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国院前急救体系和全科人才培养对我国全科医生急诊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丹 陈晓迎 +3 位作者 刘景仑 刘贤 师瑞 刘春晓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6-288,共3页
随着我国全科医学体系的发展,作为院前急救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全科医生必然需要更多地参与急诊和院前急救工作。通过考察法国院前急救体系及全科医生急诊临床教育现状,对加强我国全科医生急诊教育提出一些建议。针对性地打造全科医学... 随着我国全科医学体系的发展,作为院前急救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全科医生必然需要更多地参与急诊和院前急救工作。通过考察法国院前急救体系及全科医生急诊临床教育现状,对加强我国全科医生急诊教育提出一些建议。针对性地打造全科医学急诊临床教学,发挥案例教学和反思教学的作用,强化模拟教学,建立实时双向多维评价制度,是培养高质量的胜任全科医学急诊和院前急救医疗实践的全科医学人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法国 院前急救 急诊医疗 急诊临床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GA-415T/C和-462G/A基因多态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晓迎 张丹 +4 位作者 姜丽萍 张金叶 罗丽 古妮娜 刘景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44-1748,共5页
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HGA)启动子区域-415T/C和-462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连续入住ICU的294例重症患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DNA测序技术检测外周... 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HGA)启动子区域-415T/C和-462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连续入住ICU的294例重症患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DNA测序技术检测外周血基因组CHGA-415T/C和-462G/A位点基因型,并与患者临床特征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本组患者与亚洲地区健康人群CHGA-415T/C和CHGA-462G/A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生存组-415T/C位点MAF高于死亡组,分别为0.378和0.292(P=0.046),死亡组与生存组-462G/A位点MAF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0.096和0.107(P=0.717);3Kaplan-Meier分析提示-415T/C位点突变组(包括TC和CC基因型)和野生组(TT基因型)的生存曲线有统计学差异(P=0.007),突变组比野生组的30 d死亡率明显增高,分别为0.325和0.191(P=0.01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GA-415T/C多态性是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55,95%CI=1.051~4.019,P=0.035)。结论:重症患者死亡组CHGA-415T/C位点MAF更高,CHGA-415T/C突变组患者有更高的30 d死亡率,CHGA-415T/C位点多态性是重症患者30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粒蛋白A 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重症患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调控巨噬细胞TLR4/ACOD1免疫代谢偶联减轻小鼠急性肺损伤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克锋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调控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4,TLR4)/乌头酸脱羧酶(aconitate decarboxylase 1,ACOD1)免疫代谢偶联对小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Control、LPS、LPS+DEX 3...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调控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4,TLR4)/乌头酸脱羧酶(aconitate decarboxylase 1,ACOD1)免疫代谢偶联对小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Control、LPS、LPS+DEX 3组,应用Western blot、ELISA实验检测TLR4、ACOD1与促炎细胞因子蛋白表达。将C57 BL/6小鼠分为Control、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CLP+DEX 3组,实验探究小鼠7 d生存率、肺损伤情况,同时检测肺组织中TLR4、ACOD1表达,以及与肺泡巨噬细胞、外周血中促炎因子蛋白表达情况。随后,在Acod1全身性敲除小鼠(Acod1^(-/-))中检测CLP+DEX治疗后肺损伤情况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CLP+DEX治疗后的变化。最后提取WT与Acod1^(-/-)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检测巨噬细胞iNOS表达情况。结果:LPS刺激RAW264.7后,TLR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蛋白表达升高,DEX治疗后降低。体内实验中,DEX治疗降低了CLP诱导的ARDS/ALI模型小鼠7 d死亡率、弥漫性肺泡损伤、肺水肿以及外周血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与IL-6的表达,还降低了肺组织与肺泡巨噬细胞中iNOS的表达。DEX也降低了CLP小鼠肺组织内TLR4的表达。而Acod1基因的敲除逆转了DEX的治疗效果,使肺损伤加重,使BMDM细胞表达iNOS增强。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调控巨噬细胞TLR4/ACOD1免疫代谢偶联,降低LPS刺激后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同时减轻小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巨噬细胞 右美托咪定 乌头酸脱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T细胞监测在ICU重症患者并发获得性真菌感染临床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乙汜 余应喜 范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0-1115,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的重症患者获得性真菌感染的特点,以及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4+、CD8+T细胞免疫功能对获得性真菌感染临床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重庆医科...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的重症患者获得性真菌感染的特点,以及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4+、CD8+T细胞免疫功能对获得性真菌感染临床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并送检标本培养出真菌阳性的患者。根据诊断标准分为真菌感染组(49例)与定植组(37例)。记录并分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是否合并脓毒症、进行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使用激素及广谱抗生素。收集标本取样48 h内患者体温、呼吸频率、脉率等生命体征,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等T细胞检测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同时获得预测概率。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诊断真菌感染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感染组中,APACHEⅡ评分(P=0.045)、合并脓毒症例数(P=0.049)、机械通气例数(P=0.011)、体温(P=0.049)明显高于定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在评估真菌感染与定植的比较中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首次培养结果不同的菌株种类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各组别间T细胞检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组与定植组中T细胞检测值建立预测模型一,对其预测概率进行分析(P=0.013);再对合并脓毒症例数与T细胞检测值分析所得的预测概率(预测模型二)进行分析(P=0.024);对ICU入住时间、APACHEⅡ评分、合并脓毒症、进行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使用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T细胞检测值分析所得预测概率(预测模型三)进行分析(P=0.025)。根据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577]、体温(AUC=0.487)、CD4+T细胞(AUC=0.515)、CD8+T细胞(AUC=0.565)及CD4+/CD8+比值(AUC=0.438)。预测模型一(AUC=0.611)及预测模型二(AUC=0.653)对评估获得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较低。预测模型三(AUC=0.757)对评估获得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ICU重症患者中合并脓毒症、机械通气者更易感染真菌;合并脓毒症的患者结合CD4+T细胞、CD8+T细胞检测值,对获得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提示性作用;且当脓毒症患者入住ICU时存在诸如侵入性操作、激素及广谱抗生素使用等危险因素后,更容易发生获得性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CD4+T细胞 CD8+T细胞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姜丽萍 张丹 +2 位作者 罗丽 曾燕 谭继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90-129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有关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 目的:系统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有关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实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共计1222例受试者(实验组509例,对照组713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单用乌司他丁或血必净或仅使用常规方案治疗脓毒症病人相比,乌司他丁联用血必净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病死率(RR=0.45,95%CI=0.35~0.59),降低患者7d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MD=-4.91,95%CI=-6.83^-2.98),缩短机械通气时间(MD=-7.33,95%CI=-10.16^-4.51)以及ICU住院时间(MD=-8.63,95%CI=-11.50^-5.76),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优于单用二者之一或仅使用常规治疗方案,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乌司他丁 血必净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抑制Kupffer细胞激活减轻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6
作者 成名翔 李金政 +4 位作者 陈勇 曹丁 龚建平 涂兵 钮柏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3-658,共6页
目的阐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 VEGF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信号能否抑制Kupffer细胞(KCs)活化并减轻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 目的阐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 VEGF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信号能否抑制Kupffer细胞(KCs)活化并减轻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方法建立Lewis-Lewis大鼠肝移植模型,分为VEGF-C组(6对,在冷保存期经门静脉灌注VEGF-C)、对照组(6对,灌注等体积UW液)、假手术组(6只)。术后24 h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病理学分析。分离KCs,RT-PCR检测VEGFR-3及极化特异性标记基因水平,EMSA检测NF-κB转录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 SOCS1)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rylated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p-GSK3β)的表达。结果 VEGF-C组中ALT和TBIL水平、肝脏损伤程度、促炎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IL-10含量增加(P<0.05)。VEGF-C组和对照组KCs中VEGFR-3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VEGF-C组KCs中M1型基因表达、NF-κB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M2型基因水平及SOCS1/p-GSK3β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 VEGF-C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KCs极化从而减轻移植肝脏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KUPFFER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环状RNA表达谱的鉴定、验证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维 白宇翔 +3 位作者 饶海英 陶越兰 漆洪波 罗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0-626,共7页
目的:描绘人胎盘组织中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的表达谱,发现并验证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异常表达的circRNA,研究分析其可能的调控网络。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子痫前期和正常胎盘组织中RNA进行测序和鉴定分析,并利用DeSeq2进行... 目的:描绘人胎盘组织中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的表达谱,发现并验证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异常表达的circRNA,研究分析其可能的调控网络。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子痫前期和正常胎盘组织中RNA进行测序和鉴定分析,并利用DeSeq2进行差异性分析。然后利用qRT-PCR在组织水平上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对验证的差异性circRNA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胎盘组织相比,重度子痫前期胎盘共检测出300种异常表达的circRNA,包括151种高表达和149种低表达。qRT-PCR验证结果显示,hg38circ0014736 (1.418 0±0.106 5 vs. 1.044 0±0.127 1,P=0.035)和hsacirc0015382 (0.895 8±0.180 2 vs. 0.688 8±0.025 3,P=0.025)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高表达,hsacirc0007121(0.395 8±0.200 4 vs. 1.301 0±0.240 7,P=0.000)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明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异常表达的circRNA与预测到的靶miRNA及靶基因可能参与调节细胞增殖、缺氧应激、转录后调控等功能。结论:与正常胎盘组织相比,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存在异常表达的circRNA。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异常表达的circRNA或可以通过某些通路参与子痫前期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组织 环状RNA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性MDRA评分对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徐媛媛 叶林 钮柏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0-986,共7页
目的分析修正性MDRA评分对ICU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本院ICU住院的具有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原有MDRA评分系统对ICU侵袭性真菌感... 目的分析修正性MDRA评分对ICU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本院ICU住院的具有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原有MDRA评分系统对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测效能,并比较评价修正性MDRA评分在其临床干预时机选择中的效能。结果按原有MDRA≥30分标准筛选393例具有IFI高危因素的患者中MDRA≥30分有276人,后续确诊或临床诊断为IFI的患者有101人。通过统计分析,修正后以MDRA=36分为cut off值,诊断IFI的灵敏度为85.61%,特异度为89.38%,诊断效能较好。当MDRA≥36分,与未及时启动抗真菌治疗方案的患者(B_0组76例)比较,24 h内启动抗真菌治疗方案的患者(A_0组37例)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且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修正的MDRA评分(MDRA≥36分)对ICU内IFI感染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侵袭性真菌感染 修正性MDRA评分 效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联合监测在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乙汜 张苜 余应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98-1203,共6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脓毒症患者不同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特点,为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脓毒症患者不同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特点,为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71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脓毒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7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4例);根据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58例)和死亡组(13例)。记录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检测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IL-1、IL-4、IL-6及IL-8。比较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间上述指标的不同,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SOFA评分(P=0.001)、APACHEⅡ评分(P=0.001)、CRP(P=0.019)、IL-1(P=0.001)、IL-6(P=0.004)、IL-8(P=0.001)及IL-10(P=0.001)皆比脓毒症组高,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性休克组和脓毒症组在血清PCT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325)。按照28 d预后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中SOFA评分(P=0.001)、APACHEⅡ(P=0.001)、IL-1(P=0.037)及IL-8(P=0.035)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RP(P=0.544)、IL-6(P=0.586)、IL-10(P=0.676)的差异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比较中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IL-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657]、IL-8(AUC=0.689)能反映患者预后,但预测价值低于SOFA评分(AUC=0.845)、APACHEⅡ评分(AUC=0.834),而联合监测IL-1与IL-8(AUC=0.704)较单独监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更高。结论:CRP、IL-1、IL-6、IL-8及IL-10和脓毒症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具有潜在价值。联合监测IL-1、IL-8能够反映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 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衍生多肽CHR通过调控自噬流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肺损伤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疏柯 姜丽萍 +4 位作者 刘贤 沈一鸣 亢胜男 黄健 张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1-736,共6页
目的:研究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衍生多肽CGA47-66(chromofungin,CH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CHR对肺组织自噬流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LPS(10 mg/kg)腹腔注射构建脓毒症肺损伤小... 目的:研究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衍生多肽CGA47-66(chromofungin,CH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CHR对肺组织自噬流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LPS(10 mg/kg)腹腔注射构建脓毒症肺损伤小鼠模型,分组依次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LPS处理组(LPS组)、低剂量CHR预处理组(CHRL组,CHRL=15.5μg/kg)、高剂量CHR预处理组(CHRH组,CHRH=77.5μg/kg)。LPS腹腔注射6 h后留取肺组织标本,检测肺组织含水量及EB渗漏情况;HE染色切片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肺组织中自噬标志性蛋白LC3BⅡ和底物蛋白P62的表达;免疫荧光进一步观察各组肺组织中LC3B与P62的荧光强度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肺组织湿/干比值(5.093±0.275 vs.4.456±0.252,P=0.000)和EB含量(1.839±0.212 vs.1.163±0.199,P=0.000)明显增高,而CHRH组肺组织湿/干比值(4.598±0.163 vs.5.093±0.275,P=0.003)和EB含量(1.317±0.193 vs.1.839±0.212,P=0.001)较LPS组相比明显降低;肺组织HE染色切片光镜下可见Control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腔清晰,LPS刺激6 h后,HE染色切片中可观察到肺泡腔内大量红细胞渗出及炎症细胞浸润,而CHRH组肺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较LPS组有明显好转;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LC3BⅡ蛋白表达量(0.553±0.028 vs.0.472±0.025,P=0.008)和P62蛋白表达量(0.343±0.031 vs.0.165±0.038,P=0.000)明显增高,CHRH组LC3BⅡ蛋白表达量(0.873±0.034 vs.0.553±0.028,P=0.000)较LPS组进一步升高,而P62蛋白表达量(0.240±0.020 vs.0.343±0.031,P=0.002)较LPS组明显降低;免疫荧光结果再次验证了LC3B和P62蛋白的这种表达变化趋势。结论:CGA衍生多肽CHR可改善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自噬流通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47-66 脂多糖 肺损伤 自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脂多糖诱导的C57BL/6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白介素-33表达及失控性炎症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铭 徐昉 +1 位作者 余锋 林时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8-723,共6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表达以及对失控性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5只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表达以及对失控性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5只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急性肺损伤组(LPS组)、雷帕霉素预处理组(RAPA组),其中正常对照组5只,LPS组和RAPA组各10只。采用气道滴注LPS方法来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其中RAPA组在气道滴注LPS前半小时采用4 mg/kg的雷帕霉素预处理。于给药后6、24 h用水合氯醛麻醉小鼠,取得小鼠血液、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以及肺组织,检测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当中IL-33表达量的变化,小鼠肺组织中IL-33的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当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IL-1β和IL-10的变化。结果:相比于LPS组,经过雷帕霉素预处理之后,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当中IL-33的表达量有一定增加(P=0.040、0.020、0.000),并且增加在早期明显;LPS组与RAPA组的病理损伤存在差异,且在6 h与24 h,RAPA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比LPS组更明显(P=0.000、0.000);N组、LPS组与RAPA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存在差异,在6 h时,RAPA组中TNF-α、IL-6、IL-1β升高较LPS组明显(P=0.004、0.011、0.000),在24 h时,RAPA组中TNF-α、IL-6升高较LPS组明显(P=0.173、0.013),小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同样存在差异,在6 h时,RAPA组中IL-6、IL-1β比LPS组升高更明显(P=0.000、0.000),在24 h时,RAPA组中IL-6、IL-1β比LPS组升高更明显(P=0.029、0.001);N组、LPS组和RAPA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10存在差异,在24 h时,LPS组中IL-10高于RAPA组(P=0.000),N组、LPS组和RAPA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10存在差异,在6 h时,LPS组中IL-10高于RAPA组(P=0.000)。结论:雷帕霉素可加重C57BL/6小鼠ALI模型肺损伤,其作用涉及上调IL-33表达、促进肺部失控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白介素-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romofungin调控自噬流改善脓毒症小鼠肺组织炎症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亢胜男 刘疏柯 +4 位作者 刘贤 王凤林 周梧霜 陈晓迎 张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332-1338,共7页
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衍生多肽CGA_(47-66)(chromofungin, CHR)在脓毒症小鼠肺组织中对自噬流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肺组织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为研... 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衍生多肽CGA_(47-66)(chromofungin, CHR)在脓毒症小鼠肺组织中对自噬流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肺组织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为研究CHR对自噬的影响,在予以LPS 30 min前,先分别用CHR、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预处理小鼠,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进行肺泡灌洗检测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自噬标志物LC3、P62、Agt7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结果与LPS组相比,CHR预处理可以使LPS引起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同时CHR预处理可以降低小鼠肺泡灌洗液中促炎因子表达水平,增高抗炎因子表达水平(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都提示经CHR预处理后,自噬标志蛋白表达量升高,自噬底物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电镜检查结果显示CHR预处理组中发现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与Rapa预处理组中自噬流变化、炎症介质水平改变及肺组织病理情况等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CHR可能通过调控LPS刺激后肺组织中自噬流增加和炎症反应降低,对脓毒症小鼠起到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ofungin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自噬流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