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结合影像组学与AI在胃肠间质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刘阳 贺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8-904,共7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作为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精准评估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超声检查在GISTs的初步检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表现复杂多样,增加了诊...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作为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精准评估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超声检查在GISTs的初步检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表现复杂多样,增加了诊断难度。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显著提升了医学影像分析效率,有望提高诊断精度并为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综述系统回顾了超声影像组学与AI技术在GIST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其在早期诊断和危险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希望能为优化临床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影像组学 超声影像学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小鼠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机制
2
作者 贺诗雯 杨珂 +3 位作者 姚欢 晏殊瑾 唐丽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3-568,共6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促进小鼠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成骨分化的能力,以及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A(MRTF-A)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只老年小鼠以LIPUS辐照左侧股骨8周,之后以Micro CT检测及HE染色评估双侧股骨骨质状态。分离...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促进小鼠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成骨分化的能力,以及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A(MRTF-A)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只老年小鼠以LIPUS辐照左侧股骨8周,之后以Micro CT检测及HE染色评估双侧股骨骨质状态。分离小鼠长骨骨髓细胞,培养BMMSC并分为H_(2)O_(2)+LIPUS组、H_(2)O_(2)组及对照组;以活性氧荧光染色、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评估经H_(2)O_(2)处理3天后BMMSC衰老状态,利用免疫荧光及鬼笔环肽染色观察MRTF-A分布和细胞骨架状态。对衰老模型予MRTF-A入核抑制剂CCG-100602,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_(2)O_(2)+CCG-100602+LIPUS组、H_(2)O_(2)+CCG-100602组、H_(2)O_(2)+LIPUS组及H_(2)O_(2)组MRTF-A分布;行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染色,评估成骨分化能力。结果老年鼠经LIPUS辐照后左侧股骨较对侧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增加而骨小梁分离度降低(P均<0.05)。相比H_(2)O_(2)组,H_(2)O_(2)+LIPUS组细胞核内表达MRTF-A增多、细胞内刚性微丝增加。H_(2)O_(2)+CCG-100602+LIPUS组细胞核内表达MRTF-A较H_(2)O_(2)+LIPUS组明显降低;H_(2)O_(2)+LIPUS组较H_(2)O_(2)+CCG-100602+LIPUS组及H_(2)O_(2)组ALP及茜素红染色阳性区均明显增大。结论LIPUS可改善老年小鼠骨质疏松症;MRTF-A核转位是LIPUS促进衰老BMMSC成骨分化的关键调控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髓细胞 低强度脉冲超声 成骨分化 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观察兔急性肾衰竭前后肾皮、髓质血流灌注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蒋智 黄晓玲 +2 位作者 杨红 张勇 张文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检测兔急性肾衰竭前后肾皮、髓质血流灌注变化中的应用。方法于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12~15ml/kg),建立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天行肾脏灰阶CEUS检查,并对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检测兔急性肾衰竭前后肾皮、髓质血流灌注变化中的应用。方法于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12~15ml/kg),建立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天行肾脏灰阶CEUS检查,并对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TIC)进行分析,参数包括造影剂到达皮、髓质的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变化(A)、曲线下面积(Auc)及曲线上升支斜率(p)。结果造模前肾皮质A[(17.36±13.73)dB]和p[(5.38±2.08)dB/s]值均明显高于造模后A[(6.59±4.25)dB]和B[(1.58±1.41)dB/s]值(P〈0.05)。造模前肾皮质TTP[(2.46±1.76)s]和AUC[(329.31±171.70)dBs]值均明显低于造模后TTP[(5.93±4.80)s]和AUC[(722.28±354.14)dBs]值(P〈0.05)。肾皮质AT,肾髓质AT、A、TTP、AUC及8,血肌酐、尿素氮在兔肾衰竭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EUS与血肌酐、尿素氮相比可更早地反映急性肾衰竭后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肾衰竭 急性 血液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急性肾衰竭时肾皮质血流灌注变化的超声造影与生化指标对照 被引量:6
4
作者 蒋智 黄晓玲 +2 位作者 杨红 涂波 刘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测兔急性肾衰竭(ARF)肾皮质血流灌注变化及其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关系。方法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建立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前(T0)、造模后1、4、8、12天(T1、T4、T8、T12)共5个时间点行肾灰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测兔急性肾衰竭(ARF)肾皮质血流灌注变化及其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关系。方法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建立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前(T0)、造模后1、4、8、12天(T1、T4、T8、T12)共5个时间点行肾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肾皮质回声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包括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变化(A)、曲线上升支斜率(β),同时测各时间点SCr及BUN,分析其与超声造影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造模后曲线TTP、A和β在T1、T4、T8与造模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T8时间点各参数两两比较,差异不同。AT、TTP、A、β与血肌酐、尿素氮间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灰阶超声造影可较早反映ARF时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改变,但曲线各参数变化与SCr、BUN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肾衰竭 急性 肌酐 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对兔VX2肝癌微血管的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康娟 吴小翎 +2 位作者 张勇 冉海涛 王志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L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TMD)对兔VX2肝癌微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60只兔VX2肝癌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6组(n=10):单纯药物组(Doc组)、单纯载药微泡组(DLLM组)、药物+超声组(Doc+US组)、单纯微泡+... 目的探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L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TMD)对兔VX2肝癌微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60只兔VX2肝癌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6组(n=10):单纯药物组(Doc组)、单纯载药微泡组(DLLM组)、药物+超声组(Doc+US组)、单纯微泡+超声组(PLM+US组)、载药微泡+超声组(DLLM+US组)及对照组,比较各组动物肿瘤组织的血管密度(MVD)、CD34及VEGF的表达。结果处理后DLLM+US组的CD34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MVD明显降低,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LLM+US组的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DLLM联合UTMD能抑制兔VX2肝癌的微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兔VX2肝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微泡 微血管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与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性病变切除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红 陈妮 +4 位作者 黄晓玲 王婧 唐晋 石全红 詹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术中超声与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性病变切除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132个病灶)术前诊断为颅内肿瘤的患者分别于骨瓣打开前后、病灶切除过程中、病灶切除后行术中超声及神经导航定位探查。结果在骨瓣打开后132个肿瘤病灶... 目的对比分析术中超声与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性病变切除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132个病灶)术前诊断为颅内肿瘤的患者分别于骨瓣打开前后、病灶切除过程中、病灶切除后行术中超声及神经导航定位探查。结果在骨瓣打开后132个肿瘤病灶的术中超声均准确定位,术中监测病灶残留程度几乎与病理及术后MR结果相符;神经导航在骨瓣打开前均能准确定位病灶,但骨瓣打开后定位病灶及术中监测病灶残留程度部分与病理及术后MR结果有偏差。在定位小病灶(≤1cm)及监测胶质瘤残留程度时术中超声较神经导航更为准确,而在定位大病灶(>1cm)及监测其他类型病灶切除时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神经导航可在骨瓣打开前准确定位病灶,但在骨瓣打开后术中超声定位更为精确,尤其在定位小病灶(≤1cm)及监测胶质瘤残留程度时术中超声较神经导航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神经导航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乳腺可疑恶性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妮 黄晓玲 +2 位作者 李茂萍 杨红 孙婧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2-75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乳腺可疑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术前对超声BI-RADS分类4类以上的66例患者(共计67个病灶)进行CEUS检查,术后均取得病理结果,比较超声BI-RADS分类、单纯CEUS、以及BI-RADS分类联合CEUS对乳腺可疑恶性...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乳腺可疑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术前对超声BI-RADS分类4类以上的66例患者(共计67个病灶)进行CEUS检查,术后均取得病理结果,比较超声BI-RADS分类、单纯CEUS、以及BI-RADS分类联合CEUS对乳腺可疑恶性肿块诊断价值。结果单纯CEU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43%、53.13%、62.69%;超声BI-RADS分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57%、56.25%、73.13%;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57%、93.75%、91.04%。结论BI-RADS分类联合CEUS可以提高乳腺可疑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晓琼 苏新良 +2 位作者 蒲大容 涂波 刘丽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动态观察184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EUS灌注过程,分析CEUS各指标包括造影剂进入结节的快慢、方式、增强强度、达峰时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动态观察184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EUS灌注过程,分析CEUS各指标包括造影剂进入结节的快慢、方式、增强强度、达峰时间、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有否周边环状增强以及结节内造影剂消退快慢。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增强模式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表现为同步等增强或高增强及周边环状增强;而恶性结节多表现为慢进快退、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其中快退对于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最高(92.2%),向心性、慢进及低增强等造影指标的特异度均较高。结论:CEUS增强模式分析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造影剂慢进快退、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有助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而环状增强有助于良性结节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亲和素化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超声显影 被引量:5
9
作者 周航 黄晓玲 +2 位作者 过源 尚婷婷 王志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71-575,共5页
目的制备链霉亲和素化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PTX-PLGA-SA/PFPs),并观察其体外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致相变后超声增强显影特性。方法采用单乳化法(O/W)制备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包封率;碳二亚胺法连接... 目的制备链霉亲和素化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PTX-PLGA-SA/PFPs),并观察其体外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致相变后超声增强显影特性。方法采用单乳化法(O/W)制备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包封率;碳二亚胺法连接链霉亲和素(SA),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二者连接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二者链接率;体外LIFU致相变观察超声增强显影情况。结果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为(322.2±85.6)nm,表面电位(-5.66±3.46)mV。紫杉醇的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71.56±6.51)%、(6.57±0.61)%,与链霉亲和素的连接率为(97.16±1.20)%。LIFU功率7.5 W作用3min时可明显增强该纳米粒在体外的B-mode及造影模式下的超声显影。结论成功制备了PTX-PLGA-SA/PFPs纳米粒,其紫杉醇包封率高、链霉亲和素连接率高,体外声致相变后可显著增强超声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紫杉醇 液气相变 链霉亲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TI-RADS分类联合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0
作者 吴晓安 刘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19个结节)的二维超声及CEUS资料,观察甲状腺癌二维超声、CEUS征象,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q...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19个结节)的二维超声及CEUS资料,观察甲状腺癌二维超声、CEUS征象,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TI-RADS分类、CEUS单一及其联合检查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419个甲状腺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结节135个,其中乳头状癌126个。二维超声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142个,表现出低回声119个,均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CEUS检出甲状腺恶性结节153个,其中不均匀低强化120个。TI-RADS分级联合CEUS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92.96%、93.08%、86.30%、96.70%,均显著高于TI-RADS分级的74.07%、85.21%、81.62%、70.42%、87.36%以及CEUS检查的85.19%、86.62%、86.16%、75.16%、92.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二维超声TI-RADS分类、CEUS单一检查相比,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癌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癌胚抗原载药纳米超声造影剂体外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航 黄晓玲 +3 位作者 李攀 尚婷婷 朱蕾蕾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6-821,共6页
目的制备靶向癌胚抗原(CEA)载药相变型PLGA纳米粒(Ab-PTX-NPs),探讨该纳米粒的体外寻靶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能。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联合碳二亚胺法制备靶向CEA载紫杉醇纳米粒(Ab-PTX-NPs),采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检测其粒径大小。采用... 目的制备靶向癌胚抗原(CEA)载药相变型PLGA纳米粒(Ab-PTX-NPs),探讨该纳米粒的体外寻靶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能。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联合碳二亚胺法制备靶向CEA载紫杉醇纳米粒(Ab-PTX-NPs),采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检测其粒径大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包封率及载药量,恒温摇床透析法检测该纳米粒体外释药特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该纳米粒体外寻靶情况,CCK-8试剂检测卵巢癌细胞存活率。结果制备的Ab-PTX-NPs粒径为(397.70±99.95)nm,紫杉醇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67.26±4.15)%和(6.31±0.39)%。抗CEA单克隆抗体与纳米粒连接率为(92.74±5.75)%。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靶向组卵巢癌SKOV3细胞周围见较多造影剂黏附,流式细胞术测得靶向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CCK-8试剂法测得靶向组在24h时,细胞存活率高于纯药组(P<0.05),而低于无靶组(P<0.05),当48h时,靶向组与纯药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制备靶向CEA载药相变型PLGA纳米粒,该纳米粒经低功率聚焦超声治疗仪(LIFU)致相变后可明显增强超声显影,且载药量高,释药快,靶向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紫杉醇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靶区边缘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雪梅 熊欣 +1 位作者 陈菲 邹建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靶区边缘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辅助临床判断疗效和预后。方法:因子宫肌瘤而手术切除的新鲜离体人子宫20个,经重庆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同意后取得。聚焦超声定点消融肌瘤组织,声功率300W,辐照... 目的:研究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靶区边缘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辅助临床判断疗效和预后。方法:因子宫肌瘤而手术切除的新鲜离体人子宫20个,经重庆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同意后取得。聚焦超声定点消融肌瘤组织,声功率300W,辐照时间5s,选取超声消融靶区及非靶区组织制成石蜡块,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超声消融靶区边缘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超声消融靶区肌瘤组织均未检测到雌、孕激素受体表达,靶区边缘存在带宽约5~8细胞的交界区,该区域雌、孕激素受体明显下调,与非靶区相比,其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可以完全消融子宫肌瘤靶区,靶区边缘组织ER、PR表达明显下调,表明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同时具有潜在降低消融术后复发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子宫肌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兔肝VX2移植瘤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欧霞 邹建中 +2 位作者 张奕 王琦 廖晓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兔肝VX2移植瘤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光镜、电镜观察VX2兔肝移植瘤受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即刻、72 h时靶区的病理学特点。结果不同剂量HIFU辐照后即刻,瘤细胞大致有6种表现形...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兔肝VX2移植瘤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光镜、电镜观察VX2兔肝移植瘤受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即刻、72 h时靶区的病理学特点。结果不同剂量HIFU辐照后即刻,瘤细胞大致有6种表现形式:细胞生长旺盛、可逆性损伤、不可逆性损伤改变、变性坏死、凝固性坏死和裂解坏死;72 h后主要有2类转归形式:细胞趋于正常或进一步溶解、吸收。结论 180 W为一次性HIFU辐照的最佳剂量;剂量组合或为一种更理想的肿瘤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病理学 剂量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估急重症患者容量状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芳 黄晓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5-628,共4页
循环不稳定是急重症患者常见急症之一,快速评估其容量状态是指导治疗的关键。检测中心静脉压(CVP)是目前临床评估容量负荷的较常用方法,但为有创操作,且存在较多近远期并发症。超声作为无创检查已广泛应用于监测血流动力学,近年来,采用... 循环不稳定是急重症患者常见急症之一,快速评估其容量状态是指导治疗的关键。检测中心静脉压(CVP)是目前临床评估容量负荷的较常用方法,但为有创操作,且存在较多近远期并发症。超声作为无创检查已广泛应用于监测血流动力学,近年来,采用急诊超声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并指导液体治疗日益普及。本文对超声评估急重症患者容量状态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容量不足 休克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膜微泡在T细胞激活与结直肠癌细胞杀伤中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徐菡 张亮 +2 位作者 冷小静 晏殊瑾 庞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0-757,共8页
目的:设计并评估一种基于树突状细胞膜微泡(dendritic cell membrane-derived microbubbles,DCM@MBs)的疫苗策略,探索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通过激活T细胞实现肿瘤细胞的免疫特异性杀伤。方法:首先,通过肿瘤细胞膜蛋白提... 目的:设计并评估一种基于树突状细胞膜微泡(dendritic cell membrane-derived microbubbles,DCM@MBs)的疫苗策略,探索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通过激活T细胞实现肿瘤细胞的免疫特异性杀伤。方法:首先,通过肿瘤细胞膜蛋白提取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激活实验,确认肿瘤抗原可以有效刺激未成熟DCs的成熟。然后,利用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膜和脂质混合制备DCM@MBs,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等方法对其形态、大小及蛋白质组成进行表征分析。最后,通过体外共培养实验评估DCM@MBs对T细胞的激活作用,以及其在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中的能力。结果:在树突状细胞体外激活实验中,肿瘤细胞膜蛋白刺激后,25μg/mL组未成熟DCs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的表达水平为(25.167±1.203)%,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DCM@MBs呈现出由红色细胞膜包裹形成的微泡,且分散均匀,大小约为1~5μm。在体外共培养实验中,DCM@MBs组T细胞INF-γ的分泌量为(120.574±5.179)pg/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促进了CD8^(+)T细胞的激活(P<0.001);且对CT26.WT肿瘤细胞的免疫特异性杀伤率为(30.737±0.216)%,是4T1小鼠乳腺癌细胞杀伤率(9.893±0.341)%的3.11倍。结论:DCM@MBs策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展现了明显潜力,能够有效激活T细胞并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疗法 微泡 细胞膜 树突状细胞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紫杉醇和Herceptin高分子超声造影剂体外寻靶及体内肿瘤药物含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骆杰 王志刚 +3 位作者 钟世根 张群霞 宋卫香 张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携紫杉醇和Herceptin高分子造影剂(Pac-PLGA-HER)的体外寻靶能力及体内肿瘤药物含量。方法通过双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Pac-PLGA-HER,观察其与乳腺癌细胞MCF-7的结合能力。将25只种植有乳腺癌细胞MCF-7的裸鼠分为单纯紫杉醇(P... 目的探讨携紫杉醇和Herceptin高分子造影剂(Pac-PLGA-HER)的体外寻靶能力及体内肿瘤药物含量。方法通过双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Pac-PLGA-HER,观察其与乳腺癌细胞MCF-7的结合能力。将25只种植有乳腺癌细胞MCF-7的裸鼠分为单纯紫杉醇(PTX)组、单纯载药微球(Pac-PLGA)组、单纯载药微球+超声(Pac-PLGA+US)组、靶向载药微球(Pac-PLGA-HER)组及靶向载药微球+超声(Pac-PLGA-HER+US)组,根据微球载药量调整到相应药物浓度,经尾静脉注入裸鼠体内,观察各组在荷瘤裸鼠肿瘤内药物含量情况。结果Pac-PLGA-HER平均粒径为(777.40±65.90)nm,包封率为(65.84±2.25)%,载药量为(6.58±0.23)%,体外寻靶实验可观察到Pac-PLGA-HER与乳腺癌细胞MCF-7大量结合。体内药物释放实验显示Pac-PLGA-HER+US组在裸鼠肿瘤内药物浓度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Pac-PLGA-HER与乳腺癌细胞MCF-7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体内药物释放实验中Pac-PLGA-HER+US组在裸鼠肿瘤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靶向 超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杨洋 汤顾航 +1 位作者 王婧 邹建中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患者67个甲状腺结节的CEUS表现。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CEUS多表现为不均匀增强、边界不清,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根据不均匀强化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6... 目的探讨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患者67个甲状腺结节的CEUS表现。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CEUS多表现为不均匀增强、边界不清,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根据不均匀强化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6.84%,特异度为44.83%,阳性预测值为67.35%,阴性预测值为72.22%;边界不清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81.58%,特异度65.52%,阳性预测值75.61%,阴性预测值73.08%;环状强化诊断良性结节的敏感度41.38%,特异度97.37%,阳性预测值92.31%,阴性预测值68.52%。结论 CEUS对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致兔VX2肌肉肿瘤血管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静 王涛 +6 位作者 陈文直 刘丽萍 龚晓波 李崇雁 鲁力 王琦 王智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率(0.4MHZ)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辐照对兔VX2肌肉肿瘤血管的作用效应及其对实验性肿瘤局部生长的影响。方法:将VX2瘤块接种于56只新西兰大白兔股外侧肌内制成动物肿瘤模型,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低频率(0.4MHZ)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辐照对兔VX2肌肉肿瘤血管的作用效应及其对实验性肿瘤局部生长的影响。方法:将VX2瘤块接种于56只新西兰大白兔股外侧肌内制成动物肿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B、C、D组)4组,分别给予HIFU假照和声强为1194、1592、1990W/cm2的HIFU辐照,随之于HIFU辐照后3、7天行二维超声测量肿瘤大小,并计算肿瘤增长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病理学检查,以观察肿瘤血供及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HIFU辐照后3天,D组增长率为13.4%±6%,明显低于A、B、C3组(P<0.05),而A、B、C组间增长率无差异(P>0.05),CDFI见D组肿瘤组织内血流信号较辐照前减少,A、B、C组无变化,病理学检查见肿瘤间质部分血管内血栓形成;HIFU辐照后7天,C、D组增长率分别为41.9%±15%和25.8%±6%,明显低于A、B组(P<0.05),CDFI见C、D组肿瘤组织内血流信号较辐照前明显减少,病理学检查可见C组部分血管肿胀、淤血;D组大部分血管栓塞和周围肿瘤组织坏死。结论:频率为0.4MHZ的HIFU,焦域声强为1990W/cm2时,可于HIFU辐照后早期(3天内)诱导兔VX2肌肉肿瘤血管内血栓形成,使肿瘤营养血供减少,从而促进肿瘤组织坏死,延缓肿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超声治疗 血管栓塞 肿瘤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晓玲 谢国庆 +2 位作者 李玲 涂波 郑忠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1例因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或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术后出现不同的术前症状,包括疼痛、消化不良、甚至感染及胆道梗阻等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301例患者中仅66...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1例因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或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术后出现不同的术前症状,包括疼痛、消化不良、甚至感染及胆道梗阻等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301例患者中仅66例(21.93%)肝及胆管超声表现正常,其余235例(78.07%)肝或胆管声像图均有异常表现,主要有①单纯性胆总管轻度扩张,共156例(51.82%);②胆总管及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共54例(17.94%);③胆总管扩张,胆囊区异常无回声,共23例(6.64%)。④胆总管扩张伴肝内胆管结石1例(0.33%);⑤胆总管明显扩张伴胆总管下段结石1例(0.33%)。结论:超声检查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诊断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病因诊断 超声检查 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定位技术用于超声分子成像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炜阳 黄晓玲 +2 位作者 王志刚 张勇 李茂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45-1150,共6页
目的探讨预定位技术提高超声造影剂靶向肿瘤细胞的能力。方法采用两步法预定位技术靶向SKOV-3卵巢癌细胞:第一步加入生物素化的CEA抗体,第二步加入结合链霉亲和素的造影剂。结果制备的结合链霉亲和素的PLGA造影剂平均粒径为(346.20±... 目的探讨预定位技术提高超声造影剂靶向肿瘤细胞的能力。方法采用两步法预定位技术靶向SKOV-3卵巢癌细胞:第一步加入生物素化的CEA抗体,第二步加入结合链霉亲和素的造影剂。结果制备的结合链霉亲和素的PLGA造影剂平均粒径为(346.20±74.49)nm。链霉亲和素与造影剂的连接效率为(95.02±0.62)%。预定位靶向组细胞结合的造影剂明显多于其余各组。结论预定位技术能提高造影剂的靶向性,可提高超声分子成像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超声检查 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