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重症护士对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CU,CAM-ICU)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探索应用CAM-ICU量表评估谵妄的障碍因素,为提高CAM-ICU量表的应用率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采用目的...目的了解重症护士对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CU,CAM-ICU)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探索应用CAM-ICU量表评估谵妄的障碍因素,为提高CAM-ICU量表的应用率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成都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重症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重症护士应用CAM-ICU量表的障碍因素可提炼为3个主题:护士层面因素阻碍谵妄评估的有效实施,工具适用性不足限制谵妄评估的常规化开展,组织支持缺失削弱谵妄评估的持续推进。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应用CAM-ICU量表的障碍因素,构建“能力建设-工具革新-组织保障”三位一体的系统性策略,以提升谵妄评估率,进而改善患者结局。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重庆市地方医院综合性ICU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及设备配置等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对我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地方医院(不含军队医院及专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即综合性ICU或执行综合性ICU功能的专科ICU)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本...目的:了解重庆市地方医院综合性ICU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及设备配置等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对我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地方医院(不含军队医院及专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即综合性ICU或执行综合性ICU功能的专科ICU)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为普查,共76家医院,其中二级医院55家,三级医院21家。(1)53家综合性ICU采用封闭式管理,21家采用半封闭式,2家为开放式管理。(2)全市综合性ICU总床位与全市医院床位总数比为1.74%,ICU医生总数与ICU床位总数比为0.6∶1,ICU护士总数与ICU床位总数比为1.7∶1,三级医院综合ICU床位比例为(1.56±0.48)%,较二级医院(2.09±0.81)%低,但医护人员配置与床位数比例[医生:(0.75±0.36)∶1,护士:(1.83±0.78)∶1]较二级医院[医生:(0.55±0.35):1,护士:(1.50±0.60)∶1]高(P<0.05)。(3)综合性ICU男性医生比例较女性医生高,在二级医院(218∶138)及三级医院(127∶93)中没有明显差别(P>0.05),二级医院医生中职称及学历以初级及本科为主,而三甲医院中高级职称及中级职称比例明显增高,其中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比例亦较二级医院高。(4)各级医院综合性ICU均有较为齐全的基础设备及仪器,能够开展大部分常规技术操作。(5)各级医院综合性ICU在院感防控、入室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等质控方面较为重视,部分有专人负责,并能遵从相关指南要求。结论:重庆市重症医学较前明显进步,但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结构欠合理、部分常规技术开展不理想及新技术掌握不够等问题,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展开更多
目的挖掘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ICU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的护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使...目的挖掘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ICU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的护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分析得出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体验的5个主题,分别为:ICU护士活动减少型谵妄知识不足;培训存在较多问题;医护重视程度不够;早期识别困难;管理现状不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在未来优化培训内容,改善ICU护士相关知识缺乏现状;提高医护的重视程度,给予护士合理授权;选用简易筛查工具,简化日常评估过程;制订系统评估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深入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的障碍因素,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离床活动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院ICU护士11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目的深入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的障碍因素,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离床活动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院ICU护士11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的障碍因素被提炼为3个主题,即:评估面临客观障碍,评估的意识及经验欠缺,离床活动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阻碍护士实施评估。结论建议研发标准化的评估工具、规范评估流程,倡导多学科团队的参与,提高评估的知识技能和重视程度,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开展率。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大黄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1,HMGB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目的:观察大黄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1,HMGB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大黄治疗观察组组(大黄灌肠,3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肥皂水灌肠,30例),分别在入院后第1、3、5天动态监测各组患者血清的HMGB1、PCT、IL-6与TNF-α浓度变化,并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CRRT时间及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当天2组患者HMGB1、PCT、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35、0.876、0.973、0.419);不同时间点间各组炎症因子HMGB1、PCT、IL-6、TNF-α的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观察组HMGB1、IL-6、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而PCT表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9)。Δ3-1HMGB1(第3天与第1天的HMGB1差值)与第3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ystem,APACHE)Ⅱ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而PCT、IL-6、TNF-α与第3天APACHEⅡ评分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值均大于0.05)。治疗第5天时,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P,BISAP)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38)。观察组的腹痛腹胀时间、排气排便时间、CRRT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值均小于0.01)。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3)。结论:大黄能够有效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HMGB1、PCT、IL-6、TNF-α的表达,降低BISAP评分,并且能改善SAP患者的症状和转归,而HMGB1表达量变化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影响孕产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超过48 h的危险因素并寻找预测指标。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ICU中收治的危重孕妇或产后42 d内产妇,共纳入146例。根据孕产妇在ICU住院时间...目的:探讨影响孕产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超过48 h的危险因素并寻找预测指标。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ICU中收治的危重孕妇或产后42 d内产妇,共纳入146例。根据孕产妇在ICU住院时间将其分为≤48 h的短期组(n=60),>48 h的长期组(n=86)。记录并分析孕产妇一般资料、妊娠特征、ICU治疗手段、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孕产妇入住ICU超过48 h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短期组比较,长期组进行机械通气(P=0.001)、放射影像学检查(P=0.022)、降压(P=0.001)、利尿(P=0.001)、抗生素(P=0.006)等药物治疗,以及接受超过5 U输血(P=0.032)等治疗的比例明显升高。长期组孕产妇的孕检次数(P=0.003)明显少于短期组,入住ICU时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P=0.012)明显高于短期组。长期组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更多(P=0.016)。此外,长期组孕产妇血压水平明显高于短期组(P=0.001),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24 h尿蛋白与血清肌酐水平与短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发现无论是收缩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25]、舒张压(AUC=0.782),还是平均动脉压(AUC=0.811)对预测孕产妇ICU住院时间>48 h的评估价值均较高。孕检次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ICU住院时间进一步延长(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延长孕产妇ICU住院时间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为孕产妇的重症监护与管理提供一定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重症护士对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CU,CAM-ICU)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探索应用CAM-ICU量表评估谵妄的障碍因素,为提高CAM-ICU量表的应用率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成都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重症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重症护士应用CAM-ICU量表的障碍因素可提炼为3个主题:护士层面因素阻碍谵妄评估的有效实施,工具适用性不足限制谵妄评估的常规化开展,组织支持缺失削弱谵妄评估的持续推进。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应用CAM-ICU量表的障碍因素,构建“能力建设-工具革新-组织保障”三位一体的系统性策略,以提升谵妄评估率,进而改善患者结局。
文摘目的:了解重庆市地方医院综合性ICU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及设备配置等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对我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地方医院(不含军队医院及专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即综合性ICU或执行综合性ICU功能的专科ICU)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为普查,共76家医院,其中二级医院55家,三级医院21家。(1)53家综合性ICU采用封闭式管理,21家采用半封闭式,2家为开放式管理。(2)全市综合性ICU总床位与全市医院床位总数比为1.74%,ICU医生总数与ICU床位总数比为0.6∶1,ICU护士总数与ICU床位总数比为1.7∶1,三级医院综合ICU床位比例为(1.56±0.48)%,较二级医院(2.09±0.81)%低,但医护人员配置与床位数比例[医生:(0.75±0.36)∶1,护士:(1.83±0.78)∶1]较二级医院[医生:(0.55±0.35):1,护士:(1.50±0.60)∶1]高(P<0.05)。(3)综合性ICU男性医生比例较女性医生高,在二级医院(218∶138)及三级医院(127∶93)中没有明显差别(P>0.05),二级医院医生中职称及学历以初级及本科为主,而三甲医院中高级职称及中级职称比例明显增高,其中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比例亦较二级医院高。(4)各级医院综合性ICU均有较为齐全的基础设备及仪器,能够开展大部分常规技术操作。(5)各级医院综合性ICU在院感防控、入室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等质控方面较为重视,部分有专人负责,并能遵从相关指南要求。结论:重庆市重症医学较前明显进步,但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结构欠合理、部分常规技术开展不理想及新技术掌握不够等问题,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文摘目的挖掘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ICU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的护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分析得出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体验的5个主题,分别为:ICU护士活动减少型谵妄知识不足;培训存在较多问题;医护重视程度不够;早期识别困难;管理现状不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在未来优化培训内容,改善ICU护士相关知识缺乏现状;提高医护的重视程度,给予护士合理授权;选用简易筛查工具,简化日常评估过程;制订系统评估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文摘目的深入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的障碍因素,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离床活动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院ICU护士11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的障碍因素被提炼为3个主题,即:评估面临客观障碍,评估的意识及经验欠缺,离床活动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阻碍护士实施评估。结论建议研发标准化的评估工具、规范评估流程,倡导多学科团队的参与,提高评估的知识技能和重视程度,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开展率。
文摘目的:观察大黄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1,HMGB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大黄治疗观察组组(大黄灌肠,3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肥皂水灌肠,30例),分别在入院后第1、3、5天动态监测各组患者血清的HMGB1、PCT、IL-6与TNF-α浓度变化,并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CRRT时间及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当天2组患者HMGB1、PCT、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35、0.876、0.973、0.419);不同时间点间各组炎症因子HMGB1、PCT、IL-6、TNF-α的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观察组HMGB1、IL-6、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而PCT表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9)。Δ3-1HMGB1(第3天与第1天的HMGB1差值)与第3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ystem,APACHE)Ⅱ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而PCT、IL-6、TNF-α与第3天APACHEⅡ评分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值均大于0.05)。治疗第5天时,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P,BISAP)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38)。观察组的腹痛腹胀时间、排气排便时间、CRRT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值均小于0.01)。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3)。结论:大黄能够有效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HMGB1、PCT、IL-6、TNF-α的表达,降低BISAP评分,并且能改善SAP患者的症状和转归,而HMGB1表达量变化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
文摘目的:探讨影响孕产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超过48 h的危险因素并寻找预测指标。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ICU中收治的危重孕妇或产后42 d内产妇,共纳入146例。根据孕产妇在ICU住院时间将其分为≤48 h的短期组(n=60),>48 h的长期组(n=86)。记录并分析孕产妇一般资料、妊娠特征、ICU治疗手段、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孕产妇入住ICU超过48 h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短期组比较,长期组进行机械通气(P=0.001)、放射影像学检查(P=0.022)、降压(P=0.001)、利尿(P=0.001)、抗生素(P=0.006)等药物治疗,以及接受超过5 U输血(P=0.032)等治疗的比例明显升高。长期组孕产妇的孕检次数(P=0.003)明显少于短期组,入住ICU时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P=0.012)明显高于短期组。长期组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更多(P=0.016)。此外,长期组孕产妇血压水平明显高于短期组(P=0.001),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24 h尿蛋白与血清肌酐水平与短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发现无论是收缩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25]、舒张压(AUC=0.782),还是平均动脉压(AUC=0.811)对预测孕产妇ICU住院时间>48 h的评估价值均较高。孕检次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ICU住院时间进一步延长(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延长孕产妇ICU住院时间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为孕产妇的重症监护与管理提供一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