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米洁 肖玲 +2 位作者 曹培叶 周发春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6-11,共6页
目的构建重庆市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的临床实践模式。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名重症医学专科医疗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定重庆市重症医学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模式并进行权重分析。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皆为100%;... 目的构建重庆市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的临床实践模式。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名重症医学专科医疗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定重庆市重症医学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模式并进行权重分析。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皆为100%;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28,其中判断依据为0.937,熟悉程度为0.920;一、二、三级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83、0.204、0.283,P<0.001;最终构建的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模式包括6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和5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临床实践模式函询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科学可信,能为重庆市重症医学专科护士的培训临床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专科护士 临床实践模式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学习体会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米洁 曹培叶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24-27,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在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中的学习体会,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重庆市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为依据,对参加重庆市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培训的9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 目的了解重庆市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在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中的学习体会,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重庆市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为依据,对参加重庆市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培训的9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并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5个主题:培训的需求大,但培训时间不充足;专科护理要点和临床操作技能是学员的主要收获;希望培训中增加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知识;要求培训人员临床经验丰富;期待更科学更灵活的考核方式。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专科护理培训的重要性,根据学员要求结合实践情况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以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专科护士 培训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护士应用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量表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3
作者 刘川川 张婉竹 +2 位作者 罗意映 邓晓 米洁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重症护士对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CU,CAM-ICU)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探索应用CAM-ICU量表评估谵妄的障碍因素,为提高CAM-ICU量表的应用率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采用目的... 目的了解重症护士对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CU,CAM-ICU)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探索应用CAM-ICU量表评估谵妄的障碍因素,为提高CAM-ICU量表的应用率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成都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重症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重症护士应用CAM-ICU量表的障碍因素可提炼为3个主题:护士层面因素阻碍谵妄评估的有效实施,工具适用性不足限制谵妄评估的常规化开展,组织支持缺失削弱谵妄评估的持续推进。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应用CAM-ICU量表的障碍因素,构建“能力建设-工具革新-组织保障”三位一体的系统性策略,以提升谵妄评估率,进而改善患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谵妄 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 评估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地方医院综合性ICU现状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畅 周发春 +6 位作者 张丹 杨缙 蒋正英 常卫民 陶武 陈晓梅 代永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地方医院综合性ICU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及设备配置等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对我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地方医院(不含军队医院及专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即综合性ICU或执行综合性ICU功能的专科ICU)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本... 目的:了解重庆市地方医院综合性ICU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及设备配置等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对我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地方医院(不含军队医院及专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即综合性ICU或执行综合性ICU功能的专科ICU)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为普查,共76家医院,其中二级医院55家,三级医院21家。(1)53家综合性ICU采用封闭式管理,21家采用半封闭式,2家为开放式管理。(2)全市综合性ICU总床位与全市医院床位总数比为1.74%,ICU医生总数与ICU床位总数比为0.6∶1,ICU护士总数与ICU床位总数比为1.7∶1,三级医院综合ICU床位比例为(1.56±0.48)%,较二级医院(2.09±0.81)%低,但医护人员配置与床位数比例[医生:(0.75±0.36)∶1,护士:(1.83±0.78)∶1]较二级医院[医生:(0.55±0.35):1,护士:(1.50±0.60)∶1]高(P<0.05)。(3)综合性ICU男性医生比例较女性医生高,在二级医院(218∶138)及三级医院(127∶93)中没有明显差别(P>0.05),二级医院医生中职称及学历以初级及本科为主,而三甲医院中高级职称及中级职称比例明显增高,其中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比例亦较二级医院高。(4)各级医院综合性ICU均有较为齐全的基础设备及仪器,能够开展大部分常规技术操作。(5)各级医院综合性ICU在院感防控、入室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等质控方面较为重视,部分有专人负责,并能遵从相关指南要求。结论:重庆市重症医学较前明显进步,但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结构欠合理、部分常规技术开展不理想及新技术掌握不够等问题,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ICU 现状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模式下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协作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雪琴 张川林 +2 位作者 吕颖 米洁 赵庆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3-1029,共7页
目的:了解在国内多学科模式下,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协作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0月—11月,便利抽取国内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家三级综合医院参与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实施的多学科医务人员,采用自设的ICU机... 目的:了解在国内多学科模式下,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协作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0月—11月,便利抽取国内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家三级综合医院参与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实施的多学科医务人员,采用自设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多学科协作现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在554名医务人员中,有76.9%完全不了解或不太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多学科协作的规范流程,有69.0%不清楚自己在多学科协作中的职责,有51.4%所在的ICU没有成立明确的早期活动多学科团队。回归分析显示,管理危重患者数量、有无早期活动规范和流程、周围同事态度、是否成立多学科团队、成员沟通方式、活动主导者为早期活动多学科医务人员协作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学科模式下,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协作方式尚不清晰,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医护人力资源现状、各地区经济水平等,构建并完善早期活动的多学科协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团队协作 早期活动 ICU 调查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国琴 米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59-61,67,共4页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内容的需求,为完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5-7月和2015年5-7月参加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的120名学员,对其培训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内容的需求,为完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5-7月和2015年5-7月参加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的120名学员,对其培训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加以分析。结果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依次为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呼吸和肾功能支持、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和上报、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危重症患者应用药物的管理与营养支持、ICU院内感染的管理、护理科研;并因ICU工作年限、学历、所在医院级别的不同而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有所不同。结论对重症医学专科护士的培训应采用分层次、分级别的多种培训模式以满足其多元化、个体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专科护士 培训内容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梦婷 米洁 张婉竹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的挖掘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ICU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的护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使... 目的挖掘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ICU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的护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1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分析得出ICU护士护理活动减少型谵妄患者工作体验的5个主题,分别为:ICU护士活动减少型谵妄知识不足;培训存在较多问题;医护重视程度不够;早期识别困难;管理现状不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在未来优化培训内容,改善ICU护士相关知识缺乏现状;提高医护的重视程度,给予护士合理授权;选用简易筛查工具,简化日常评估过程;制订系统评估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活动减少型谵妄 工作体验 护士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障碍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婉竹 余培琳 +1 位作者 余梦婷 米洁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的障碍因素,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离床活动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院ICU护士11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 目的深入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的障碍因素,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离床活动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院ICU护士11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的障碍因素被提炼为3个主题,即:评估面临客观障碍,评估的意识及经验欠缺,离床活动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阻碍护士实施评估。结论建议研发标准化的评估工具、规范评估流程,倡导多学科团队的参与,提高评估的知识技能和重视程度,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开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离床活动 机械通气 评估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0
9
作者 何发明 刘景仑 +2 位作者 张丹 周发春 刘琼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为评估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患者(V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VAP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并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中心ICU收治的8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患者痰培养结... 目的:为评估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患者(V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VAP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并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中心ICU收治的8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患者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并比较对象灌洗前后的气道峰压(PIP)、内源性PEEP(PEEPi)、动脉氧分压(PaO2)。并在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和病死率上与同期入住ICU未行BAL灌洗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比较。结果:84例VAP患者共进行175次痰培养细菌,有阳性结果116次,其中经BAL痰培养77次,检出阳性率75.3%,经普通吸痰管痰培养98次,检出阳性率59.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的PIP和PEEPi较灌洗前均有明显下降;同时PaO2也均较灌洗前有明显升高;灌洗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均较未灌洗组明显缩短;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行经纤维支气管镜痰培养可以有效的进行病原菌监测,同时依据培养中优势菌来选用敏感抗生素。对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改善呼吸力学参数和血气参数。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有创机械通气 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 痰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滤过联合灌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肺损伤患者血清TNF-α及血管内皮细胞RhoA磷酸化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郑倩 杜晓刚 +3 位作者 陈雪梅 李正荣 龚颖 何俊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HF+HP)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肺损伤患者血清中TNF-α的清除作用及对内皮细胞中RhoA的188位丝氨酸磷酸化修饰(p-RhoA)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SAP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其中SAP继发急性肺损伤(ALI)/急性...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HF+HP)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肺损伤患者血清中TNF-α的清除作用及对内皮细胞中RhoA的188位丝氨酸磷酸化修饰(p-RhoA)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SAP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其中SAP继发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8例,未继发ALI/ARDS 7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SAP患者收入中心ICU治疗,其中9例SAP继发ARDS患者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HP治疗(HF+HP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程度肺损伤的SAP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的变化,以及采用HF+HP治疗的9例SAP继发ARDS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中TNF-α的浓度。体外实验采用HF+HP治疗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清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以重组人TNF-α刺激细胞作为阳性对照,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各组HUVECs中p-RhoA与总RhoA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RhoA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与未继发ALI/ARDS患者比较,SAP继发ALI/ARDS的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尤以继发ARDS的患者升高最为明显(约为正常对照组的7倍)。采用HF+HP治疗的9例SAP继发ARDS患者治疗6h后,血清中TNF-α水平与HF+HP治疗前比较开始下降,至治疗20h下降最为明显,接近正常组水平;HF+HP治疗后,SAP继发ARDS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HCO3-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HF+HP治疗后SAP继发ARDS患者血清诱导的HUVECs中p-RhoA水平逐渐升高(P<0.05),但各组RhoA总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HUVEsC中,p-Rho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各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SAP继发ALI/ARDS患者血循环中存在高水平的TNF-α。HF+HP治疗可有效地清除SAP继发ALI/ARDS患者血液中大量生成的TNF-α,并抑制RhoA的活化,从而起到降低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内皮细胞 RHOA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PCT、IL-6、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彭艳 王学虎 +1 位作者 周发春 闫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观察大黄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1,HMGB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 目的:观察大黄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1,HMGB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大黄治疗观察组组(大黄灌肠,3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肥皂水灌肠,30例),分别在入院后第1、3、5天动态监测各组患者血清的HMGB1、PCT、IL-6与TNF-α浓度变化,并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CRRT时间及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当天2组患者HMGB1、PCT、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35、0.876、0.973、0.419);不同时间点间各组炎症因子HMGB1、PCT、IL-6、TNF-α的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观察组HMGB1、IL-6、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而PCT表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9)。Δ3-1HMGB1(第3天与第1天的HMGB1差值)与第3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ystem,APACHE)Ⅱ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而PCT、IL-6、TNF-α与第3天APACHEⅡ评分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值均大于0.05)。治疗第5天时,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P,BISAP)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38)。观察组的腹痛腹胀时间、排气排便时间、CRRT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值均小于0.01)。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3)。结论:大黄能够有效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HMGB1、PCT、IL-6、TNF-α的表达,降低BISAP评分,并且能改善SAP患者的症状和转归,而HMGB1表达量变化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复苏量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肾脏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晓迎 石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量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腹内高压(IAH)及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以60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AbViser法测量腹内压(IAP),根据IAP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IAH组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组,统计分析各组的一般情况、死亡率...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量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腹内高压(IAH)及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以60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AbViser法测量腹内压(IAP),根据IAP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IAH组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组,统计分析各组的一般情况、死亡率、液体复苏量及肾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1)本研究中IAH发病率为31.67%(19/60),ACS发病率为11.67%(7/60)。正常组、IAH组和ACS组死亡率分别为5.88%(2/34)、21.05%(4/19)和57.14%(4/7),ACS组死亡率高于正常组(P=0.007)。(2)正常组、IAH组和ACS组3日液体平衡量分别为(4 350±892)、(5 512±1 246)和(5 974±1 765)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液体累积量分别为(8 530±2 384)、(9 403±2 064)、(13 172±2 409)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ACS组3日液体平衡量及液体累积量均为最高。(3)正常组、IAH组和ACS组肾功能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S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及IAH组(P<0.05)。结论 SAP患者前3日液体累积量与IAH甚至ACS的发生密切相关,而IAH将进而导致SAP患者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腹内高压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经皮胃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发明 曹平 +1 位作者 刘琼 周发春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应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PEG/PEJ)行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SAP患者随机分为PEG/PEJ营养组(160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50例),分别测定各组患者发病后相同时间点相关生化和营养等指标...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应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PEG/PEJ)行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SAP患者随机分为PEG/PEJ营养组(160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50例),分别测定各组患者发病后相同时间点相关生化和营养等指标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同时间点PEG/PEJ组和TPN组血清白蛋白、血钙水平均随时间延长升高,淋巴细胞计数、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和APACHEII评分随时间延长下降,但PEG/PEJ组优于TPN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PEG/PEJ组比TPN组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非预期重返ICU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治疗效果肯定,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宜尽早给予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 早期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孕产妇ICU住院时间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的回顾性研究
14
作者 祁海峰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1-546,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孕产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超过48 h的危险因素并寻找预测指标。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ICU中收治的危重孕妇或产后42 d内产妇,共纳入146例。根据孕产妇在ICU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影响孕产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超过48 h的危险因素并寻找预测指标。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ICU中收治的危重孕妇或产后42 d内产妇,共纳入146例。根据孕产妇在ICU住院时间将其分为≤48 h的短期组(n=60),>48 h的长期组(n=86)。记录并分析孕产妇一般资料、妊娠特征、ICU治疗手段、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孕产妇入住ICU超过48 h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短期组比较,长期组进行机械通气(P=0.001)、放射影像学检查(P=0.022)、降压(P=0.001)、利尿(P=0.001)、抗生素(P=0.006)等药物治疗,以及接受超过5 U输血(P=0.032)等治疗的比例明显升高。长期组孕产妇的孕检次数(P=0.003)明显少于短期组,入住ICU时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P=0.012)明显高于短期组。长期组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更多(P=0.016)。此外,长期组孕产妇血压水平明显高于短期组(P=0.001),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24 h尿蛋白与血清肌酐水平与短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发现无论是收缩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25]、舒张压(AUC=0.782),还是平均动脉压(AUC=0.811)对预测孕产妇ICU住院时间>48 h的评估价值均较高。孕检次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ICU住院时间进一步延长(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延长孕产妇ICU住院时间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为孕产妇的重症监护与管理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重症管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ICU住院时间 器官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超声与PiCCO监测指导急性心力衰竭容量管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彪 陈勇 +4 位作者 胡大碧 左丹 王友华 张苜 余应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31-1437,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与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对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的容量管理,对比2种方式早期治疗效果,在治疗及时性方面为患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与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对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的容量管理,对比2种方式早期治疗效果,在治疗及时性方面为患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AH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28)。试验组采用重症超声监测指导,对照组采用PiCCO监测指导,对比2组患者72 h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的情况;统计肺部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28 d死亡率、生存曲线、6 h复苏达标情况及3 h内能进行容量监测的例数;2种监测方法在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血容量指标比较情况。结果:72 h 2组NT-proBNP、CVP、MAP、乳酸清除率、Scv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25)。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对照组大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3 h内能进行容量监测的例数,试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6 h容量达标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28 d死亡率、生存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试验组治疗前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指标小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全心射血分数(global ejection fraction,GEF)指标小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容量指标对比:试验组治疗后下腔静脉呼吸异变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每搏量(stroke volume,SV)高于治疗前,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每搏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高于治疗前,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 diastolic volume,GEDI)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重症超声与PiCCO对AHF患者的容量管理临床研究,两者均能准确地评估容量和预测容量反应性。但比较PiCCO,重症超声明显缩短了治疗过程的延迟时间,在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及时操作监测,且其属于无创操作,在治疗中可反复进行检查,实时进行容量的管理,可以减少一定的操作和治疗风险,比如导管相关性感染、肺部感染等问题,提高AHF患者的早期救治能力。但是,PiCCO和重症超声对患者不能降低其死亡率,故需进一步研究其他综合性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AHF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重症超声 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 容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大黄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时白介素⁃33表达及失控性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余锋 李洁垚 +1 位作者 王川江 徐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7期1295-1301,共7页
目的:探讨生大黄灌肠对炎症因子及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调控及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脓毒症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SAP并发ARDS... 目的:探讨生大黄灌肠对炎症因子及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调控及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脓毒症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SAP并发ARDS患者39例,随机分为SAP并发ARDS脓毒症组(脓毒症组)19例和SAP并发ARDS非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20例,两组均按照201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在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抑酸、生长抑素、抗生素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进行保留灌肠15 min以上,每日2次,共7 d。记录两组各项炎症指标WBC、PCT、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_(2)/FiO_(2)),胰腺严重程度评分(BISAP)以及IL‐33和各项细胞因子变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第1天,脓毒症组炎症指标、氧合指数及细胞因子表达与非脓毒症患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给予生大黄灌肠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与入院时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天,脓毒症患者ΔIL‐33、各细胞因子下降程度以及氧合指数改善程度较非脓毒症组疗效更佳(P<0.01),两组转有创通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合并脓毒症导致ARDS的患者采用生大黄灌肠能明显改善IL‐33这一“靶点”因子的浓度,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IL‐6及IL‐8的水平,改善患者的氧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重症急性胰腺炎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L‐33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口渴护理困境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世杰 米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9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口渴的护理困境,为缓解危重症患者口渴不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6名ICU护士进行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口渴的护理困境被提炼... 目的:深入了解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口渴的护理困境,为缓解危重症患者口渴不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6名ICU护士进行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口渴的护理困境被提炼为3个主题:口渴问题难以评估,护士自身因素,医疗环境因素。结论:应积极探索评定患者口渴的金标准,同时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护理水平,为改善危重症患者口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口渴 质性研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危重症中的炎症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克锋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9-483,共5页
危重症患者炎症免疫的动态性改变通常贯穿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动态监测下实行免疫调控是未来重症患者治疗的一个方向。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咪唑类衍生物,是一种具有强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抗焦... 危重症患者炎症免疫的动态性改变通常贯穿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动态监测下实行免疫调控是未来重症患者治疗的一个方向。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咪唑类衍生物,是一种具有强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抗焦虑、镇静和止痛作用。由于其兼具镇痛镇静作用,且无明显呼吸抑制风险,有利于重症患者合作性或半清醒式镇静,通常被用于重症监护室内的轻、中度镇静,并得到广泛认可。同时,DEX又兼具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等免疫调控作用,在重症患者异常炎症免疫状态下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目前,DEX在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他脏器功能损伤在内的免疫调控作用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就DEX在重症患者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炎症免疫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乔治 徐昉 林时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小鼠脓毒症ALI模型,CLP+PGRN组在CLP处理半小时后使用PGRN腹腔注射。24 h后麻醉并处死小鼠,取小鼠肺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TUNEL法检测肺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总p65和磷酸化p65表达水平;RT-qPCR检测NF-κB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和Control组相比,CLP组和CLP+PGRN组肺损伤加重,促炎细胞因子升高,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CLP组相比,CLP+PGRN组肺组织损伤和凋亡减轻,促炎细胞因子降低,抑炎细胞因子升高,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PGRN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p65表达和p65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颗粒蛋白前体 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改善脓毒症肠损伤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彪 张正涛 +4 位作者 左丹 杨洋 罗仁杰 赵乙汜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450,共7页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脓毒症中整蛋白营养制剂引起的代谢紊乱,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8~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整蛋白组(CLP+IPEN组),每组6只小鼠。CL...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脓毒症中整蛋白营养制剂引起的代谢紊乱,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8~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整蛋白组(CLP+IPEN组),每组6只小鼠。CLP组采用盲肠结扎和穿刺诱导脓毒症,而Sham组仅行剖腹手术,未行结扎穿刺。CLP+IPEN组术后接受额外的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每天监测体质量变化7 d,并在建模和喂养3 d后采集样本。染色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不同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根据特定的标准,筛选整蛋白营养制剂治疗脓毒症的差异代谢物。结果:CLP组与CLP+IPEN组进行比较,发现有15种差异代谢物。在CLP+IPEN组中,3-甲基-1,3,5-戊三醇(dimethyl 3-hydroxy-3-methylpentane-1,5-dioate)、丙二酸(malonic acid)、苯酰胺(l-Serine,n-methoxycarbonylmethyl ester)等5种代谢物的含量比CLP组有所增加(P<0.0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3组小鼠的体质量均逐渐减轻,其中CLP组在4 d的体质量减轻最为明显(P<0.05)。这表明,整蛋白营养制剂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的体质量减轻。CLP+IPEN组的Chiu评分明显低于CLP组(P<0.05),提示肠黏膜损伤明显减少。CLP组和Sham组中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结肠黏蛋白(recombinant mucin 2,MUC2)的表达均升高,提示脓毒症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与CLP组相比,CLP+IPEN组中Occludin、ZO-1和MUC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方法深入研究整蛋白营养制剂中脓毒症引起的代谢紊乱。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可以通过调节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和细胞色素P450物质的代谢来改善脓毒症相关肠道损伤的代谢紊乱。此外,这些制剂在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轻小鼠体质量减轻和减轻肠道损伤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潜力,从而为增强脓毒症治疗功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蛋白型 脓毒症 肠损伤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