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波 孔宪炳 +1 位作者 刘良明 廖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Digital multifunction trauma rinser,DMTR)对开放性创伤的清洗效果。方法:选用2~3kg家兔建立浅Ⅱ°烫伤模型、切割伤模型、撕脱伤模型,用大肠杆菌污染创面,10min后分别用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 目的:探讨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Digital multifunction trauma rinser,DMTR)对开放性创伤的清洗效果。方法:选用2~3kg家兔建立浅Ⅱ°烫伤模型、切割伤模型、撕脱伤模型,用大肠杆菌污染创面,10min后分别用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和倒水法冲洗伤口,然后进行伤口大体观察,并取材涂片计数细菌。结果: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清除细菌的能力与倒水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具有高效率清除细菌、组织碎屑的作用,效果优于倒水法,且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创术 数字式多功能外伤清洗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银医用聚丙烯网片的制备及其抗菌性检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刚 赵渝 刘明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92-595,599,共5页
目的:制备镀银的医用聚丙烯网片(Polypropylene mesh,PP),并检测其抗菌性。方法:采用银作为抗菌剂,通过酒石酸钾钠作为还原剂的化学液相还原法,制成镀银PP。并分别用纸片扩散法和浸泡法对镀银组(n=10)和对照组(n=10)网片的抗菌性进行定... 目的:制备镀银的医用聚丙烯网片(Polypropylene mesh,PP),并检测其抗菌性。方法:采用银作为抗菌剂,通过酒石酸钾钠作为还原剂的化学液相还原法,制成镀银PP。并分别用纸片扩散法和浸泡法对镀银组(n=10)和对照组(n=10)网片的抗菌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检测。结果:纸片扩散法(定性):在1d、3d、7d对照组(8mm×8mm×0.65mm)抑菌圈均不明显,网眼内还可见有金葡菌菌落附着生长。镀银组(8mm×8mm×0.65mm)抑菌圈则较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时间段两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浸泡法(定量):60min和120min时,对照组和镀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0min时对照组和镀银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时间段两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镀银PP具有较为肯定的抗菌性,抗菌性随时间推移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性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代远斌 卢小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6-537,共2页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方法2002年6月~2006年5月,采用腹腔镜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VALLS)治疗Buerger’s病21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与同期27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结...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方法2002年6月~2006年5月,采用腹腔镜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VALLS)治疗Buerger’s病21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与同期27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结果VALLS组174±14.84min,明显高于开腹组132±32.81min(P<0.05)。VALLS组出血量为70±29.2ml,明显少于开腹组117±15.7ml(P<0.05)。VALLS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7±1.3天,明显少于开腹组7.3±1.9天(P<0.05)。两组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并发症组成并不相同。两组手术的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是治疗Buerger’s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腹腔镜 开腹手术 Buerger's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1在良、恶性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胜春 吴凯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用RT-PCR4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杂交检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增生症18例;乳腺纤维腺瘤20例;乳腺癌25例组织中的HO-1mRNA及HO-1蛋白,并检测HO-1酶活...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用RT-PCR4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杂交检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增生症18例;乳腺纤维腺瘤20例;乳腺癌25例组织中的HO-1mRNA及HO-1蛋白,并检测HO-1酶活性,探讨HO-1在乳腺肿瘤组织中表达及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HO-1mRNA表达(0.3755±0.0628)明显高于正常乳腺(0.1199±0.0810)、乳腺增生(0.15021±0.0479)及乳腺纤维腺瘤组(0.1834±0.054)(t=2.2992,P<0.01),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HO-1表达(23.4617±7.0136,34.2712±4.3423)均高于正常乳腺(4.2742±0.821)及乳腺增生组(6.2525±1.0032)(P<0.05)。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HO-1酶活性(1.1458±0.0458,1.4646±0.04892)均高于正常乳腺(0.8935±0.0271)及乳腺增生组(0.9375±0.0302)(P<0.01),乳腺癌组织中的HO-1酶活性高于纤维腺瘤(t=3.7546,P<0.01)。结论:HO-1mRNA、蛋白表达以及HO-1酶活性的变化与乳腺良性病变及癌变存在相关性,提示HO-1对肿瘤细胞存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乳腺肿瘤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消化道肿瘤中的疗效评估
5
作者 帅磊渊 王子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在Ⅲ、Ⅳ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0月间30例Ⅲ、Ⅳ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Ⅲa期9例,Ⅲb期13例,Ⅳ期8例。入院后经胃镜,肠镜和CT检查,其中2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2次术...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在Ⅲ、Ⅳ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0月间30例Ⅲ、Ⅳ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Ⅲa期9例,Ⅲb期13例,Ⅳ期8例。入院后经胃镜,肠镜和CT检查,其中2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2次术前化疗,再行CT复查后手术治疗,术后对比肿瘤体积,切除癌组织中的标记微血管密度指标CD105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含量变化。结果:(1)肿瘤体积变化在化疗组化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沪〈0.05),介入化疗组和全身化疗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新生微血管密度在3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含量在化疗组和对照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介入化疗组和全身化疗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手术死亡率。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新辅助化疗 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