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琪 张顺涛 +5 位作者 高雨辰 赵国威 廖娟 周雄 孟文君 白鍊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7-476,共10页
目的探讨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的72名患者,其中行预防性造口的35名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的72名患者,其中行预防性造口的35名患者为观察组,行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的37名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体并发症、住院费用、吻合口漏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NRS-2002评分、ASA分级、肿瘤分期、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和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其他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238.0 vs 314.1 min,P<0.001)、术后住院时间(11 vs 12 d,P=0.040)、总体并发症(18.9%vs 51.4%,P=0.004)及住院费用(48327 vs 53092元,P=0.012)显著低于观察组。研究组吻合口漏率略低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vs 8.6%,P=0.350)。结论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减少总体并发症,且吻合口漏的风险不高于传统手术,可作为预防性造口的替代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 吻合口漏 预防性造口 低位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胃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启刚 王子卫 +7 位作者 王家胜 谢建 李中福 吴帅 白錬 黄镇 陈轩 廖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82-1489,共8页
目的:评价全胃切除(total gastrectomy,TG)术与近端胃切除(proximal gastrectomy,PG)术治疗近端胃癌的价值。方法:收集TG与PG治疗近端胃癌的文献,评估2组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病死率、5年生存率、复... 目的:评价全胃切除(total gastrectomy,TG)术与近端胃切除(proximal gastrectomy,PG)术治疗近端胃癌的价值。方法:收集TG与PG治疗近端胃癌的文献,评估2组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病死率、5年生存率、复发率及营养状况,使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入选文献25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3篇。PG组和TG组总并发症发生率(OR=1.93,95%CI=0.97~3.85,P=0.060)、吻合口漏(OR=0.74,95%CI=0.31~1.76,P=0.490)、肠梗阻(OR=0.45,95%CI=0.13~1.50,P=0.190)、反流性食管炎(OR=4.82,95%CI=0.94~24.62,P=0.060)、复发率(OR=2.45,95%CI=0.96~6.25,P=0.060)、5年生存率(OR=1.03,95%CI=0.55~1.93,P=0.930)、病死率(OR=1.35,95%CI=0.73~2.50,P=0.34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WMD=-11.14,95%CI=-17.81^-4.48,P=0.001)、术中出血量(WMD=-425.60,95%CI=-559.75^-291.46,P=0.000)、手术时间(WMD=-37.24,95%CI=-62.76^-11.72,P=0.004)、吻合口狭窄(OR=2.65,95%CI=1.11~6.33,P=0.03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组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吻合口狭窄优于PG组,PG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TG组。结论:TG术治疗近端胃癌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近端胃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病人根治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小玉 刘祖平 +3 位作者 白鍊 何干 徐杰 谢建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病人根治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已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出院时仍存在营养风险的6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干预组病人出院后在常规居...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病人根治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已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出院时仍存在营养风险的6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干预组病人出院后在常规居家饮食的基础上服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对照组病人出院后进食普通居家饮食。观察两组病人出院时及出院后第六周复查时体重、BMI、实验室生化营养指标等变化,观察营养对化疗的影响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复查时,干预组病人体重上升至(51.89±6.01)kg,对照组病人体重下降至(48.35±7.94)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病人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水平、化疗进程、胃肠道副反应情况、膳食能量与蛋白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活质量评估中,干预组病人在情绪状况、失眠、腹泻以及整体健康/生活质量方面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病人进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增加化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肠内营养 结直肠癌病人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腹腔亚临床转移检测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庞再林 白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920-2923,共4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对于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仍是医学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胃癌患者许多都是在进展期诊断的.已经无法行根治性手术,且预后极差。虽然近年来胃癌根治性手术有较大发展.其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对于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仍是医学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胃癌患者许多都是在进展期诊断的.已经无法行根治性手术,且预后极差。虽然近年来胃癌根治性手术有较大发展.其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有明显下降,但是其病死率仍居恶性肿瘤的前列。研究表明:胃癌患者半数以上死于肿瘤的腹膜种植转移。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及微小癌灶的种植.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规的辅助检查及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不易发现,即亚临床转移。是胃癌术后局部复发及广泛腹膜转移的主要因素:如何早期发现亚临床转移.并予以积极治疗.阻断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转移 胃癌患者 细胞学检测 腹腔冲洗液 消化道恶性肿瘤 术后复发转移 临床表现不典型 根治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