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红 古满平 杨旭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1,共4页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调查表,对16个省市143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383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综合医...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调查表,对16个省市143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383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总条目均分为3.80±0.51。护士所在医院级别、性别、职称、是否为护理应急队伍成员、是否参加过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救援、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和应急演练是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我国综合医院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需要对较低级别医院、较低职称和未接触过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护理人员加强培训,以全面提高护士队伍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救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综合医院 重大传染病疫情 应急能力 现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伤口患者对专科联盟基层医院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被引量:22
2
作者 董敏 杨旭红 +3 位作者 郑敏 毕科 殷学利 黄素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56,69,共3页
目的 了解专科联盟内慢性伤口患者的就医流向、选择就诊医院的影响因素及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开展慢性伤口医疗协作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专科联盟内1所牵头医院及6所基层医院的800例慢性伤口患者进行问... 目的 了解专科联盟内慢性伤口患者的就医流向、选择就诊医院的影响因素及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开展慢性伤口医疗协作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专科联盟内1所牵头医院及6所基层医院的800例慢性伤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9.5%的患者首选三级医院就诊,60.5%选择基层医院;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地、病程、自理能力的患者,其选择就诊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选择三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高、有专业的伤口治疗师和伤口产品,选择基层医院的主要原因是医保报销比例高、就近方便.90.3%的慢性伤口患者对基层医院有卫生服务需求.结论 慢性伤口患者对就医医院的选择不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较高.牵头医院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帮扶基层医院,促其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专科联盟 卫生服务需求 基层医院 医联体 伤口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成人居民空腹血糖水平分布情况 被引量:8
3
作者 谢微波 王小林 +6 位作者 罗蓉 王永红 许靖 高电萨 李永强 罗知晓 钟晓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空腹血糖数据,了解成人居民空腹血糖水平的分布特点。方法:2009月1月1日~2009年10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纳入20000人,年龄在19~60岁。按年龄分组分为:18...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空腹血糖数据,了解成人居民空腹血糖水平的分布特点。方法:2009月1月1日~2009年10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纳入20000人,年龄在19~60岁。按年龄分组分为: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和50~59岁组;按性别分组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居住地分为主城区组和非主城区组。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空腹血糖水平的测量。结果:与非主城区人群比较,主城区居住的人群空腹血糖异常的比例有所降低(13.35%vs4.94%,P〈O.01);男性空腹血糖异常的比例也明显比女性多(8.89%VS3.72%,P〈O.01);各年龄段之间空腹血糖异常的比例差异也有显著性差异(P〈O.01),随着年龄的增加,空腹血糖异常的比例也随之增加。结论:不同居住地点,性别和年龄对重庆19—60岁人群的空腹血糖水平有明显的影响,其中非主城区中年男性人群的空腹血糖水平增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即刻母婴皮肤接触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43
4
作者 冯晓燕 杨晓畅 +2 位作者 徐红兵 罗业涛 杜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即刻母婴皮肤接触(Skin-to-SkinContact,SSC)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按照即刻母婴SSC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流程,选取100对择期剖宫产的母婴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实施即刻母婴SSC...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即刻母婴皮肤接触(Skin-to-SkinContact,SSC)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按照即刻母婴SSC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流程,选取100对择期剖宫产的母婴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实施即刻母婴SSC,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评估量表(Infant BreastfeedingAssessmentTool,IBFAT)评分、产妇泌乳启动时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IBFAT评分中哺乳意愿维度、扎根能力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泌乳启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即刻母婴SSC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中 即刻 皮肤接触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在多发性硬化中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博文 谭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体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S患者27例(MS组)和健康对照20例(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体内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S患者27例(MS组)和健康对照20例(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7 m 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L-17、IL-23和IL-6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的表达。结果:MS组外周血PBMCs中IL-17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S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和IL-6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MS的发生与进展,检测Th17细胞对诊断MS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白介素17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联合人参皂苷Rg3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2
6
作者 聂娜 吴小翎 +2 位作者 罗红春 刘波 刘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5-FU联合Rg3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MKN-2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体外肿瘤球模型研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肿瘤球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5-FU联合Rg3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和MKN-2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体外肿瘤球模型研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肿瘤球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MKN-28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构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5-FU组、Rg3组和5-FU+Rg3组(联合给药组);研究5-FU联合人参皂苷Rg3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统计各组肿瘤的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 MGC-803胃癌细胞和MKN-28胃癌细胞给药48 h后,联合给药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GC-803胃癌细胞肿瘤球和MKN-28胃癌细胞肿瘤球给药7 d后,联合给药组肿瘤球体积显著小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联合给药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力显著强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荷瘤裸鼠实验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给药显著延长荷瘤裸鼠的中位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5-FU与Rg3均具有抗胃癌细胞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是一种潜在的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RG3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足部溃疡病人溃疡愈合的最佳氧分压预测阈值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希罕 张川林 牟绍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足部溃疡病人溃疡愈合最佳氧分压预测阈值。[方法]对2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足部溃疡病人随访3个月后,利用经皮氧分压仪测量病人足背氧分压值,并根据病人溃疡愈合情况将病人分为溃疡愈合组(A组)、溃疡好转...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足部溃疡病人溃疡愈合最佳氧分压预测阈值。[方法]对2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足部溃疡病人随访3个月后,利用经皮氧分压仪测量病人足背氧分压值,并根据病人溃疡愈合情况将病人分为溃疡愈合组(A组)、溃疡好转组(B组)及溃疡未愈合组(C组),通过ROC曲线分析溃疡愈合的最佳预测值。[结果]3个月后,12例病人溃疡愈合,5例有好转,8例病人未愈合。3组病人足背氧分压值不同(F=15.556,P=0.000)。ROC曲线得出最佳诊断界值为22mmHg。[结论]足背氧分压高于28mmHg,有利于溃疡的愈合;而小于10mmHg则溃疡不能愈合。预测阈值为22mmHg是预测溃疡愈合的最佳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氧分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动脉硬化闭塞 足部溃疡 足背氧分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头痛患者口服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的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博文 谭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8-1662,共5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是否具有改善伴有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患者头痛病情的作用;观察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 L)的变化。方法:将伴有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口服甲... 目的:探讨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是否具有改善伴有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患者头痛病情的作用;观察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 L)的变化。方法:将伴有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简称双氢麦角碱片);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采用简要头痛日记记录头痛病情(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及急性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估患者治疗期间HRQo L的变化,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共有77例患者完成试验,试验组53例,对照组2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HRQo L以及头痛病情均较给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其中,心理综合得分、情感职能和躯体综合得分差异较大[效应量(effect size,ES)分别为:0.76∶0.56、0.56∶0.40、0.68∶0.57],急性止痛药用量更少(ES 0.65∶0.43)。结论:双氢麦角碱片能明显改善伴有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头痛患者HRQo L,减轻头痛病情,减少急性止痛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卒中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硫辛酸载多柔比星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体外抗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杨雅娜 岳玮 +3 位作者 王小林 张明军 曾凡玲 罗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6-1410,共5页
目的:合成聚乙烯醇-硫辛酸聚合物,研究其载多柔比星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初步的体内、外实验研究。方法:采用"一步法"合成PVA27K-4%LA聚合物,激光粒径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 目的:合成聚乙烯醇-硫辛酸聚合物,研究其载多柔比星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初步的体内、外实验研究。方法:采用"一步法"合成PVA27K-4%LA聚合物,激光粒径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多柔比星的包封率,透析法研究其药物释放特性,以及MTS法研究其体外抗乳腺癌细胞的活性;建立荷乳腺癌裸鼠模型,行初步体内实验评价。结果:合成的PVA_(27K)-4%LA聚合物在水相中形成纳米级颗粒,电镜下形态不规则,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分别为(8.30±3.02)nm、(0.129±0.063)和(-26.68±0.98)m V;对DOX的包封率为86.12%,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分别为(9.35±3.30)nm、(0.114±0.056)和(-28.57±1.63)mV,与PVA_(27K)-4%LA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23、0.0512和0.332);DOX在PBS溶液中随时间缓慢释放;乳腺癌细胞能快速摄取PVA27K-4%LA-DOX,IC50为537.3 ng/m L(与游离DOX组相比,P=0.005);纳米颗粒能靶向聚集在荷瘤裸鼠的肿瘤部位。结论:PVA27K-4%LA在水相中能自组装形成不规则的纳米颗粒,能有效装载DOX,通过缓释DOX实现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PVA27K-4%LA在荷瘤裸鼠体内能靶向聚集在肿瘤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辛酸 纳米颗粒 多柔比星 乳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坎地沙坦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影响
10
作者 高电萨 秦俭 +2 位作者 兰莉 刘春艳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酯(candesartan cilexetil,CAN)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AMI组、CAN组和假手术组,干预2周后处死,检测血压(blood pressure,BP)、血一氧化氮(nitr...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酯(candesartan cilexetil,CAN)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AMI组、CAN组和假手术组,干预2周后处死,检测血压(blood pressure,BP)、血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离体胸主动脉条片舒缩功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血清NO含量、NOS活性降低,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endothelium-dependent diastole,EDD)功能减退,血浆AngⅡ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4)。经CAN干预后血清NO含量、NOS活性升高达假手术组水平,胸主动脉EDD显著改善(P=0.0009),同时血浆AngⅡ含量升高,各组BP并无明显变化。结论:CAN在不影响BP的前提下显著改善大鼠AMI后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酯 心肌梗死 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融合显像辅助肺癌放疗靶区定位及对化疗疗效的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雅娜 罗焱 +2 位作者 胡义德 张明慧 张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辅助肺癌放疗靶区定位的价值,分析肿瘤组织摄取99Tcm-MIBI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前均行99Tcm-MIBISPECT/CT显像,通过感兴趣区技术勾... 目的探讨99Tcm-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辅助肺癌放疗靶区定位的价值,分析肿瘤组织摄取99Tcm-MIBI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前均行99Tcm-MIBISPECT/CT显像,通过感兴趣区技术勾画肿瘤靶区并确定计划靶区;获取感兴趣区放射性计数,计算肿瘤早期摄取比(T/NTe)、延迟摄取比(T/NTd)及肿瘤组织滞留率(RI%),分析T/NTe、T/NTd、RI%与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19例患者中99Tcm-MIBI显像阳性18例,修改CT计划靶区15例,占78.9%;明确区分肺不张与肿瘤病灶11例,占57.9%。化疗有效患者T/NTe、T/NTd比值分别为(2.47±0.23)、(2.35±0.19),无效患者分别为(1.72±0.10)、(1.63±0.12),两者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1),两者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T/NTe、T/NTd、RI%在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99Tcm-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有助于优化肺癌立体放疗靶区,选取T/NTe=2.0作为预测化疗有效的阈值有较高的准确性,且不受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Ag85复合物相关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柴雪敏 黎友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前全球TB疫情呈上升趋势,而惟一使用的结核病疫苗——BCG的保护效力大不如前,因此新型结核病疫苗的开发迫在眉睫。利用Ag85复合物在Mtb感染中具有明显保护性效应为基础而研制的疫苗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Ag85复合物相关亚单位疫苗、重... 目前全球TB疫情呈上升趋势,而惟一使用的结核病疫苗——BCG的保护效力大不如前,因此新型结核病疫苗的开发迫在眉睫。利用Ag85复合物在Mtb感染中具有明显保护性效应为基础而研制的疫苗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Ag85复合物相关亚单位疫苗、重组BCG和基因疫苗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少数Ag85复合物相关疫苗的保护作用超过BCG,某些新疫苗作为初种疫苗给予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是安全、有效的;作为增强剂给予成人接种,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某些疫苗与化疗药物联合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化疗效果,但能否取代BCG尚需大规模临床实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转移酶类 抗原 细菌 细菌蛋白质类 疫苗 亚单位 卡介苗 疫苗 DNA 结核 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选择剂量分割顺序对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仪(综述) 朱宇熹(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7-161,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5%,53%的患者在确诊时即为晚期。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晚期肿瘤治疗中效果显著。放疗在晚期NSCLC主要用于局部姑息治疗。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5%,53%的患者在确诊时即为晚期。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晚期肿瘤治疗中效果显著。放疗在晚期NSCLC主要用于局部姑息治疗。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协同放疗治疗晚期NSCLC与单独放疗或免疫治疗相比,可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且不增加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但ICIs的选择、放疗剂量、分割方式及联合治疗顺序仍未完全阐明。本文就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在晚期NSCLC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植入治疗血液透析相关中心静脉病变效果及影响通畅率的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浩 赵霞 +3 位作者 王哲 刘杨东 傅麒宁 赵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1-745,共5页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治疗血液透析(血透)相关中心静脉病变(CVD)的效果,分析影响通畅率的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12月至2020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医院收治的因血透相关CVD接受腔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收集一般资料、手术信息、术...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治疗血液透析(血透)相关中心静脉病变(CVD)的效果,分析影响通畅率的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12月至2020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医院收治的因血透相关CVD接受腔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收集一般资料、手术信息、术后随访情况,分析影响通畅率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89例患者,根据支架类型分为覆膜支架组(n=70)和裸支架组(n=19),覆膜支架又分为Viabahn(n=17)和Fluency(n=53)。术后3、6、12、24个月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在覆膜支架组分别为97.1%、88.6%、71.4%、55.7%和100%、98.6%、94.3%、85.7%,裸支架组分别为84.2%、57.9%、21.1%、15.8%和100%、100%、84.2%、47.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iabahn支架初级通畅率优于Fluency支架(P=0.044),次级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多因素分析显示,覆膜支架长度与初级通畅率相关(OR=2.162,95%CI=1.248~5.764,P=0.048),支架长度越长初次通畅率越低。结论 支架植入治疗血透相关CVD安全有效。覆膜支架通畅率优于裸支架,Viabahn通畅率优于Fluency。支架长度是影响覆膜支架通畅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病变 覆膜支架 裸支架 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及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钟懋晰(综述) 朱宇熹(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070-1075,共6页
食管癌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食管癌的组织学类型与地域的分布有关,中国以鳞癌为主,不同病理类型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有一定的区别,但总体疗效不佳。近年来,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 食管癌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食管癌的组织学类型与地域的分布有关,中国以鳞癌为主,不同病理类型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有一定的区别,但总体疗效不佳。近年来,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对食管癌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对难治性食管癌患者疗效较好。部分ICIs药物已被指南推荐为后线治疗选择。同时,多项临床试验正在探索ICIs联合其他方法的一线治疗模式。因此,拟针对ICIs治疗食管癌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PD-1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