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8024例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及地贫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70
1
作者 杜伟 欧阳小峰 +7 位作者 甘承文 郭海波 李嘉艳 周瑾 陈玲 单雪峰 曹玲 单幼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人群中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送检对象来自重庆各区、县共计8 024例样本,采用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gap single polymeras chain reaction,GSPCR)结合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人群中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送检对象来自重庆各区、县共计8 024例样本,采用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gap single polymeras chain reaction,GSPCR)结合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RDB法)同时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各组标本送检之前已在各个医院进行外周血的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细胞、血红蛋白电泳指数测定进行地中海贫血的初筛。8 024例样本男1 267例,女6 757例,0~91岁,按年龄分为儿童组(0~16岁)317例,青壮年组(17~49岁)7 552例,老龄组(50~91岁)155例。结果:8 024例样本共检出α、β地贫111 7例,比例为13.92%。α地贫479例,其中常见缺失型α地贫基因型为--SEA/αα(332例),-α3.7/αα(84例),-α4.2/αα(15例),基因型以--SEA/αα最为常见,构成比分别为69.31%、17.54%、3.13%,共89.98%;以右缺失为主,--SEA/-α3.7 5例,--SEA/-α4.2 1例。非缺失型42例,占8.76%;确定为β地贫共619例,α复合β地贫19例。β地贫基因型本次研究中共计发现12种基因型,其中最常见的突变构成类型分别为CD17(A→T)、CD41-42(-TCTT)、IVS-2-654(C→T)、CD43、TATAboxnt-28(A→T)、βE共占96.12%,其中以CDl7(A→T)位点突变所占比例最高,CAP点突变和IVS1-1点突变各1例;8 024例样本中男性1 267例,其中地贫167例(13.18%),女性6 757例其中地贫950例(14.06%),男性和女性地贫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1,P=0.433);男性α地贫77例,女性402例;男性β地贫74例,女性545例,男性检测为α地贫或β地贫与女性的2种地贫检测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604);儿童组317例确定为地贫107例(33.75%),青壮年组7 552例确定为地贫982例(13.00%),老年组155例确定地贫28例(18.06%),地贫患者各个年龄组检测阳性无统计学差异(χ2=1.711,P=0.318)。结论:重庆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中α地中海贫血以--SEA/αα基因型最为常见,β地中海贫血则以CDl7(A→T)位点的突变最为常见。同时,青壮年组地贫的危害在于青壮年为生育年龄的集中段,所以对青壮年人群进行地贫的筛查和基因诊断,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率及产科质量相关指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虹 钟玲 +1 位作者 刘建 常淑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2003年1 ̄12月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及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产科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1994、1999和200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2003年1 ̄12月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及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产科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1994、1999和200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3年剖宫产率为54.53%,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16.08%,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均高于非社会因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200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与1994、1999年相比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并发症增加的重要因素。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产科质量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率 社会因素 产科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华媛媛 周敏 +2 位作者 胡建国 熊正爱 曾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7例子宫肌瘤患者(53个肌瘤)进行HIFU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采用UFS-QOL调查表评估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采用MRI、...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7例子宫肌瘤患者(53个肌瘤)进行HIFU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采用UFS-QOL调查表评估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采用MRI、彩超观察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并分析子宫肌瘤体积变化与MRI、彩超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3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和UFS-QO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个子宫肌瘤中,45个治疗后体积缩小,MRI和彩超两种方法所测子宫肌瘤体积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子宫肌瘤MRI增强扫描强化信号越低、彩超所见瘤体内血流信号越少,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越显著(P<0.05)。治疗前子宫肌瘤MRI增强扫描信号低、治疗中实时超声监测到灰度变化者,治疗后易出现肌瘤内无灌注区(P<0.05)。结论 HIFU治疗后可有效减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可作为子宫肌瘤的一种无创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高强聚焦 平滑肌瘤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6
4
作者 罗丹 钟玲 赵腾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维普(VIP)、万方,收集比较甲氨蝶呤联...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维普(VIP)、万方,收集比较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止2010年3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纳入研究,并交叉核对,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2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4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与单用甲氨蝶呤相比,联合用药组治愈率高于单用组(RR=1.20,95%CI 1.14~1.26,P<0.000 01),且联合用药组血HCG转阴时间短(MD=-7.57,95%CI-8.42~-6.73,P<0.000 01),包块消失时间短(MD=-9.11,95%CI-16.39~-3.43,P=0.003),住院时间短(MD=-4.0,95%CI-6.84~-1.16,P=0.006),二次用药率低(RR=0.56,95%CI 0.35~0.92,P=0.02),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优于单用甲氨蝶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73
5
作者 张紫琪 廖碧珍 +2 位作者 李明慧 杨亚宁 徐晓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了解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认知,探索降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50名产后回院随访的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功能知识问卷调查,并选择其中11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产妇对产后盆底... 目的了解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认知,探索降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50名产后回院随访的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功能知识问卷调查,并选择其中11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相关认知、问题及影响因素。结果产妇对盆底功能知识总得分为(64.61±10.73)分。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为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形式、粪失禁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脱垂后有下坠感休息后减轻;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为增加腹压来排尿属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排尿不尽感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疾病锻炼方法。访谈中产妇认为盆底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来源仅限于孕妇学校及产后出院宣教;对产后性功能关注较少,不了解盆底功能与性功能的相关性。结论产妇对产后性功能障碍、盆底功能及锻炼认知不足;对产后盆底锻炼及产后性生活需求不高,主要受到自身认知、产后哺乳、家庭支持系统及专业指导的影响。护理工作者应对产妇采用多元化盆底功能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评价,指导产妇建立产后性生活与盆底功能的正确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产后 盆底功能 性功能障碍 半结构式访谈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583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裴娇娇 常淑芳 +3 位作者 孙江川 张潇元 丹阳 唐远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3-466,共4页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近远期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4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聚焦超声治疗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583例,回顾性分析其疗效...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近远期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4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聚焦超声治疗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583例,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总有效率为97.43%,复发率28.65%,并发症发生率9.09%。其疗效与患者是否接受再次巩固治疗有关,接受巩固治疗的患者其有效率明显上升(P<0.05);并发症的发生与治疗方式有关,使用CZF300机型高功率短时间治疗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CZF-1机型低功率长时间治疗者(P<0.001)。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可靠,采用多次巩固治疗及低功率长时间治疗方案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高强聚焦 外阴疾病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血糖转归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卫梦南 刘建 +2 位作者 吴彦丽 饶明礼 王一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产后42 d 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test,OGTT)结果,探讨其与脂肪因子间关系,同时分析GDM患者孕期相关资料与产后6周的OGTT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产后42 d 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test,OGTT)结果,探讨其与脂肪因子间关系,同时分析GDM患者孕期相关资料与产后6周的OGTT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4-11月我院产科36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42 d 75 g OGTT结果分2组[血糖浓度正常组(Ⅰ组)和不正常组(Ⅱ组)]。分析孕期相关资料,检测空腹胰岛素、脂联素(adiponectin,ADP)、瘦素(leptin,LEP),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期相关指标比较发现,Ⅰ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家族史明显低于Ⅱ组,确诊GDM孕周明显晚于Ⅱ组(P<0.05),怀孕年龄、孕期体质量、确诊时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检测指标比较发现,Ⅰ组产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Ⅱ组(P<0.05),LEP水平明显高于Ⅱ组(P<0.05);2组间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胰岛素、ADP、胰岛素抵抗指数稳态模型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EP与空腹血糖存在明显负相关性(R=-0.51,P=0.02),与HOMA-IR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7,P=0.003)。BMI、年龄、ADP等与空腹血糖、HOMA-IR均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1)产后血糖恢复正常组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血糖未恢复组,而LEP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未恢复组。(2)LEP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负相关,与HOMA-IR存在明显正相关,LEP在GDM产后空腹血糖恢复中发挥的作用可能通过对HOMA-IR的影响来实现,提高GDM患者产后血清中LEP水平,将来可能可以作为GDM产后干预血糖恢复的切入点。(3)组间OGTT结果:1、2、3 h血糖值无明显差异,ADP与空腹血糖、HOMA-IR无显著相关性。(4)有DM家族史,孕期确诊时间早均是GDM产后发生糖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产后 糖代谢 瘦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池余刚 钟玲 +1 位作者 伍霞 王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203-2206,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SKOV3细胞与25、50、100、200、400μg/ml的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共孵育,分别在24、48、72h时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SKOV3细胞与25、50、100、200、400μg/ml的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共孵育,分别在24、48、72h时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和TUNEL分析细胞凋亡,RT-PCR检测survivin在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KOV3细胞survivin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μg/ml)原花青素对SKOV3细胞作用48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8.67%、53.85%、67.03%、73.78%、77.39%。流式细胞和TUNEL检测经25μg/ml原花青素处理24、48h后SKOV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98%、45.78%。葡萄籽原花青素还可以明显降低survivin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这些作用均随原花青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原花青素可能通过降低survivin的表达,在体外抑制SKOV3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原花青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SURVIVIN SKOV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5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谢兰 常淑芳 +4 位作者 孙江川 张潇元 秦勤 丁钦容 张永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状态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的关系,为NNEDV诊疗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活检确诊为NNEDV的435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 435例患者中,阴道...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状态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的关系,为NNEDV诊疗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活检确诊为NNEDV的435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 435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占12.4%(54/435);阴道微生态失调者占87.6%(381/435),其中能够明确致病菌诊断者占37.0%(161/435),以细菌性阴道病(B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多见,分别占13.1%及10.4%,明显高于其他阴道炎患者(P<0.05)。结论大部分NNEDV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处于失调状态,阴道微生态失衡导致的阴道炎可能与NNEDV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阴道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子宫复旧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54
10
作者 李晓勤 张瑛 +2 位作者 孙江川 吕禄平 李傲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对650例剖宫产妇女于术后测量子宫底下降高度,计算宫底下降速度,观察恶露持续时间,行常规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并与同期自然分娩的580例妇女进比较。结果:产后5d内宫底平均下降速度两组...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对650例剖宫产妇女于术后测量子宫底下降高度,计算宫底下降速度,观察恶露持续时间,行常规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并与同期自然分娩的580例妇女进比较。结果:产后5d内宫底平均下降速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然分娩组子宫底下降速度最快(P<0.05);剖宫产组术后恶露42d内消失者占61.8%,少于自然分娩组(92.4%);产后5、30、42dB超测子宫三径之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产后42d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宫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38.2%和7.6%,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2.62%和8.6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有其自身的规律,但较自然分娩者子宫复旧速度慢,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复旧 自然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脉冲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常淑芳 郭娟 +6 位作者 普翠芬 李敏 邓丽波 陈丽 蒋莉莎 孙江川 刘建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脉冲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随机选择45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300例为治疗组1、5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于剖宫产术后48小时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患者腰骶部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20分钟,连续四... 目的:观察低频电脉冲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随机选择45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300例为治疗组1、5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于剖宫产术后48小时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患者腰骶部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20分钟,连续四天;对照组自然恢复,临床观察两组患者宫底下降程度、恶露情况;B超观察宫腔积血、宫腔内血凝块滞留、组织物残留、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宫底下降小于3cm、恶露大于月经量及宫腔积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宫腔内血凝块滞留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治疗可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治疗 剖宫产 子宫复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江川 常淑芳 +2 位作者 丁勇利 黄建荣 刘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方法:选择2001~2003年期间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60例妊娠期糖尿病住院患者及188例无妊娠合并症患者,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妊娠期...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方法:选择2001~2003年期间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60例妊娠期糖尿病住院患者及188例无妊娠合并症患者,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SAS总分明显高于正常待产孕妇(55.5±4.59 VS 31.90±3.0,P<0.001),其SDS总分亦高于正常待产孕妇(58.3±4.80 VS 31.2±3.90,P<0.001);在妊娠期糖尿病组,高龄初产妇、不良孕产史及孕前有糖尿病史患者SAS、SDS得分明显高于无上述情况者(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其焦虑与抑郁程度与ICP患者生育年龄、孕产史及孕前糖尿病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糖尿病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XR、CYP7A1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鼠胆汁酸代谢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兰易 刘建 +2 位作者 邹姝丽 程浩 甘晓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分析法尼醇受体(FXR)及其靶基因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孕鼠肝脏的表达情况,探讨FXR与CYP7A1在IC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孕15d的SD大... 目的分析法尼醇受体(FXR)及其靶基因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孕鼠肝脏的表达情况,探讨FXR与CYP7A1在IC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孕15d的SD大鼠分成2组:生理盐水(NS)组和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EB)组,每组15只。用药前和用药后第5天分别测定血清中ALT、AST、ALP、TBA水平,同时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并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肝脏FXR、CYP7A1两者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EB组用药后各血清生化指标比用药前显著升高(P<0.01),NS组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EB组孕鼠肝脏出现肝内胆汁淤积表现,NS组肝脏形态结构正常;EB组FXR和CYP7A1两者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NS组(P<0.01)。结论EB诱导的ICP孕鼠肝脏FXR及CYP7A1表达均增加,说明存在胆汁酸合成自身反馈调节障碍,导致胆汁酸合成增加,这可能是ICP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鼠 胆汁淤积 肝内 法尼醇受体 胆固醇7Α-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引发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瑛 孙江川 +3 位作者 常淑芳 王智彪 王光珍 刘亚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低强度超声对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寻找超声引起子宫收缩的适宜参数。方法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用不同声强、不同辐照时间的超声(频率0.8MHz,声强1~3W/cm2)辐照离体大鼠子宫肌条,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 目的通过研究低强度超声对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寻找超声引起子宫收缩的适宜参数。方法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用不同声强、不同辐照时间的超声(频率0.8MHz,声强1~3W/cm2)辐照离体大鼠子宫肌条,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情况。结果在相同的频率下,超声辐照时大鼠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张力及子宫活动力均明显高于辐照前(P<0.01),辐射停止后10min,子宫收缩基本恢复至辐射前状态;子宫收缩的频率、幅度、张力及活动力在2W、10min时达到最大(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可引发子宫平滑肌收缩,在频率不变的情况下,2W/cm2辐照10min是适宜的辐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子宫平滑肌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孕酮对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何小林 曾飚 +2 位作者 常淑芳 邓丽波 孙江川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清孕酮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孕5-8周早孕患者138例,其中正常宫内早孕(A)组46例,早期先兆流产92例(B),分别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螺旋动脉、黄体血流的RI、PI...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清孕酮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孕5-8周早孕患者138例,其中正常宫内早孕(A)组46例,早期先兆流产92例(B),分别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螺旋动脉、黄体血流的RI、PI值及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孕酮水平,随访先兆流产者至16周孕,继续妊娠者视为保胎成功归入B1组,反之则归入B2组,比较其各组间的差异并研究各指标单检及联合检测对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子宫螺旋动脉RI、PI值,黄体血流RI、PI值及血清孕酮值在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子宫螺旋动脉RI、黄体血流RI及血清孕酮值在B组内(B1与B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螺旋动脉RI、黄体血流RI及孕酮三者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预后判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9%、89.8%、81.3%,较各指标单检及两联检测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螺旋动脉RI及黄体血流RI能够明显提高先兆流产预后判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对准确判断先兆流产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孕酮 先兆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丹 张懿 +6 位作者 敬李 何伟 唐枭栩 孙江川 方廖琼 王智彪 漆洪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2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67例为治疗组、55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于剖宫产术后24 h用低强度超声治疗仪对患者子宫覆盖区进行治疗,1次/d,30 min/次,连续3 d;对照组自然恢复,临...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2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67例为治疗组、55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于剖宫产术后24 h用低强度超声治疗仪对患者子宫覆盖区进行治疗,1次/d,30 min/次,连续3 d;对照组自然恢复,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底下降程度、恶露情况。结果治疗组宫底下降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30 d阴道流血干净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治疗可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剖宫产 子宫复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诊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普翠芬 刘建 +3 位作者 娄世锋 常淑芳 马蓉 伍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71-147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检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的凝血功能状态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在我科住院分娩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34例,作试验组;按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值又分为3组:(80~99)×1...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检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的凝血功能状态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在我科住院分娩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34例,作试验组;按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值又分为3组:(80~99)×109/L组(n=14)、(50~79)×109/L组(n=17)、<50×109/L组(n=3)。分别进行TEG检测,了解凝血功能变化。对照组为70例正常孕妇。结果 (80~99)×109/L组、(50~79)×109/L组TEG的各项参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50×109/L组的凝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33±0.47)minvs(0.87±0.20)min],MA值及CI值较对照组明显缩短[(55.13±16.97)mmvs(65.90±4.91)mm,(1.93±2.82)vs(3.97±1.06)](P<0.01)。结论 TEG可作为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状态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小板减少 血栓弹力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29例门诊妇女阴道微生态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宗明 张永红 +4 位作者 柴建兰 肖瑶 丁钦容 胡亚玲 常淑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分析门诊妇女阴道微生态特征,对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就诊妇女22 029例,对其阴道微生态状况(阴道p H、乳杆菌、清洁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 029例就诊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3 219例(14.61... 目的:分析门诊妇女阴道微生态特征,对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就诊妇女22 029例,对其阴道微生态状况(阴道p H、乳杆菌、清洁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 029例就诊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3 219例(14.61%),阴道微生态异常者18 810例(85.39%)。阴道微生态异常中优势菌异常9 443例(9 443/18 810,50.20%),单纯性阴道炎6 138例(6 138/18 810,32.63%),混合性阴道炎1241例(1 241/18 810,6.60%)。单纯性阴道炎以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为主(3 237/6 138,52.74%),其次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2 455/6 138,40.00%)。混合性阴道炎以BV+VVC为主(321/1 241,25.87%),其次为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VVC(268/1 241,21.60%)。(2)不同年龄段各类阴道炎的构成比不同,其中混合性阴道炎中,AV+VVC的构成比50岁后各年龄段较21~50岁年龄段明显下降(P=0.00)。(3)乳杆菌数量与阴道p H密切相关(P=0.00)。结论:阴道微生态异常在妇科门诊患者发生率高,有明确病原菌诊断的部分患者存在混合感染,不同年龄段阴道微生态异常构成比不同,提示对阴道炎的治疗中应结合患者年龄及阴道微生态状态,在杀病原体的同时注意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防止阴道炎的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阴道微生态 阴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25、HE4和哥本哈根指数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0
19
作者 龚时鹏 陈咏宁 +4 位作者 张雅迪 姚威 陈莉 刘士三 吴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前血清CA125、HE4水平和年龄的哥本哈根指数在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的20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连续病例(良性108例+恶性100例),以手...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前血清CA125、HE4水平和年龄的哥本哈根指数在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的20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连续病例(良性108例+恶性100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得出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CA125、HE4、哥本哈根指数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效能。结果在总体人群、早期病例、晚期病例中,卵巢癌组CA125、HE4、哥本哈根指数预测值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125、HE4、哥本哈根指数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依次是81.0%、86.0%、91.0%(总体人群),64.0%、68.0%、72.0%(早期病例),86.7%、92.0%、97.3%(晚期病例),特异度依次是88.0%、93.5%、96.3%。其中哥本哈根指数灵敏度、特异度均最高,HE4次之,CA125最低,两两相比,除在早期人群中的灵敏度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患者血清CA125、HE4值及年龄的哥本哈根指数较单独应用HE4或CA125具有更为良好的诊断效能,可用于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CA125 HE4 哥本哈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降低产后乳汁淤积率的实践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靓 陈志美 +3 位作者 吴小青 刘黎 李仁兰 甘秀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产后乳汁淤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产后乳汁淤积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遵循PDCA流程,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率由活动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产后乳汁淤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产后乳汁淤积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遵循PDCA流程,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率由活动前的10.4%下降到活动后的3.2%。结论: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并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降低产后乳汁淤积的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产后 乳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