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植入的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智 罗小平 何明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提高支架植入的成功率及促进病人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安全实施胆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采...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提高支架植入的成功率及促进病人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安全实施胆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采取措施包括对患者术中、术后护理要点的严密观察及管理如疼痛、发热的观察及护理管理、引流管以及引流物的管理等。结果:32例手术顺利、安全实施,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意外及并发症;术后除出现轻微不适外,无术后穿刺部位出血、严重感染、引流管脱落、阻塞等发生,全部病例均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而安全出院。结论:充分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可保证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的安全进行、术后的顺利康复,避免与护理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 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数字减影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烈军 罗小平 +1 位作者 罗银灯 汪景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血管数字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可行性、作用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的30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利用日本岛津1250MACCD数字x光机的步进技术实施DSA... 目的:回顾性评价血管数字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可行性、作用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的30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利用日本岛津1250MACCD数字x光机的步进技术实施DSA检查,自病变对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至病侧髂动脉后首先全程采集检查区各段蒙片相,以高压注射器经导管自病变侧髂动脉注射60%安其格那芬40ml(3ml/s)并同步、实时、一次性采集下肢各段动脉DSA图像。对照组50例下肢动脉实施分段、多次DSA检查。结果:研究组30例一次性获得满意DSA资料者87%(26/30),因注入对比剂引起疼痛导致被检肢体移动而未能一次性成功者13%(4/30);研究组对比剂总用量30~50ml,平均40ml;造影曝光时间10~20S,平均12.5S。对照组50例,分段完成全部下肢动脉造影并满足诊断要求的造影次数为:4次35例、5次15例;对比剂总用量100~150ml,平均125.5ml;曝光时间50~100s,平均75.5s。结论:在下肢动脉造影中,血管数字减影步进技术大多可一次性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资料,明显减少对比剂用量、缩短x线曝光时间而降低其损害,该技术优于分段造影方法,应作为肢体动脉造影的首选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动脉造影 DSA 步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DSA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宋烈军 罗小平 +1 位作者 罗银灯 汪景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旋转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岛津1250mACCD数字减影C臂X光机系统,对35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常规正侧位造影检查和旋转DSA检查,比较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结果:35例疑似患者中,经旋转DSA技术... 目的:探讨旋转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岛津1250mACCD数字减影C臂X光机系统,对35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常规正侧位造影检查和旋转DSA检查,比较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结果:35例疑似患者中,经旋转DSA技术检出32例,且清晰显示瘤颈及载瘤血管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常规DSA检出27例,其中有9例动脉瘤的载瘤血管动脉与周围血管显示不清,6例瘤颈显示不清。结论:旋转DSA可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瘤体、瘤颈及载瘤血管与周围血管关系,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DSA 脑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在肺肿瘤治疗中的价值(附90例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小平 谢微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62-865,879,共5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癌及肺富血转移性瘤的肿瘤滋养动脉超选择性化疗栓塞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与疗效。材料与方法:在日本岛津1250MA CCD数字减影X光机的引导下,使用4F RH或4F YASHIRO超滑导管及3F超滑微导管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插管...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癌及肺富血转移性瘤的肿瘤滋养动脉超选择性化疗栓塞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与疗效。材料与方法:在日本岛津1250MA CCD数字减影X光机的引导下,使用4F RH或4F YASHIRO超滑导管及3F超滑微导管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插管,以超液态碘油及2~3种化疗药物(依肿瘤类型而定)对临床及(或)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富血供性转移瘤灶实施完全性化疗栓塞,重复治疗间隔时间4~6周,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肿瘤的影像学改变、生存率等。结果:88例肺癌与肺富血性转移瘤成功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插管、栓塞,技术操作成功率97.8%(88/90),无脊髓损伤发生。经过1~3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96.7%(87/90);肿块明显缩小91.1%(82/90),肿块缩小6%(5/90),肿块无明显变化3.3%(3/90)。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8.9%(89/90)、93.3%(84/90)、83.3%(75/90)、53.3%(48/90)。结论:肺富血性肿瘤之瘤灶滋养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的技术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其疗效明显优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恶性肿瘤 滋养动脉 超选择性 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肝癌肿瘤滋养动脉超选择性无水乙醇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附95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小平 谢微波 何明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51-954,共4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小肝癌滋养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无水乙醇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疗效,以探索小肝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对CT或MRI等检查发现的小肝癌或临床高度怀疑小肝癌者95例实施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查,经DSA证实后,以微导... 目的:回顾性评价小肝癌滋养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无水乙醇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疗效,以探索小肝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对CT或MRI等检查发现的小肝癌或临床高度怀疑小肝癌者95例实施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查,经DSA证实后,以微导管对小肝癌滋养动脉行超选择性亚节段插管,并以无水乙醇+超液态碘油(1:1)对143个病灶实施完全性充填栓塞。结果:95例共143个小肝癌病灶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技术成功100%,全部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病灶直径0.5~3cm,平均直径2.3cm;术后3月复查,肿瘤平均直径1.2cm。术后1、3、5年复发率分别为19%(18/95)、27%(26/95)、37%(35/9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95)、85%(81/95)、67%(64/95)。结论:小肝癌滋养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并无水乙醇栓塞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术后复发率低于外科切除术,应作为小肝癌治疗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栓塞 超选择性 无水乙醇 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