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受体abaR基因对鲍曼不动杆菌致病性和获得性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廖佳馨 胡韦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 system,QS)信号分子受体abaR对鲍曼不动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鲍曼不动杆菌ATCC 17978 abaR敲除株(ΔabaR),通过生长曲线分析、血清杀伤实验和生物膜形成实验,比较野生株和敲除株... 目的:探讨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 system,QS)信号分子受体abaR对鲍曼不动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鲍曼不动杆菌ATCC 17978 abaR敲除株(ΔabaR),通过生长曲线分析、血清杀伤实验和生物膜形成实验,比较野生株和敲除株在生长速率、血清杀伤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多步骤稳态体外诱导耐药实验,检测野生株ATCC 17978和敲除株ΔabaR诱导耐药后相关耐药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生长曲线显示,野生株和敲除株在各个时期的600 nm处测定吸光度(absorbance,A)值无明显差异(t=10.720,P>0.05);血清杀伤实验表明,敲除株的健康人血清(normal human serum,NHS)/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比值明显低于野生株(t=3.968,P<0.05);生物膜形成实验显示,敲除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在培养的前24 h低于野生株(t=4.632,P<0.01);在体外将野生株和敲除株诱导为美罗培南耐药菌株后,敲除株的耐药基因AdeA、AdeB和AmpC表达水平低于野生株(t_(1)=11.330;t_(2)=15.010;t_(3)=13.420,均P<0.001)。结论:abaR基因通过调控生物膜形成和外排泵基因的表达,明显影响鲍曼不动杆菌的毒力和获得性耐药;干扰群体感应系统中的abaR受体分子可能是抑制群体感应信号和解决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问题的有效策略,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治疗耐药菌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abaR基因 毒力 生物被膜 获得性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诊断具有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江涛 郭述良 +7 位作者 李一诗 江瑾玥 敖知 肖洋 李琦 褚志刚 李娴 李玲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82-1687,共6页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ransbronchial cryobiopsy,TBCB)诊断的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病例资料,评价TBCB诊断IP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ransbronchial cryobiopsy,TBCB)诊断的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病例资料,评价TBCB诊断IP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针对原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实施TBCB检查并从中筛选出符合IPAF诊断标准的病例,收集并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评价TBCB对IPAF的诊断效能,记录TBCB的并发症。结果从83例接受TBCB检查的患者中,采用临床-影像-病理诊断模式(clinico-radiologic-pathologic diagnosis,CRP)筛选出15例符合诊断的IPAF病例,而采用临床-影像模式(CR)仅筛选出8例符合诊断的IPAF病例。TBCB检查时间为(31.7±14.2) min,取得的标本大小为10(7,15) mm^2。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轻度气胸,经过吸氧后气胸吸收;15例患者术中出现不同程度出血(轻中度出血14例,重度出血1例),经止血处理后出血停止。IPAF患者呼吸系统主要症状为咳嗽和呼吸困难,免疫系统表现有技工手、雷诺现象、口干眼干等。血清学检查以抗核抗体阳性及抗R0-52抗体阳性常见,分别有12例(80.0%)和10例(66.7%)。肺功能以弥散功能下降为主,6 min步行距离为(388.5±88.4) m。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及病理学检查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NSIP)表现为主。结论 TBCB可提高IPAF诊断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引导活检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地龙汤辅助戒烟和对慢阻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慧 张露 +3 位作者 李军 胡菁 师萌 陈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04-1609,共6页
目的:观察鱼腥地龙汤辅助戒烟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尼古丁依赖模型组,药物治疗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小鼠连续14 d每天尼... 目的:观察鱼腥地龙汤辅助戒烟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尼古丁依赖模型组,药物治疗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小鼠连续14 d每天尼古丁[5 mg/(kg·d)]皮下注射构建尼古丁依赖模型。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组鱼腥地龙汤[6.11 g/(kg·d)、12.22 g/(kg·d)、24.44 g/(kg·d)]连续2周。采用敞箱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其戒断症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药物治疗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连续3周每周1次腹腔内注射烟草提取物1 mL构建COPD模型。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组鱼腥地龙汤[4.23 g(kg·d)、8.46 g/(kg·d)、16.92 g/(kg·d)]连续3周。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各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肺部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1)在尼古丁成瘾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药物治疗组(中、高剂量)可明显增加小鼠穿越方块数(P=0.005,P=0.003),药物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可降低身体竖起次数(P=0.04,P=0.03,P=0.001),药物治疗组(高剂量组)游泳不动时间低于模型组(P=0.034),且中、高剂量药物治疗组的DA浓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04)。(2)在COPD模型中,苏木素-伊红染色示模型组肺泡破坏明显,且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平均线性截距(mean linear intercept,MLI)(P=0.003,P=0.000,P=0.000);中、高剂量药物可以明显降低肺泡破坏指数(destructive index,DI)(P=0.000,P=0.000);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药物可以降低大鼠肺组织中IL-8含量(P=0.002,P=0.001,P=0.000)和大鼠肺组织中TNF-α含量(P=0.022,P=0.005,P=0.000)。结论:鱼腥地龙汤可能通过提高纹状体多巴胺的浓度减轻尼古丁戒断症状,同时可能通过降低肺部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这为戒烟的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地龙汤 戒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在EBUS-TBNA取样诊断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39
4
作者 向青 万涛 +2 位作者 胡前方 陈虹 李岱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33-840,共8页
背景与目的在肺及纵隔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中大部分临床考虑诊断为原发性肺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NA)是一种常用的获取病理组织明确诊断... 背景与目的在肺及纵隔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中大部分临床考虑诊断为原发性肺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NA)是一种常用的获取病理组织明确诊断的手术。在EBUS-TBNA过程中,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ytological rapid on-site evaluation,C-ROSE)是一项有用的辅助技术。本研究探讨C-ROSE在EBUS-TBNA取样诊断肺癌中的价值。方法对141例经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发现存在纵隔和(或)肺门病灶(包括肿大的淋巴结/肿块)且临床高度疑诊原发性肺癌而行EBUS-TBN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中行C-ROSE者81例,未行C-ROSE者6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穿刺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分析C-ROSE联合EBUS-TBNA取样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C-ROSE组与非C-ROSE组穿刺针数及穿刺部位数无统计学差异,穿刺合格率分别为98.77%和90.00%(P<0.05),诊断率分别为88.89%和75.00%(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和11.67%(P<0.05)。C-ROSE联合EBUS-TBNA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为92.21%,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40.00%。结论 C-ROSE在疑诊肺癌行EBUS-TBNA中应用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诊断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F3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生长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范雨辰 刘煜亮 +1 位作者 闵利 陈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5-430,共6页
目的:探讨T细胞因子3(T cell factor 3,TCF3)基因沉默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的Wnt通路转录活性及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RNAi技术将TCF3基因沉默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 目的:探讨T细胞因子3(T cell factor 3,TCF3)基因沉默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的Wnt通路转录活性及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RNAi技术将TCF3基因沉默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TCF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TOPFlash/FOPFlas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Wnt通路转录活性,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CF3的m 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TOPflash/FOPflash报告基因的比值降低(P=0.00,P=0.00);Wnt靶基因C-myc的蛋白表达量下降(P=0.00,P=0.00);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0,P=0.00),细胞周期比例发生变化,G0/G1期细胞增多(P=0.01,P=0.00),S期细胞减少(P=0.01,P=0.00);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0,P=0.00)。结论:在肺癌细胞中,TCF3可能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对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起着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因子3 A549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发病的急性组织胞浆菌病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青刚 严晓峰 +9 位作者 杨松 李琦 张绿浪 袁国丹 陈思源 王静 黄贵川 陈懿 王新 郭述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5-651,共7页
目的分析2019年4月在南美圭亚那合作共和国集体发病的10例急性组织胞浆菌病中国籍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案.方法对10例急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住院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均为青中年男性,年龄30~56岁,平均(44±8)岁;4例从... 目的分析2019年4月在南美圭亚那合作共和国集体发病的10例急性组织胞浆菌病中国籍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案.方法对10例急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住院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均为青中年男性,年龄30~56岁,平均(44±8)岁;4例从事清理积土工作,2例气割作业,2例搬运工具,2例巡视.暴露时间0.2~96.0 h;潜伏期9~13 d,平均(11±1)d.以发热、头昏、头痛、乏力、纳差、咳嗽、皮疹、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影,以胸膜下及双肺下叶分布明显;结节周围可见晕征;少数患者可出现实变影.1例诊断为急性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9例诊断为急性肺型组织胞浆菌病.住院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起始剂量每天0.7~1.2 mg/kg,平均每天(0.8±0.2)mg/kg;最高剂量每天1.1~2.0 mg/kg,平均每天(1.4±0.3)mg/kg.使用时间4~54 d.出院使用伊曲康唑10~161 d、伏立康唑口服治疗5~7个月.9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植物人状态.复查胸部CT显示肺部病灶均明显吸收.结论急性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确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影像、实验室及病理检查.两性霉素B脂质体作为该病中、重度患者的强化治疗药物是有效的,但最高剂量小于美国感染病学会(IDAS)推荐剂量.序贯使用伊曲康唑与伏立康唑治疗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病 集体发病 输入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cadherin在不同侵袭性能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表达及沉默VE-cadherin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侵袭、迁移的影响
7
作者 顾雪霜 陶韬 +3 位作者 陈虹 周俊豪 彭单伊 张丽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VE-cadherin在不同侵袭性能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株的表达及沉默VEcadherin对NSCLC细胞株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VE-cadherin在高侵袭性能的NSCLC细胞株PG、中... 目的:探讨VE-cadherin在不同侵袭性能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株的表达及沉默VEcadherin对NSCLC细胞株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VE-cadherin在高侵袭性能的NSCLC细胞株PG、中度侵袭性能的NSCLC细胞株H1299及低侵袭性能的NSCLC细胞株PA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通过RNA干扰沉默VE-cadherin的表达来探讨其对NSCLC细胞株PG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VE-cadherin在3种NSCLC细胞株中都有表达,且其mRNA及蛋白在3种细胞株中的表达强度依次为PG、H1299、PA,PG与H1299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A与PG、H1299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Transwell小室基质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与对照组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34.33±3.06)个和(86.00±7.93)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划痕损伤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干扰转染组的细胞迁移距离相比,24 h内没有明显差异(P=0.825),而48、72 h内对照组明显高于干扰转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VE-cadherin可能参与NSCLC的侵袭和迁移,并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E-cadherin可能会成为治疗NSCLC侵袭、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又一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VE-CADHERIN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