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猪皮在小儿面部浅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伟 马兵 贺光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1-983,共3页
目的:观察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 immunoglobulin,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在小儿浅Ⅱ度面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转基因猪皮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创... 目的:观察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 immunoglobulin,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在小儿浅Ⅱ度面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转基因猪皮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患儿疼痛耐受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色素瘢痕情况。结果:转基因猪皮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6~8d,对照组为8~14d。转基因猪皮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未发现全身不良反应及局部排斥反应。两组均未出现瘢痕,但对照组部分病例出现色素改变。结论:转基因猪皮治疗小儿浅Ⅱ度面部烧伤创面具有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出、减少换药次数、不留瘢痕、减轻色素沉着、预防色素改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Ⅱ度烧伤 基因转染猪皮 小儿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体外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江川 贺光照 冯登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瘢痕疙瘩(Keloid)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mg/L的青蒿琥酯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分化抑...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瘢痕疙瘩(Keloid)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mg/L的青蒿琥酯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1,Id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青蒿琥酯的作用下,成纤维细胞的Id1表达降低。结论:青蒿琥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机制可能与抑制Id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钠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分化抑制因子1(I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生物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薛斌 王璞 董浦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95,97,共2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为瘢痕疙瘩体外研究提供平台。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使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37℃,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描述其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形... 目的:建立可靠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为瘢痕疙瘩体外研究提供平台。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使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37℃,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描述其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形态及波形蛋白表达。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功率43%(6/14),48~65天可传第一代,以后每5~10天可传一代,细胞为长梭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结论:培养出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可用作体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杜航航 沈为民 张恒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的毒性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KFB,不同浓度秋水仙碱(1、2、4、8、16、32μg/ml)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KFB的毒性作用;采用流式细...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的毒性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KFB,不同浓度秋水仙碱(1、2、4、8、16、32μg/ml)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KFB的毒性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秋水仙碱对KFB的细胞周期(G2期)的影响。结果:MTT法结果显示1μg/ml组(12.56±0.79)%,2μg/ml组(27.35±0.50)%,4μg/ml组(34.36±0.25)%,8μg/ml组(39.38±0.57)%,16μg/ml组(40.38±0.23)%,32μg/ml组(44.65±0.60)%(F=2440.178,P=0.000);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0.67±0.46)%,1μg/ml组(4.26±1.51)%,2μg/ml组(24.51±4.69)%,4μg/ml组(45.12±2.75)%,8μg/ml组(55.81±5.04)%,16μg/ml组(69.90±3.61)%,32μg/ml组(85.53±2.06)%,F=491.609,P=0.000。秋水仙碱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对细胞分裂前期(G2期)产生影响,并呈时间依赖性和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在24 h时间点,秋水仙碱在1-32μg/ml浓度范围内可调控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周期,可以抑制瘢痕疙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联合锶^(90)β射线防治病理性瘢痕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果磊 沈为民 张恒术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 : 观察Nd :YAG激光联合锶90 β射线防治病理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将病理性瘢痕病人分为两组 ,手术切除瘢痕后 ,分别采用Nd :YAG激光联合锶90 β射线与单纯锶90 β射线照射病人切口部位 ,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1998年 2月至 2 0 ... 目的 : 观察Nd :YAG激光联合锶90 β射线防治病理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将病理性瘢痕病人分为两组 ,手术切除瘢痕后 ,分别采用Nd :YAG激光联合锶90 β射线与单纯锶90 β射线照射病人切口部位 ,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1998年 2月至 2 0 0 2年 8月 ,共治疗病理性瘢痕患者2 18例 ,其中A组为Nd :YAG激光联合锶90 β射线治疗组 ,共 112例 ;B组为单纯锶90 β射线治疗组 ,共 10 6例 ,经 2年以上随访 ,A组总有效率为89.2 9% ,B组总有效率为 76.41%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 (P <0 .0 5 )。结论 :Nd :YAG激光联合锶90 β射线能有效防治病理性瘢痕 ,适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锶^90β射线 病理性瘢痕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锶^(90)β射线与压迫综合治疗耳垂增殖性瘢痕
6
作者 薛斌 杨天荣 +1 位作者 贺光照 石崇荣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81,共2页
目的 :了解Nd :YAG激光、锶90 β射线与压迫综合治疗耳垂增殖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将耳垂增殖性瘢痕病人 69例分为两组 ,A组手术切除后采用Nd :YAG激光、锶90 β射线和压迫综合治疗 ,B组手术后仅使用锶90 β射线与压迫治疗 ,随访观察比... 目的 :了解Nd :YAG激光、锶90 β射线与压迫综合治疗耳垂增殖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将耳垂增殖性瘢痕病人 69例分为两组 ,A组手术切除后采用Nd :YAG激光、锶90 β射线和压迫综合治疗 ,B组手术后仅使用锶90 β射线与压迫治疗 ,随访观察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82 .86% ,B组总有效率为 67.64 %。A组有效率高于B组。结论 :手术后采用Nd :YAG激光、锶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锶^90β射线 压迫综合治疗 耳垂增殖性瘢痕 硬度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治疗皮肤血管异色性病变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向英 石崇荣 张恒术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皮肤血管异色性病变 激光疗法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aFGF联合rhEGF促进兔耳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敏珠 果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aFGF)联合重组人表皮细胞因子(recombine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aFGF)联合重组人表皮细胞因子(recombine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随机分为A组(rhaFGF 60 U/cm2+rhEGF 20 U/cm2)、B组(rhaFGF 60 U/cm2)、C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0 U/cm2)和D组(等量生理盐水),共4组。采用透明薄膜描记法记录建模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创面愈合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在第3、7、14天取创面组织,作HE染色,观察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情况。结果:A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33±0.12)d,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创面愈合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3、7天,HE染色示A和C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生成较B、D组丰富。第14天,A组创面基本愈合,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较其他组少。结论:rhaFGF联合rhEGF对兔耳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与上皮形成。在创面愈合后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生成数目少,有可能减少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照射对培养癜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薛斌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诱导癜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以波长1064nm、功率密度100mW/cm2的Nd:YAG激光照射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和Bcl-2,P5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诱导癜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以波长1064nm、功率密度100mW/cm2的Nd:YAG激光照射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和Bcl-2,P5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有Bcl-2,P53和survivin蛋白低表达,Nd:YAG激光照射后,Bcl-2和survivin表达降低,P53的表达无变化。结论:Nd:YAG激光诱导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与Bcl-2和survivin表达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凋亡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口造口治疗师主导的伤口护理微信平台的建设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丁昕玥 丁福 +5 位作者 陈洁 杨君 赵月 邹静 金鹏娟 朱桦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13-14,共2页
目的建立并运行伤口造口治疗师主导的伤口护理微信平台。方法由15名伤口造口治疗师团队为主导构建伤口护理微信平台,设置压疮护理(预防与治疗)、伤口护理(基础知识与敷料)、造口护理3个模块推送内容。结果运行1年共推送43期,用户增长率... 目的建立并运行伤口造口治疗师主导的伤口护理微信平台。方法由15名伤口造口治疗师团队为主导构建伤口护理微信平台,设置压疮护理(预防与治疗)、伤口护理(基础知识与敷料)、造口护理3个模块推送内容。结果运行1年共推送43期,用户增长率达466.82%,遍布31个省市,180名用户与平台互动。结论伤口造口治疗师主导的伤口护理微信平台,充分发挥伤口造口护理专业人员优势,提供用户专业的伤口护理知识与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护理 造口护理 伤口治疗师 造口治疗师 微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VEGF和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棚 江黎珠 薛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作用于兔耳增生性瘢痕后对瘢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作用于兔耳增生性瘢痕后对瘢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瘢痕局部注射0.1 mL 5 mg/mL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隔日1次,共5次;对照组局部注射0.1 mL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5次。在药物干预30 d后观察瘢痕大体变化并留取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VEGF和TIMP-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瘢痕组织中TIMP-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药物干预30 d后实验组兔耳瘢痕中VEGF和TIMP-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279 0±0.030 7、0.244 4±0.057 4,对照组分别为0.657 0±0.161 1、0.730 2±0.103 8,实验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兔耳瘢痕中TIMP-1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和TIM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