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评估初产妇产后6周腹直肌分离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
作者 蔡留芸 邓芯茹 +1 位作者 陆彦旭 罗小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4-1138,共5页
目的超声检测初产妇产后6周时多个位点的腹直肌间距离(IRD),并分析腹直肌分离(DRA)的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择1116例初产妇,超声测量静息状态及屈曲状态下5个位点(脐环上5 cm、脐环上3 cm、脐环处、脐环下3 cm、脐环下5 cm)的IRD... 目的超声检测初产妇产后6周时多个位点的腹直肌间距离(IRD),并分析腹直肌分离(DRA)的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择1116例初产妇,超声测量静息状态及屈曲状态下5个位点(脐环上5 cm、脐环上3 cm、脐环处、脐环下3 cm、脐环下5 cm)的IRD,比较不同位点及不同状态下的IRD,分析影响产后6周DRA的因素。结果产后6周静息状态下5个位点的IRD分别为(18.96±8.27)cm、(22.58±8.03)cm、(31.61±9.82)cm、(12.93±8.03)cm、(2.56±5.38)cm,屈曲状态下5个位点的IRD分别为(15.85±7.17)cm、(18.81±7.43)cm、(22.03±8.96)cm、(8.59±6.32)cm、(1.57±4.20)cm。同一位点静息状态下IRD均大于屈曲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37、4.512、8.632、27.652、71.829,P均<0.05)。静息状态和屈曲状态下脐环处IRD均显著大于其余4个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9.81、2000.64,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OR=2.07,95%CI 1.62~2.65)、新生儿体质量≥3500 g(OR=1.39,95%CI 1.08~1.83)、腹围≥100 cm(OR=2.08,95%CI 1.58~2.75)、宫高≥35 cm(OR=1.39,95%CI 1.08~1.81)及双胎妊娠(OR=5.73,95%CI 1.78~18.50)是产后6周发生DRA的危险因素(P均<0.001)。结论产后6周时产妇DRA发生率高,以轻度和中度为主。控制胎儿体质量,避免孕期腹部肌肉过度拉伸,同时减少非必要的剖宫产,可能会降低产后6周DRA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间距离 初产妇 产后6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