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200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勇 黄文祥 +5 位作者 董一山 贾蓓 郑行萍 刘成伟 余登高 李崇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3-706,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2006—2009年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现状,为合理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分别采用WHONET5.4和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近4... 目的分析我院2006—2009年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现状,为合理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分别采用WHONET5.4和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近4年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肠球菌314株,其中粪肠球菌159株,屎肠球菌131株。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31.5%)、痰液(28.3%)和分泌物(16.0%)。在受试抗菌药物中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89.2%),其次为环丙沙星(65.9%),氨苄西林(59.6%)和呋喃妥因(24.2%),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0%和0.3%)。临床检出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结论肠球菌在临床各类标本中的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仍然是对肠球菌抑菌率最高的药物,但临床已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不同种的肠球菌其耐药性有较大差异,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耐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3
2
作者 常李军 贾蓓 +3 位作者 黄文祥 李崇智 郑行萍 刘成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79-783,792,共6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临床常见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药敏实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在临床分离的131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2.2%,革兰阴性菌占77.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临床常见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药敏实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在临床分离的131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2.2%,革兰阴性菌占77.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56.8%和81.3%。葡萄球菌或肠球菌均未发现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中介株或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51.1%和27.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44.8%和32.6%,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6.5%和35.6%。结论 ICU比非ICU耐药性严重,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明显上升,监测到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控制细菌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细菌药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9
3
作者 魏晓宇 贾蓓 +3 位作者 常李军 黄文祥 李崇智 郑行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3-698,共6页
目的调查我院2009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采用WHONET5.4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分类的160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5.1%,革兰阴性菌占74.9%;耐甲氧西林金黄... 目的调查我院2009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采用WHONET5.4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分类的160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5.1%,革兰阴性菌占74.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3.7%和93.7%;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中介或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菌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57.2%、56.8%,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菌株高于2008年监测比例,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5%以上。结论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敏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高。未发现泛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监测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常李军 贾蓓 +4 位作者 黄文祥 袁喆 郑行萍 卓超 李崇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65-569,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临床常见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在临床分离的100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19.9%(200株),革兰阴性菌占80.1%(805株)。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临床常见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在临床分离的100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19.9%(200株),革兰阴性菌占80.1%(805株)。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35.9%和89.7%。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7.1%和83.9%,葡萄球菌或肠球菌均未发现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中介株或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48.1%和31.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1%和35.5%,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5%和7.2%,发现1株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结论我院尚未出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革兰阳性菌株,但首次出现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因此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对控制耐药菌在医院暴发流行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细菌药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振 黄文祥 +4 位作者 辛小娟 杨均均 史方静 刘成伟 李崇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44-2248,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院内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变迁,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爆发流行的原因和规律。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4年间591例医院内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谱变迁进行系统性研究。用脉冲物凝...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院内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变迁,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爆发流行的原因和规律。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4年间591例医院内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谱变迁进行系统性研究。用脉冲物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法对2009年包括对碳青霉烯耐药的102株泛耐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2009)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主要集中于呼吸科、ICU、神经内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逐年增加,其中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多粘菌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7%、32.9%、2.5%。对碳青霉烯耐药上升较快,同时伴随该类药物用量明显上升。PFGE结果显示在ICU和呼吸科等病房存在A和B克隆株流行。结论碳青霉烯类不合理应用和克隆株流行,导致院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逐年增加;其应对措施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抗生素 耐药性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1年重庆某三甲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政 袁喆 +1 位作者 李崇智 任玉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191-2194,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以CLSI2010年标准判断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分析采用WHONET5.4及SPSS 18.0统计软件。结果 3... 目的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以CLSI2010年标准判断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分析采用WHONET5.4及SPSS 18.0统计软件。结果 3年来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853株,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65株,占19.3%。2011年较2009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由17.8%、25.8%、77.9%、28.2%下降至11.9%、12.8%、25.9%、23.1%;对亚胺培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耐药率分别由2009年的14.7%、5.3%~11.7%上升至2011年的22.5%、12.2%~14.4%。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ICU,且其在ICU与非ICU的检出率均有下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耐药率分别由2009年的61.9%、57.1%、100%下降至2011年的39.0%、51.2%、70.7%;对亚胺培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耐药率分别从2009年的33.3%、33.3%~35.7%上升至2011年的58.5%、43.9%~46.3%。结论该三甲医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耐药率,2011年较2009年明显上升,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以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少和控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多重耐药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消毒剂基因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永强 贾蓓 +5 位作者 李崇智 刘成伟 黄文祥 袁喆 朱卫民 尹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分析从我院院感病人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的存在情况及其阳性菌株的同源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7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qacEΔ1基因,用重复序列PCR技术(REP-PCR)分析阳... 目的分析从我院院感病人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的存在情况及其阳性菌株的同源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7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qacEΔ1基因,用重复序列PCR技术(REP-PCR)分析阳性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7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33株qacEΔ1基因阳性,阳性率44%:25株泛耐药菌株,13株qacEΔ1基因阳性,阳性率52%。33株阳性菌株分为5个基因型,其中A型29株,为主要流行型别,B、C、D、E型各1株。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qacEΔ1基因携带率较高可能是该菌检出率逐年增多的原因之一,且阳性菌株中存在着以A型为主的感染流行。qacEΔ1阳性菌株可能易发生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消毒剂 基因分型 REP-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某医院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李军 贾蓓 +2 位作者 魏晓宇 黄文祥 刘成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5-618,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神经外科ICU和中心ICU 31株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神经外科ICU和中心ICU 31株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多重PCR方法进行SCCmec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亲缘关系。结果 31株金葡菌中,MRSA占83.9%(26/31),其中25株为SCCmecⅢ型,1株未能分型。26株MRSA对头孢吡肟、头孢唑啉、四环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均耐药,对利福平、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均敏感。PFGE分型26株MRSA有4型(A^D),以A型流行株为主。结论重庆市某医院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神经外科ICU和中心ICU病房MRSA分离率较高,MRSA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未发现VISA或VRSA。SCCmec以III型为主,神经外科ICU病房可能有MRSA的流行,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阻止其进一步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SCCmec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HIV阴性免疫力低下患者肺孢子感染率研究分析
9
作者 佘轩 姚云清 +2 位作者 李佳俊 马秀英 颜成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阴性免疫力低下患者肺孢子(pneumocystis carinii,PC)感染率,为临床上HIV阴性患者合并PC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取71例HIV阴性免疫力低下患者...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阴性免疫力低下患者肺孢子(pneumocystis carinii,PC)感染率,为临床上HIV阴性患者合并PC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取71例HIV阴性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运用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法(gomort methenamine silver stain,GMS)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巢式PCR法检测标本中肺孢子。结果:71例患者痰液标本中,GMS染色法检测出PC 2例,巢式PCR法检测出PC 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P=0.000);不同性别患者PC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75,P=0.540);不同年龄阶段患者PC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777,P=0.678)。肿瘤放化疗后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肾移植患者、肝移植患者、结缔组织疾病患者感染率分别为33.33%、26.67%、40.00%、42.86%、39.13%,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不同病例组感染率进行比较,各病例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但本组病例PC感染率显著高于同期国外报道,与2009年国内报道感染率相当。结论:重庆地区HIV阴性免疫力低下患者PC感染率较高,临床医师应增强对该类患者是否合并PC感染的警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阴性 免疫力低下者 肺孢子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麻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0
作者 刘英果 姚云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4-726,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重庆地区成年麻鸭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感染率及其季节差异性,为优化DHBV研究模型奠定基础。方法:2009年春季与夏季随机采集重庆麻鸭血清560份,采用随机引物法地高辛素标记DHBV DNA探针,斑点杂交... 目的:调查研究重庆地区成年麻鸭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感染率及其季节差异性,为优化DHBV研究模型奠定基础。方法:2009年春季与夏季随机采集重庆麻鸭血清560份,采用随机引物法地高辛素标记DHBV 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麻鸭血清DHBV DNA感染率。结果:重庆地区麻鸭春季DHBV感染率为1.82%,夏季DHBV感染率为5.26%,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结论:重庆地区成年麻鸭DHBV感染率夏季高于春季,但均低于国内其他地区鸭DHBV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乙肝病毒 流行病学 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菌群在女性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翔 吴建国 +4 位作者 肖天兵 黄余清 陈燕 熊杰 贾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317,共7页
目的:观察尿路菌群在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的不同特征,以探索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UTI)诊治新方向。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奉节县人民医院的单纯下... 目的:观察尿路菌群在急性单纯性和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的不同特征,以探索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UTI)诊治新方向。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奉节县人民医院的单纯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53例,分为急性组27例和反复组26例,收集尿液标本进行尿培养并采用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 sribosomal ribonucleic acid,16srRNA)二代测序检测尿液中菌群。结果:(1)2组尿路菌群在菌门中,俭菌超门急性组平均值0.004 9±0.0026,反复组平均值0.002 8±0.001 8,浮霉菌门急性组平均值0.003 5±0.001 9,反复组平均值0.002 3±0.00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4、2.160,P=0.001、0.035);在菌属中,急性组相对丰度平均值较高的菌属中,苍白杆菌属急性组平均值0.026 9±0.010 9,反复组平均值0.017 1±0.010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2,P=0.001);(2)急性组的α多样性分值中位数与反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急性组矩阵距离中位数为0.277(0.225,0.361),反复组矩阵距离中位数为0.319(0.240,0.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59、R=0.042、P=0.027);(3)组间相对丰度中位数具有明显差异的分类单元有α变形杆菌纲等。结论:急性组和反复组的菌群多样性、菌群相对丰度、优势菌群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尿路菌群 16s核糖体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唐瑶 秦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3,共6页
在我国尽管乙型肝炎疫苗早已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大大降低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生率,但抗病毒治疗仍是目前唯一减缓或预防疾病进展的方法,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阻断HBV复制,在... 在我国尽管乙型肝炎疫苗早已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大大降低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生率,但抗病毒治疗仍是目前唯一减缓或预防疾病进展的方法,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阻断HBV复制,在有限的疗程中实现更高的HBeAg阴转率、HBsAg清除率以及持续的治疗后效应。但因其价格贵,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多,且仅在三分之一患者中起效而使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乙型肝炎病毒 疗效 预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5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4
13
作者 周蓉 朱卫民 +3 位作者 黄文祥 贾蓓 李崇智 刘成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369,共7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1月一2011年12月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检测,用WHONET...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1月一2011年12月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检测,用WHONET5.5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855株,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检出率最高(29.3%),其次为呼吸内科(17.2%)、神经外科05.5%)。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68.9%)、尿液(8.1%)、分泌物(6.2%)。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6.9%,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48.O%,除头孢西丁外,对第一代至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34.3%-51.1%,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17.2%,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低于12%,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6.3%,对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6%、4.2%。2011年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前3年明显降低,以亚胺培南最为显著。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平均为35.2%,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俨〈0.05)。ICU内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ICU(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数较多,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性严重,有些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医院应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和控制工作,尤其是ICU内的菌株;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选择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但已出现这些抗菌药物的耐药株,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男性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文静 唐晓君 +4 位作者 钟朝晖 李君 刘晨煜 李革 秦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了解包皮环切术在重庆市男性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在该市推广包皮环切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重庆市4个区(九龙坡区、渝中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共760人进行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性等问卷调查。结果包皮环切术... 目的了解包皮环切术在重庆市男性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在该市推广包皮环切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重庆市4个区(九龙坡区、渝中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共760人进行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性等问卷调查。结果包皮环切术接受率为46.9%,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男性居民接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包皮环切术是否增加未来性生活满意度〔OR=1.419,95%CI(1.027,1.960)〕、身边是否有亲戚朋友或者同学做过该手术〔OR=1.686,95%CI(1.210,2.351)〕、包茎或包皮过长易致阴茎癌〔OR=1.555,95%CI(1.114,2.168)〕、自己是否有包茎或包皮过长〔OR=28.071,95%CI(14.829,53.138)〕是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包皮环切术的作用与该手术的接受意愿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该手术对性功能方面的影响;其次,还应该加强关于包皮过长或包茎的危害及该手术适应证的宣传,增强男性居民对自身生殖健康的了解;在宣传该手术时,可以采用同伴教育的宣传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包皮环切手术 接受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3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崔畅 朱卫民 唐小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2-376,381,共6页
目的 了解2010年到2013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送检到我院感染科实验室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 目的 了解2010年到2013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送检到我院感染科实验室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病例及药敏资料,用WHONET5.6及SPSS17.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年间我院感染科实验室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707株,在肠杆菌科细菌的平均比例为19.1%,主要来源以痰液最高,占58.8%.科室分布以内科病房最高,占45.4%.产ESBLs菌株阳性检出率为39.0%.近4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的耐药率变化如下:对氨苄西林耐药高达97.3%,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40.9%,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0.2%和12.3%.对第一至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波动在30.9%~51.1%.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5.9%、4.1%和13.6%.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4%和32.1%.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波动在25%左右.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逐年在增加,其占肠杆菌科细菌的比例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逐年增加,这应引起重视,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选择抗生素,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3年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夏晓影 贾蓓 +4 位作者 王群 黄文祥 李崇智 刘成伟 尹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2-396,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2010年间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及研究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2010年间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及研究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筛选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PCR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3年分离病原株共4916株,肠杆菌科共1980株,其中列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873/1980),克雷伯菌属(605/1980)及肠杆菌属(268/1980),其次为变形菌属和沙雷菌属。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及分泌物、血液、脓液等。重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小于1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者<30%,对广谱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者为40.9%~98.7%。变形菌属除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5%外,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40%,。3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为33.97%及肺炎克雷伯菌57.50%,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ELSBs菌株,且呈多重耐药。3年耐碳青霉烯类的大肠埃希菌共23株,其中产碳青霉烯酶者2株,PCR检测基因型阴性。结论本院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最高,产ESBLs肠杆菌的耐药严重,实验室应加强对产ESBLs细菌的监测与报告。未检测出我院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可选择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耐药率 抗菌药物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感染革兰阴性细菌耐药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文广 黄文祥 +4 位作者 贾蓓 辛小娟 李崇智 郑行萍 史方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35-2239,共5页
目的调查我院2008-2010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产ESBLs比例,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支持。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MIC;用WHONET 5.4软件及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 目的调查我院2008-2010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产ESBLs比例,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支持。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MIC;用WHONET 5.4软件及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290株革兰阴性菌病原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占82.07%;非发酵菌为17.93%。常见细菌有6种,其中大肠埃希菌占55.3%,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所占比例明显升高(7.9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74.38%和55.56%。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但第3代头孢菌素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很高。非ESBLs产酶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12种抗G-细菌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产ESBL菌株则对阿米卡星、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比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其敏感率均在90%以上;其次是头孢吡肟和2个氟喹诺酮类、其敏感率均在80%~90%之间;头孢拉定的敏感性下降到80%以下。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80%以上。多重耐药菌占32%,主要菌种为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和铜绿假单胞菌,80%MDR几乎对所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结论本地区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上升,产ESBLs肠杆菌细菌比例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很严重,泛耐药菌株比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耐药监测 革兰阴性菌 抗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阴性患者HBV隐匿性感染:1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袁琴 伍春霞 +7 位作者 刘飞飞 罗旗 刘何蕾 李成敏 郑洁 罗舒文 张聪 曾爱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4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就诊的HBs Ag阴性、HBV DNA在检测值以下的乙肝患者110例。采用高纯度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提取血清HBV DNA,采用巢式PCR对HBV基因组C、S...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4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就诊的HBs Ag阴性、HBV DNA在检测值以下的乙肝患者110例。采用高纯度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提取血清HBV DNA,采用巢式PCR对HBV基因组C、S、X区进行扩增。对不同性别、年龄及血清学模式[单独抗-HBc(+)及抗-HBs(+)/抗-HBc(±)]患者,以及不同病因所致肝损害患者的OBI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以巢氏PCR结果2个或2个以上区段同时阳性判定为OBI,110例入选患者OBI阳性率为23.6%(26/110);不同性别、年龄段、血清学模式患者OB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组OBI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35.1%vs 1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明原因肝损害及有明确病因肝损害的OBI发生率分别为31.0%(9/29)和39.3%(1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HBs Ag阴性患者中,OBI更易发生在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当HBs Ag阴性患者肝损害原因不明时,应及时采用高灵敏HBV DNA检测方法以排除HBV隐匿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聚合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地尼与头孢特仑酯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 被引量:18
19
作者 曾爱中 肖永红 +1 位作者 陈海 辛小娟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 :以头孢地尼和头孢特仑酯随机对照治疗急性轻中度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评价头孢地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1例患者接受头孢地尼 10 0~ 2 0 0mg ,每日 3次 ;35例接受头孢特仑酯 10 0~ 2 0 0mg ,每日 3次 ,疗程 7~ ... 目的 :以头孢地尼和头孢特仑酯随机对照治疗急性轻中度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评价头孢地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1例患者接受头孢地尼 10 0~ 2 0 0mg ,每日 3次 ;35例接受头孢特仑酯 10 0~ 2 0 0mg ,每日 3次 ,疗程 7~ 14d。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74 .2 %、80 .0 % (P >0 .0 5 )与 96 .8%、97.1% (P >0 .0 5 )。两组的细菌阳性率、清除率分别为 87.1%、85 .7% (P >0 .0 5 )和 96 .3%、93.3% (P >0 .0 5 )。临床分离的 5 7株致病菌对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克肟、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 87.7%、98.2 %、4 7.4 %、82 .5 %、4 3.9%和 6 3.2 % ;头孢地尼与头孢特仑酯、头孢克洛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和环丙沙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 .9%和 9.1% (P >0 .0 5 )。结论 :头孢地尼治疗轻、中度细菌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地尼 头孢特仑酯 细菌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53
20
作者 马玲 袁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78-1281,共4页
目的:研究2006~2009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比较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监测近4年来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 目的:研究2006~2009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比较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监测近4年来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逐年增加,以ICU病房患者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8年起明显上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例也逐渐增加。比较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显示,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株的敏感率为93.8%,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比例明显增加。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监测。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仍呈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多粘菌素B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监测 多粘菌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