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钱迪 洪苏玲 +4 位作者 杨玉成 王祎琴 董小琴 柯霞 朱丽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方法:采用11种吸入性变应原和10种食入性变应原对重庆地区7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吸入组最多见的变应原依次为...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方法:采用11种吸入性变应原和10种食入性变应原对重庆地区7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吸入组最多见的变应原依次为室尘(91.33%)、螨(83.88%)、早春花粉(68.97%)、晚春花粉(66.67%)、夏秋花粉(61.25%)、烟草(58.94%)、蟑螂(55.28%)。食入组变应原以海虾(62.47%)和螃蟹(60.43%)为主。结论:室尘、螨、早春花粉、晚春花粉、夏秋花粉是重庆地区最重要的变应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流行病学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被引量:65
2
作者 钱迪 洪苏玲 +3 位作者 杨玉成 黄江菊 邹伟 曾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抽样调查我国西部部分地区(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南宁)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05年9-12个月,采用多阶段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单位,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小学生及其父母、中学生及其父母、大学生及其父... 目的抽样调查我国西部部分地区(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南宁)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05年9-12个月,采用多阶段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单位,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小学生及其父母、中学生及其父母、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变应性鼻炎诊断依据ARIA标准,采用SAS9.13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有效调查问卷为26197份,总患病率为34.31%,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南宁患病率分别为32.30%、34.33%、37.90%、30·3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35%,女性为35.68%,经统计学处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根据ARIA分类标准,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占30.47%,持续性的占69.53%;轻度的占8.77%,中-重度的占91.23%。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诊断标准,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占14.43%。西部地区变应性鼻炎发病月份在9、3、8月较高,诱发因素以感冒、天气变化、灰尘和刺激性气体为主。结论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其中以中-重度持续性和常年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流行病学 患病率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9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晓强 胡国华 +2 位作者 康厚墉 柯霞 洪苏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37-1540,1543,共5页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9(IL-19)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AR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9 mRNA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IL-19蛋白水平;以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9(IL-19)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AR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9 mRNA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IL-19蛋白水平;以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及视觉模拟量表(VAS)对AR组的疾病严重程度予以评估;以重组IL-19或PBS分别对AR患者PBMC进行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干预后PBMC中的Th2细胞比率,qRT-PCR检测GATA结合蛋白3(GATA-3)的mRNA水平,ELISA检测IL-4的水平。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AR患者的IL-19水平显著增高,AR患者的RQLQ及VAS评分均显著增高,且与IL-19的水平呈正相关(rmRNA-RQLQ=0.673,rmRNA-VAS=0.619,r蛋白-RQLQ=0.669,r蛋白-VAS=0.662)。结论AR患者外周血IL-19水平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9 变应性鼻炎 TH2细胞 疾病严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h1和Th2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钱迪 杨玉成 +2 位作者 黄江菊 朱丽敏 洪苏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9-651,共3页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ulture filtrate protein,CFP)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h1和Th2失衡的影响。方法:抽取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MTT法测定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最...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ulture filtrate protein,CFP)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h1和Th2失衡的影响。方法:抽取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MTT法测定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最佳CFP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FP干预前后PBMCs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组PBMCs上清液中IL-4、IL-5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而IFN-γ含量显著减少。CFP干预后变应性鼻炎患者组上清液IL-4、IL-5水平明显降低,而IFN-γ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FP能纠正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失平衡状态,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结核分枝杆菌 培养滤液蛋白 TH1/TH2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