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测 被引量:22
1
作者 曾涛 李贞 +2 位作者 张剑彬 段雪莲 赵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编制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讨论和专家咨询法编制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行维持性血液... 目的编制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讨论和专家咨询法编制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208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结果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12,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6~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营养知识、认知态度、行为与实践、信息获取能力4个公因子,共解释56.309%的方差变异。量表整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27,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91~0.865,重测信度为r=0.725(P<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较好地评价患者营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营养素养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Th17/Treg失衡在环孢素A治疗后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丹 张剑彬 +2 位作者 郭继光 陈莉 段雪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56-561,共6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Th17和调节性T细胞在环孢素A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5-09~2016-10期间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且危险程度分级为中高危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所有观察...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Th17和调节性T细胞在环孢素A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5-09~2016-10期间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且危险程度分级为中高危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所有观察组均予以醋酸泼尼酸联合环孢素A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采用全自动生化法检测患者血清ALB、24 h尿蛋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Treg百分比,ELISA检测外周血IL-17、TNF-α和TGF-β1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外周血Th17百分比和IL-17、TNF-α水平升高(P<0.05),而外周血Treg百分比及TGF-β1水平降低(P<0.05),其中高危组患者外周血Th17百分比、IL-17及TNF-α明显高于中危组,而外周血Treg百分比及TGF-β1明显低于中危组;线性相关分析提示观察组24 h尿蛋白水平与Th17百分比成正相关,与Treg百分比水平成负相关,与Th17/Treg比值成正相关。经规范氢化泼尼松联合环孢素A治疗6月后,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及24 h尿蛋白水平将观察组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其中有效组患者不仅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而且外周血Th17百分比和IL-17、TNF-α水平下降(P<0.05),外周血Treg百分比及TGF-β1升高(P<0.05),而无效组上述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存在外周血Th17/Treg失衡,并且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环孢素A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可有效改善外周血Th17/Treg免疫失衡,其失衡改善程度与环孢素A疗效相关;监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Treg、Th17含量变化对指导病情评估及临床治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 TREG 特发性膜性肾病 环孢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克氏针钩固定治疗严重移位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波 冉霞 +2 位作者 张铭华 蒋电明 何超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7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克氏针钩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应用自制克氏针钩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5~17岁,平均13.2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10d,平均4.5... 目的:探讨自制克氏针钩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应用自制克氏针钩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5~17岁,平均13.2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10d,平均4.5d。骨折移位根据Neer-Horwitz分型,Ⅲ型26例,Ⅳ型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手术均行切开复位,复位满意后行自制克氏针钩固定。观测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放射学检查结果、上肢长度及肩关节活动度,并以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5例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1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84~99分,平均(94.2±4.8)分,优30例,良5例;X线片显示所有病例骨性愈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无骨骺早闭现象,无肢体短缩畸形。除外展外患侧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与正常侧肩关节相同(P〉O.05)。所有患者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结论:自制克氏针钩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