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对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9
1
作者
王灿
果磊
+2 位作者
李晶
蒲晓姝
魏东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60例,其中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60例(观察组),未发生脂肪液...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60例,其中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60例(观察组),未发生脂肪液化60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重组人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C组采用碘伏清洗,敷料敷于创面。观察三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基础疾病、腹壁脂肪厚度、手术类型、切口类型、使用高频电刀、手术时间、切口冲洗、关腹人员等资料。结果 A、B、C组患者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和C组,C组较B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均无关(P>0.05);与基础疾病、腹壁脂肪厚度、使用高频电刀、切口冲洗、关腹人员均有关(P<0.05)。结论采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效果较好。基础疾病、腹壁脂肪厚度、使用高频电刀、切口冲洗、关腹人员等多种因素可导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3种不同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
13
2
作者
宋鹏宇
薛斌
+1 位作者
丁云鹏
杨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78例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联...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78例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联合局部喷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C组采用b-FGF联合VSD治疗。结果:A、B、C 3组切口创面均愈合,但切口愈合时间C组<B组<A组;住院时间及费用C组<B组<A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b-FGF联合VSD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负压引流方式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取出术后切口不愈合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棚
薛斌
+1 位作者
沈为民
江黎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1-783,共3页
目的:前瞻性、完全随机对比研究两种负压引流方式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取出术后切口愈合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拟手术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胸取出术后切口不愈合的40例患...
目的:前瞻性、完全随机对比研究两种负压引流方式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取出术后切口愈合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拟手术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胸取出术后切口不愈合的40例患者54侧乳房分成2组,2组均于乳晕或乳房下皱襞切开皮肤,直达术腔,在术中尽可能取出残余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A组(远位引流组)于乳房下皱襞下方约5cm处切开皮肤约1.5cm,在腹壁肌肉内潜行分离至术腔,置入负压引流管;B组(原位引流组)于原切口置入负压引流管。结果:乳房外形扁平,手感柔软,无包块硬结。2组的切口一期愈合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远位引流方式相较原位引流方式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胸
引流方式
切口不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对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9
1
作者
王灿
果磊
李晶
蒲晓姝
魏东山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肿瘤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91-89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60例,其中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60例(观察组),未发生脂肪液化60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重组人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C组采用碘伏清洗,敷料敷于创面。观察三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基础疾病、腹壁脂肪厚度、手术类型、切口类型、使用高频电刀、手术时间、切口冲洗、关腹人员等资料。结果 A、B、C组患者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和C组,C组较B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均无关(P>0.05);与基础疾病、腹壁脂肪厚度、使用高频电刀、切口冲洗、关腹人员均有关(P<0.05)。结论采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效果较好。基础疾病、腹壁脂肪厚度、使用高频电刀、切口冲洗、关腹人员等多种因素可导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
危险因素
Keyword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rapy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619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3种不同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
13
2
作者
宋鹏宇
薛斌
丁云鹏
杨佳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
口腔颌面
外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00-140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78例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联合局部喷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C组采用b-FGF联合VSD治疗。结果:A、B、C 3组切口创面均愈合,但切口愈合时间C组<B组<A组;住院时间及费用C组<B组<A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b-FGF联合VSD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联合治疗
Keywords
abdominal surgery
nnhealing incision
combined treatment
分类号
R65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负压引流方式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取出术后切口不愈合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棚
薛斌
沈为民
江黎珠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耳鼻喉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1-783,共3页
文摘
目的:前瞻性、完全随机对比研究两种负压引流方式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取出术后切口愈合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拟手术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胸取出术后切口不愈合的40例患者54侧乳房分成2组,2组均于乳晕或乳房下皱襞切开皮肤,直达术腔,在术中尽可能取出残余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A组(远位引流组)于乳房下皱襞下方约5cm处切开皮肤约1.5cm,在腹壁肌肉内潜行分离至术腔,置入负压引流管;B组(原位引流组)于原切口置入负压引流管。结果:乳房外形扁平,手感柔软,无包块硬结。2组的切口一期愈合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远位引流方式相较原位引流方式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胸
引流方式
切口不愈合
Keywords
Polyacrylamide hydrogel
Breast augmentation surgery
Drainnage way
Refractory wound
分类号
R65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对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灿
果磊
李晶
蒲晓姝
魏东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3种不同方法疗效比较
宋鹏宇
薛斌
丁云鹏
杨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种负压引流方式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取出术后切口不愈合效果的对比研究
王棚
薛斌
沈为民
江黎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