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piR-hsa-2700592在房颤患者预后中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蕾 邬娜 +10 位作者 杨岚清 陈彦秀 陈兴华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曾雨虹 王煜 钟理 杨敬源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1-560,共10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piR-hsa-2700592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确定piRhsa-2700592是否具有作为房颤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方法纳入127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检测血浆piR-hsa-2700592相对表达水平,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外周血piR-hs... 目的探究外周血piR-hsa-2700592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确定piRhsa-2700592是否具有作为房颤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方法纳入127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检测血浆piR-hsa-2700592相对表达水平,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外周血piR-hsa-2700592的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比较分析在CHA_(2)DS_(2)-VASc评分及ABC卒中(或死亡)评分中分别加入血浆piR-hsa-2700592表达水平后,其新预测模型对2种结局预测能力的改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评估预测能力,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 A)比较临床净收益情况。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piR-hsa-2700592高表达水平的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HR:2.203;95%CI:1.120~4.332;P=0.022)。在卒中结局中,将血浆piR-hsa-2700592表达水平分别纳入CHA_(2)DS_(2)-VASc评分及ABC卒中评分相较原评分AUC有显著增加,其新模型AUC分别为0.70(95%CI:0.55~0.85,P<0.001)和0.84(95%CI:0.73~0.96,P=0.02);高血浆piR-hsa-2700592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无显著关联(HR:1.997;95%CI:0.884~4.509;P=0.096)。新模型的重分类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与CHA_(2)DS_(2)-VASc评分相比其NRI和IDI分别为44.20%(95%CI:3.40~59.90,P<0.001)和8.20%(95%CI:0.60~15.40,P<0.001);与ABC卒中评分相比,NRI和IDI分别为44.20%(95%CI:9.80~58.90,P<0.001)和10.40%(95%CI:0.70~21.40,P<0.001);DCA曲线显示其新预测模型均有更好的净临床获益。结论外周血高表达的piR-hsa-2700592是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房颤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提示piRhsa-2700592可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为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HA_(2)DS_(2)-VASc评分 PIR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SNORD55对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王煜 邬娜 +10 位作者 杨岚清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曾雨虹 杨蕾 陈彦秀 陈兴华 钟理 杨敬源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目的 探索外周血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及卒中结局的关联,并评估其对房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33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收集基线信息,检测血浆... 目的 探索外周血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及卒中结局的关联,并评估其对房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33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收集基线信息,检测血浆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外周血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分析在CHA2DS2-VASc评分基础上添加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与原评分相比对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预测能力是否改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估区分度,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 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ndex, IDI)评估重分类能力的改善情况。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比较临床净收益的变化情况。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表明,外周血中高表达的SNORD55是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添加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的CHA2DS2-VASc评分相较原评分有更高的AUC[分别为0.67(95%CI:0.53~0.81)和0.80(95%CI:0.67~0.93),P<0.05]。加入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的CHA2DS2-VASc评分,在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中,其NRI和IDI都有一定的增加[NRI分别为31.9(95%CI:2.8~47.5)、54.3(95%CI:10.6~61.9),IDI分别为7.9(95%CI:0.5~14.8)、16.1(95%CI:2.4~27.0),P<0.05]。DCA结果显示,添加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的CHA2DS2-VASc评分和国外ABC评分,在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中都较原评分有更高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外周血SNORD55水平是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SNORD55 风险评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波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聂朦 邬娜 +10 位作者 焦惠艳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许月瑶 杨蕾 王煜 伍永红 钟理 李亚斐 杨敬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7-1466,F0003,共11页
目的分析和构建社区高血压人群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变化的轨迹模型,并分析不同SBP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社区回顾性队列,运用潜类别轨迹模型(latent class trajectory modelling,LCTM)分析社区高血压人群SBP... 目的分析和构建社区高血压人群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变化的轨迹模型,并分析不同SBP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社区回顾性队列,运用潜类别轨迹模型(latent class trajectory modelling,LCTM)分析社区高血压人群SBP的变化模式,识别、构建SBP的纵向变化轨迹;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SBP轨迹的影响因素,根据先验知识使用“有向无环图”识别和调整不同的混杂因素。结果共793名高血压患者被纳入分析,LCTM拟合的社区高血压患者SBP轨迹最优分组为3组,分别为低水平平稳组(n=561,70.74%)、下降组(n=170,21.44%)和上升组(n=62,7.82%);年龄、锻炼频率、随访方式、摄盐情况、遵医行为、有无转诊在不同SBP轨迹亚组中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低水平平稳组为对照,“男性”、“门诊随访”的患者被分类到下降组的可能性较高,OR及95%CI分别为1.436(1.016~2.030)、1.702(1.202~2.410);而“年龄≥65岁”,“不锻炼或偶尔锻炼”,摄盐情况为“中”和“重”度的人群,被分类到上升组的可能性更高,OR及95%CI依次为1.949(1.145~3.317)、2.284(1.305~3.998)、2.433(1.272~4.654)、4.540(1.291~15.963)。结论社区高血压人群收缩压变化轨迹可分为3组,即“低水平平稳组”、“下降组”和“上升组”;性别、年龄、摄盐情况、锻炼频率、随访方式可能是收缩压轨迹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 高血压 潜类别轨迹模型 收缩压轨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戴式长程动态心电监测仪在社区居家老年人群中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志权 邬娜 +9 位作者 焦惠艳 李成英 吴龙 聂朦 许月瑶 杨蕾 王煜 伍永红 钟理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6-1322,共7页
目的对社区居家老年人群进行动态心电监测结果调查,并探讨穿戴式长程动态心电监测仪在社区居家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社区招募老年志愿者,采用单导联穿戴式动态心电记录仪进行连续7 d的... 目的对社区居家老年人群进行动态心电监测结果调查,并探讨穿戴式长程动态心电监测仪在社区居家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社区招募老年志愿者,采用单导联穿戴式动态心电记录仪进行连续7 d的心电监测,描述设备穿戴中的不良反应、可接受度、监测时长、心电监测结果。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包含频发房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颤)、频发室早、RR间期≥5 s心律失常事件。结果共416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年龄(71.2±6.6)岁,男性150人(36.1%);384例(92.3%)研究对象完成7 d佩戴,佩戴时长(159.2±29.4)h。179例(48.5%)研究对象穿戴心电监测设备无任何不适,175例(47.4%)佩戴部位皮肤瘙痒。监测结果显示,常见的心律失常依次为房性早搏(97.1%)、室性早搏(93.3%)、房性心动过速(84.6%)、心动过缓(46.6%)、频发房性早搏(15.1%)、室性心动过速(13.2%)、长RR间期(11.8%)等。其中29.1%的研究对象有严重心律失常事件,高龄(≥70岁)、有既往心脏疾病史的人群某些严重心律失常事件检出率较高。结论社区居家老年人群常见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监测周期7 d可能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长程动态心电监测 社区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mmu_circ_0005019影响小鼠心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电流及动作电位
5
作者 杨岚清 邬娜 +5 位作者 陈鹏慧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钟理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目的 探索环状RNA mmu_circ_0005019调控小电导钙激活钾(small-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SK)通道蛋白亚基SK3编码基因Kcnn3的表达,以及对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IK,Ca)和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 目的 探索环状RNA mmu_circ_0005019调控小电导钙激活钾(small-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SK)通道蛋白亚基SK3编码基因Kcnn3的表达,以及对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IK,Ca)和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的影响。方法 在小鼠HL-1细胞中分别构建mmu_circ_0005019过表达和干扰模型,分为过表达组(n=3)、空质粒组(n=3)、干扰1组(n=3)、干扰2组(n=3)、对照组(n=3),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分析mmu_circ_0005019调节Kcnn3表达的分子机制,应用膜片钳技术电流钳模式记录全细胞的IK,Ca,并用电压钳模式记录APD。结果 成功构建了环状RNA mmu_circ_0005019过表达和干扰的HL-1细胞模型。过表达组的Kcnn3基因表达与空质粒组相比明显上调(P<0.05);干扰1组和干扰2组的Kcnn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P<0.05)。电生理发现过表达mmu_circ_0005019增加了HL-1细胞IK,Ca电流密度,APD显著缩短;相反,干扰mmu_circ_0005019减少了IK,Ca电流密度,APD显著延长。结论 mmu_circ_0005019可以上调小鼠HL-1细胞Kcnn3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变IK,Ca和APD,提示环状RNA mmu_circ_0005019可能在房颤发生中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心肌细胞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动作电位时程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波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许月瑶 焦惠艳 +8 位作者 聂朦 袁志权 邬娜 李成英 吴龙 伍永红 钟理 李亚斐 杨敬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6-793,共8页
目的构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波动的轨迹模型,并分析不同类别血糖波动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769例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加入社区随访... 目的构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波动的轨迹模型,并分析不同类别血糖波动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769例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加入社区随访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群体的轨迹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ling,GBTM)来识别、构建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波动轨迹,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平均验后分组概率(average posterior probability,AvePP)等评价指标选择最佳亚组数的轨迹,比较不同类别轨迹在人口学特征、个人健康状况、疾病史、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波动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运用GBTM分析,将社区769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个不同波动轨迹亚组,分别为“低水平平稳组”、“高水平下降组”和“中水平上升组”。以低水平平稳组为对照,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史、未服药患者被归为“高水平下降组”的可能性较低,即这些患者的血糖从高水平逐渐下降的可能性较低(OR=0.50,95%CI:0.28~0.90,P=0.021;OR=0.13,95%CI:0.03~0.56,P=0.006)。但是偶尔或不锻炼、饮酒或已戒酒的患者更倾向于被归为“高水平下降组”(OR=2.02,95%CI:1.15~3.55,P=0.014;OR=2.32,95%CI:1.16~4.63,P=0.017)。与规律服药的糖尿病患者相比,间断服药的糖尿病患者更倾向于被归为“中水平上升组”(OR=6.02,95%CI:2.86~12.66,P<0.001)。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轨迹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特征;高血压史、服药依从性、锻炼频率和饮酒可能影响患者出现不同血糖波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组基轨迹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因子与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志权 张欢 +8 位作者 邬娜 陈兴华 向颖 贾潇岳 李成英 吴龙 张志辉 钟理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86-1292,共7页
目的调查房颤患者生活质量,探究外周血炎症因子与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联。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新发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58例。在患者初次住院时检测外周血常规炎症因子C反应蛋... 目的调查房颤患者生活质量,探究外周血炎症因子与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联。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新发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58例。在患者初次住院时检测外周血常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D-二聚体(D-dimer),采用房颤生活质量量表(Atrial Fibrillation Effect on Quality of Life,AFEQT)收集患者生活质量数据,运用Spearman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外周血炎症因子与生活质量的关联。结果 230例完成房颤患者生活质量随访调查。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他汀药物史、高血压史或糖尿病史等合并症的房颤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D-二聚体与症状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D-二聚体、NLR与日常活动评分及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LMR与日常活动评分及总评分呈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D-二聚体与房颤患者日常活动评分呈负相关(r=-0.136,P=0.044)。结论 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房颤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较低,可能影响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生活质量 炎症因子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strin2蛋白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保护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英存 李飞 +1 位作者 黄毅 司良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36-1542,共7页
目的探讨Sestrin2蛋白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构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组、复氧2 h组和复氧4 h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结合Annexin V/7AA... 目的探讨Sestrin2蛋白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构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组、复氧2 h组和复氧4 h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结合Annexin V/7AAD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微量酶标法检测心肌细胞损伤标记物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构建针对Sestrin2蛋白沉默的siRNA与其阴性对照(si-NC),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导入H9C2心肌细胞,后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si-NC组(阴性对照组)、缺氧4 h+siRNA组、复氧4 h+si-NC(阴性对照组)、复氧4 h+siRNA组。Western blot检测Sestrin2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结合Annexin V/7AAD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estrin2蛋白、核转录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氧4 h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LDH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Sestrin2蛋白表达在缺氧组和缺氧复氧组均显著增高(P<0.01),且缺氧复氧组Sestrin2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纯缺氧组(P<0.01)。转染siRNA特异有效地下调了Sestrin2蛋白表达(P<0.05),同时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Nrf2蛋白表达降低(P<0.01),HO-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Sestrin2蛋白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trin2蛋白 心肌缺氧复氧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通过激活SIRT1减轻脓毒性心脏损伤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彬 龙军 司良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165-2173,共9页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luteolin,LTN)改善脓毒性心脏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aecal ligation perforation,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将42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Sham组、CLP组和CLP+LTN组,每组14只。评估48 h生存情...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luteolin,LTN)改善脓毒性心脏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aecal ligation perforation,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将42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Sham组、CLP组和CLP+LTN组,每组14只。评估48 h生存情况,使用超声检测心脏功能,Western blot检测SIRT1、p-p65、p65的表达变化,PCR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细胞实验中,使用1μg/mL LPS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12 h,并取其培养基处理小鼠心肌细胞HL-1,加入不同浓度的LTN后,分别使用TNF-αELISA试剂盒和CCK-8法确定最佳LTN处理浓度。敲低RAW 264.7和HL-1细胞SIRT1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PCR检测炎性因子mRNA水平,商用试剂盒检测ATP含量,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小鼠48 h生存率、心功能和SIRT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p65的磷酸化水平(p-p65/p65),TNF-α、IL-1、IL-6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但这些效应均可被LTN治疗抵消(P<0.05)。在RAW 264.7细胞中,LTN处理可以明显改善LPS引起的SIRT1的表达下降,以及p65磷酸化水平和IL-1、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但SIRT1敲低则可抵消LTN的作用(P<0.05)。在HL-1细胞中,LTN处理可显著减少RAW 264.7+LPS培养基(RLM)处理引起的SIRT1表达、ATP含量和细胞活力下降(P<0.05),但该作用在敲低SIRT1后被部分消除(P<0.05)。结论LTN可通过激活SIRT1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心肌细胞抗炎作用,从而减少脓毒性心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脓毒症 SIRT1 心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及应对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伶俐 王端 王力钢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4期28-32,共5页
医疗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筛查、辅助诊疗、医学影像、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其在带来高效、精准、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在概述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上,从数据泄露、医疗安全、责任界定、公平受益、医务人员的未来... 医疗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筛查、辅助诊疗、医学影像、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其在带来高效、精准、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在概述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上,从数据泄露、医疗安全、责任界定、公平受益、医务人员的未来定位、患者信任等方面分析了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及形成原因,并尝试提出了应对建议,包括遵循伦理原则,细化伦理规范;制定法律法规,厘清责任权属;严格技术标准,确保医疗安全;加强数据管理,保护患者隐私;坚持医为主体,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患者信任等,以促进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人工智能 伦理问题 数据泄露 医疗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