株无效。氨曲南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有协同作用,对产金属酶和双酶菌株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结论不同酶型CRE可考虑采用不同治疗策略,利用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确定酶型后,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表型检测 联合药敏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鉴定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长武 李兴禄 +3 位作者 黄艺 邹明贵 黄坤容 弋星月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1-65,49,共5页
为了提高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离率和鉴定的正确率。通过培养检查特征性的菌丝和观察菌落形态,通过形态学观察其在骨髓和外周血以及PAS染色的形态。马尔尼菲青霉菌为双相菌,霉菌型菌落可发现特征性的扫帚状菌丝,沙保罗培养3d后产生水... 为了提高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离率和鉴定的正确率。通过培养检查特征性的菌丝和观察菌落形态,通过形态学观察其在骨髓和外周血以及PAS染色的形态。马尔尼菲青霉菌为双相菌,霉菌型菌落可发现特征性的扫帚状菌丝,沙保罗培养3d后产生水溶性玫瑰色素;骨髓和外用血细胞内外均可发现孢子;PAS染色可见菌体呈圆形、椭圆形或腊肠状。大小不一,约为2—8μm.胞壁染红色且清楚连续,在腊肠状的细胞内可见一明显的横隔.胞质不易着色。鉴定结论:特征性的扫帚状菌丝;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内外均可发现孢子;水溶性玫瑰色素;PAS染色对其有鉴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 菌丝 孢子 糖原染色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后红细胞膜的损伤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云英 李兴禄 +1 位作者 张莉萍 陈安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0-21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膜的损伤,为研究改进过滤血液保养液的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的20名健康供血者的血液400ml,根据配对设计方法,将血液等量分为两份,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过滤组,对2组的红细胞膜蛋白进行SDS-... 目的:探讨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膜的损伤,为研究改进过滤血液保养液的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的20名健康供血者的血液400ml,根据配对设计方法,将血液等量分为两份,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过滤组,对2组的红细胞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用BandScan蛋白质分析软件分析膜蛋白的组成。用荧光偏振法测定2组红细胞膜的荧光偏振度,并计算出膜微粘度。分别在0、1、2、3、4、5周检测2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结果:膜骨架蛋白带Ⅰ、Ⅱ和带Ⅶ蛋白在过滤组中明显减少(P﹤0.01),过滤组的荧光偏振度和微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FHb浓度在0周无差异,而在1、2、3、4、5周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浆FHb过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细胞过滤器会破坏红细胞膜蛋白的组成成分,膜微粘度升高,流动性降低,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过滤 红细胞膜蛋白 膜流动性 游离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糖肽对乳腺癌患者PBMC中TLR信号通路MyD88途径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静 余爽 +2 位作者 陈楚 董冰 鲍依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云芝糖肽(PSP)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信号通路MyD88途径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分离乳腺癌患者(20例)PBMC并将每份细胞分为2组,设为对照组和PSP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PBMC中TLR信号通路M... 目的:探讨云芝糖肽(PSP)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信号通路MyD88途径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分离乳腺癌患者(20例)PBMC并将每份细胞分为2组,设为对照组和PSP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PBMC中TLR信号通路MyD88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信号末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SP能够显著提高TLR信号通路中TLR4、TLR5、TLR6、IRAK4、TRAF6、IRF5、TAK1、IKKα、NF-κB、ERK、P38、JNK、AP-1、IL-1β和IL-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信号末端蛋白NF-κB、AP-1和IRF5均有上调。结论:PSP对乳腺癌患者PBMC中TLR通路的调控可能主要是通过MyD88途径促使终端效应因子的释放从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糖肽 TLR 免疫调节 MyD88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分布宽度作为新型血小板活化特异性标志物的评价 被引量:53
7
作者 李月 代震宇 张德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作为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应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00份本院体检的25~40周岁正常人群和100名已确诊的血小板活化患者的血常规标本的平均...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作为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应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00份本院体检的25~40周岁正常人群和100名已确诊的血小板活化患者的血常规标本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PDW值。随机选取本院患者血常规标本100份,在采血后的1、2、3、4 h检测MPV与PDW值。结果:已确诊的血小板活化患者的MPV与PDW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MPV与PDW值(P〈0.001)。血样本采集后的12、、3、4h时的MPV值升高,但PDW值均值逐渐降低。采血后4h的MPV值明显高于采血后1h的MPV检测值(P〈0.05),但4 h时的PDW值明显低于1 h时的PDW检测值(P〈0.01)。结论:MPV与PDW检测简单,在血小板活化时显著增高。血小板发生储存损伤时,PDW值却降低,故PDW是比较特异的血小板活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头孢唑肟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川 吴小候 +4 位作者 张唯力 周向东 胡自力 黄长武 李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871-873,885,共4页
目的:以进口头孢唑肟钠作对照,评价国产头孢唑肟钠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两组用药方法相同: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2.0g,疗程:7~14天。然后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 目的:以进口头孢唑肟钠作对照,评价国产头孢唑肟钠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两组用药方法相同: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2.0g,疗程:7~14天。然后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纳入疗效分析的合格病例共50例,其中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痊愈率为6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痊愈率为76.00%,总有效率为100%。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89.47%和100%。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国产头孢唑肟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与进口头孢唑肟钠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肟钠 细菌感染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近三年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邱君凤 黄坤容 吴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WHONET5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7月临床分离的616株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奥格门叮、复方磺胺、环...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WHONET5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7月临床分离的616株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奥格门叮、复方磺胺、环丙沙星耐药率大于60%,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呋新耐药率在50%左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均小于20%,亚胺培南无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2004~2006年分别为27.96%、32.68%、35.12%。结论: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及青霉素类/克拉维酸、磺胺类、喹诺酮类、庆大霉素、第一代头孢、第二代头孢已高度耐药,临床不宜选用;青霉素类/他唑巴坦、第四代头孢、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呋喃类耐药率较低,临床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耐药率也较低,由于易诱导ESBLs应慎用;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感染性心内膜炎长奈瑟菌的鉴定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利军 张秀瑜 +1 位作者 瞿渝佳 王云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鉴定从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并鉴定至亚种,并初步探索其引起心内膜炎的机制。方法:按常规鉴定方法进行细菌表型特征的鉴定,16 S r R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微量生化管分型,体外建立细菌生物膜。结果:常规细... 目的:鉴定从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并鉴定至亚种,并初步探索其引起心内膜炎的机制。方法:按常规鉴定方法进行细菌表型特征的鉴定,16 S r R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微量生化管分型,体外建立细菌生物膜。结果:常规细菌学与16 S r R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长奈瑟菌,微量生化管分型为硝酸盐还原亚种,此菌在体外能形成成熟的生物膜。结论:国内首次发现长奈瑟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并且此菌易与其它细菌相混淆。临床微生物工作者应加强对长奈瑟菌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认识,并提高对该菌鉴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奈瑟菌 心内膜炎 细菌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糖肽对人PBMC中TLR5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楚 王静 +3 位作者 杨惠洁 顾颖 余爽 鲍依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研究云芝糖肽(PSP)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5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索PSP对Toll样通路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PBMC,分为对照组和PSP处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PSP处理人PBMC前后,PBMC中的TLR... 目的:研究云芝糖肽(PSP)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5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索PSP对Toll样通路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PBMC,分为对照组和PSP处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PSP处理人PBMC前后,PBMC中的TLR5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SP处理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TLR5信号通路中的TLR5、IRAK4、TRAF6、IRF5和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但AP-1基因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PSP对PBMC中TLR通路的调控可能主要通过NF-κB和IRF5调控终端效应因子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这些为进一步探讨PSP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糖肽 TLR5 免疫调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X2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爽 王静 +1 位作者 董冰 鲍依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检测易洛魁族同源盒基因(IRX2)在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RX2在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分... 目的检测易洛魁族同源盒基因(IRX2)在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RX2在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IRX2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比较高、中、低分化肝癌组织中IRX2蛋白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80%(16/20)的肝癌组织中,IRX2 mRNA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4);IRX2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0.866)低于癌旁组织(1.803,P=0.009)。随着肝癌分化程度的降低,IRX2蛋白表达量也随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高分化与低分化肝癌组织,中分化与低分化肝癌组织中IRX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而中分化与高分化组织IRX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结论 HCC组织中IRX2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IRX2的异常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IRX2蛋白 人类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δT细胞在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小鼠模型中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常琳 王磊 +1 位作者 彭辉 陈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3,29,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小鼠模型,观察肝脏内γδT细胞的比例、激活表型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γδT细胞在HBV急性感染清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尾静脉高压水动力法注射HBV基因组1.3倍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BV...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小鼠模型,观察肝脏内γδT细胞的比例、激活表型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γδT细胞在HBV急性感染清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尾静脉高压水动力法注射HBV基因组1.3倍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BV1.3)构建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pcDNA3.1-HBV1.3质粒模型组(pHBV组)、pcDNA3.1对照质粒组(pcDNA组)在质粒注射后不同时间肝脏、脾脏及外周血中γδT细胞比例的变化,以及pHBV组肝脏中γδT细胞的CD25与CD69激活分子,IFN-γ及TNF-α细胞因子产生的变化,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各时间点及各组间的差异。结果:pHBV组血清中的HBsAg在第1天即为阳性(33.64±14.88 COI),到第5天上升到最高(146.92±24.23 COI),而后逐渐降低;而血清中的HBeAg在第1天为阳性并达峰值(2.26±2.34 COI),然后降低。而正常对照小鼠(NC)与pcDNA组的外周血中HBV标志物一直为阴性。在pHBV组中,肝脏内的γδT细胞的比例在第1天即升高至(8.3±4.3)%,而后降低,到第10天时,又快速升高至(8.0±1.2)%。统计结果显示,第1天的比例明显高于第5及15天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各时间点脾脏或外周血中的γδT细胞比例未见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pcDNA组中,小鼠肝脏、脾脏或外周血中的γδT细胞比例均未见有显著性的变化发生(P>0.05)。同时pHBV组小鼠肝脏内CD25+γδT细胞比例在第5天升高至最高(8.4±3.7)%,但各时间点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D69+γδT细胞比例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第10天的CD69+γδT细胞比例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HBV组第1天IFN-γ+γδT细胞比例升高至(8.6±3.2)%,之后即刻降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小鼠模型构建成功,模型中肝脏内γδT细胞的比例、激活表型或细胞因子产生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提示γδT细胞可能参与了急性HBV感染与清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急性感染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赖思含 范霞 +4 位作者 魏强 杨雪 王希 鲍依稀 梁华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87-791,共5页
目的:利用抗体芯片技术和ELISA检测吴茱萸碱(EVO)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EVO的生物学调节功能。方法:体外诱导培养未成熟DC细胞(iDC),经LPS和EVO处理后,通过混合淋巴反应检测DC诱导异源T细胞的应答能... 目的:利用抗体芯片技术和ELISA检测吴茱萸碱(EVO)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EVO的生物学调节功能。方法:体外诱导培养未成熟DC细胞(iDC),经LPS和EVO处理后,通过混合淋巴反应检测DC诱导异源T细胞的应答能力,ELISA检测上清中IL-12p40、IL-12p70和IL-10,小鼠抗体芯片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结果:EVO促进了iDC和成熟DC(mDC)抗原提呈功能(P<0.05),对iDC、mDC的细胞因子IL-10、IL-12分泌功能无影响(P>0.05),另外EVO处理iDC后上调大于2倍的细胞因子有7个(VEGF、DPPIV/CD26、IGF-Ⅰ、IL-17BR、MDC、Pro-MMP-9、Eotaxin-2),处理mDC后上调大于2倍的细胞因子有2个(Eotaxin-2、IL-13)。结论:EVO处理mDC和iDC后,细胞因子的分泌功能发生了明显改变,这些细胞因子影响着DC的抗原摄取、迁移、抗原提呈,为进一步寻找药物靶点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抗体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糖肽对EAC荷瘤小鼠脾脏TLR4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冰 冯子芳 +1 位作者 余爽 鲍依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研究云芝糖肽(PSP)对荷瘤小鼠脾脏TLR4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PSP在体内的免疫调节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建立艾氏腹水癌(EAC)实体型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组(NS组)、云芝糖肽组(PSP组),灌胃给药30 d后,采用实时荧光... 目的:研究云芝糖肽(PSP)对荷瘤小鼠脾脏TLR4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PSP在体内的免疫调节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建立艾氏腹水癌(EAC)实体型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组(NS组)、云芝糖肽组(PSP组),灌胃给药30 d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两组小鼠脾脏中TLR4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S组相比,PSP组荷瘤小鼠脾脏TLR4信号通路中的TLR4、IRAK4、TRAF6、TAK1、IKKα、NF-κB、JNK、ERK、P38、A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提高(P<0.05),通路中的相关蛋白TLR4、TRAF6、NF-κB和AP-1均明显上调。结论:云芝糖肽在体内对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TLR4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糖肽 TLR4 艾氏腹水癌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谱和基因分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玎 黄长武 +1 位作者 陈维贤 李兴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74,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谱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并用PCR对ESBLs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50株产ESBLs...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谱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并用PCR对ESBLs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50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除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2.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其中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84.0%、68.0%和66.0%;基因型分析显示有37株携带CTX-M基因,34株携带TEM基因,21株携带SHV基因。结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且以CTX-M基因型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糖肽配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赖思含 尹黎 +2 位作者 李雯雯 徐灿 鲍依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6,6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云芝糖肽配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血液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等数据库。按Cochrane评价标准严格评价文献,纳入高质量研究。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7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云芝... 目的:系统评价云芝糖肽配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血液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等数据库。按Cochrane评价标准严格评价文献,纳入高质量研究。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7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云芝糖肽具有一定改善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作用。云芝糖肽联合化疗药物组在改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方面与单纯使用化疗药物或鲨肝醇联合化疗药物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云芝糖肽联合化疗药物组可提高CD3+、CD4+、CD8+和CD4+/CD8+比值,而NK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云芝糖肽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疗效。但鉴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大多质量低下,有必要进行更多的质量高、设计严谨、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糖肽 恶性肿瘤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金标法与化学法检测胃液隐血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月 代震宇 陈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浅析免疫金标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与化学法检测胃液隐血的方法学评价。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胃液隐血检测的3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送检的胃液或呕吐物同时行GICA和化学法检查。结果:GICA、化... 目的:浅析免疫金标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与化学法检测胃液隐血的方法学评价。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胃液隐血检测的3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送检的胃液或呕吐物同时行GICA和化学法检查。结果:GICA、化学法的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4.73%、100.00%、79.74%,70.00%、53.09%、65.59%;两者联合诊断时诊断符合率可达95.38%。结论:GICA的阳性预测值与化学法并无统计学差异,但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化学法。可通过两法联合诊断来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液 潜血 免疫法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抑制shRNA介导的RNA干扰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易敏 黄文娟 +3 位作者 宋彩虹 陆水英 李升锦 陈维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编码的蛋白对RNA干扰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有作用的RNA干扰抑制因子。方法构建丙型肝炎病毒不同蛋白质的真核表达质粒,加入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RNA干扰体系,共转染HeLa细胞,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以观察RNA干扰效果...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编码的蛋白对RNA干扰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有作用的RNA干扰抑制因子。方法构建丙型肝炎病毒不同蛋白质的真核表达质粒,加入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RNA干扰体系,共转染HeLa细胞,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以观察RNA干扰效果的变化,筛选出有作用的RNA干扰抑制因子。在针对内源性GFP的RNA干扰体系中进一步确证该种抑制作用。利用共转染方法观察该蛋白抑制RNA干扰的剂量效应关系、在不同细胞系中的作用以及对siRNA介导的RNA干扰是否有相同的拮抗作用。结果加入核心蛋白后,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恢复到80%,与空白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绿色荧光蛋白RNA干扰体系中,核心蛋白使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增加。该种对抗RNA干扰的作用在HepG2、HEK293和HeLa细胞中均存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在siRNA介导的RNA干扰体系中,加入核心蛋白后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核心蛋白能够对抗shRNA介导的RNA干扰作用,但不能对抗siRNA介导的RNA干扰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普遍性。核心蛋白对抗RNA干扰的作用可能有利于提高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存能力并导致持续感染,亦可能在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RNA干扰 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F-DKK1作为标志物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与治疗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娄茜 陈维贤 +4 位作者 史静 李月 王玎 张鹏辉 李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87-1590,共4页
目的定量检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探讨其作为诊断NB及疗效评估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48例:NB患者经CT、骨髓检查确诊,年龄5个月至11岁,包括男性25例,... 目的定量检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探讨其作为诊断NB及疗效评估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48例:NB患者经CT、骨髓检查确诊,年龄5个月至11岁,包括男性25例,女性23例;Evans分期:Ⅰ期5例,Ⅱ期20例,Ⅲ期15例,Ⅳ期8例。对照组50例:神经系统良性肿瘤25例,年龄5个月至65岁,包括男性13例,女性12例;化脓性脑膜炎10例,年龄5个月至6岁,包括男性4例,女性6例;脑外伤15例,年龄2~45岁,包括男性10例,女性5例。NB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化疗结束后3 d及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后3 d采集CSF样本各1次。ELISA法定量检测CSF中DKK1水平并做ROC曲线分析,对NB患者治疗后(化疗及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CSF-DKK1水平进行随访检测。结果与对照组[(57.0±13.7)pg/mL]相比,NB患者CSF-DKK1水平显著增高[(88.7±22.9)pg/mL,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CSF-DKK1诊断NB(Cut-off=65.0 pg/mL)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76%。与治疗前相比,化疗缓解组[n=35,(48.5±9.7)pg/mL]及化疗联合手术组[n=15,(46.4±7.8)pg/mL]的CSF-DKK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化疗无效组的CSF-DKK1水平无明显变化[n=13,(89.1±25.7)pg/mL,P>0.05]。结论 NB患者脑脊液中DKK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NB筛查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K1 神经母细胞瘤 治疗监测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