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核医学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跃 杨吉刚 +8 位作者 邵付强 赵瑞芳 王雪梅 解朋 刘斌 庞华 吴哈 白侠 李亚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91-1595,共5页
儿科核医学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科核医学检查治疗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岗位要求、放射性药物剂量、病史采集方案、显像程序流程、临床应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指南适用于临床应用较多的儿童核医学检... 儿科核医学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科核医学检查治疗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岗位要求、放射性药物剂量、病史采集方案、显像程序流程、临床应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指南适用于临床应用较多的儿童核医学检查。该操作指南的目的是为核医学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儿童检查提供实用而行之有效的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核医学 操作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集中救治点区县二级医院的护理应急策略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冉玉芹 吴雷 +2 位作者 辛云燕 冉星光 胡凤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非集中救治点区县二级医院的护理应急策略,以期为同类医院提供合理的护理应急管理参考。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酉阳医院开展COVID-19诊疗期间,通过合理进行护...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非集中救治点区县二级医院的护理应急策略,以期为同类医院提供合理的护理应急管理参考。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酉阳医院开展COVID-19诊疗期间,通过合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知识与技能培训、落实科学化护理质控管理、合理调配应急防护物资、提供个性化COVID-19健康宣教等措施落实护理应急策略。结果:COVID-19护理防控工作有效开展,无感染患者漏诊、疑似患者被感染和医护人员感染记录。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当全面结合非集中救治点医院的职能职责和区县二级医院有限的护理资源,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合理决策,采取适合区域条件的护理应急策略,才能保证COVID-19护理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非集中救治点 护理应急管理 区县 二级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受X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象及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文波 庞华 +2 位作者 周静 吴宏 姜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8-223,231,共7页
利用直线加速器全身均匀一次性照射昆明小鼠,建立放射损伤模型,经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枸杞多糖(LBP)50、100和200 mg/kg,连续注射观察14天,计数小鼠外周血WBC、RBC、PLT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检测BMNCs的细胞周期、凋亡率及BM... 利用直线加速器全身均匀一次性照射昆明小鼠,建立放射损伤模型,经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枸杞多糖(LBP)50、100和200 mg/kg,连续注射观察14天,计数小鼠外周血WBC、RBC、PLT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检测BMNCs的细胞周期、凋亡率及BMNCs表面黏附分子CD49d和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照射后小鼠表现为饮水、进食减少,行动缓慢、嗜睡,毛发凌乱,光泽性差,说明放射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在相同时间点下,N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s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0.05)、BMNCs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BMNCs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p<0.05)、黏附分子CD49d和CD44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各LBP组与NS组相比,外周血各项指标、BMNCs细胞计数明显增多(p<0.05)、BMNCs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黏附分子CD49d、CD44表达明显增加(p<0.05)。以上结果说明,LBP可能通过加速BMNCs细胞周期由G_0/G_1期向S期转换、降低BMNCs细胞凋亡率,提高放射损伤小鼠BMNCs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上调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9d和CD44的表达,来促进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放射损伤 骨髓单核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临床特征对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后的预后研究
4
作者 张迪 庞华 +1 位作者 任欣怡 程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4-702,共9页
目的:评估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2-deoxy-2-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代谢参数联合临床特征在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后... 目的:评估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2-deoxy-2-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代谢参数联合临床特征在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后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1月经病理学确诊为食管鳞癌的75例患者[男6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41±7.75)岁]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完成^(18)F-FDG PET/CT检查。测定^(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全身SUVmax(whole body SUVmax,SUVmaxwb);以40%SUVmax为临界值测得SUVmean及代谢肿瘤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并计算全身代谢肿瘤体积(whole body MTV,MTVwb)和全身病灶糖酵解总量(whole body 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wb)。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ET参数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52例(69.3%)患者死亡。PET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PET阴性患者的6.029倍(P<0.00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22.3个月和43.2个月。以PET参数的中位数SUVmaxwb=11.09、MTVwb=27.07 cm3、TLGwb=162.34 g将PET阳性患者分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表明,病理分级、M分期、PET检查抗肿瘤治疗情况、MTVwb、TLGwb与OS相关,其中,M分期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HR=5.698,95%CI=1.791~18.123,P=0.003)。PET显像及血清学双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PET显像阴性患者的6.112倍(P<0.001)。结论:^(18)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是治疗后食管鳞癌患者的重要预后预测因素,PET显像阳性及肿瘤标志物阳性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预后 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CH PET/CT在原发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费子航 王政杰 +1 位作者 勾亚婷 庞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HPT 22例)。通过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生化指标、^(18)F-FCH PET/CT显像参数及其诊断效能等方面的差异,比较^(18)F-FCH PET/CT相关参数在PHPT与SHPT间的差异,同时探讨临床生化指标与PET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MTV总和、TLFM总和在PHPT与SHP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18)F-FCH PET/CT检测PHPT更具优势,其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6.8%和74.6%)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和89.8%)均高于SHPT。血磷水平、SUV_(mean)总和鉴别诊断PHPT与SPHT的效能优于其他指标,其截断值分别为1.175(AUC=0.918)、3.4(AUC=0.8417)。PTH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等PET参数存在正相关性,其余临床指标与PET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部分^(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在PHPT与SHP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ET/CT影像参数对PHPT的检测效能明显高于SHPT。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18)F-FCH 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膜微泡在T细胞激活与结直肠癌细胞杀伤中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徐菡 张亮 +2 位作者 冷小静 晏殊瑾 庞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0-757,共8页
目的:设计并评估一种基于树突状细胞膜微泡(dendritic cell membrane-derived microbubbles,DCM@MBs)的疫苗策略,探索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通过激活T细胞实现肿瘤细胞的免疫特异性杀伤。方法:首先,通过肿瘤细胞膜蛋白提... 目的:设计并评估一种基于树突状细胞膜微泡(dendritic cell membrane-derived microbubbles,DCM@MBs)的疫苗策略,探索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通过激活T细胞实现肿瘤细胞的免疫特异性杀伤。方法:首先,通过肿瘤细胞膜蛋白提取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激活实验,确认肿瘤抗原可以有效刺激未成熟DCs的成熟。然后,利用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膜和脂质混合制备DCM@MBs,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等方法对其形态、大小及蛋白质组成进行表征分析。最后,通过体外共培养实验评估DCM@MBs对T细胞的激活作用,以及其在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中的能力。结果:在树突状细胞体外激活实验中,肿瘤细胞膜蛋白刺激后,25μg/mL组未成熟DCs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的表达水平为(25.167±1.203)%,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DCM@MBs呈现出由红色细胞膜包裹形成的微泡,且分散均匀,大小约为1~5μm。在体外共培养实验中,DCM@MBs组T细胞INF-γ的分泌量为(120.574±5.179)pg/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促进了CD8^(+)T细胞的激活(P<0.001);且对CT26.WT肿瘤细胞的免疫特异性杀伤率为(30.737±0.216)%,是4T1小鼠乳腺癌细胞杀伤率(9.893±0.341)%的3.11倍。结论:DCM@MBs策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展现了明显潜力,能够有效激活T细胞并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疗法 微泡 细胞膜 树突状细胞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小鼠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机制
7
作者 贺诗雯 杨珂 +3 位作者 姚欢 晏殊瑾 唐丽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3-568,共6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促进小鼠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成骨分化的能力,以及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A(MRTF-A)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只老年小鼠以LIPUS辐照左侧股骨8周,之后以Micro CT检测及HE染色评估双侧股骨骨质状态。分离...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促进小鼠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成骨分化的能力,以及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A(MRTF-A)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只老年小鼠以LIPUS辐照左侧股骨8周,之后以Micro CT检测及HE染色评估双侧股骨骨质状态。分离小鼠长骨骨髓细胞,培养BMMSC并分为H_(2)O_(2)+LIPUS组、H_(2)O_(2)组及对照组;以活性氧荧光染色、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评估经H_(2)O_(2)处理3天后BMMSC衰老状态,利用免疫荧光及鬼笔环肽染色观察MRTF-A分布和细胞骨架状态。对衰老模型予MRTF-A入核抑制剂CCG-100602,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_(2)O_(2)+CCG-100602+LIPUS组、H_(2)O_(2)+CCG-100602组、H_(2)O_(2)+LIPUS组及H_(2)O_(2)组MRTF-A分布;行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染色,评估成骨分化能力。结果老年鼠经LIPUS辐照后左侧股骨较对侧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增加而骨小梁分离度降低(P均<0.05)。相比H_(2)O_(2)组,H_(2)O_(2)+LIPUS组细胞核内表达MRTF-A增多、细胞内刚性微丝增加。H_(2)O_(2)+CCG-100602+LIPUS组细胞核内表达MRTF-A较H_(2)O_(2)+LIPUS组明显降低;H_(2)O_(2)+LIPUS组较H_(2)O_(2)+CCG-100602+LIPUS组及H_(2)O_(2)组ALP及茜素红染色阳性区均明显增大。结论LIPUS可改善老年小鼠骨质疏松症;MRTF-A核转位是LIPUS促进衰老BMMSC成骨分化的关键调控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髓细胞 低强度脉冲超声 成骨分化 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MIBG核素显像对肾上腺髓质病变诊断的价值
8
作者 段东 李建国 +2 位作者 朱玉泉 雷成明 陈祥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评价^(131)I-MIBG核素显像对肾上腺髓质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12例原发性高血压(对照组)、21例嗜铬细胞瘤及15例肾上腺髓质增生患者(后两组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的结果,并与CT、B超等检查结果进行... 目的:评价^(131)I-MIBG核素显像对肾上腺髓质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12例原发性高血压(对照组)、21例嗜铬细胞瘤及15例肾上腺髓质增生患者(后两组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的结果,并与CT、B超等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肾上腺(包括腺外嗜铬细胞瘤组织)与本底及心肌的摄取比值。结果:^(131)I-MIBG核素显像:嗜铬细胞瘤组11例呈一侧肾上腺区域异常放射性浓聚,2例为腺外异常放射性浓聚影(术后证实为腺外嗜铬细胞瘤),3例单侧肾上腺异常放射性浓聚伴全身多处异常放射性浓聚(术后证实为单侧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伴转移),3例为一侧肾上腺清晰显影,2例仅表现为隐约显影(术前被诊断为正常),本组阳性检出率为90.5%;增生组8例表现为一侧肾上腺清晰显影,3例双侧肾上腺清晰显影,4例表现为双侧肾上腺仅隐约显影,阳性检出率为73.3%。摄取比值计算:上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嗜铬细胞瘤组明显高于增生组(P<0.01)。结论:^(131)I-MIBG核素显像对定位、定性诊断肾上腺髓质病变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首选功能检查方法,ROI技术定量分析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并有利于鉴别病变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碘苄胍 肾上腺髓质显像 嗜铬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99m)Tc-MIBI核素显像对甲状旁腺腺瘤诊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史葳 龚志琰 +5 位作者 李欢欢 涂波 刘丽萍 郁文英 姚素 贺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核素显像在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TA)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及核素扫描检查发现的150例甲状旁腺结节患者,其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89例PTA患者进行回... 目的:探讨超声及核素显像在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TA)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及核素扫描检查发现的150例甲状旁腺结节患者,其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89例PT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灶超声及核素显像的影像学表现,分析2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势。结果: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可显示甲状旁腺腺瘤,超声和核素显像识别PTA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86.9%、66%,特异度分别为88.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ROC曲线中,超声检查的95%CI下限为0.464,上限为0.588。核素检查的95%CI下限为0.310,上限为0.437。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90.1%。在ROC曲线中95%CI下限为0.542,上限为0.658,较单独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超声识别PTA的灵敏度、特异度较核素检查高,与核素显像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超声诊断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学科临床讨论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成瑶 汤喜 +3 位作者 李倩 邓婕 龙建林 周晓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67-1073,共7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locally advance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8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MDT...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locally advance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8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MDT诊疗过程。经过MDT讨论后采用全喉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胸大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后续131I内照射治疗,辅以分子靶向治疗,并监测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随访Tg缓慢下降。结论:个体化精准治疗是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未来的发展趋势,平衡疗效和不良反应是临床医生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采取MDT有利于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让更多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 多学科协作体系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esin-1改善青少年期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和神经炎症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羽佳 石磊 +6 位作者 徐何雁 王余娜 杜宁 彭志平 邱大川 夏铸 况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70,共6页
目的:阐明Maresin-1(MaR1)对慢性社交挫败(chronic social defeated stress,CSDS)诱导青少年期(5~8周)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验证其在CSDS诱导的神经炎症中的作用,为理解抑郁症的分子机制和探索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多种方法... 目的:阐明Maresin-1(MaR1)对慢性社交挫败(chronic social defeated stress,CSDS)诱导青少年期(5~8周)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验证其在CSDS诱导的神经炎症中的作用,为理解抑郁症的分子机制和探索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多种方法来检测CSDS诱导10 d后C57BL/6J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和神经炎症。并每2 d注射1次MaR1(5μg/kg)治疗小鼠,以观察其对CSD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和神经炎症的影响。行为学实验后进行PET-CT扫描并对PET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收集小鼠脑组织样本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采用Image J对海马区域Iba-1细胞、TSPO免疫荧光强度进行统计;将小鼠海马体在冰上分离,并立即在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储存在-80℃下进行随后的RNA提取,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和IL-4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DS应激后,小鼠表现出低糖水偏好比(P=0.003)低社会交互比(P=0.000)、更长的不动时间(P=0.002),在海马区域,小胶质细胞活化,表现为SUV值升高(P=0.020),Iba-1和TSPO的免疫荧光强度增强(P=0.000)和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升高(P=0.016、0.036)。而MaR1改善了上述CSD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减少促炎因子的表达。结论:MaR1能够缓解CSDS诱导的青少年期小鼠抑郁样行为,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神经炎症是青少年抑郁症的潜在致病因素,具有抗炎特性的药物如MaR1有潜力作为临床相关的抗抑郁药,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小胶质细胞 [18F]DPA-714PET Mares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放射性肠损伤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磊 王政杰 +5 位作者 李文波 李佳 黄欢 王英 曹熠熠 庞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987-1994,共8页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辐射损伤小鼠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的辐射防护机制。方法利用直线加速器构建放射性肠损伤小鼠模型,各LBP干预组接受辐射后,通过灌胃分别给予不同剂量...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辐射损伤小鼠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的辐射防护机制。方法利用直线加速器构建放射性肠损伤小鼠模型,各LBP干预组接受辐射后,通过灌胃分别给予不同剂量LBP(200、400、800 mg/kg),连续7 d,辐射组接受射线处理,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LBP组仅使用800 mg/kg LBP灌胃不经过X线照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镜下观察近十二指肠上段小肠上皮病理变化情况,采用CCK-8检测IECs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IECs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IECs细胞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IECs细胞凋亡调节因子Bcl-2(B-cell lymphoma-2)和Bcl-2同源的水溶性相关蛋白Bax(Bcl-2-Associated X)的表达,以探究LBP对肠黏膜的辐射防护机制。结果 X线照射小鼠后7 d,与辐射组相比,经不同剂量LBP处理的各组小鼠肠绒毛长度及隐窝数量均有一定增加,且IECs细胞活力均较高(P<0.05)。随着枸杞多糖剂量增加,经过枸杞多糖处理的各组IECs细胞中SOD活性逐渐升高[(1.22±0.05)vs(1.32±0.06)vs(1.53±0.03) U/mL],凋亡率及MDA含量出现逐渐降低趋势。经枸杞多糖干预的各组IECs细胞较辐射组Bcl-2表达量明显增加(当LBP为800 mg/kg时,Bcl-2表达增加近1倍),Bax表达量降低(当LBP剂量为800 mg/kg时,Bax表达减少近0.5倍)。结论 LBP可能通过作用于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来减少IECs细胞凋亡,提高SOD活性,减低MDA含量,增强IECs细胞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辐射 小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X线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定位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段东 李建国 +3 位作者 朱玉泉 庞华 雷成明 陈祥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HPT)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正常对照者和51例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提示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行99Tcm-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平面显像(患组于术... 目的: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HPT)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正常对照者和51例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提示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行99Tcm-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平面显像(患组于术前1周内安排检查),部分患者安排SPECT断层显像,同时采用ROI技术计算摄取比值。结果:①与手术结果对比,99Tcm-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显像在早期相和延迟相对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8.3%(36/46)和91.3%(42/46),对增生灶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3.8%(5/21)和47.6%(10/21)。有6个病灶通过SPECT断层显像得以确诊(包括1个异位腺瘤病灶)。②术后证实甲状旁腺病灶重量大于1500mg者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均为阳性,小于500mg者均为阴性,重量在500 ̄1500mg者阳性率为82.4%。③阳性腺瘤组摄取比值,延迟相明显高于早期相(P<0.01),两个时相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对于定位诊断PHPT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摄取比值测定和断层显像有利于提高阳性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 放射性核素显像 MI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体积参数对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影 许璐 +3 位作者 周静 刘倩 李文波 庞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评估基于^(18)F-FDG PET/CT的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糖酵解总量(TLG)对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47例Ⅱ、Ⅲ期NSCLC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 目的评估基于^(18)F-FDG PET/CT的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糖酵解总量(TLG)对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47例Ⅱ、Ⅲ期NSCLC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代谢体积参数、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MTV的测量以40%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为阈值。结果所有患者中位OS为28.93个月,中位PFS为17.37个月;1年、2年、3年整体生存率分别为80.85%(38/47)、59.57%(28/47)、38.30%(18/47)。单因素分析显示SUV_(max)、MTV、TLG与OS和PFS均有关系(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TLG是PFS的危险因素(HR=5.591,P<0.001),高MTV是OS的危险因素(HR=4.369,P<0.001)。MTV与TNM分期存在相关性(r=0.449,P=0.012)。结论 MTV是Ⅱ、Ⅲ期NSCLC患者整体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TLG则可预测Ⅱ、Ⅲ期NSCLC患者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18)F-氟代胆碱PET/CT、^(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CT及超声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洁 庞华 +2 位作者 夏铸 雷成明 贾建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比较^(18)F-氟代胆碱(FCH)PET/CT、^(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CT及超声(US)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HPT患者,术前2个月内均接受^(18)F-FCH PET/CT、^(99)Tc^(m)-MIBI SPECT/CT及US检... 目的比较^(18)F-氟代胆碱(FCH)PET/CT、^(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CT及超声(US)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HPT患者,术前2个月内均接受^(18)F-FCH PET/CT、^(99)Tc^(m)-MIBI SPECT/CT及US检查;以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为参考,评估并比较各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于34例共切除90处甲状旁腺病灶,病理证实其中81处为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组织,7处为甲状腺组织,2处为淋巴结。^(18)F-FCH PET/CT诊断HPT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5.19%(69/81)、100%(55/55)、100%(69/69)、82.09%(55/67)及91.18%(124/136),^(99)Tc^(m)-MIBI SPECT/CT分别为74.07%(60/81)、90.91%(50/55)、92.31%(60/65)、70.42%(50/71)及80.88%(110/136),US分别为65.43%(53/81)、98.18%(54/55)、98.15%(53/54)、65.85%(54/82)及78.68%(107/136)。^(18)F-FCH PET/CT诊断HPT的效能高于^(99)Tc^(m)-MIBI SPECT/CT和US(Z=2.290,P=0.022;Z=2.496,P=0.013)。结论^(18)F-FCH PET/CT、^(99)Tc^(m)-MIBI SPECT/CT及US 3种方法中,^(18)F-FCH PET/CT诊断HPT的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18F氟脱氧葡萄糖 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131)I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璐 庞华 +3 位作者 刘琼 管丽丽 王洁 李文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讨论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手术后首次放射性碘(radioiodine,RAI)治疗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接受大剂量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治疗的患者88例,分... 目的:讨论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手术后首次放射性碘(radioiodine,RAI)治疗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接受大剂量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治疗的患者88例,分为清甲治疗成功组与未成功组,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率法筛选影响因素,并做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治疗前甲状腺摄碘率(radioactive iodine uptake,RAIU)、淋巴结转移、肺转移是影响首次清甲治疗疗效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RAIU及淋巴结转移为影响首次清甲治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首次清甲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有RAIU、淋巴结转移、肺转移,其中RAIU、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及青少年 分化型甲状腺癌 碘放射性同位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剑秋 管丽丽 +3 位作者 王洁 吕志祥 徐耀红 庞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研究18F-FDG-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高度怀疑为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或排除MM。患者行18F-FDG-PET/CT检查并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66... 目的:研究18F-FDG-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高度怀疑为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或排除MM。患者行18F-FDG-PET/CT检查并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66例患者中59例(89.39%)经病理学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PET灵敏度为98.31%,特异度为85.71%,正确诊断指数为0.8402;CT灵敏度为96.61%,特异度为85.71%,正确诊断指数为0.8232;PET/CT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3.33%,正确诊断指数为0.8333。在59例MM患者中共发现635处病灶,其中CT查出病灶572处(90.08%),PET查出病灶593处(93.39%),PET/CT重合病灶530处(83.46%)。结论:18F-FDG-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并可以用于病灶的定位和计数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18F-FDG-PET/CT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患者血、尿β_2-M及尿Alb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陶林 段东 +1 位作者 李建国 朱玉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93-894,共2页
目的:探讨测定甲亢患者血、尿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及尿白蛋白(Albium,Alb)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法测定50例健康志愿者及190例甲亢患者血、尿β2-M及尿Alb水平,并对血清T3、T4、Cre... 目的:探讨测定甲亢患者血、尿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及尿白蛋白(Albium,Alb)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法测定50例健康志愿者及190例甲亢患者血、尿β2-M及尿Alb水平,并对血清T3、T4、Cre、Urea进行同步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尿β2-M水平及尿Alb水平甲亢初诊组与未缓解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甲亢治愈组(P<0.01),甲亢未缓解组明显高于初诊组(P<0.01),甲亢治愈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亢组患者血清β2-M水平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结论:联合检测血、尿β2-M及尿Alb对于判断患者甲亢病情及早期诊断肾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Β2-微球蛋白 尿白蛋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融合图像在体部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与CT、SPECT或PET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文明 彭志平 +3 位作者 柏玮 李少林 彭云 陈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42-746,共5页
目的:通过与CT、SPECT或PET图像的对比研究,探讨PET/CT融合图像在诊断体部转移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体部转移性肿瘤共19例60个病灶,所有病例均经CT、SPECT或PET、PET/CT扫描等手段检查,其中CT检查19例,平... 目的:通过与CT、SPECT或PET图像的对比研究,探讨PET/CT融合图像在诊断体部转移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体部转移性肿瘤共19例60个病灶,所有病例均经CT、SPECT或PET、PET/CT扫描等手段检查,其中CT检查19例,平扫9例,另10例加做增强扫描;SPECT检查11例,其余8例为PET检查;PET/CT检查19例。分别在这些图像上观察并记录肿瘤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放射性核素分布、有无淋巴结增大或局部软组织肿胀等情况。结果:9例转移性肺癌,PET/CT检出率为100%(29/29个),SPECT或PET为86.2%(25/29个),CT为82.8%(24/29个);7例脊柱转移性肿瘤,PET/CT检出100%(17/17个),SPECT或PET为88.2%(15/17个),CT为76.5%(13/17个);3例转移性肝癌,检出率分别为PET/CT 100%(14/14个),SPECT或PET 71.4%(10/14个),CT 78.6%(11/14个)。结论:CT图像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形态、解剖部位;核医学图像如SPECT、PET可提供病灶的生物功能信息;PET/CT融合图像,既可以显示病灶的形态、结构变化,又能得到功能信息,从而提高了定位、定性诊断和鉴别生理性摄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肿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SC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庞华 雷成明 +1 位作者 吕志祥 李建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99mTc-硫胶体(99mTc-SC)淋巴显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定位准确性,为乳腺癌SLN活检技术提供准确的定位依据。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行99mTc-SC前哨淋巴结显像,并进行体表定位;术中行γ探测仪... 目的:回顾性评价99mTc-硫胶体(99mTc-SC)淋巴显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定位准确性,为乳腺癌SLN活检技术提供准确的定位依据。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行99mTc-SC前哨淋巴结显像,并进行体表定位;术中行γ探测仪探测定位SLN,并与显像体表定位结果作比较。患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统计其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结果:50例病人共有45例前哨淋巴结清晰显影,检出率为90.00%(45/50)。共显示SLN72个,平均1.60枚;淋巴显像检出的SLN与γ探针检测符合率为91.11(41/45枚);用淋巴显像检出的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3.33%,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6.67%,假阳性率为0%。结论:99mTc-SC前哨淋巴结显像体表定位能较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可用于指导乳腺癌SLNγ探测定位及活检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淋巴显像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