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加重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线粒体损伤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明亮 康清梅 +3 位作者 张顺涛 张雄 高敏娜 曾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0-275,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给与不同浓度的姜黄素(5、10、20、30μmol/L)处理,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观察细胞...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给与不同浓度的姜黄素(5、10、20、30μmol/L)处理,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并筛选出最佳作用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电镜和Mito Tracker Deep Red染色观察细胞内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变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TP和ROS的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与凋亡密切相关的casppase-3和caspase-9活性变化。最后,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细胞内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姜黄素处理细胞株HCT-116细胞后,细胞的增殖水平受到抑制,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其半数最大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13μmol/L。姜黄素不仅增加早期凋亡的结肠癌细胞的比例,还使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电镜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后,细胞内线粒体出现明显的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肿胀、消失、膜破裂和空泡等。Mito Tracker Deep Red染色后显示线粒体数量减少且呈碎片状。细胞内的ATP生产明显下降。另外,姜黄素还增加细胞内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姜黄素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与姜黄素加重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T-116细胞株 姜黄素 凋亡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琪 张顺涛 +5 位作者 高雨辰 赵国威 廖娟 周雄 孟文君 白鍊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7-476,共10页
目的探讨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的72名患者,其中行预防性造口的35名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的72名患者,其中行预防性造口的35名患者为观察组,行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的37名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体并发症、住院费用、吻合口漏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NRS-2002评分、ASA分级、肿瘤分期、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和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其他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238.0 vs 314.1 min,P<0.001)、术后住院时间(11 vs 12 d,P=0.040)、总体并发症(18.9%vs 51.4%,P=0.004)及住院费用(48327 vs 53092元,P=0.012)显著低于观察组。研究组吻合口漏率略低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vs 8.6%,P=0.350)。结论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减少总体并发症,且吻合口漏的风险不高于传统手术,可作为预防性造口的替代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崩解支架联合薄膜套粪便隔绝术 吻合口漏 预防性造口 低位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2(GM2)增强BGC-823人胃癌细胞的黏附及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曾波 曾珍 +1 位作者 刘畅 杨雅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9-794,共6页
目的通过敲低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2(GM2)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BGC-823人胃癌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3个针对GM2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质粒表达载体,同时合成阴性对照载体,并将其转染至BGC-823细胞,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 目的通过敲低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2(GM2)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BGC-823人胃癌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3个针对GM2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质粒表达载体,同时合成阴性对照载体,并将其转染至BGC-823细胞,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BGC-823细胞GM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筛选出敲低效果最佳的质粒;再分别运用同质细胞黏附试验、细胞-基质黏附实验、内皮细胞黏附实验观察GM2基因敲低后对BGC-823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M2基因敲低后上皮钙黏素(E-cadherin)、CD44v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P选择素(P-selectin)等黏附分子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转染GM2-shRNA-NC组相比较,GM2-shRNA-2质粒可有效敲低GM2基因的表达;敲低GM2表达水平后,BGC-823细胞同质细胞之间黏附数目明显增加,而与基质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数目明显减少。敲低GM2基因表达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select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CD44v6和ICAM-1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敲低GM2基因表达水平后,胃癌BGC-823细胞间的黏附能力增强,而与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能力减弱,可能与敲低GM2后E-cadherin表达上调,而P-selectin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α甘露糖苷酶(GM) 小干扰RNA(siRNA) 黏附 BGC-82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预防和治疗化疗后的乙肝病毒再激活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田文广 万克强 +4 位作者 何平 李伟 丁静 魏晓宇 黄文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54-1457,共4页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对化疗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治疗效果及预防作用。方法:对照组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147例未使用替比夫定预防的化疗患者,观察接受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情况、肝功能和临床表现。预防组为201...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对化疗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治疗效果及预防作用。方法:对照组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147例未使用替比夫定预防的化疗患者,观察接受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情况、肝功能和临床表现。预防组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70例患者在化疗前1~2周开始使用替比夫定,化疗后根据具体情况继续使用替比夫定6~12个月,观察HBV激活情况和临床表现。结果:317例患者在化疗期间共出现96例(30.3%)HBV再激活。对照组的147例患者,85例(57.8%)的患者出现HBV再激活,其中21例患者发展为重型肝炎,10例死亡;预防组的170例患者定期检测HBV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有11例(6.5%)的患者出现HBV再激活(χ2=98.5,P<0.001),2例发展为重型肝炎,1例死亡。结论:肿瘤合并非活动性HBV感染者化疗期间预防使用替比夫定可降低HBV再激活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再激活 化疗 替比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哌替啶肌注致昏迷1例
5
作者 张小丽 何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235-2235,223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上腹痛1 d+于2014年6月7日由急诊科转入我科治疗。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4年+,规律服用药物降糖治疗,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106次/min,血压:147/86 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呼...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上腹痛1 d+于2014年6月7日由急诊科转入我科治疗。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4年+,规律服用药物降糖治疗,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106次/min,血压:147/86 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呼吸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红润,颈软,心肺(-),腹软,全腹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哌替啶 昏迷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辅助含左氧氟沙星的补救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沁 何平 +2 位作者 曾波 李月 田文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03-50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在辅助含左氧氟沙星补救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和Wan Fang Data,收集2017年3月1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益生菌辅助含左氧氟...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在辅助含左氧氟沙星补救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和Wan Fang Data,收集2017年3月1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益生菌辅助含左氧氟沙星的补救方案治疗Hp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所有研究对象给予含左氧氟沙星补救治疗方案抗Hp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对照组未给予益生菌制剂治疗,随访过程并追踪结局。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采用PEDro量表进行评价)工作后,运用RevMan5.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益生菌联合治疗组(试验组)430例,无益生菌治疗组(对照组)3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组及非益生菌组Hp根除率PP分析结果(OR=2.11,95%CI=1.47~3.02,P<0.0001);益生菌组及非益生菌组Hp根除率ITT分析结果(OR=2.01,95%CI=1.43~2.81,P<0.0001);益生菌组及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OR=0.63,95%CI=0.40~0.99,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含益生菌能有效提高含左氧氟沙星补救疗法的Hp根除率,改善临床症状且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左氧氟沙星 补救治疗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4协同HIF-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调控胃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5
7
作者 廖煜 任宁川 +5 位作者 房殿亮 胡永强 黄剑 曾波 何平 杨天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55-959,共5页
目的:探讨S100A4在低氧条件下对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化学合成的si-S100A4质粒和阴性对照(si-Ctrl)质粒分别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根据培养条件的不同分为常氧条件(normal,Nor)+si-S100A4组、Nor+... 目的:探讨S100A4在低氧条件下对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化学合成的si-S100A4质粒和阴性对照(si-Ctrl)质粒分别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根据培养条件的不同分为常氧条件(normal,Nor)+si-S100A4组、Nor+si-Ctrl组、低氧条件(hypoxia,Hyp)+si-Ctrl)组、Hyp+si-S100A4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低氧条件下胃癌SGC-7901细胞中HIF-1及S100A4蛋白的表达变化,检测低氧条件下胃癌细胞中抑制S100A4的表达对细胞中S100A4、β-catenin及TCF-4表达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低氧及S100A4对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低氧条件下:(1)胃癌SGC-7901细胞中HIF-1和S100A4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3.12±0.23 vs 1.02±0.05,P<0.01;2.75±0.32 vs 1.05±0.07,P<0.01),且两者变化明显相关(r=0.67,P<0.01);(2)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加[(223.31±35.12)vs(131.29±26.40)、(142.27±26.37)个,P<0.05]。干扰低氧条件中S100A4的表达:(1)明显减少低氧对细胞中β-catenin及TCF-4的促进作用(均P<0.01);(2)明显减少低氧对SGC-7901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的促进作用[(161.37±31.02)vs(88.21±22.42)、(95.36±21.29)个,P<0.05]。结论:S100A4能够促进胃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和侵袭,该作用可能是通过S100A4协同HIF-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的调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S100A4蛋白 WNT/Β-CATENIN通路 胃癌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