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
1
作者 刘畅 陶锐 +2 位作者 胡启辉 罗静 陈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956,共6页
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I)是肝脏手术和移植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其机制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钙离子稳态紊乱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 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I)是肝脏手术和移植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其机制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钙离子稳态紊乱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IRI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ERS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激活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肌醇需求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IRE1)和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3条经典信号通路,初期旨在恢复内质网稳态并保护细胞。然而,当应激反应过度或持续时,ERS可转向激活凋亡通路如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Bcl-2相关X蛋白/Bcl-2同源拮抗剂杀伤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cl-2 homologous antagonist killer,Bax/Bak),加剧细胞损伤。此外,ERS与自噬和氧化应激等其他细胞应激反应密切相关,共同影响肝细胞的生存与死亡。调控ERS,尤其是针对UPR3条通路的干预,被认为是减轻肝IRI的潜在治疗途径。药物干预(如4-苯基丁酸、牛磺胆酸)和基因治疗(如敲除PERK或IRE1)在抑制ERS的同时,显示出保护肝功能的积极效果。本文综述了ERS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重点探讨了UPR 3条通路的具体功能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并展望了相关治疗策略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肝缺血再灌注 未折叠蛋白反应 凋亡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早期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预测
2
作者 邓鸿 郭世尧 +3 位作者 冯文 李文雪 肖波 何汶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6,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静脉期增强CT图像对AP进行严重程度分类预测的深度学习(DL)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首发AP患者静脉期增强CT资料,按照采集时间的先后,将数据影像资料划分为训练和验证集... 目的:建立基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静脉期增强CT图像对AP进行严重程度分类预测的深度学习(DL)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首发AP患者静脉期增强CT资料,按照采集时间的先后,将数据影像资料划分为训练和验证集(141例,其中男87例,女54例;平均年龄51.37±16.09岁)以及测试集(74例,其中男41例,女33例;平均年龄55.49±17.83岁),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早期AP分类器模型,使用5折交叉验证策略训练验证模型效能。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F1分数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早期AP分类器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在训练集、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1.000、1.000,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806、敏感度为0.850、特异度为0.675、F1分数为0.730、准确率为0.770。结论:基于静脉期增强CT图像的深度学习分类模型预测AP重症患者的效果良好,可以为AP的临床诊断预测提供辅助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深度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及实验室指标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
3
作者 周婷婷 肖波 +4 位作者 何汶静 刘琴 赵艳梅 蒋宪 安富珍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3-500,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6月-2024年1月三个医疗中心共363例临床首发诊断为AP的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划分为训练集(n=1...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6月-2024年1月三个医疗中心共363例临床首发诊断为AP的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划分为训练集(n=164)、内部测试集(n=70)、外部测试集1(n=72)和外部测试集2(n=57)。搜集每例患者发作48 h内首次CT平扫影像和临床资料,手动勾画胰腺实质和胰周渗出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基于自主开发的特征筛选算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和实验室指标,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实验室指标模型以及影像组学和实验室指标的联合模型。通过十折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训练,采用内部和外部测试集分别对各模型进行测试,基于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F1评分和平衡准确度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影像组学模型、实验室指标模型及临床-组学联合模型在内部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920、0.840和0.946,在两个外部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883、0.879、0.917和0.832、0.816、0.878。结论:基于6个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和3个实验室指标的联合模型相较单一模型预测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平扫3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鉴别诊断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4
作者 安富珍 肖波 +3 位作者 何汶静 蒋宪 周婷婷 祝元仲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3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鉴别诊断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450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腹部CT平扫及同期增强影像资料和一般临床资料。以改良CT...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3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鉴别诊断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450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腹部CT平扫及同期增强影像资料和一般临床资料。以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为评判标准,在增强CT图像上将450例AP患者分为间质水肿性AP(315例)和坏死性AP(135例)。按8∶1∶1的比例,将患者的CT平扫图像随机划分为训练集(362例)、验证集(44例)和测试集(44例)。经过预处理的CT平扫图像分别输入ShuffleNet3D、SqueezeNet3D、ResNet3D、MobileNet3D模型进行鉴别分类。使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F1得分、马修斯相关系数(MCC)、混淆矩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来评估各模型的性能。结果:在早期ANP的鉴别分类中,MobileNet3D、ResNet3D、SqueezeNe3D以及ShuffleNet3D网络模型独立测试集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846、0.769、0.769;F1得分分别为0.667、0.667、0.588、0.588;MCC分别为0.536、0.509、0.379、0.379;AUC分别为0.91、0.83、0.70、0.81。结论:基于CT平扫的3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MobileNet3D模型鉴别诊断早期ANP性能良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辅助性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芪汤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张睿领 罗秋月 江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大黄芪汤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43例观察组采用大... 目的分析大黄芪汤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43例观察组采用大黄芪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放疗累积剂量及放疗后3个月、6个月唾液量变化、口干程度、唾液腺分泌指数(ET)以及唾液淀粉酶(AMS)、表皮生长因子(EGF)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远高于对照组的74.72%(32/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干程度1级为44.19%(19/43),2级为39.53%(17/43),高于对照组的25.58%(11/43)、18.60%(8/43),3~4级分别为11.63%(5/43)、4.65%(2/43),低于对照组的34.88%(15/43)、20.93%(9/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20 Gy、40 Gy、60 Gy及放疗后3个月、6个月后10 min静态唾液分泌量均高于对照组,且放疗后前唾液腺分泌指数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AM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芪汤益气养阴、生津补液,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能促进津液分泌,改善患者口干程度、调节AMS、EGF水平,对放疗中的唾液腺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芪汤 头颈部肿瘤 放射性口干 唾液流率 口干程度 唾液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社会化服务质量管理现况的调查
6
作者 刘明秀 张加丽 +1 位作者 潘袁 陶福琼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调查区域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的社会化服务质量管理现况,为区域CSSD服务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5月选取川渝地区103所提供社会化消毒供应服务的区域CSSD和94所被服务... 目的:调查区域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的社会化服务质量管理现况,为区域CSSD服务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5月选取川渝地区103所提供社会化消毒供应服务的区域CSSD和94所被服务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设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12所(11.65%)区域CSSD未建立污染器械接收的质量标准,8所(7.77%)区域CSSD未消毒污染运送器具,10所(9.71%)区域CSSD的转运人员未实施手卫生,11所(10.68%)区域CSSD未对无菌包进行追溯,18所(17.48%)、28所(27.18%)和23所(22.33%)区域CSSD分别未对被服务医院进行器械培训、现场指导和征求意见。在被服务医院管理方面,64所(68.09%)医院将污染器械与无菌物品同室存放,90所(95.74%)医院在2~7天内将污染器械送到区域CSSD,5所(5.32%)医院未分开使用洁污运送器具,55所(58.51%)医院未消毒运输车辆。结论:区域CSSD对被服务医院的管理较为薄弱,在污染器械和无菌物品的管理方面需要完善;被服务医院在污染器械处置、无菌物品存放及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现况调查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术后胰腺性脂膜炎
7
作者 刘素桃 余音 +2 位作者 李晶 冯林 高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37-739,共3页
胰腺性脂膜炎是指一类临床少见的、与胰腺疾病密切相关的皮下脂肪坏死性疾病。患者女,67岁。聚焦超声术后四肢出现疼痛性红斑及结节1周。皮肤科检查:双手背、手腕及双下肢散在大小不一的红斑及结节,压痛(+),踝关节及掌指关节肿胀。实验... 胰腺性脂膜炎是指一类临床少见的、与胰腺疾病密切相关的皮下脂肪坏死性疾病。患者女,67岁。聚焦超声术后四肢出现疼痛性红斑及结节1周。皮肤科检查:双手背、手腕及双下肢散在大小不一的红斑及结节,压痛(+),踝关节及掌指关节肿胀。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升高;腹部CT:胰管轻度不规则扩大。皮损组织病理:皮下脂肪内片状坏死、鬼影样的脂肪细胞以及点彩样的嗜碱性细胞。诊断:胰腺性脂膜炎。未治疗,皮损自行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膜炎 胰腺性 结肠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静脉用药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8
作者 杨洋 王红梅 +1 位作者 单雪峰 肖明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收集患者临床信息,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患者静脉用药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静脉用药患者(建模组1 302例和验证组281例),采用药学监护联盟协会提出的药物相关问题V 9.09分类标准分析患者存在的药物相关问题,采用logistics... 目的:收集患者临床信息,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患者静脉用药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静脉用药患者(建模组1 302例和验证组281例),采用药学监护联盟协会提出的药物相关问题V 9.09分类标准分析患者存在的药物相关问题,采用logistics回归、神经网络、CHAID决策树、贝叶斯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静脉用药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混淆矩阵格式对各预测模型进行评价。通过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F1值以及生成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患者药物相关问题发生率为26.9%。患者药物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治疗安全性方面(n=556,94.9%),其次是治疗有效性方面(n=30,5.1%)。构建的模型中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效能最好,AUC为0.826。结论: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静脉用药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静脉用药安全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 用药安全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肌肉减少症与新型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蒋思琪 黄欢欢 +7 位作者 胡吉丽 罗业涛 王春妮 罗欣 黄琪 陈梅 赵庆华 贾雯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了解炎症标志物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23年1~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招募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9将其分为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了解炎症标志物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23年1~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招募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9将其分为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老年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性指标对老年肌肉减少症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炎性指标与肌肉减少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77名,肌肉减少症的检出率为17.5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7,95%CI:1.091~1.206)、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OR=1.043,95%CI:1.025~1.061)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OR=3.236,95%CI:1.984~5.278)、体质量指数(BMI)(OR=1.147,95%CI:1.091~1.206)是老年人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SII、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三者联合诊断能力高于3个单项指标,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64~0.87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II、PLR与肌肉健康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肌肉减少症与SII、NLR、PLR等新型炎症标志物具有一定相关性,对肌肉减少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炎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福建 蒋登志 李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和开颅手术对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和开颅手术对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82例和开颅组68例,观察2组临床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和预后情况(重症监护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术后再出血,院内死亡)。结果 内镜组与开颅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及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增高[(84.73±6.49)%vs(78.94±7.12)%,P=0.000]。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缩短[(5.38±1.48)d vs(7.32±1.26)d,P=0.000],术后7 d和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明显增高[(12.66±0.83)分vs(11.82±0.97)分,P=0.000;(13.72±1.27)分vs(13.05±0.98)分,P=0.001]。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4.9%vs 16.2%,P=0.022)。结论 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诊治和管理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志敏 李诗然 +4 位作者 谢婧娴 张娇 李鹏飞 曾思羽 杨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0-1388,共9页
妊娠期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孕产妇急性胰腺炎的高死亡率值得关注。妊娠期甘油三酯(TG)水平的生理性增高为HTG的诊断带来了挑战,目前尚未有针对孕妇的诊断标准。妊娠期... 妊娠期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孕产妇急性胰腺炎的高死亡率值得关注。妊娠期甘油三酯(TG)水平的生理性增高为HTG的诊断带来了挑战,目前尚未有针对孕妇的诊断标准。妊娠期HTG的管理重点仍然是早期筛查和科学地限制脂肪饮食。在严格饮食限制和生活方式改变后仍不能控制者,可考虑ω-3脂肪酸治疗,贝特类在获益大于风险的情况下,在妊娠晚期酌情使用,对于极其严重的患者血浆置换可能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此外,妊娠早期TG水平与母亲产后和新生儿的预后有关联。期待妊娠期HTG药物治疗与管理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 妊娠 妊娠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AL-IQ序列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大鼠腹腔实质脏器脂肪沉积及铁过载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倪艳辉 张小明 肖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49,共7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功能成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tera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asymmetryandleast-squaresestimation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无创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 目的利用磁共振功能成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tera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asymmetryandleast-squaresestimation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无创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大鼠肝脏、肾脏及胰腺的脂肪沉积与铁沉积,并研究T2DM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体质量与脂肪沉积、铁沉积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肝肾功、血脂以及病理学改变的差异。材料与方法1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进行分组为实验组(n=7)和对照组(n=3)。实验组进行T2DM的模型建立。待实验组成模后,将两组大鼠进行IDEAL-IQ扫描,通过测定两组大鼠的肝脏、胰腺及肾脏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和横向弛豫率(transverse relaxation rate,R2^(*))来评估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大鼠肝脏、胰腺及肾脏的脂肪沉积及铁过载,扫描结束后心脏取血评估肝功、肾功及血脂改变。处死大鼠后取肝脏、肾脏及胰腺做常规HE染色观察细胞的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沉积、普鲁士蓝铁染色观察铁沉积。实验数据运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大鼠FBG、体质量与各器官PDFF、R2^(*)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SD大鼠的FBG、体质量、PDFF胰腺、PDFF肝脏、PDFF右肾、PDFF左肾、R2^(*)胰腺、R2^(*)肝脏、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大鼠在T1 SI胰腺、T1 SI肝脏、T1 SI右肾、T1 SI左肾、T2 SI胰腺、T2 SI肝脏、T2 SI右肾、T2 SI左肾、R2^(*)右肾、R2^(*)左肾、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FBG与PDFF肝脏(r=0.773)、PDFF胰腺(r=0.837)、PDFF右肾(r=0.895)、PDFF左肾(r=0.784)、R2^(*)肝脏(r=0.876)、体质量(r=0.980)均呈正相关(P<0.05)。体质量与PDFF胰腺(r=0.840)、PDFF右肾(r=0.854)、PDFF左肾(r=0.796)、R2^(*)肝脏(r=0.834)、R2^(*)胰腺(r=0.778)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实验通过利用MRI IDEAL-IQ技术无创定量评估T2DM大鼠肝脏及胰腺脂肪沉积与铁沉积的含量,并且同时评估了两组大鼠双肾的脂肪含量差异。这项技术有望动态随访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评估其肝脏、肾脏以及胰腺脂肪含量和铁含量改变,为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IDEAL-IQ 大鼠 2型糖尿病 脂肪沉积 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腺嘌呤通过抑制AKT信号减轻糖尿病小鼠的早期肾损伤
13
作者 刘本菊 王业磊 +5 位作者 任海文 欧丽雯 邓轩 黄梦欣 吴鑫 龚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6-1242,共7页
目的探究3-甲基腺嘌呤(3-MA)减轻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8)和模型组(n=16)。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CON组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 目的探究3-甲基腺嘌呤(3-MA)减轻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8)和模型组(n=16)。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CON组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8)和3-MA干预糖尿病组(DM+3-MA组,n=8),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和3-MA 10 mg/(kg·d),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干预6周后取肾,记录肾/体质量比,PAS染色观察肾小球大小,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皮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将SV40 MES 13细胞分别采用5.6 mmol/L正常糖(NG组)、5.6 mmol/L正常糖+24.4 mmol/L甘露醇(NG+M组)、30 mmol/L高糖(HG组)和30 mmol/L高糖加5 mmol/L 3-MA(HG+3-MA组)培养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PCNA蛋白表达。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基因靶点与3-MA预测基因靶点的交集基因进行生信分析,并外采用Western blotting对生信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3-MA具有短期降血糖作用,可减轻糖尿病小鼠肾/体质量比和肾小球肥大(均P<0.05),减少糖尿病小鼠肾皮质α-SMA和PCNA蛋白表达(P<0.01,P<0.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3-MA可显著抑制高糖处理的SV40 MES 13细胞活力和PCNA表达(均P<0.001)。生信分析结果显示,蛋白激酶B1(AKT1)为3-MA作用于DKD的关键基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3-MA在体内外均可抑制AKT及核糖体蛋白S6(S6)的磷酸化。结论3-MA通过抑制AKT信号减少系膜细胞增殖减轻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腺嘌呤 糖尿病肾脏疾病 系膜细胞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丹 王涛 +1 位作者 魏梅 蔡吉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脑小血管病是一种由于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异常引起的全脑功能紊乱性疾病,是卒中和痴呆的重要原因。慢性脑缺血与低灌注、内皮功能障碍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被认为是较重要的致病机制。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多参... 脑小血管病是一种由于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异常引起的全脑功能紊乱性疾病,是卒中和痴呆的重要原因。慢性脑缺血与低灌注、内皮功能障碍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被认为是较重要的致病机制。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多参数的灌注信息,观察BBB通透性和血管反应性的改变,使脑小血管病有望得到早期诊断与早期逆转,也可以为潜在保护性药物的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就三种不同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实践运用及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小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等提供客观依据,为未来的脑小血管病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蚀艾肯菌引起脓胸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开金 刘碧翠 +1 位作者 夏庆弟 李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35-1040,共6页
啮蚀艾肯菌是一种人类黏膜表面的定植菌,常分布在口腔、上呼吸道等部位,通常不致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啮蚀艾肯菌可能引起感染。文献报道该菌多以颈部脓肿、肝脓肿、腹腔感染等为主,胸腔、肺部感染罕见。本文通过报告啮蚀艾肯菌感染... 啮蚀艾肯菌是一种人类黏膜表面的定植菌,常分布在口腔、上呼吸道等部位,通常不致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啮蚀艾肯菌可能引起感染。文献报道该菌多以颈部脓肿、肝脓肿、腹腔感染等为主,胸腔、肺部感染罕见。本文通过报告啮蚀艾肯菌感染导致脓胸,予以内科胸腔镜、外科胸腔镜治疗及全身抗感染治疗好转的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对啮蚀艾肯菌引起脓胸的认识,做到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蚀艾肯菌 胸腔感染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境成像用于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尹柯 陶俊利 +1 位作者 魏梅 张久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1-1424,共4页
肿瘤细胞存活环境为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生态系统,选择压力则对其具有决定性影响。生境成像(HI)可基于多参数MRI(mpMRI)生成高分辨率生境地图,反映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特性,进而显示肿瘤生长及治疗反应过程,有助于临床评估肿瘤。本文就HI... 肿瘤细胞存活环境为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生态系统,选择压力则对其具有决定性影响。生境成像(HI)可基于多参数MRI(mpMRI)生成高分辨率生境地图,反映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特性,进而显示肿瘤生长及治疗反应过程,有助于临床评估肿瘤。本文就HI用于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环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定量参数预测实性肺腺癌气道播散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柯 巴文娟 +2 位作者 陶俊利 申丽丽 张久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14-1518,共5页
目的观察双能量CT(DECT)定量参数术前预测实性肺腺癌气道播散(STAS)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实性肺腺癌患者的DECT及病理学资料,评估其STAS状态(阳性或阴性);对比STAS阳性、阴性实性肺腺癌CT表现(最大径、周围不... 目的观察双能量CT(DECT)定量参数术前预测实性肺腺癌气道播散(STAS)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实性肺腺癌患者的DECT及病理学资料,评估其STAS状态(阳性或阴性);对比STAS阳性、阴性实性肺腺癌CT表现(最大径、周围不透明影、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及DECT定量参数的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DECT定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DECT定量参数单独及联合预测实性肺腺癌STAS的效能,并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实性肺腺癌STA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52例中,25例STAS阳性,27例STAS阴性,其间病灶CT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ECT定量参数中的动脉期碘浓度(IC_(A))、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_(A))及静脉期碘浓度(IC_(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C_(A)、NIC_(A)及IC_(V)预测实性肺腺癌STAS的AUC为0.82、0.83及0.73;IC_(A)和NIC_(A)均为实性肺腺癌STAS的独立预测因子,其联合AUC为0.89。结论DECT定量参数可有效预测实性肺腺癌ST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双能量成像 气道播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