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遗传性色盲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红霞 邱一果(综述) 雷博(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1-884,共4页
色盲是缺乏或完全没有辨色能力的一类遗传性疾病,长期被认为是不可治愈性疾病。近年来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介导的基因疗法主要用于对由视蛋白缺乏引起的红绿色盲及由视锥细胞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A3(CNGA3)A或B(CNGB3)亚单... 色盲是缺乏或完全没有辨色能力的一类遗传性疾病,长期被认为是不可治愈性疾病。近年来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介导的基因疗法主要用于对由视蛋白缺乏引起的红绿色盲及由视锥细胞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A3(CNGA3)A或B(CNGB3)亚单位基因缺失引起的全色盲的治疗,已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人类色盲患者与一些实验动物存在着相同的基因缺陷,因此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用AAV介导的基因疗法为色盲患者进行治疗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盲 基因疗法 视锥细胞 视网膜 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 腺相关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病葡萄膜炎的治疗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白琳 杨培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1-764,共4页
白塞病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中难治的类型之一,多表现为全葡萄膜炎,对视力影响大,病情易反复,通常需要传统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等联合使用控制病情,长期使用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大.干扰素、抗肿瘤坏死... 白塞病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中难治的类型之一,多表现为全葡萄膜炎,对视力影响大,病情易反复,通常需要传统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等联合使用控制病情,长期使用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大.干扰素、抗肿瘤坏死因子、抗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等新型生物制剂为白塞病葡萄膜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白塞病葡萄膜炎的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以及二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葡萄膜炎 治疗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莫春艳 张学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7-600,共4页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primary intraocular lymphoma,PIOL)多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易被误诊为葡萄膜炎。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并治疗至关重要。PIOL主要检测方法包括细胞学分析、细胞因子检测、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基因检测等,...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primary intraocular lymphoma,PIOL)多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易被误诊为葡萄膜炎。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并治疗至关重要。PIOL主要检测方法包括细胞学分析、细胞因子检测、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基因检测等,多种检测方式联合可以提高PIOL确诊率,但眼内组织活检是诊断PIOL的金标准。PIOL治疗尚无统一方案,目前主要以眼内局部化学治疗及眼眶放射治疗为主,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可以提高难治性PIOL的疗效。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目前PIOL的诊断及治疗,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文颜 张学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7-591,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导致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DR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无定论。近期研究表明,炎症与自身免疫反应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导致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DR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无定论。近期研究表明,炎症与自身免疫反应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domain and 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 containing a pyrin domain 3,NLRP3)炎症小体能触发各种炎症反应,并在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有不少研究证实NLRP3炎症小体通过参与多条通路在DR中发挥促炎作用,提示通过抑制NLPR3炎症小体或者其参与的通路或许可成为DR治疗新靶点。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在DR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LRP3炎症小体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5
作者 陈飞(综述) 张学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4-1128,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已成为我国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硫化氢是继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之后发现的第3个气体信号分子。大量研究表明,硫化氢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均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已成为我国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硫化氢是继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之后发现的第3个气体信号分子。大量研究表明,硫化氢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均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病理作用。近期研究表明,硫化氢及其内生酶系参与了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理过程。目前,已有一些研究通过细胞实验或动物模型实验验证了硫化氢在DR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保护作用,提示硫化氢对DR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硫化氢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抑制自噬反应及神经保护等途径在DR中发挥重要的视网膜保护作用。本文就硫化氢在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DR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硫化氢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炎症 自噬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